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旅游发展的思考

2020-08-03彭丹

中国集体经济 2020年19期
关键词:建议发展

彭丹

摘要:近年来,在政府和贵州人民的共同作用下,境内旅游业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但贵州旅游与国内发达地区和城市相比仍然具有较大的差距,禀赋的旅游资源仍然具有相当大的开发空间,旅游对经济发展仍然有相当大的潜力,贵州的旅游发展水平还处于较低层次。文章通过对贵州经济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几条可供参考性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贵州旅游;发展;建议

贵州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剧、企业经营困难的情况下,贵州旅游逆势而上,保持了比较高的增长。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短板和不足,亟待解决。

一、贵州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起步较晚,受内外经济影响较大

贵州属于西部内陆省份,受地理环境影响,交通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与中东部省份差距较大,严重制约了省内周边游、自驾游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交通环境的改善,2015年县县通高速,特别是至贵广高铁开通始,大量国内外游客纷沓而来,领阅贵州自然之美。但是由于省内多数有特色的旅游景点之间直线距离较远,游客仍然需要花费较多时间,给游客体验略显不足,特别是限制了省内自驾游等短期旅游的体验。

(二)少数民族文化日益衰落

一直以来,少数民族文化都是贵州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土司文化到如今的民族融合,形成了贵州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体系。早期在学者和媒体对非物质文化的报道宣传推动下,引来了源源不断的外来游客。但随着省内引入多种形式的旅游业,如主题公园的打造,自然景观的深度开发后,少数民族文化的市场逐步被稀释,甚至有走向末路的趋势。一方面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严重衰退与流失,例如许多年轻人为追逐快钱热钱,而忽视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的传统手工艺。一方面管理者和当地居民为追逐景区带来的短暂经济利益,忽略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给游客带来特有的体验,仅停留于表面形式的欢颜,而忽略了其真正的内涵。另一方面更有甚者已经丧失了讲本族语言的能力。

特有的文化资产既是旅游业健壮发展的 发动机,同时也是指引方向的方向标。应该要保护贵州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深入挖掘、弘扬和推介文化资源,并找到与旅游深入融合的发展的路径和方法,使贵州的民族文化旅游更加鲜活、更加富有生命力的传承下去。

(三)旅游产品单一,缺乏合理的开发与规划

在当下,旅游俨然成为了一个地方的支柱性产业,“无旅游不经济”也成为当前热议的话题。2018年,为响应国家绿色经济的号召,贵州全面启动实施旅游产业,制定了“1+5个100工程”计划,拉开了旅游发展的新篇章。一些旅游企业和开发商为了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获得国家政策性的补助,在规划过程中没有考虑长远发展,只是立足眼下,很多景区格局千篇一律,在建成后出现了门可罗雀的现象,这不仅是贵州,也是全国存在的普遍现象。省内旅游产品单一缺乏文化内涵,旅游商品、纪念品缺乏创意、同质化严重,无品牌效应,例如:镇远古镇、青岩古镇、西江千户苗寨等景区旅游商品全相同开发与设计同质化。

(四)旅游从业队伍建设水平不足

旅游从业人员自身的修养、对本地旅游特色的理解,从而向游客传导展现的内容及服务形式,对旅游业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随着贵州旅游的高速发展,对旅游从业人员的需求剧增,而专业人才的储备显得力不从心,从而对队伍的整体建设带来短板。据各大旅行社反馈,越来越多的旅游投诉问题发生。例如,2018年7月份黄果树出现的导游骂人事件。旅游管理者和从业人员是当地旅游业的代言人,其言谈举止代表的是一个地方的旅游形象,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着旅游发展水平的高低。当今各行各业的竞争中,服务水平都是有力的竞争武器,而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素养和文化素养又是服务的关键,尤其是对高水平管理者要求与需求更多,旅游业人员队伍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

(五)旅游业整体信息智能化能力差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智能化、信息化、智慧化对旅游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仍然有部分景区信息化能力滞后。例如,2018年7月16日至9月30日贵州对广东、广西、福建等10个省份居民到贵州旅游的游客实行过路费和门票半价优惠政策,由于信息化滞后,导致游客人满为患,黄果树、梵净山等景区一度出现瘫痪,大大降低了游客体验感。没有充分发挥贵州大数据建设的成果,结合旅游业分析相关的数据,不能实时、准确、有效的将景区信息对游客提供,导致出现旅游景区拥堵瘫痪等现象,对贵州旅游服务业带来不良影响。

二、贵州旅游发展的建议

(一)结合贵州大数据战略的契机,提升旅游服务业智能化水平

近年来,贵州各行各业均在深入实施、探索大数据建设。如何借力大数据产业优势,推动“大数据+旅游”的融合发展,即是大数据战略发展的要求,也是旅游发展提高质量、增强效益的要求。目前,贵州已建立智慧旅游“一站式”服务平台、“云游贵州”APP等大数据旅游应用项目,通过对景区的实时监控、引进旅游企业的入驻,促进旅游的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型。但这与实现大数据与旅游的深入融合发展仍然有较大的差距。大数据的运用应涵盖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方面,同时还要做到各方面的无缝连接,实现旅游服务、旅游管理的全覆盖。

(二)利用自然景观优势,打造特色山地旅游品牌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被称为中国山地旅游第一省,自然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性、稀缺性、不可复制性, 充分利用贵州独具特色的山地旅游资源,结合市场和客户的潜在需求进行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创新。要打造不可复制、不可替代的旅游產品,把贵州打造成为资源高效利用、服务质量一流、环境世界对标、市场国际知名的新兴旅游目的地。

(三)打造特色旅游产品

贵州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服饰、饰品、饮食、图腾文化等丰富,贵州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设计要以民族为依托,充分体现民族特色,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赋予其文化内涵,旅游商品、纪念品也同样如此,坚决遏制同质化产品。同时充分利用少数民族节日,把游客带入到节日体验中,提高游客的感知力。

综述,贵州旅游在近五年的高速发展中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但发展过程中重数量而轻质量,存在着许多短板和不足。贵州旅游的发展要以当地特有的稀缺资源为依托,并结合潜在的客户和市场,做合理的规划与开发,既要凸显贵州特色,做到独树一帜,又要做到经济、环境、社会的高度和谐统一。

(四)强化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完善管理机制

贵州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的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对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不应只注重数量,更要关注质量,对于职业素养、道德水平、信誉水平低的人员一律不予准入。还应不定期的对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同时制定一系列的考核奖励制度,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甘露.贵州省山地旅游资源开发与研究——以贵阳市香纸沟景区为例[J].贵州师范大学,2017(05).

[2]查良松,陆均良,罗仕伟.旅游管理信息系统[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2).

[3]曾亚玲,程亚娟.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的必备条件[J].长春大学,2013(12).

[4]王紫萍.贵州省旅游经济与发展实证研究[J].开发与研究,2014(02).

[5]王东华,吴倩.贵州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视角,2012(15).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建议发展
我建议,你也想我一下
过剩的建议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三代人的建议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