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处方数据挖掘荣远明教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思路

2020-08-04唐翠娟莫春梅王同彪

中成药 2020年7期
关键词:新方白芍方剂

荣 震,唐翠娟,莫春梅*,王同彪

(1.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 530000; 2.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广西南宁 530299)

荣远明教授是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指导老师,从医40 余年,擅长诊治热病、风湿病、肿瘤、甲亢、乙肝,以及胃肠疾病、肾病等多种内科病。荣老勤于治学,注重临床实践,强调辨证论治,以八纲为纲,融合脏腑、气血、经络、三焦、卫气营血等,注重调节五脏阴阳平衡,重视调畅气机(尤其是肝脏),在治疗原发性肝癌方面有独到特色。

传承名老中医治病用药经验,是促进中医药事业持续发展进步的动力。因此,本研究收集整理荣远明教授门诊中关于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处方,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中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药物使用频次、获取药物核心组合,进一步挖掘新处方,以期为继承发扬荣老学术思想及新方药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处方收集与筛选 从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查找就诊于荣老门诊的医案记录,纳入标准:(1) 患者经病理学、影象学确诊为原发性肝癌;(2) 医案中明确记载患者一般情况、病史、症候、诊断、治法方药组成;(3) 就诊次数≥2 次/月;(4) 只在原方基础上加减,只取首诊处方,更换处方时则同时纳入首诊处方及新处方;(5) 采用汤剂或免煎颗粒治疗。排除标准:(1) 合并有严重肝肾功能损伤、严重内分泌失调等重大疾病;(2) 有严重的精神类疾病,不能配合口服中药;(3) 合并有其它恶性肿瘤患者。按照上述筛选标准,共纳入176 首处方。

1.2 软件支持与数据处理 通过Excel 2007 软件来构建176 首处方的数据集,依据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药学》 对处方中的中药进行规范化命名,然后录入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提供的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 (TCMISS V2.5) 软件[1],它可实现“数据录入→数据管理→数据查询→数据分析→分析结果输出→网络可视化展示”功能,已广泛用于辅助青年医师学习、疾病用药规律分析、辅助医生个人经验总结、分析方剂组方规律、名老中医经验传承、辅助新药处方发现等领域[2]。为确保数据准确性,数据录入与审核由2 名研究人员同时进行。

1.3 分析方法 通过TCMISS V2.5 软件数据分析模块中的“方剂分析”功能进行数据挖掘,采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来研究用药频次,获取常用药对及新方核心组合,挖掘新处方,并绘制相关网络结构图。

2 结果

2.1 频次统计分析 点击软件功能键“组方频次分析”,对176 首方剂进行频次分析,发现共涉及336 味中药,总使用频次2 951 次,其中≥14 次者共76 味,排名前五位的依次是白术(134 次)、柴胡(121 次)、白芍(121 次)、黄芪(108 次)、丹参(99 次)。见表1。

表1 使用频次≥14 次的中药

2.2 中药功效分类及性味归经分析 对使用频次≥14 次的中药进行功效分类,发现补益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利水消肿药、理气药使用频次较多,五者累计使用频次占比达84%左右,见表2。对76 味常用中药进行性味归经分析,发现主要归肝、脾、胃、肺经,其次是心、肾、胆、大肠经等,见表3;药味以苦、甘、辛为主,三者累计使用频次占比达87%左右;药性以寒、温、平为主,三者累计使用频次占比达97%左右。见表4。

表2 中药功效分类

表3 中药归经分析

2.3 中药方剂组方规律分析 关联规则反映的是一个事件和其他事件之间的依赖或关联,其算法用于发掘潜藏在海量数据集中有意义的联系,如设定一定阈值的支持度和信任度的“某事件A 发生”的关联规则,则可推出“发生事件B”,现已广泛用于研究中医病因病机与药物之间关系、方剂配伍规律、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等中医药研究领域[3]。支持度和置信度则是限定关联强度的条件。本研究将前者设置为25 (即代表药对至少在纳入方剂中出现25 次以上,支持度≥14%),后者设置为0.9 (表示前项事物A 出现后事件B 也出现的概率,越接近1 表示后项随前项出现的概率越高),共得到502 个常用药对,限于篇幅仅展示使用频次≥51 次的,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白术-白芍、白术-柴胡、白芍-柴胡,见表5;置信度>0.9 时,得到强关联规则39 条,见表6,提示白芍、茯苓、莪术、白术、郁金、香附、柴胡是荣老治疗肝癌遣方用药的核心中药,网络模式图见图1。

表4 中药性味分析

表5 常用药对(使用频次≥51 次,支持度≥14%)

2.4 中药核心组合分析及新方发现 以Apriori 频繁项集算法的关联规则分析结果为基础[4],设置关联度为8,惩罚度为4,再以复杂系统熵聚类算法进一步聚类出候选新方核心组合。聚类分析是将数据集分割成若干个子数据集,以使相应数据集中的对象在某种特性上相似;复杂系统熵聚类算法是数据挖掘中的一种重要手段,近十几年来广泛用于方剂配伍规律、新药新方领域[5-7],本研究基于该方法得到新方核心组合24 对,见表7。熵层次聚类算法主要是把数据划分为层次不一的组集,主要应用于专利研究、药物分析、方剂配伍规律等中药研究子领域[5,8],本研究通过该方法对新方核心组合作进一步聚类,得道治疗肝癌候选新方12 个,见表8,网络结构见图2。

表8 候选新方

图2 候选新方网络模式图

3 讨论

健康医疗领域的数据挖掘知识服务已成为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核心需求之一[9],数据挖掘作为知识提取的关键技术,在近年来备受关注,其中集多种数据挖掘方法于一体的TCMISS V2.0 软件已广泛用于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研究领域。名老中医从医几十年,积累了大量诊疗用药经验,其临床思维和经验潜藏在海量医案中,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其进行整理研究,有利于临床经验的凝练,并有益于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10]。

本研究发现,在频次分析的前10 位中补益药有白术、白芍、黄芪、甘草、党参,活血化瘀药有丹参,清热药有白花蛇舌草,利水消肿药有茯苓,理气药有柴胡、郁金,显示荣远明教授在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组方用药上以调肝理脾为主要治则,其中,白术具有益气健脾、燥湿利水之功,为补气健脾第一要药,其有效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镇痛、改善肿瘤代谢、保肝利尿、免疫调节等作用[11];白芍具有柔肝止痛、养血敛阴的作用,功效抗炎镇痛、保肝、镇静、抗肿瘤[12];具有健脾益气功效的黄芪、甘草,以及补脾肺气的党参均有提高免疫、保肝利尿、抗肿瘤的活性[13-15];丹参可活血祛瘀止痛,其有效成分具有调节活性氧水平、抗血管生成的作用,故可抗肿瘤[16];白花蛇舌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抗氧化、抗炎、抗肿瘤[17];茯苓具有利尿抗炎、保肝、提高免疫的作用[18];柴胡虽归为解表药,但既可升举阳气,又能疏肝理气,具有抗炎镇痛、抗肝损伤、抗肿瘤等作用[19]。由此可知,荣老组方用药精准,抗肿瘤中药乃组方首选对象。

对76 味常用中药进行分类,发现补益药居首,以益气健脾药为主,体现“见肝之病,当先实脾”思维,其次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利水消肿药、理气药、消食药,上述中药总使用频次达88.87%。李茜[20]对118 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进行中医证候研究,发现以脾虚证为主,占61.7%,其次是血瘀证、气滞证、湿热证,故当以益气健脾为主,辅以活血化瘀、疏肝理气、清热解毒之法。

一方面,肝癌因胆汁分泌异常而导致消化功能失调;另一方面,其并发的腹水、癌痛进一步影响患者食欲,出现纳差、腹胀等症状,故配伍消食化滞之药可明显缓解痛苦。肝癌病位在肝,与脾、胃、肺、心、肾密切相关,76味常用中药主要归肝、脾、胃经,与占义平等[21]报道一致,药物主入肝经,可达引药入肝之效。脾胃为气机之枢纽,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与肝主疏泄、条畅气机密切相关,药入脾胃经时可助其入病所,并补足后天不足。药味以苦、甘、辛为主,药性以寒、温、平为主,体现了寒温并调的特点,其中苦能泄能燥,泻火存阴;甘味入脾,辛味入肺,“辛甘化阳”,可助脾阳运化水湿,而肝脏体阴而用阳,而且二味既可升举脾之阳气,又可固护肝肾之阴,调达肝之气机。

基于关联规则算法得到常用药对51 对,前3 位为白术-白芍、白术-柴胡、白芍-柴胡,以及强药物关联规则39条,前3 位为白芍-茯苓-莪术→白术;白术-郁金-香附→柴胡;白芍-党参-黄芪-柴胡→白术,可知白芍、茯苓、党参、黄芪、白术、莪术、郁金、香附、柴胡常以关联规则模式中的组合方式出现在治疗原发性肝癌方剂中,体现了癌病“攻补兼施,伐而不伤正“的治疗法则,与常用药物按功效分类的规律相符合。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算法得到新方核心组合24 个,进一步聚类后得到候选新方12 首。各新方有针对证型,如新方1 由燥湿化痰、下气除满的厚朴,温胃止呕的生姜,行气宽中的大腹皮,消食化滞的神曲、鸡内金、山楂组成,适用于肝胃不和证,临床表现为腹大胀满、纳差,嗳气、反酸的患者;新方2 由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蜈蚣、全蝎,逐瘀散结的斑蝥,养阴柔肝的白芍、枸杞组成,全方攻邪之力较强,适用于毒瘀互结证,临床上表现为胁下巨大肿块、胁痛如刺、舌暗淡、有瘀斑。

荣远明教授认为,肝癌发病以脏腑气血亏虚为本,脏主病于肝脾,牵涉他脏,当以“抗癌与扶正兼顾”为治疗原则,治法上注重调肝理脾,结合兼证,辅以活血消癥、利水消肿、清热解毒、消食化滞之法。但本研究仅整理了部分验案,仍需大数据支持采能进一步挖掘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以期更好地传承名老中医用药经验及学术思想,并为中医临床诊治肝癌的遣方用药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新方白芍方剂
白芍-甘草药对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白芍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
蒙医药清瘟杀黏类方剂组方的知识发现研究
中医医案方剂多维相似度算法设计与探索
基于信任模型的中医药方剂相似度计算方法
白芍总苷调控Sirt1/Foxo1通路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金匮要略》黄芪类方剂探析
名医治疗肺癌气阴两虚兼痰瘀毒结证用药规律数据挖掘研究
白芍粳米粥 缓解颈椎不适
基于焦树德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辨证分型的用药规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