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刚果(金)某钢结构厂房独立柱基础沉降治理工程实践

2020-08-04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8期
关键词:立柱厂房钢结构

刘 瀛

(中铁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39)

某中资企业在刚果(金)上加丹加省投资建设一座大型铜钴矿,其尾矿压滤车间的钢结构厂房在使用五年之后,厂房第三层的天车在运行过程中脱轨掉道,进一步检查发现钢结构的部分独立柱基础发生较大不均匀沉降,局部沉降达19.6cm,该厂房已不能继续安全使用,必须对沉降进行治理。笔者作为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对基础沉降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组织钻探取样对沉降区域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继而根据工勘的结果提出了治理措施方案,并组织进行了实施,最终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成果。

1 项目基本概况

项目位于刚果(金)上加丹加省(Katanga)南部绿纱镇(Luishia),与赞比亚铜带省接壤,地理坐标:东经 27°,南纬 11°,为一座年产阴极铜3.5万吨,钴金属1500吨的大型铜钴矿。该项目2013年分步建成投产,其中,压滤车间主厂房为一长72米,宽21米三层钢结构厂房,2013年中期投入使用。2019年8月2日,厂房第三层的天车在行进过程中脱轨掉道,险些酿成安全事故。8月5日,维修人员对天车进行了修复之后,试运行过程中发现天车南侧的两个滚轮与轨道之间出现局部悬空,也即“三条腿”现象,怀疑天车梁不平。继而检查发现天车梁下的立柱牛腿支撑不水平,从而发现钢结构厂房的立柱局部下沉。该厂房南北两侧各由13根立柱支撑,形成12垮,每垮长6米,厂房长度72米(如图1所示)。经测量人员检查,发现厂房南侧13根立柱中的第8、第9、第10、第11根立柱发生较大不均匀沉降,分别下沉9.7cm 、19.8cm、16.3cm、14.2cm,而其他立柱高程误差均在1cm范围内。

2 沉降原因分析

图1 压滤车间基础平面图

厂房南侧,发生沉降范围内分布有两个搅拌罐、一个泵池和8台水泵。厂房内八台压滤机压滤作业后的酸性溶液,经回水管和水沟汇入泵池,经八台水泵排回主厂区。也就是说,沉降范围常年湿式作业。进一步查阅该部分工程的设计资料,该厂房地面、水沟、泵池间地面、泵池和水泵基础均应进行耐酸防腐防渗处理。而经过现场检查,发现该部分工程的防腐结构已经破坏,且部分工程(比如厂房地面)未按设计防腐施工,从而判断该区域的防腐和防渗未能达到设计要求。酸性液体下渗进入地基土层,地基土承载力下降,从而造成厂房独立柱基础沉降。

3 工勘验证情况

图2 治理方案示意图

为了确定合理的沉降治理方案,2019年11月初,项目业主委托工勘单位在沉降区域施工了四个工程勘察孔,孔深10米。在勘察孔内进行了标准贯入实验和重型动力触探实验,采集原状土样20件,并进行土工试验。11月下旬,工勘单位提交了《某项目压滤车间地基沉降检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结论认为,原柱基础的持力层为粉质粘土,孔隙率大,渗透系数大,具有湿陷性。受酸泵池漏液影响,沉降区域内本土层的含水率极大,土层处于软塑状态。勘察报告显示,浅层湿陷性土厚度3.4m-5.8m,其下伏为粉砂质泥岩工程地质条件非常好。

4 沉降治理方案

根据工勘结果,采用桩基础,穿过软弱粘土层,以粉砂质泥岩作为桩端持力层,可以取得较高承载力。为此,确定治理方案:沿厂房立柱布置的轴线方向,在每根柱基础的两侧分别施工人工挖孔桩,挖孔桩直径0.8米,孔深(桩长)约6~8米,以进入粉砂质泥岩1米为准,孔内灌注C20砼,桩顶面预埋一块钢板,以便焊接立柱支撑。在灌注桩上部,用工字钢作为立柱与第一层平台钢梁连接,如图2所示。方案设计意图是,用独立柱基础两侧的人工挖孔桩基础替代原基础,从而保证建(构)筑物不再发生下沉。

5 治理工程实践

2020年3月~4月,业主按照前述方案对钢结构厂房的沉降进行了治理。因为柱基础与柱基础之间存在连续梁,为了不破坏该连续梁的整体结构,施工时将布置在柱基础两次的一个挖孔桩,调整为两个挖孔桩,布置在连续梁的两侧,再将两个挖孔桩用一个梁连成一个整体。如图3所示:

在四根发生沉降的独立柱基础两侧,分别施工两个人工挖孔桩,为了保证挖孔过程中的安全,采用钢护筒进行护壁,挖孔桩进入粉砂质泥岩1米后终孔。孔内设钢筋笼,灌注C30砼,形成钢筋砼桩,如图4;16根挖孔桩两两相连,形成分布在四根柱基础两侧的八根钢筋砼梁,如图5;梁的顶部与上部钢结构相对应位置预埋一块30×30cm厚度20mm钢板。待钢筋混凝土梁养护10日以上,达到一定强度之后,将已发生沉降的钢立柱切断,用千斤顶将钢立柱抬升复位, 如图6;在挖孔桩暗梁与钢结构厂房第一层平台梁之间,用工字钢立柱做支撑,形成新的支撑结构,如图7;然后用钢板补偿焊接恢复被切断的钢立柱,如图8,钢结构厂房独立柱基础沉降得到完好的治理修复。

图3 挖孔桩与柱基础平面关系图

6 工程建议与思考

(1)本项目初步设计阶段,没有依据详细的工勘资料,从而造成独立柱基础的地基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如果当初该项目进行了详细的工勘,独立柱有可能采用桩基础,或者独立柱下的地基土进行全面换填,可以避免因地基土的湿陷性沉降,从而造成独立柱基础下沉。

(2)建设期的施工管理问题。造成本项目地基土湿陷的原因之一,是厂房地面、水沟、泵池间地面、泵池、水泵基础未严格按照设计进行防腐和防渗处理,从而造成酸性液体下渗,改变了地基土的工程特性。究其原因在于,项目建设期业主没有委托施工监理,且项目业主将土建工程和防腐工程分别向两个单位发包,从而造成两个施工工序没有很好的衔接,造成工程质量缺陷。如果项目业主将土建工程和防腐工程发包给一家施工单位总包,即使总包单位将防腐工程分包,也可以避免工序衔接问题。

(3)由于本项目持力层埋深仅5~6米,因此,本项目的桩基础受力形式为端承桩。假如,持力层埋深较大或者在一定深度范围内没有理想的持力层,通过设计合理的桩长,采用摩擦桩提供受力支撑,采用本工程方案,也可以实现沉降治理的目的和效果。

图4 已浇筑完成的人工挖孔桩

图5 挖孔桩连接成暗梁

图6 切割钢梁顶升复位

图7 梁与第一层平台间支撑立柱

图8 钢立柱复位后补焊修复

猜你喜欢

立柱厂房钢结构
顶推滑移法在钢结构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埋入式钢结构柱脚安装的优化施工工艺
钢结构防火设计规范及要点探讨
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立柱挠度影响因素试验分析及其仿真
工业厂房通风管道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八旬老者 文化养生——记85岁北大老学长陈立柱
工业厂房给排水与消防系统创新设计分析
钢结构厚板及中厚板的焊接
某大型钢结构厂房桁架制作
让老厂房变文创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