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助推新时代青少年成大器的“四典”与“四力”

2020-08-04张安义

中国教师 2020年7期
关键词:担当规矩信仰

张安义

【摘 要】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系,新时代青少年应该自觉躬耕“信仰、科学、规矩、担当”四部宝典,锻造价值澄清的判断力、提升全面发展的学习力、历练身心和谐的保障力、熔炼具身体验的实践力,才能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

【关键词】青少年成长 信仰 科学 规矩 担当

《庄子·逍遥游》云:“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这两句话是说,鲲化为鹏乘着六月风从北海迁徙到南海时,振翅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浪涛,绕旋风可飞上九万里高空。当代青少年恰逢一个选贤任能、创新发展的好时代,欲施展抱负,实现宏业,当学鲲鹏飞万里,不做燕雀恋子巢,坚毅磨炼四力,方能健康成长、铸就大器。

一、有信仰明方向  锻造价值澄清的判断力

1.人生要有本“信仰”的字典

信仰犹如渡桥两边的护栏,虽然人每次过桥时并不总要扶着栏杆,但倘若失去它,人就会产生烦恼与恐惧。所以,信仰未必时时触摸,但只要存在就足以让一个人勇敢地走下去,无畏任何考验,這就是信仰的力量。

有没有信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人的奋斗目标、精神状态和智慧发挥的程度。《西游记》中的唐三藏有何本领能使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一路护送他,并最终到达西天取回真经?那是因为他有信仰、有境界、有使命,所以不管山高水长、江湖路远、妖魔频现,他总是一路向西、再向西,带领着团队取回真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为何能成为伟大领袖?因为他是有信仰有使命的人。长征时期,他胸有大格局,洞悉中国国情,知道北上抗日是一条根本出路,所以他带领革命的部队一路向北、再向北,最终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功。邓小平也是有信仰有大格局的人,虽经历了“三起三落”,但他始终信仰如一,认准了唯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所以循着发展的方向一路向南、再向南,深圳特区“一夜之间”拔地而起,最终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发展路径。当代青年学生也要有自己的信仰,才会有格局和使命感,才能与时俱进,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2.锻造价值澄清的判断力

价值澄清理论是20世纪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教育流派之一。价值澄清学派的奠基之作是美国学者路易斯·拉思斯的《价值与教学》,该书系统地阐明了价值澄清理论及其方式和路径。教师借鉴价值澄清理论的内涵,用正确的路径和方法在理论批判和实践甄别中努力提升青年学生的价值判断力,才能使其信仰更崇高、更科学、更坚定。

在价值澄清理论看来,事件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让青年学生们认识到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喜欢”比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更重要,因为“赋予学生以评价过程就是授他们以终身受益的东西”[1]。价值澄清理论在对学生进行道德和价值观教育的时候,是十分讲究方法艺术的,它要求精心创设特定的情境、载体或提供话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既要在相对宽泛且多元的选择中倡导自由,又要在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引领下进行疏导甚至限制,坚持自由选择与限制的统一。为此,青年学生应该在集体团队合作中感悟到集体主义的原则与力量,在劳动和奉献中体验到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有机统一,从而不断提升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增强政治认同。

对于个人而言,青少年的政治认同是他们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支柱、价值追求。拥护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及中华文化,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成为当代青少年的政治认同。

二、求科学聚力量  提升全面发展的学习力

1.人生应有本“科学”的字典

在培养科学素养这本字典里,“科学”涵盖了三个层面:一是科学兴趣与向往,即青少年对科学所应拥有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亲近、体验、热爱科学的情感;二是科学智慧与能力,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实践能力;三是科学态度与精神,包括既勇于创新又实事求是,既敢于质疑、独立思考又乐于互助合作的科学态度,以及主要表现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热爱科学、崇尚真理、甘于奉献、不怕困难的科学精神。

许多年来,许多同学和家长习惯于热门学科的学习,当社会以金融为时尚时,金融专业便炙手可热;当社会以外语为时尚时,外语专业便热浪翻腾;当社会以演艺为时尚时,演艺专业便美轮美奂。这实际上是“精致的功利主义”表现。然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提醒我们,战胜疫魔的最有力武器是科学,是高度专业化的学科群。这些学科群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以及基础性人文学科。夯实这些基础学科的学习,应该是现代学子学业的本真追求。

从“武汉不明肺炎”到确定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这本身就是一个科学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从混沌猜测到求真确证的过程,期间是非难定、谣言四起、乱象丛生。从整个过程来看,基于事实做判断,基于证据得结论,在遇到新环境新事物时,具有客观理性的严谨思维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树立科学观念,这是未来社会公民所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

2.提升全面发展的学习力

学习力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对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知识的理解接受能力,以及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和实现迁移的能力。“学习力”一般包含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三方面。青少年学习力的形成与明确的兴趣志向、良好的情境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效的学习方法有密切关系。全面发展学习力,要注重科学、通晓人文,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青年学生要有自己明确的志向,并为此付出不懈的努力。斯宾塞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科学。青年时期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当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这一美好的愿景并非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可以实现。青少年们要握紧手中的接力棒,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努力发展自己的学习力,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把青春梦与“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正、行得远。

其次,要把握科学精神的特质,学会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科学最宝贵的“精神”所在。科学思想本质上是批判性思维,它倡导怀疑古训和权威,也倡导超越自我,但并非怀疑和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是扬弃。批判性思维是创新的前提,没有批判就没有创新,纯粹地批判而无建设也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创新。科学精神的独特价值可以归结为有思想,就在于思想的力量表现为批判性思维并见诸创新性实践之中。

最后,要理论联系实际,学做一体,知行合一。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矛盾;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基础上,能做出科学解释、正确判断和理性选择;要善于萃取人生智慧,过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兼备、富有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生活;要以锐意进取的态度和勇于担当的行动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三、守规矩修德法  历练身心和谐的保障力

1. 人生要有本“规矩”的字典

古语云:“规不正,不可为圆;矩不正,不可为方。”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强调规矩意识:“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2]这些重要论述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指明了方向。在青少年“规矩”的字典里,应刻下三层“规矩”。一是遵守“法律”底线的规矩;二是恪守“道德”高线的规矩;三是遵从生活习俗的“规则、准则、规范和程序”等的规矩。若从整个社会对青年学生的迫切要求来看,“修德”和“守法”这两层规矩更为关键。

2.修炼身心和谐的保障力

《礼记·大学》指出:“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美国前总统林肯说,一个人要登上高山,靠的是能力,但一个人如果要永远站在山巅之上,靠的是道德的力量。新时代思想道德品质是时代新人必备的重要素养,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内容。

新时代青少年提高道德素养,首要的是汲取道德教化、提升道德认知。既要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涵养心灵,又要用社会主义道德观浸润心田;既要在灵魂深处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要不断夯实理想信念之基;既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又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其次,是强化道德示范效应,从道德榜样中汲取无穷的力量。一大批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改革先锋,他们所彰显的独特人格魅力、高尚道德风范和强大道德魅力,为培养和造就时代新人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天然的道德养分。再次,还要从实践层面强化道德内化和养成教育。“知善”是“行善”的前提和基础,而“行善”则是“知善”的价值指向和逻辑旨归。道德认知、榜样牵引的全部意义在于道德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不断增强道德判断力,努力提升个体的道德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才能将道德规范行为的要求烙印于心灵深处、熔铸于日常行为,形成优良的道德素养。

法治和德治,守法与修德,正像飞鸟之双翼,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新时代青少年应树立坚定的法治意识。法治不同于人治,人们能否享有尊严不是取决于财富、地位和权势,而取决于能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公序良俗的法律法规。规则与程序、权利与义务等,是表现法治意识的基本维度,在恪守规则、遵循程序、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过程中,公民享有人格尊严。新时代青少年要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要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法治理念;要养成依法办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习惯,从而在享有尊严、依法处理好个人与社会关系中获得身心和谐。

四、敢担当重参与  熔炼具身体验的实践力

1. 人生要有本“担当”的字典

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莫过于这个国家有一大批富有使命担当意识的年轻人。卡耐基认为有两种人绝对不会成功:一种是除非别人要他做,否则绝不会主动负责的人,另一种则是即使别人让他做,他也做不好的人。而那些不需要别人催促,就会主动负责做事的人,如果不半途而废,他们将会成功。所以,敢于担当须有无私的情怀,无私才能無畏,无畏才敢担当;敢于担当须有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敢于担当须有自重自省、慎独慎微,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敢于担当须有打铁自身硬的本领,有了硬本领才敢真担当。而担当的基础是学会感恩,感恩父母、师长、朋友,感恩集体、社会、国家,怀着一颗感恩报效之心,才可能用实际行动去尽责担当。

2.熔炼具身体验的实践力

生活在当代中国,青少年有没有信仰、懂不懂科学、能否守规矩,终归要表现为有没有担当。而铸就担当精神的重要路径和平台则是青少年的实践实干和对社会事务的公共参与,在公共参与中熔炼具身体验的实践力。

在抗击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以“90后”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务人员中,就有1.2万多名是“90后”。他们那句激荡人心的“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更是表达了医者救死扶伤的仁心!除了医务人员,在广大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下沉干部、志愿者以及方方面面的抗疫一线工作者中,也有很多“90后”的身影。他们在火线上激扬青春力量,以行动书写青春篇章,以无私无畏的精神放射出新时代中国年青一代的荣光。

在我国,青少年参与实践和社会事务的方式、渠道是多种多样的。例如,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参与政治生活;校内参与戏剧表演、法庭模拟、政协模拟、人大模拟、辩论赛、党团活动、各类研学旅行、研究性学习等;校外参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访谈、法庭见习、义工活动、职业体验、社区活动、生产劳动、社会调查、志愿者活动等。这种参与实践和敢于担当的勇气,正是对“以天下为己任”“铁肩担道义”的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更是当今中国公民用实际行动对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诠释和践行。

马克思指出:“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 [3]新时代有新使命,新使命要求有担当时代大任的宽肩膀、铁肩膀。广大青少年应自觉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在历史长河和全球视野中创建自己的人生坐标,丰厚人生内涵,壮大人生格局,提升人生境界,赋予人生重大而辉煌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曹影. 价值澄清的本真蕴涵及其思想政治教育意义——读《价值与教学》有感[J].外国教育研究,2006(3):20.

[2] 习近平. 习近平:治理一个国家,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EB/OL].(2015-01-27)[2020-05-15].http://cpc.people.com.cn/xuexi/n/2015/0127/c385476-26456330.html.

[3]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25.

(作者系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副校长,二级教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特级教师)

责任编辑:孙昕

heartedu_sx@163.com

猜你喜欢

担当规矩信仰
爱与规矩并行,是一个家庭最好的家教
信仰
漫画
论林语堂的《语丝》创作
脱贫攻坚中的媒体担当
顺应党建趋势,党员干部如何作为
女佣的规矩
你的名字叫担当
你懂不懂规矩
“华辰是家规矩的拍卖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