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肃北县二段井金铅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2020-08-04杨吕帅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8期
关键词:本区矿化矿床

杨吕帅,杨 刚

(1.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白银矿产勘查院,甘肃 白银 730900;2.宁夏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宁夏 银川 750021)

1 区域地质概况

该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甘肃北山地区。其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塔里木陆块区(III)敦煌陆块(III-2)的柳园裂谷(III-2-1)(见图1)。区域构造线总体展布方向为近北西西向,该区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运动和岩浆热液活动。在成矿区划上属于小独山-白山堂钨-金(银)-铜(铅、锌)-铁-钼-铬-稀土-菱镁矿-萤石成矿亚带。

图1 大地构造位置略图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矿区主要出露奥陶系锡林柯搏组(Oxl),二叠系方山口组(Pf),新近系苦泉组(Nk)红色粉砂质泥岩夹杂色泥岩及砂砾岩和第四系(Q)冲洪积砂砾石,分述如下:

2.1.1 奥陶系锡林柯搏组(Oxl)

主要出露于勘查区西部一带,为变砂岩、变粒岩、长石石英砂岩等组成。

2.1.2 二叠系方山口组(Pf)

主要出露于勘查区东北部一带,地层总体走向近北西向,倾向北。所见岩性较简单,由英安岩、流纹英安岩、杏仁状玄武岩、球粒流纹岩等组成。

2.1.3 新近系苦泉组(Nk)

晚新近系地层出露广泛,主要分布在勘查区北部和南部区域。为一套桔(橙)红色粉砂质泥岩夹杂色泥岩及砂砾岩沉积,局部夹淡水灰岩扁豆体和膏盐层。岩层产状平缓,岩石较为松散。

2.1.4 第四系(Q)

第四系较为发育,主要为冲洪积砂砾石层,分布在勘查区中部、南部和北部的水系沟谷之中。

2.2 构造

矿区以断裂构造为主,区内断裂按空间展布方向为北西向。据已查明的勘查区内侵入岩的分布特征和岩性特点,表露的构造形迹性质、相互切错关系及地貌形态特征等,可以看出区内占主导地位的构造活动是北西向。构造在本区都经历了长期发展,多期活动。各构造间除按各自的发展历史演变外,彼此间又发生互相影响、相互干扰,出现复合现象。使之构造格式复杂化。

矿区以断裂构造主要以黑云花岗岩及花岗斑岩脉、闪长玢岩等接触部位发育为主,深部钻孔中断裂破碎带主要由碎裂状钾长花岗岩组成,带内硅化及褐铁矿化强烈。

2.3 岩浆岩

岩浆活动频繁,主要以将军台超单元三单元细—中细粒英云闪长岩单元、黑云花岗岩、二长花岗岩为主,岩体平面形态不规则状、椭圆形、长透镜状。岩体内发育大量北西向石英脉和中基性岩脉、具清楚边界、多呈透镜状、近等轴状产出为特征。

3 矿体地质特征

3.1 矿体特征

二段井铅多金属矿体主要产于破碎蚀变带中,总体北倾,断裂构造控制矿体的展布,共圈出13条铅多金属矿(化)体,根据其分布特征主要分为南北两条带,北带由F3控制,长约460m,圈出2条铅矿体,矿体成群、成带产出,矿体之间距离2m~140m不等,总体走向为300°~315°,倾向N,倾角55°~85°,矿体走向长20m~396m,形态呈似层状,局部呈透镜状。Au、Pb品位东高西低,具自西向东逐渐变大趋势,尤以AuPb1矿体品位最高。

(1)Pb1-1号矿体,受F5断裂破碎带控制,Pb最高品位2.38%,最低品位0.61%,平均品位1.978%。矿体平均厚度1.37m,矿体矿化不均匀,地表整体以Pb为主,走向上Au、Pb品位自西向东逐渐富集,Au、Pb品位自地表至深部逐渐富集。

(2)AuPb1号矿体,受F8断裂破碎带控制,矿体Pb最高品位14.28%,最低品位1.29%,平均品位6.79%,Au最高品位34.80×10-6,最低品位1.90×10-6,平均品位15.59×10-6,矿体平均厚度1.27m。矿体沿走向Au、Pb品位较高,矿体厚度较稳定。

总体看矿体厚度随控矿构造的宽窄而变化,因此,在走向上矿体均呈连续透镜状或似层状赋存,矿体整体矿化分布不均匀。

3.2 矿石质量

图2 方铅矿呈他形粒状、稀疏浸染状分布

图3 赤褐铁矿呈粉末状—胶状不规则集合体分布

矿石结构:粉末状—胶状结构、它形晶粒状结构等结构。

矿石构造:浸染状、团块状构造。

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方铅矿、黄铁矿、赤褐铁矿、铅矾、钼铅矿。

主要的脉石矿物:石英。

矿石化学成分:矿石主要有用组份为Pb、Au、Ag、Mo,其中块状矿石中的Cu、Pb、Au、Ag、Mo含量最高,其次为浸染状矿石。次要和微量组分有:S、As、Bi、Ba等。

4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4.1 矿床成因

矿区已发现矿化蚀变破碎带,均产于中酸性黑云花岗岩和英云闪长岩中。断裂构造是最主要的控制因素。本区主要富集的元素有Au、Ag、Pb、Mo、As、Bi等,这些在酸性岩中容易富集的元素与本区大面积出露的岩体相吻合。成矿元素强分异特征与热液关系密切,岩浆活动促使金和其他元素活化迁移,在有利的构造部位成矿。该矿床具有硅化、绢云母化及碳酸盐化等热液蚀变组合,初步认为该矿床为产于破碎带内脉型铅多金属矿。

4.2 找矿标志

4.2.1 石英脉标志

矿区地表矿化主要产于破碎带内蚀变岩及石英脉中,产于破碎蚀变带内的石英脉是找矿的重要标志。

4.2.2 构造标志

矿区北西向的断裂破碎构造非常发育。这些次一级的断裂破碎带,是本区的直接控矿和成矿构造。矿体的规模及产状,严格受断裂破碎带控制。断裂破碎带的交汇处,及沿走向、倾向较弯部位及破碎强烈的层间断层都是富集成矿的有利部位。

4.2.3 矿化蚀变标志

硅化、赤铁矿化、绿泥石化、高岭土化与本区矿化关系最为密切。石英细脉、网脉并具较强的赤褐铁矿化和方铅矿化,是矿化最为富集的部位,以红褐色赤褐铁矿化为勘查区最为发育的蚀变类型,也是最重要的找矿标志之一。

5 矿床成矿规律及远景评价

5.1 成矿带

矿区位于北山造山带南带,小独山-白山堂钨-金(银)-铜(铅-锌)-铁-钼-铬-稀土-菱镁矿-萤石成矿亚带。区内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强烈,火山-沉积建造发育,金属矿点(床)分布较多,为北山重要的成矿带之一,具较好找矿前景。

5.2 矿产类型

矿区位于北山造山带南带,北山南带是我国西北五省区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带,规模较大者有拾金坡金矿床、小西弓金矿床、新老金厂金矿床、花牛山金钼铅锌多金属矿田、辉铜山铜矿床、白山堂铜矿床,金场沟金钼多金属矿床。因此,在本区展开找矿,有望在铅多金属找矿取得较好成果。

猜你喜欢

本区矿化矿床
好氧混菌矿化能力与增强再生粗骨料性能研究
以负碳排放为目标的生物质灰矿化CO2路径研究
间作和施肥对黄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铜矿床成矿模式研究
辽宁调兵山西调斑岩型钼矿床特征及找矿标志
不同浓度锌的含氟矿化液对人恒前磨牙釉质脱矿影响的体外研究
巧家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成因及找矿前景
针对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划分的研究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解读(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