APP下载

李延萍主任医师治疗风湿病临证经验撷菁

2020-08-06史云佳张莹李延萍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病临床经验

史云佳 张莹 李延萍

【摘 要】  李延萍主任医师多年来从事中医痹病、脾胃病、疑难杂病的临床治疗工作,尤擅长对风湿类疾病的治疗,在临床工作中拥有丰富的经验,文章总结其门诊中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疾病的医案及经验用方。

【关键词】  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临床经验

【中图分类号】R24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0)11-0063-03

风湿病在广义上是指累及关节及周围组织的疾病[1],具体包括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疾病,以中老年人最常见,其病程长久,迁延不愈,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2]。根据其主要侵犯骨、关节、肌肉等处产生疼痛为特点,中医将此归为“痹证”范畴,具体划分为“尪痹”;而骨关节炎是一种关节软骨进行性消失,骨质过度增生,临床出现慢性疼痛、僵硬、肥大及活动受限的常见风湿病[2]。本病起病缓慢,较易忽视,症状逐渐加重,导致关节疼痛,甚至畸形,中医将此病亦归为“痹证”范畴,确切分划为“骨痹”。该病与类风湿关节炎在西医检查中有着明显不同,其炎性指标不高,无特异性指标,往往通过疼痛部位X线检查明确诊断。

李延萍教授为重庆市名中医、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医风湿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30余年,学术经验丰富、临证处方精准、治疗效果颇佳。兹將其临床中治疗风湿病经验列举如下,以飨同道。

1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通经活血兼健脾

《内经》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因其在临床上个体差异较大、变化多端,病程长且难治率高,中医把此类现象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辨证施治,多数学者认为其分为风寒湿痹、风湿热痹、痰瘀痹阻、肝肾亏虚、气滞血瘀等证型[3]。在临床工作中,风寒湿、风湿热、肝肾亏虚致痹较为多见。李延萍教授认为痹证的发生多与先天禀赋不足、劳逸失常、气血阴阳失调等有关,进而损伤经络、脏腑,导致经络不通,脾虚失运、湿浊内生停聚于关节、肌肉等处,导致关节肿大、疼痛。故不仅要从病邪的寒热角度出发,还要辨别个体体质差异,从机体的气血、阴阳、虚实以及生活环境综合辨证用药,方能取得良好疗效[4]。此类病以本虚标实为主,在治疗过程中李延萍主任医师以温经通络兼健脾治疗为法,常用桂枝、当归温经活血,白术、茯苓合用健脾祛湿,佐以白芍、知母清热;因痹证多挟风邪,故方中常配伍防风祛风胜湿止痛。若上肢痹痛常用姜黄、威灵仙,除上肢萎痹;若下肢痹痛常用牛膝、杜仲,强筋骨、除痹痛;且常在主方中配伍虫草类药物加强祛风通络止痛疗效,如虫类药地龙、僵蚕、乌梢蛇等,草类药物如忍冬藤、海风藤、络石藤等。若湿气重者,常配伍薏苡仁胜湿健脾;水肿、小便不利之湿热痹者,常用防己祛湿清热;颈项僵者,则用葛根除颈项僵痛、屈伸不利,临床中擅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当归四逆汤加减以达到温经活血、通络止痛的目的。常用药物有桂枝、白芍、当归、防风、苍术、地龙、僵蚕、全蝎、蜈蚣、海螵蛸、砂仁、薏苡仁等。方中桂枝温经散寒;白芍滋阴清热;当归补血活血;防风祛风解表;苍术、薏苡仁健脾祛湿;地龙、僵蚕、蜈蚣、全蝎通络止痛;海螵蛸抑酸护胃;砂仁理气和胃。

病案一:患者女,51岁,因全身多关节疼痛10余年,加重2月,于2019年4月24日至门诊就诊,10余年前在本院明确诊断类风湿关节炎,平素服用强的松(至现在已服用8月,晨起2片+夜间1片)、洛索洛芬钠片、来氟米特、雷公藤(具体不详),关节疼痛仍反复发作,现症见:右侧第3、4指近端指间关节畸形,双腕关节肿痛,颜面浮肿,口干、口涩,白天困倦,纳寐可,小便黄,大便调,舌红,苔黄,脉细弱。西医诊断: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断:尪痹;辨证:寒热错杂证;治法:祛风除湿,通阳散寒,佐以清热;方选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处方:桂枝10g,白芍15g,知母10g,黄芪20g,麸炒苍术5g,防风10g,附片5g(先煎2小时),当归15g,忍冬藤30g,薏苡仁20g,姜黄15g,炒僵蚕10g,地龙15g,威灵仙15g,甘草6g。5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2019年4月30日二诊:患者诉双腕关节肿痛减轻,现颈肩疼痛明显,颜面浮肿,口干、口涩较前好转,白天困倦,小便黄,大便调,舌红,苔黄,脉数。初诊方桂枝加量为12g,防风加量为12g,泽泻12g,忍冬藤减量为20g,再入葛根20g,继续服用5剂,服法同前。

2019年5月8日三诊:患者诉双腕关节肿痛明显好转,无明显颈肩部疼痛,颜面浮肿减轻,偶有口干,二便调,舌淡红,苔薄黄,脉数。继二诊方去泽泻,附片在原方中加量至8g,熟地10g,石斛15g。随访未再复发。

按语:本案患者病久导致寒化热,气血经络不通致痹,气血运行不畅则见关节肿胀疼痛;颜面浮肿、白天困倦为寒邪阻碍水液运行,水湿凝聚于面,则见颜面浮肿;阳气困郁机体,无以推动精、气、血、津液,则见白天困倦;口干、口涩、小便黄,皆为寒邪化热之象,故辨证为寒热错杂证,治宜祛风除湿,通阳散寒,佐以清热。药用桂枝温经散寒;白芍、知母滋阴清热;防风祛风解表;黄芪补气固表;苍术、薏苡仁健脾祛湿;附片大补元阳;当归补血活血;姜黄、威灵仙除上肢痹痛;忍冬藤、僵蚕、地龙疏风通络;甘草调和诸药。二诊患者关节肿痛减轻,故忍冬藤酌情减量,出现颈肩部疼痛考虑太阳经为病,故桂枝加量、防风加量,再入葛根解阳明经疾患。三诊患者关节肿痛明显好转,但仍有颜面浮肿,偶有口干,故去泽泻,增加附片剂量加强温阳利水,伍以熟地、石斛滋阴益精。

病案二:患者女,48岁,因反复关节肿痛8年于2019年1月16日就诊,既往已明确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平素服用甲氨蝶呤7.5mg 每周1次,来氟米特10mg 每天1次,雷公藤多苷片 20mg每天2次,现症见:双手多关节肿痛,受凉、劳累、活动后感全身多关节游走性疼痛,左腕关节、左肘关节不适,上下楼感双膝关节疼痛,平素怕冷,纳寐可,小便调,大便粘腻,2~3次/日,舌淡红,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西医诊断: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断:尪痹;辨证:脾虚湿蕴证;治法:健脾祛湿,温经通络;方选当归四逆汤加减。处方:当归15g,桂枝10g,芍药10g,细辛3g,黄芪15g,羌活15g,茯苓15g,苍术10g,防风9g,荆芥9g,乌梢蛇15g,生姜6g,甘草6g。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2019年1月25日二诊:患者诉关节肿痛较前好转,怕冷症状较前减轻,现口干、唇干,小便调,大便仍粘腻,2~3次/日,舌红,苔黄,脉细。初诊方加黄芩10g,石斛10g,炒扁豆30g,继续服用7剂。

2019年2月1日三诊:服药1周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偶有双膝关节疼痛,大便粘腻次数较前减少,舌淡红,苔稍黄,脉细。在二诊方基础上加川牛膝15g,独活10g,炒白术10g,继续服用7剂,患者现关节疼痛未再发。

按语:本案患者久病导致脾虚,寒湿之邪易侵袭机体,脾运化功能失调,湿阻关节,则见关节肿痛,寒邪客犯肌肤,阳气不宣,则见怕冷,湿邪下注肠道,则见大便粘腻,结合舌淡红,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均为脾虚湿蕴之象,故治疗上以健脾祛湿,温经通络为法,方以当归四逆汤加减。药用当归、桂枝、细辛活血温经;芍药调和营卫;黄芪健脾固表;羌活、乌梢蛇通络止痛;茯苓、苍术健脾渗湿;防风、荆芥解表散寒;生姜温中散寒;甘草调和诸药。二诊患者诸症减轻,稍有口干、唇干,加用黄芩清热泻火,石斛滋阴生津,大便仍粘腻,故加炒扁豆健脾化湿。三诊患者症状进一步好转,继用前方加川牛膝、独活除下肢痹,针对大便粘腻,利用白术健脾祛湿以实大便。

2 治疗骨关节炎,通阳散寒调营卫

骨关节炎是一种关节退行性病变。李延萍主任医师师认为此病多与年龄、性别有关,以绝经后女性较为常见,在治疗过程中应加强疏经活血,祛风除湿,方选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该方中黄芪健脾固表,桂枝和大枣配伍加强了温经活血之效,方中常用白术健脾祛湿、鸡血藤加强活血通络;若痛甚者,则加延胡索、乳香、没药,因绝经后女性骨量流失较严重,故在活血止痛的同时应不忘兼顾补肝肾。

病案:患者女,50岁,2019年4月20日初诊。主诉:双膝关节疼痛3年余,加重1月。现症见:患者3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膝关节疼痛,上下楼梯时加重,遇温则减,偶感肌肤麻木,无疼痛,平素恶风、怕冷,汗多,纳眠可,小便调,大便偶不成形,舌淡红,苔白腻,脉滑。既往已明确诊断为骨关节炎。中医诊断:痹证;辨证:寒湿蕴结证;治法:通阳散寒,祛湿止痛;方选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处方:黄芪30g,桂枝10g,芍药15g鸡血藤20g,当归15g,党参20g,伸筋草15g,全蝎10g,延胡索20g,川牛膝20g,桑寄生15g,白術15g,大枣10g,甘草9g。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温服。

2019年4月28日二诊:患者诉双膝关节较前减轻,肌肤麻木、汗出恶风较前明显好转,但仍怕冷,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白稍腻,脉滑。效不更方,继以初诊方加菟丝子15g,巴戟天15g。共7剂。

2019年5月6日三诊:患者诸症明显好转,无明显不适,舌淡红,苔白,脉滑。故继续服用二诊方14剂已巩固,患者未再复发。

按语:本案患者为中年女性,素体禀赋不足,易外感寒湿之邪,邪气侵犯脉络,导致血液运行不畅,日久化瘀则见关节疼痛,关节遇热疼痛症状减轻,怕冷,皆为寒证表现;血虚不能养肤,则见肌肤麻木不仁,恶风、汗出系营卫不和、气虚不能固表所致;湿气下注,则见偶有大便不成形,其病位在骨,病性属本虚标实,故治疗上以通阳散寒,祛湿止痛为法,方选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方中黄芪健脾固表,桂枝治卫升阳,芍药入营理血,鸡血藤、伸筋草、全蝎通经活血,当归活血止痛,党参养血兼补中益气,白术健脾祛湿,延胡索除痹痛,川牛膝、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大枣健脾益气,甘草调和诸药。二诊患者症状减轻,继用原方加菟丝子、巴戟天增强补阳之力。三诊患者症状进一步好转,湿气祛除较明显,故原方薏苡仁酌情减量,巩固疗效。

3 小结

本文阐述了风湿疾病中的常见病,从理、法、方、药等方面以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为例,详细介绍了李延萍主任医师的治疗经验,其在临床治疗中根据不同疾病的病因病机,溯源求本,同时也重视从性别、年龄、疾病的发生发展综合论治,根据个体差异对症治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云:“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阴阳分别主血与气,并因血与气的多寡,产生女与男的不同形体。男属阳,气多。女属阴,血多[5]。故男性属阳,易滋生湿热,在有关风湿病治疗中常配伍清热祛湿的药;女性属阴,以血为本,治疗中常配伍温阳、补血、活血的药。

参考文献

[1] 王莎莎,李延萍.李延萍主任中医治疗风湿病经验总结[J].光明中医,2016,31(22):3251-3253.

[2] 左晓霞,陶立坚,高洁生,等.凯利风湿病学(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53-961.

[3] 杨丽萍,张江华,杨剑,等.痹证的病因病机及证型研究现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8):68-70.

[4] 田锋亮,李延萍,刘薇.李延萍教授论治类风湿关节炎经验[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6,5(1):37-40.

[5] 林卓逸,贾春华.《黄帝内经》的性别意识试探[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5):8-11.

(收稿日期:2020-03-02 编辑:刘 斌)

作者简介: 史云佳(1995-),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风湿免疫疾病的中医药治疗。E-mail:401649883@qq.com

通信作者: 张莹(1981-),女,汉族,硕士,副主任中医师,研究方向为风湿免疫。E-mall:zhangying_216@126.com。

指导老师: 李延萍(1953-),女,汉族,硕士生导师、主任中医师,研究方向为风湿免疫。E-mall:840051779@qq.com。

猜你喜欢

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病临床经验
张淑芬辨治血瘀型崩漏的临床经验
曹奕治疗丹毒临床经验
风湿病 你了解多少
风湿病能彻底治愈吗?
温补法治疗痞满临床经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藏医风湿病护理概述
“让爱继续”优秀临床经验征集项目通知
中医风湿病科临床实习带教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