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Ⅰ期肌层浸润程度的应用效果

2020-08-06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5期
关键词:探查肌层准确性

曹 莹

辽宁省铁岭县中心医院超声科 112000

子宫内膜癌是发病于子宫内膜的一种恶性肿瘤。该疾病一般多发于绝经期和绝经后的妇女。根据临床研究显示[1],子宫内膜癌的致死率仅次于卵巢癌和宫颈癌,是世界第三大妇科恶性肿瘤疾病。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远期生存率来看,及早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程度,是该疾病患者手术—病理分期的重要依据,也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本文主要探讨TVCDS诊断子宫内膜癌Ⅰ期肌层浸润程度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组对象为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70例子宫内膜癌Ⅰ期患者。年龄46~65岁,中位年龄(55.10±4.30)岁。其中阴道不规则出血或者溢液25例,阴道分泌物异味32例,无明显临床症状13例。根据其术后病理结果,Ia期患者20例、Ib期患者27例、Ic期患者23例。纳入标准:患者在绝经期或者围绝经期的临床症状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量和月经周期异常。阴道有水样排液且有腰腹部疼痛。排除标准:有相关妇科手术史患者;药物过敏史患者;合并心肺等重大器官疾病患者;精神障碍患者。

1.2 方法 (1)检查方法:指导患者保持膀胱中度充盈,使用Phlips Logiq7 5000 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腹部进行常规探查。检查子宫附件和盆腔有无异常情况。患者将膀胱排空后,再行TVCDS。探头参数设置为3.75~7.5MHz。将耦合剂涂抹在阴道探头上,套上避孕套。放入阴道内进行探查。对探头的深度和方向进行调整,对阴道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多切面的探查。观察的内容包括子宫大小、子宫边缘是否平滑,子宫内膜厚度、有无回声以及病灶内供血情况(病灶部位或者肌层供血程度分4级。分别是0级:没有血流信号;I级:有点状或者短棒状血流信号;Ⅱ级:有较多的点状或者条状血流信号;Ⅲ级:密集的网状或者树枝状血流信号)等。尤其是要对病灶边缘距浆膜层的距离进行测量,以此来推断肌层浸润程度。(2)分期标准: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的手术分期标准,将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程度进行分层。Ia期:肿瘤范围发生在子宫内膜层,没有肌层浸润;Ib期:子宫内膜浅肌层有浸润现象,浸润深度为肌层厚度的1/2以下;Ic期:子宫内膜深肌层有浸润现象,且浸润深度在肌层厚度的1/2以上。

1.3 观察指标 将TVCDS对肌层浸润程度的判断准确性与病理分期相对比,并计算TVCDS对其判断的准确性。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组研究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进行统一计算。使用百分率作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TVCDS检查结果中,有19例无肌层浸润,26例肌层浸润程度≤1/2,22例肌层浸润程度>1/2。与病理结果相对比,诊断准确性分别为95.00%、96.30%和95.65%,总准确性为95.71%。见表1。

表1 TVCDS检查对肌层浸润程度的判断准确性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子宫内膜恶性肿瘤病变。这种疾病多发生在围绝经期或者绝经后的女性人群中。子宫内膜癌发病早期,可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或者阴道溢液以及阴道分泌物增加等,也有部分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来说,及早发现并准确诊断,采取有效的治疗,可以提高其生存质量。临床治疗经验显示,发现越早,患者的生存率越高。研究显示[2],肌层浸润程度可以提示患者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期。因此,对肌层浸润程度进行判断,可以明确恶性肿瘤的病变程度,为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依据。目前,可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影像学手段有超声、CT和MRI等多种方式。CT和MRI诊断准确性较高,但是对体积较小的肿瘤检查意义不大,并且费用高,其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普遍。经阴道超声,克服了常规腹部超声受到腹壁脂肪层和内容物影响比较大的缺点。直接对盆腔结构和病灶部位进行探查。超声探头与子宫及附件直接接触,探查更加清晰、准确。对子宫内膜、肌层、浆膜层进行很好的分辨,对于极小的病灶,也能够显示,并明确病变情况。还能够对病灶的血流供应情况进行探查,为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提供了详细的依据。临床研究显示[3],子宫内膜恶性肿瘤中新生的血管网,是其生长和不断浸润的营养来源。采用TVCDS进行探查,可以将此类异常血管进行显示,为手术提供依据。子宫内膜癌浸润程度,受到子宫内膜厚度、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等因素的影响。当子宫内膜厚度超过6mm时,就要有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查和证实[4]。并且子宫内膜组织学分级程度,与肌层浸润程度呈正相关[5]。当子宫内膜病变仅局限于内膜层时,淋巴结基本不会发生转移,而当肌层出现浸润时,淋巴结出现转移的概率明显升高。由此可见,在手术前,对肌层浸润情况进行分析,对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手术过程的把握都有参考作用。

本文结果显示,TVCDS检查结果中,有19例无肌层浸润,26例肌层浸润程度≤1/2,22例肌层浸润程度>1/2。与病理结果相对比,诊断准确性分别为95.00%、96.30%和95.65%,总准确性为95.71%。表明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癌I期患者进行检查,可以比较准确地显示其肌层浸润程度,为子宫内膜癌I期的分期提供依据。使患者病情及早得到诊断,并进行有效的治疗。

在行TVCDS对子宫内膜癌Ⅰ期肌层浸润程度进行判断时,还要注意以下事项:(1)在探查到子宫内膜和肌层有低回声分界时,需要对其清晰度和完整性进行判断。(2)在对绝经后患者进行检查时,患者的子宫内膜层和肌层结合带有变薄现象,需要对Ia期和Ib期进行区分。(3)在诊断 Ib 期和 Ic 期时,合并子宫肌壁间或者子宫腺肌症患者,其病灶会影响肌层浸润程度的分析,需要注意。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癌I期患者,其肌层浸润程度可以显示病情严重程度,与病理分期基本一致,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TVCDS这种检查方法,与CT和MRI相比,检查费用低,且能够检查出微小肿瘤。与常规腹部超声相比,探头分辨率高,对患者机体无损伤,可重复操作。不受腹腔组织的影响,诊断准确率较高。且能够对子宫内膜癌I期病灶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肌层浸润程度进行判断,为子宫内膜癌的检出以及提示癌症分期提供了临床依据。由此可见,TVCDS对子宫内膜宫颈癌I期的及早诊断和早期治疗提供了临床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探查肌层准确性
冀西北三马坊热储构造探查的新认知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理解语境与名句的关系,提高默写的准确性
煤矿常见隐蔽致灾因素及其探查技术分析
子宫内膜癌的ADC 值与肌层浸润深度的相关性研究
杨家圈遗址水田遗迹探查
为桥梁领域的示值准确性护航
经口内镜黏膜下隧道食管固有肌层肿瘤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腹腔镜下贲门肌层切开术及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分析
影响紫外在线监测系统准确性因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