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索磷布韦在丙肝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2020-08-06崔俊峰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5期
关键词:丙肝利巴韦肝功能

崔俊峰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300454

丙肝即丙型病毒性肝炎,属于急慢性炎症的一种,近年来感染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临床诊治方案优化需求与日俱增。研究表明,丙肝病毒(HCV)感染作用下,患者肝功能将呈持续性退化状态,甚至可引发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并发症,且HCV病毒在人体内可保持阶段性隐匿状态,需及时以有效用药方案进行清除。以往临床上常用于抗丙肝病毒的药物方案为索磷布韦联合达拉他韦,但由于达拉他韦价格高昂,患者负担过重,需在保持疾病转归效果的基础上考虑其他更具性价比的方案。索磷布韦作为具有抗病毒功能的DAAs(小分子化合物)代表性药物,优势在于病毒清除力较强,且可不与干扰素联用,普适性高[1-2]。现以临床研究数据论证索磷布韦联合利巴韦林的丙肝治疗价值,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于我院诊治的70例慢性丙肝患者,回顾性观察不同患者用药方案,并以此为依据划分组别,其中35例以索磷布韦+达拉他韦施治,划为对照组;35例以索磷布韦+利巴韦林施治,划为观察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组间一般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药物索磷布韦+达拉他韦施治。用药方案:首先行常规护肝支持,取索磷布韦(吉利德Gilead,国药准字:H20170365),口服给药,日剂量为400mg,每日给药1次;同时取达拉他韦(中美上海施贵宝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11),口服给药,日剂量为60mg,每日给药1次,疗程12周。

观察组采用药物索磷布韦+利巴韦林施治。用药方案:首先以常规护肝支持及索磷布韦治疗为基础(方法同对照组),取利巴韦林(湖南千金湘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4779),口服给药,日剂量为300~400mg区间,每日给药3次,疗程12周。

1.3 观察指标 (1)检测所有患者ALT(正常范围:低于40U/L)、AST(正常范围:低于35U/L)、TBIL(正常范围:低于20.5μmol/L)三项肝功能指标,数值越低表示治疗效果越优,观察两组数据对比情况。(2)所有患者行血清检测,根据结果数值观察两组不同时段(治疗4周、8周及12周)下的HCV RNA水平,统计其中达标人数,用作对比,检测值低于下限(500U/ml)即视为达标,人数越多表示治疗效果越优。

2 结果

2.1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 经治前,两组患者ALT、AST、TBIL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12周后,两组肝功能指标数据在统计学中无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2.2 两组HCV RNA水平指标比较 观察组三个时段的HCV RNA水平达标人数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同时段的HCV RNA水平达标人数比较[n(%)]

3 讨论

丙肝属病毒性疾病,慢性化概率高,易引发肝纤维化,直接影响人体肝功能,对药物病毒抑制效果有较高要求。丙肝组成中有结构区、非结构区两类,各自对应不同编码,蛋白性质也有明显差异[3]。其中,对病毒产生直接复制作用的蛋白为非结构区蛋白,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丙肝患者病情的蔓延与发展[4]。因此,丙肝的治疗方案多以抑制非结构区蛋白为主,通过削弱病毒复制效果来达成控制病情的目的[5]。近年来,医学临床工作者在研究及实践中发现,DAAs类药物对于丙肝病毒中非结构蛋白能够起到针对性抑制效果,其机制在于利用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的代谢作用,使药物与药物之间的作用产生相辅效应,使得病毒复制功能终止[6]。DAAs药物中,索磷布韦基于其良好的代谢作用及抑制效果,成为典型代表,目前在丙肝临床治疗方案中已被广泛运用[7]。从索磷布韦的药物机理作用来看,主要是通过在细胞内发挥代谢作用,催生三磷酸盐,基于其药理活性,与NS5B呈结合状态,对HCV病毒形成抑制。得益于上述机理,索磷布韦在丙肝临床的应用极大地解决了以往常规药物治疗中抑制效果不足的弊端,且对于干扰素没有形成依赖,加上耐药屏障坚固,对于长期性治疗有着重要支撑意义。基于这一作用,医学工作者已于近年加大了针对索磷布韦的药理研究力度,并尝试将其广泛地应用于丙肝临床治疗中。现有的研究进展表明,索磷布韦对于丙型肝炎病毒终止效果明显,对人体肝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且安全性相对可靠,在临床上应用前景良好,与本文结果基本相契合[8]。但考虑到样本较少且分型不一的问题,要使索磷布韦的临床功能得到更大发挥,还需在后期研究中结合临床经验,通过分析更大范围的样本,寻找突破点,将其以更精准的用药方法作用于丙肝治疗中,致力于临床研究进展的进一步革新突破,为丙肝患者的病情干预及生存质量干预带来更大契机。

由取得结果数值分析,丙肝患者在索磷布韦+利巴韦林与索磷布韦+达拉他韦两种药物方案的支持作用下,所呈现出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肝功能状态良好,且HCV RNA水平均能回归正常(P>0.05)。

综上所述,丙型肝炎病毒的抑制与清除需要依赖长期药物的作用,索磷布韦的药理特征与这一治疗需求相互契合,且应用效果明显,在联合药物选择中可更多考虑价格要素,以利巴韦林为优选,在治疗基础上达到为患者节约治疗资源的目的。

猜你喜欢

丙肝利巴韦肝功能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人-人嵌合抗丙肝抗体检测阳性对照品的研制及应用
78%的国人不知它是一种可治愈的疾病
利巴韦林:服用之前要三思
丙型肝炎发病率上升
单磷酸阿糖腺苷和利巴韦林用于手足口病治疗临床比较
慢性乙肝患者HBV-DNA、HBeAg及肝功能的关系分析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利巴韦林片致溶血性贫血伴急性肾衰竭1例
B[a]P和DDT亚急性联合暴露对小鼠肝功能酶ALT、AST和γ-GT的影响及作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