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的村,那是我们的根

2020-08-04孔明

当代陕西 2020年9期
关键词:文笔乡愁文字

孔明

一口气读完《我们的村》,第一感受就俩字:“快哉!”快意抒写,快笔描画,快手拿捏,快人快语,道尽“我们的村”前世今生的枝枝节节与浴火重生的方方面面,让我这个走出农村的读者不期然步入了回归乡村的绿色通道,在赏心悦目中左顾右盼,前后左右都似曾相识,却与记忆深处相去甚远;有点像旧地重游,却又像找不着北;分明是喜出望外,却又禁不住一丝丝乡愁、一缕缕惆怅。掩卷而思,豁然开朗,惊叹不由自主:“我们的村”是真回不去了!换句话说,我是对农村更有信心了,是心生向往而只恨自己回不去了——再回去当“我们的村”的村民了!

《我们的村》是一部扶贫、脱贫类读物中不很多见的报告文学作品。作者以第一人称亲历者的身份详尽而绘声绘色地记录了自己在扶贫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所思。通过作者的文字,一个富有时代烟火气息的当代农村风俗画浮现在了当代读者的面前。作品通过一个一个人的缩影素描、一个一个故事的娓娓说道、一个一个事例的麻雀解剖、一个一个事件的因果直陈,于细枝末叶上以机灵、机智的文字还原并呈现一个乡村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蜕变截面,既向读者展示了精准脱贫中的农村风貌,又向读者演示了新时代的农民样貌,更向读者预示了走向现代化的农业新貌。这样的乡村不典型,却生动,更有代表性,更逼近国情、民情、实情,更有利于精准扶贫中的时代把脉与智慧决策。我们恰可从这样的乡村看到中国三农的愿景与希望。

《我们的村》可谓异彩纷呈。要而言之,可归结六个特色。

1.文笔好。有多好呢?我就这样形容吧:阅读的时候,我获得了一种油然而生的感觉,宛如一股清流伴随着清风在心田上舒缓流淌,没有障碍,只有顺畅,心情就格外舒畅。于报告文学而言,这样的文笔并不多见,因而难能可贵。报告文学要求忠实记录,文学的想象空间受限制,文学的元素就受挤压,更不能说去虚构了。说直白些,报告文学不能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就难了,也恰在这难处,才见得文笔好的优势,起码是弥补了诗性、诗情、诗意的先天缺失与后天不足,赋予了文字以更鲜活的生命律动。在《我们的村》里,作者的文笔既富有情趣,又带着节奏,还兼有烟火混合着泥土的气息在字里行間惬意地魂游,人心被揪住,难以割舍,不得不读进去、读下去,感觉不到费力、费解、费神,却感觉到了一种欢喜、一种鼓舞和一种吸引。仅此而言,作者的写作功力便不能小觑,也因此我不能不为作者的文情笔意点赞、激赏。文笔是写作的亮点兼制高点,作者在自己的作品里兼而有之,其得天独厚的文学叙事优势也就显山露水般令人不能不刮目相看了。

2.有在场感。与其说作者在创作,毋宁说作者在记录,从头至尾都是在用文字盘活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并以所见为点、所闻为线、所感为经、所思为纬,用细节铺垫,用枝节伸缩,用情节补白,用事实说话,用事例说明,用事情说道,像瓜蔓一般枝生盘绕,却枝蔓清楚,脉络清晰;不时地(何其及时)切人人物对话,巧妙截取精彩片段;再现乡村语境,保留民间语言生态,使文字不夹生,使叙事不拖泥带水,使渲染不浮于表面。作品中很多场面、片段,像摄影,总能摄取精彩的瞬间;像写生,总能抓住神奇的点、线、面。作者是亲历者,耳闻目睹是两条线,合二为一时眼见为实,一分为二时佐证不虚。如此得来的文字,如同沃野千里长出来的波涛麦浪,丰收在望,焉能不令人喜形于色、喜上眉梢?

3.作品有“三情”。即时代情怀、人文情愫与乡村情感,此是《我们的村》底蕴所在。无此“三情”,这样的作品写不出来,写出来也未必好看,即使好看也未必人心入肺,令人过目难忘。没有时代情怀,很难与写作使命感一拍即合;没有人文情愫,很难使叙事不等同于千巴巴的就事论事;没有乡村情感,不带个人体验,很难避免浮光掠影、隔靴搔痒、人云亦云等惯性思维与叙事窠臼。《我们的村》给读者的直感、质感、快感是率性兼有灵性、逼真如同写真、厚道而且诚实,真情实意充盈于笔端,处处都能感受到作者的赤子之心、悯农之心与质朴之心。“三情”直通文心,文心贴近文笔,文笔贴近土地,土地赋予文字以地气、灵气与神气;“三情”贯穿始终,仿佛一气呵成,能明显感觉到作者在有意无意之间用情怀感知乡村温度,用情愫感悟乡村变化,用情感描摹乡村沧桑,写活了一个乡村,更雕塑了一个乡村,使之像一个焕发了青春的人,有血有肉,又有骨骼;行文以“三情”兜底,不隐陋习,不抑良善,不拔高人物形象,不贬低人情世故,不回避是非曲直,不迎合一些过来人的成见、偏见,文风如春风,贴心又暖心;“三情”化作诗情画意,携一方水土,聚一村人气,透视乡村人文传承,绝不简单复制粘贴,使乡村变化可圈可点,又使乡村短板不被曲解、误解,更使乡村宛如山花烂漫,亮出了现代化的明快底色。一句话吧,作者抱有“三情”,才使《我们的村》像抒情诗一般好读、耐读,让人阅读一如亲历、亲见,就像那村、那人就在面前,掩卷良久,仍历历在目。“三情”如许,就怪不得作品亲切感人了。

4.语言有三性:有个性,有弹性,有磁性。个性如此分明,读着、读着,就读出了左京;弹性如此真切,文字像蜻蜓点水,点到的多是神来之笔,令人不能不叹为观止;磁性是不言而喻的,阅读便被吸引,快乐紧随其后,就像吃地道的农家饭菜,那淡淡的滋味总勾起人淡淡的回味。有过农村生活阅历的人,阅读这样的文字,焉能不怦然心动?语言如同雨脚,够着土地了,就如鱼得水了,就仿佛落地生根了。行文像说话,说的还是家常话,好似老僧常谈,却话里有禅,恰是直白里耐人寻味;短句子感觉不到短,长句子感觉不到长,好像掐尺等寸了似的,拿捏得恰如其分,又恰到好处;说话又像被岁月过滤了负重,没有了急迫的不假思索,而有了紧凑的收放自如;似乎惜字如金,常常多一个字都不肯,这就显见得作者雕龙般的文心与丹青妙笔般的留白;俗言俚语信手拈来,方言官话对接无缝,这又很自然地显见了作者遣词造句的良苦用心。

5.闲笔不闲。在一些人眼里,《我们的村》里,可能闲笔多了些;在我看来呢,几乎所有的闲笔,都是花边叶绿、月边云白、溪边草肥。宋人张先词云:“云破月来花弄影。”恰是云白如絮,才烘托出月明如水;恰是清影摇曳,才反衬出花的天然之姿。由此我想起了苏轼的《海棠》诗句:“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左京在叙事中是否揣有“故烧高烛”之心呢?她好像在村里转悠,实际上是在回味、消解生来就有的悠悠乡愁;她也“东家进,西家出”,实际上是在寻寻觅觅乡愁的活水源头;她也听些“东家长,西家短”,实际上是在感悟乡愁何以“剪不断,理还乱”的缘由。那淡淡的愁是情和爱,一直缭绕在作者的心头,“心有千千结”,所以坐炕头、转村头、伫立田间与地头,受乡风沐浴,听乡音熏陶,感乡魂缭绕,免不得“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了。乡愁挥之不去,乡情扑面而来,乡魂随身依附,让她若有所思、若有所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对乡村扶贫、脱贫的解读更见得是别有洞天、另辟蹊径了。红烛高照,海棠嫣红,作者的匠心独具于此一览无余。

6.叙事与抒情浑然一体。叙事不兜圈子、不绕弯子、不摆架子,单刀直入,直奔主题,不由分说就把人心拽进一个叫重泉的村子。并不直接抒情,情感却如影随形,呼之即来却不动声色,稍不留神就魂牵梦绕了。作者是在农村长大的,那种与生俱来的泥土情结拽拉着她的心灵,使她不能不舒缓了脚步,不能不牵挂着前后,不能不顾盼着左右,不能不放低姿态去平视乡野并平视乡间的民生、民事、民风、民情,于是乎乡村的一草一木都随时随地触动她游子心的神经末梢。情感无须伪装,也就没有了心理隔阂;情感不必伪装,深入民心也就轻而易举。质朴的心遇见质朴的人了,交心也就成就了交情。一脉清流心上游走,写《我们的村》不正是水到渠成么?

这部作品给人以强烈的写作启示。只有脚踏实地,文学才接地气;只有理解乡村,才能准确读懂乡愁;只要调整好角度,就能写出农村题材的高度。

《我们的村》,风景这边独好。是真好,是让人喜出望外的好。既往,比较而言,我只知道传统的农村早已渐行渐远,但有多远呢?“远”到了怎样的一种状态,心里就茫然、怅然、恍然了。《我们的村》既像连环画一般翻页便一目了然,又像幻灯片一般切换便有风景扑眼而来。也就是说,这本书既有画面感,又有动漫感,当然还有立体感,透过岁月感,直面现实感,诸感交融而互见,一个村的凤凰涅槃就没有悬念了。基于是,我们的村是远了,美好的愿景却近了,近了,近得已“悠然见南山”了。

我们的村,那是我们的根;《我们的村》,那是我们的心。

猜你喜欢

文笔乡愁文字
乡愁
流年似水
文字的前世今生
乡愁
不要极端在意文笔
热爱与坚持
文笔塔生辉
梦中的文字
回头一望是乡愁
答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