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门地铁站的“祝妈妈”
——记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运营三分公司前门站区长祝亚君

2020-08-03

工会博览 2020年20期
关键词:观礼前门车站

每天早上,地铁前门站区都会有一名胸前佩戴党徽的大姐第一个出现在工作岗位上,党徽下金色的工牌号“02ZQ1401”散发出温暖的光芒。她叫祝亚君,是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运营三分公司前门站区党支部副书记、站区长,一个在基层工作39年的老地铁人,年轻员工口中的“祝妈妈”。

“有‘祝妈妈’在,什么都不怵”

春运,对于每一个北京地铁人来说,是最忙的时候,祝亚君也不例外。

“您过年好。人多站小,您稍等一会儿就能进站。”每年春运期间,地铁2号线前门地铁站外,穿着蓝色地铁制服的工作人员手脚麻利地将导流围栏摆放起来,引导客流有序进站。

“别小看这围栏,怎么摆放乘客才能通行顺畅,这里面讲究着呢。”春运期间,在地铁站内的百米站台上,祝亚君每天都要走上约2.5万步。很多运营情况,她都要想到前头。导行路线的每一步都是她走出来的。

以前每逢“十一”假期,祝亚君都会嘱咐和平门站提前准备找零钢镚儿。假期来吃全聚德、逛琉璃厂的外地游客很多,大都用现金买票,钢镚儿消耗得很快。和平门站工作人员王志亿回忆说:“一箱大约五六十斤的钢镚儿放进去,有时候只能支撑两三个小时。不提前做准备,肯定抓瞎。”

“赶上下雨下雪,她一准儿嘱咐我们不仅仅要给乘客发放一次性雨衣,遇到拎包的,不方便的,人家穿雨衣的时候还要搭把手。不仅方便乘客,也不会堵了站口。”长椿街站站务员袁艺说。

2014年底,“票改”前夜,祝亚君紧张忙碌的工作节奏被一通电话打断:“妈,奶奶在家中昏倒,已经送到人民医院抢救,你快回来吧!”电话那头,儿子满是哭腔地向她求救。电话这头,她惊得手机差点滑落。面对大家关切的询问,祝亚君只答道:“今晚上我得去趟医院,看看什么情况之后我就回来。”

祝亚君并没有食言,3个小时后她又匆匆赶回车站,按部就班地逐个检查5座车站的准备情况,和大家一起为5个小时后的“票改”首日运营做着细致的准备。

年轻职工总说,一样地铁千样乘客。丢东西的,不配合安检的,要求地铁提速的,各种各样的人,遇到应付不了的,大家一准儿想到“祝妈妈”。大家有句口头禅:“有 ‘祝妈妈’在,什么都不怵。”

“疏散与集结,所有人都紧绷着一根弦儿”

2015年9月3日,前门站区承担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观礼人员集结疏散任务,数万名观礼人员需要在前门站集散。相对狭小的车站压力空前。祝亚君拉着同事们,绕着车站里里外外走。“列车停靠后,乘客一下车最好就能有人引路。”“楼梯下设个固定岗,指引方向。”“往常关闭的员工通道也打开,派人指挥。”……祝亚君一边安排,一边在脑子里一遍又一遍地过着“车站地形图”。

当天集结时,突发情况还是发生了。

搀扶行动不便的观礼嘉宾,造成通行拥堵;疏散路径临时改变……熟悉站内情况的祝亚君忙而不乱,果断采取措施应对……连续18个小时不眠不休,前门站圆满完成任务。祝亚君松了口气,“路,自己多走几遍,让乘客走着才踏实。”

由于疏散与集结任务的交叉进行,狭小的站台空间时刻考验着车站的疏导能力。

2019年10月1日6时15分到8时10分,当20趟国庆观礼集结专列顺利集中到达前门站之后,祝亚君马不停蹄地带领着60名员工赶往和平门站。“第一趟车11时52分到和平门,运送的是联欢烟花团队,得确认站口能够顺畅通行。”

为了保证20趟集结专列观礼人员能够快速、准确进入两侧观礼台,祝亚君在第二次演练结束后,第一时间进行多方联系沟通,统一将观礼人员按照观礼票座位号,分别乘坐不同车号专车到达前门站。到达前门站后,不同车厢的人员可以直接从不同的出口出站,为后续进入人员腾出了空间。

其实,类似这样的大型疏散和集结任务,祝亚君已经经历了很多次。当喜庆欢快的游行队伍一个个经过天安门城楼前时,不远处的地铁和平门站内,前门站区站区长祝亚君正在和同事们忙碌着,甚至都顾不上看一眼电视上正在直播的画面。

“陪乘客一起走的每一步都是幸福的”

在前门站区,年轻员工都爱叫祝亚君“祝妈妈”,而且统统经历过“有种冷叫 ‘祝妈妈’觉得你冷”“有种饭叫 ‘祝妈妈’觉得你饿”“祝妈妈操心,比我妈心都细”“赶上降温,她就给我们发微信,提醒上下班穿秋裤”“赶上人多的时候,每次饭点儿她都主动替班,让我们尽量按时吃口热乎饭”……年轻人说起“祝妈妈”的好说不完。最近8年来,从“祝妈妈”身边成为专业技术骨干、走上管理岗位的年轻员工就有近30名。

过去的几年里,祝亚君始终惦记着一个人。几年前,一位职工15岁的儿子被确诊患有三期恶性淋巴肿瘤,只能控制,无法根治,员工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她得知情况后,组织站区党支部、工会商量发起自愿募捐行动。在大家的帮助支持下,这位职工不但没有被击倒,还成为崇文门站的带班班长。

虽然祝亚君是年轻员工心中公认的“好妈妈”,但“祝妈妈”却曾被自己的亲生儿子埋怨过。祝亚君办公桌抽屉里,有一封信。无数次的翻折,信纸的折痕已然像钢笔印般留存下来。这是祝亚君的儿子在18岁成人礼时写给妈妈的:“妈妈,感谢您18年来对我的关心和照顾。作为儿子,我也希望可以每天吃您做的早餐,周末有您的陪伴,生病时得到您的照顾,但您的工作决定了我必须要独立坚强。小时候我无数次哭闹,觉得自己是捡来的,没有人关心。现在我长大了,也懂事了,知道您工作的辛苦。放心吧,妈妈,未来的日子您就安心工作,家里的事儿交给我。您就当好单位的顶梁柱,家里有我呢。我对您没有别的要求,只希望您可以健康快乐。”

“每当我精疲力尽的时候,都会坐在办公室,翻出信读一读。”祝亚君说,儿子的理解,令她温暖。“在站区,我就是家长,给他们解难题、当参谋是必须的。”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祝亚君冲在一线,继续用脚丈量着站台,每次与乘客擦肩而过,她都会笑。“陪乘客一起走的每一步都是幸福的。”祝亚君说。

猜你喜欢

观礼前门车站
“新材料之王”让鸟巢体育场观礼区温暖如春
观礼百年 共享盛事
车站一角
未来课堂
礼可以观:上古中国礼仪实践中的观礼者
车站一角
仿真软件在IP与前门内饰板DTS设计验证中的应用
在北京,一个车站的治理有多难
带着父母的心意参加阅兵观礼
起亚嘉华车左前门无法正常解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