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达祖小学:学校与社区农业的有机结合

2020-08-01讲述游静芬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20年2期
关键词:东巴农场村民

讲述_游静芬

农场是学生学习植物、动物、季节、气候、水文、环境、生态的最佳场所

为后代子孙保留一方净土

达祖小学有个农场,是用2012年央视最美乡村教师奖的20万做启动资金。我们希望农场将来能有收益,可以支持学校办学。我们有夏令营,营队的收费也可以支持学校。营队的一些费用也会支持村里,比如体验村上的古法工艺,我们会付钱给村民。泸沽湖是母系社会,有摩梭人。这里有一个纳西族村子,就是我们村。纳西族的东巴文化非常经典美好。2010年开始,我们就请了东巴老师,到学校给孩子上东巴课,还有一些服务以及农产品方面的合作。

学校每周有半天活动课,一年级是阅读。二年级体育活动,有比较多民族体育方面的。三年级是地域文化,由东巴老师主导,带着学生走出去。比如有个课程,少数民族对每个山谷、每条道路都有一个他们民族语言的名字,这个名字后面可能有很多故事,就让东巴老师给孩子讲这些故事。讲完后,孩子回来就可以画它的山、它的水,上面用东巴文字标示它的名字,孩子画出来的作品我们会放在图书馆里。

老师也会带孩子探索一滴水的由来,比如泸沽湖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带着孩子去追水源;还有我们传统的房子祖母屋,是用原木垒起来的,那么这个树是怎么来的呢?再就是木工作坊,校长自己会做木工,这个木工班他带小朋友动手做。我们就在湖边,有些手艺比较厉害的师傅,他们会做船。校长就带着小朋友做小船,搭建祖母屋,还有一些农场需要修建的,也可以一起做。

达祖小学是一个没有收费的民办学校。我2004年到泸沽湖,有些孩子可能就上到三四年级,因为要到中心学校去念书,要住校等等,就没有念了。我觉得孩子不管怎样也要念到小学毕业,所以我们办了这所学校。那时上小学还要付费,一学期一两百块,一些孩子就没法去上学,所以我们就办了一个不收费的学校。这个学校是和大家共建的,我们只是出少部分钱,很多义务工和材料都是村民每家每戶出的,村校共建,让孩子免费上学。

虽然没有收费,但家长也是要付出的,他们要来做义务工。开学前,学校刚把运动场建好,要修路,家长来修;要做椅子,家长来做;农场需要种地、堆肥,家长来做。所以家长虽然不用付钱,但是他们要付出劳动。这样结合,让我们跟村民们更接近、让孩子跟家长更接近。

农场是学生学习植物、动物、季节、气候、水文、环境、生态的最佳场所。我们秉持“敬天畏地、自然与共”的理念来做农场的事。这跟本地的民族性也是一致的。东巴经文里说:坐在水里我是很轻、很温柔的,不会让湖水起任何波纹;坐在树上我是很轻、很温柔的,树枝树叶一个都不会掉下去。我们对自然也是很温柔的。还有一篇经文说,山谷里的水源不能破坏,所有的野生动物是由水神管理的,你不能去伤害这些动物,也不能去破坏水神的家、树或房子。水神的房子就是大自然。在他们认为很重要的水域旁的树,要是你拉倒了一棵,那就不得了了,他会跟你很计较的。

农场的愿景是这样的,我们希望采取让孩子关心自然、认识友善环境的可持续农耕的方式。这个使命就是为后代子孙保留一方净土。

学生参与农场劳动,包括包装和销售。包装上有东巴文字,也有二维码,可以扫码听到东巴老师吟诵的与农作物相关的纳西谚语或经文

农场的四种做法

在农场,我们有几种做法。第一,尽量保持原生态。有些对农场比较熟悉的人,看到我们的农场会很失望,觉得这个农场什么都没有做。但我们其实是希望一直能够尽量保持这样低度开发的状态。前面用树垒起来的,是我们农场的大门。我们特意做了一个树干,放在这边挡起来。为什么呢?因为这条路村民也是可以进出的。我们这边的村民要烧火塘,需要砍柴火,我们把它拦起来,就是说你可以去砍柴火,但是不能砍太多。你不能用车子来拉,你可以人来背或者用马来驮。

从这个入口进来,会有水源,有一条小溪,这里是学习射箭的地方,我们有射箭课。生产区这里,我们会陆续种比较有经济价值的作物,比如苹果。去年种了一些金银花,今年种了薰衣草、玫瑰。这块地上原本种有核桃、花椒,我们在树下会套种一些黄豆、花豆、土豆、向日葵。

这是校长带着学生做的木房,一个木门,再加上简单的围篱。这个木房子我们可以作为播放影片或者组织活动的地方。因为这边冬天还是蛮冷的,搞活动需要在室内,有时候我们也会让孩子晚上在这里过夜。

学校每月有一天是素食日,全部吃素,让小朋友认识什么是素食

每个周五晚上开东巴文课,村民可以自由参加,可以认识自己民族的文字

第二,用友善的方式耕种、人工除草。农场只有一个工人老张是长期的,他整天都在除草、堆肥。当然,不喷洒农药是基本的。家长来堆肥,大概有八千斤。肥是牛粪、羊粪、猪粪组成的。刚开始我觉得这很稀疏平常,但我前一阵子在上海,有个英国老师来教活力农耕,也要堆肥,他想要吃草的牛粪,在上海是有点困难的。上海的牛都吃饲草了。

第三,我们希望让学生实际参与劳动,将来可以在生活中运用。六年级的学生每周都有半天要做农活的,从翻地、堆肥做起,包括包装、销售。下学期,我们也会介绍怎么去做微店、淘宝。这些孩子长大都是要当家的,他们都有自己的土地,希望将来也能用呵护的心来照顾土地,要运用有机农法能很容易上手。

挖土豆,很多孩子可能都会。我们也卖土豆,分两个品种,学生最后要整理分级。包装我想介绍一下,我们在卖产品的同时,也希望把美好的东巴文化介绍给大家。比如图片上是青刺果油,配有东巴文字和二维码,扫二维码,就可以听到东巴老师吟诵一段跟青刺果油有关的纳西谚语或经文。

青刺果油是我们当地比较特别的一种植物,它也可以做围篱。在冬天开白色的小花,到了端午节前就可以收获了。我们现在卖的是冷压的,传统的做法是热蒸的。这个油非常神奇。它有很多功用,在端午节的时候,村民要喝一杯青刺果油,对身体好、对血管好,据说喝了后,就可以一年不生病。除此之外,村民们都会在家里保存这个油,烫伤、烧伤、晒伤,还有冻疮,用了都很有效。

农场里也有关于动物的学习,学生们可以看到羊是怎么出生的,小马驹是怎么生下来的,刚生下来的小马驹它会做什么。

我想这些都是很有教育意义的,而且也很好玩,学生们也很喜欢。很多人家里都还是有马的,只是现在因为旅游开发,家里经济也比较好,家长比较重视教育,就会觉得孩子好好念书就行了,很多家里的事情就不会做了。家长都会骑马,孩子不会骑马,所以我们体育也有骑马课。

学校给学生上的骑马课,大概7天左右,7次课程之后,老师就带着孩子骑马环湖去了,围着湖走一圈需要两天时间。三四月份的时候,梨花开了,学生就在这里学骑马,特别漂亮。

低年级有学生菜地,春天老师会带着学生种。秋天冬天就种不了,太冷了。像这个学前班,种菜的时候,老师还要让他们学数数,看看多少颗种子。

学校里面还有苹果树、梨树。到果子成熟时,学生下课想吃水果,顺手一摘就可以吃了。到了季末没有吃完的,我们会把它收下来。不太好的水果,我们就做成酵素或堆肥。春分之后可以去地里找野菜,老师带着小朋友,他们很认真地去识别,找出野菜,然后带回学校去做饭。

学校每个月有一天是素食日,平时都是一荤一素一汤,素食日全部吃素,让小朋友认识什么是素食。小朋友必须要把自己打的饭吃完。有些孩子在家里吃不完碗里的饭菜,但是来学校上课,大概一两个月之后,回家都可以吃完。因为集体的力量大,大家都是这样。

我们属于盐源县,盐源县是苹果大县,我们卖苹果,也卖苹果干。如果大家愿意种苹果也可以来,我们一月份会种苹果树,打算再种8亩的苹果。

我们今年也种薰衣草。第一年种的花没法做纯精油,我们就剪下来做香草包,老师们枕头下面都有一包。野生的艾草,遍地都是,夏季就晒干,可以做椅垫,还可以用来煮水泡脚。

99公益日学生做手工卡片,上面有东巴文字,这几个字意思就是遇见好事。东巴经文那些文字很有趣,不像汉字那么委婉,非常直接,遇见好事。

第四,让家长参与工作。让家长看到我们对环境、对土地的珍爱,如何保证我们种的作物是健康的、如何对消费者负责任。也让家长看到,这样的作物是可以卖出去换得到钱的,让大家有信心。

东巴文化与村校共建

营队活动方面,我们已经做了两年了。用到的场域是达祖小学、达祖村落以及农场。一般情况下,营队来了以后,我们首先会带到学校,介绍公益学校,上一堂东巴文课,这就需要一上午。也会带到农场做农事体验,还可以体验茶马古道、骑马射箭等。在村落这边,我们有五个古法工艺可以体验,这都是收费的,让村民知道,他的手工艺是值钱的,可以增加收入,而不是仅仅好看而已。

祖母屋是具有特色的本地建筑,我们学校大多数也是这种建筑。用原木垒起来的房子,可以异地重建,把这个房子拆下来,换个地方再把它建起来,来体验的营队,还有我们的学生都参与了。

在文化方面,学校刚开始办的时候,我发现村里很多人不会讲汉语,也不认识汉字。所以我们开办学校时,晚上家长要来上课,学习普通话,认识汉字。这个课程持续了将近两年,现在有些家长能够发手机短信,都是那时学的。到了2017年就不一样了,因为旅游开发,大家比较有钱了,有些人也真正关心自己的民族文化。前年我们每个礼拜五晚上开东巴文化课,村民是可以自由参加的,可以认识自己民族的文字。东巴文字只有一千四百多字。

我们请村上的东巴老师给二年级以上的学生上东巴课,每周有三堂课。他们除了学习东巴文字,也学纳西歌谣、传说故事、宗教。我们的东巴老师没有进过汉语学校,不认识汉字。他所有的笔记都是用东巴文字。现在村上有四个年轻人,陆续跟着他学东巴,这样使村上的东巴文化一直能够传承下来,没有中断。

前年我们恢复了东巴的祭天仪式。东巴的祭天仪式是非常重要的,中断太久,想要恢复却没有能力,因为谁都记不清楚这个仪式要怎么做。我们就探访了很多地方,找了很多专家过来指导我们。前年恢复了中断60年的仪式,村民非常激动和感动。

跟村民的合作还有农产品的合作,除了我们自己农场种的,我们会收购村民的农产品,但必须以我们认可的种植方式来种。

我们希望跟村民(不限于本村)的农业能有机结合:学生对于农业产销游有粗认识,村落持续以有机种植方式保护水土,探索资源、活化村落,共生共荣、持续发展。

我们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因为旅游的开发,村民会倾向于选择更快获利的方式,比如说把土地变成房子,可以收租金。所以我说,我们把农场保留下来,是为子孙保留一方净土。要不然的话,大家都想盖房子,农地越来越少了。

还有一点,我们没有专业的团队,也没有长期的工作人员,我们自己对农业不专业,这几年尝试性的做法,消耗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也不懂得市场营销,我们的产品很好,但是我们没有办法把它卖得很好。这两年下来,收入有一半来自产品的销售,一半来自营队的收入。如果能有长期交流合作的单位来指导我们,相信会更好。

猜你喜欢

东巴农场村民
农场假期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农场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白地吴树湾村汝卡东巴经《内内抒》片段译释
一号农场
探寻东巴源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