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高同型半胱氨酸型高血压发生的基因和环境危险因素

2020-08-06叶叔安张安平许艺璇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5期
关键词:叶酸心脑血管半胱氨酸

叶叔安 张安平 许艺璇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医院 362801

高血压患者长期存在的高血压状态极易导致各种脏器损害,是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而当高血压患者伴有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时,其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更会显著增加。因此,积极了解影响高同型半胱氨酸型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以便早期进行心脑血管事件的防治十分必要。然而,目前国内关于高血压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相关研究还较少,故本文就以114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影响高同型半胱氨酸型高血压发生的基因和环境危险因素进行了探究,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1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男43例,女71例;年龄34~93岁,平均年龄(60.21±3.45)岁;从不吸烟、曾经吸烟、正在吸烟患者分别为80例、14例、20例;从不饮酒、偶尔饮酒、曾经饮酒、正在饮酒患者分别为91例、5例、8例、10例。纳入标准:(1)均符合WHO/ISH《高血压指南》中的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2];(2)知晓、同意并愿意配合本研究者;(3)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者。排除标准:(1)继发性高血压;(2)合并严重心律失常、冠心病、脑卒中以及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等疾病者;(3)有脑卒中、心肌梗死等疾病史或学运重建等手术史者;(4)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1.2 方法

1.2.1 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采用酶循环法进行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检测时在患者空腹情况下,采用分离胶/促凝管采集患者静脉血5ml,采血后1h内进行离心,离心后分离血清,如延迟检测,则可在2~8℃的情况下密封保存48h。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由中心实验室采用酶循环法测定,检测仪器采用日立7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盒由中山标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试验条件:样本(S):10μl; 试剂1(R1):200μl;试剂2(R2):50μl;温度:37℃;测定类型:速率法;主波长:340nm;副波长:405nm;反应方向:向下;方法:先将样本与R1混合,37℃ 5min后加入R2试剂,然后测定加入R2后2~5min的ΔA。反应时间:10min。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正常参考值为4.0~15.0μmol/L。根据指南,将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0μmol/L定义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1.2.2 MTHFR C677T基因检测。(1)采样:EDTA抗凝外周血1~2ml;(2)提取DNA:使用天隆全血DNA提取试剂盒、配套自动化提取仪,将外周血、相应试剂加入96深孔板中,选择运行程序,结束后将提取好的DNA吸出保存;(3)质控:使用NANODROP 2000核酸浓度检测仪检测DNA浓度(需>10ng/μl),260/280纯度在1.8~2.0之间合格;(4)荧光PCR:使用武汉友芝友人类MTHFR 677基因多态性检测试剂盒,将配套试剂配好加入8联管或96孔板中,最后加入相应样本的DNA,且每批检测中还需同时检测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5)仪器运行:加好后瞬时离心上机——Themofisher ABI 7500荧光定量PCR仪;(6)分析结果:分析CC、CT、TT。

1.3 观察指标 统计这114例高血压患者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和MTHFR C677T基因检测结果,并统计不同人群(性别、年龄、是否吸烟、是否饮酒、血压严重程度、体质指数、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病率分布情况,同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影响高血压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的危险因素,以及比较接受叶酸干预高同型半胱氨酸型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2 结果

2.1 血同型半胱氨酸和MTHFR C677T基因检测结果 114例高血压患者中,有58例患者患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总发生率为50.88%,其中男28例,女30例,男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65.12%(28/43)高于女性的42.25%(30/71)(P<0.05);男性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21.89±2.48)μmol/L高于女性的(19.80±2.31)μmol/L(P<0.05);MTHFR C677T基因检测结果中,CC型41例(35.96%),CT型47例(41.23%),TT型26例(22.81%),男性CC型、CT型、TT型占比(32.56%、44.19%、23.26%)与女性比较(38.03%、39.44%、22.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同人群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病率分布情况 年龄≥70岁男性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病率高于45~59岁和60~69岁患者,且女性患者趋势相同(P<0.05);男女不同血压严重程度、不同吸烟情况患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在饮酒男性患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病率高于从不饮酒、偶尔饮酒、曾经饮酒患者,且女性患者趋势相同(P<0.05);体质指数≥25男性患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病率高于<23患者(P<0.05),但不同体质指数女性患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T基因型男性患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病率高于CT和CC基因型患者,且女性患者趋势相同(P<0.05)。见表1。

表1 不同人群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病率分布情况[n(%)]

2.3 影响高血压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的危险因素 年龄、饮酒情况、体质指数以及基因型在两个性别中均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呈正相关性(P<0.05)。见表2。

表2 影响高血压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的危险因素

2.4 叶酸干预前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 58例高同型半胱氨酸型高血压患者中,有11例患者接受叶酸干预,叶酸干预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6.29±1.86)μmol/L低于叶酸干预前的(21.31±2.09)μmol/L(P<0.05)。

3 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不仅取决于血压水平,还取决于高血压患者同时存在的其他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有研究证实[3],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密切相关,且可与高血压产生协同作用,加剧血管损害。鉴于此,本文对影响高同型半胱氨酸型高血压发生的基因和环境危险因素进行了探究,旨在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更多的方向。

本文结果显示,114例高血压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总发生率为50.88%。与惠朝晖等报道的58.4%相符[4],提示我国高血压患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病率较高,可增加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需引起重视。此外,本文结果还显示,男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以及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高于女性,年龄、饮酒情况、体质指数以及基因型在两个性别中均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呈正相关性(P<0.05)。提示高血压患者的性别、年龄、饮酒情况、体质指数以及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均是影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的重要危险因素。考虑是因为男性胱硫醚β-合成酶活性低于女性,可影响血同型半胱氨酸转硫代谢过程,引起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升高,且女性较高的血清雌激素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血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5]。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肾脏清除率的下降、B族维生素和叶酸生物利用度的下降以及胱硫醚β-合成酶活性的下降,也会导致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升高[6]。同时,MTHFR是血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的关键酶之一,当MTHFR C677T基因突变后,可能会影响血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而使其水平升高[7]。而饮酒可抑制胱硫醚β-合成酶活性、干扰B族维生素代谢,影响MTHFR活性,肥胖患者则可能饮食结构不当,叶酸摄入过少,因此饮酒与体质指数也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密切相关[8]。本文结果显示,叶酸干预后患者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低于叶酸干预前(P<0.05)。可见对于高同型半胱氨酸型高血压患者,可以通过叶酸干预来降低其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高血压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较高,可增加其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对于高血压患者,尤其是男性、年龄偏大、饮酒、体质指数较高以及MTHFR C677T基因突变的高血压患者,应该尽早通过检测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并早期进行叶酸干预。

猜你喜欢

叶酸心脑血管半胱氨酸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
正在备孕的你,叶酸补对了吗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注意五大误区
缺叶酸 多吃蔬菜和豆类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S-异戊烯基-L-半胱氨酸对辐射诱导小鼠DNA损伤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