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理与病房护理相衔接的护理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2020-07-31杨丽娜陈烨李丽丽

中国医药导报 2020年16期
关键词:颅脑损伤手术室护理疗效

杨丽娜 陈烨 李丽丽

[摘要]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与病房护理相衔接的护理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室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6例,按照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014年6~12月)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2015年1月~2016年6月)实施手术室护理与病房护理相衔接的护理模式,每组各63例。护理后对两组急救护理質量(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急诊科救治时间、患者预后以及转运意外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同时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急诊科救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治愈率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前后病死率、转运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应用手术室护理与病房护理相衔接的护理模式,可较好地提高患者的急救护理质量,改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颅脑损伤;重型;手术室护理;病房护理;疗效

[中图分类号] R4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20)06(a)-0186-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operating room nursing combined with ward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d injury. Methods From June 2014 to June 2015, 126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were admitted to the Operating Room of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from June to December 2014) for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from January 2015 to June 2016) carried out the nursing mode of operation room nursing and ward nursing, with 63 cases in each group. After nursing, the quality of emergency care (pre-hospital emergency response time, emergency department treatment time, patient prognosis and the inicdence of transport acciden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observed in both groups. Results The pre-hospital emergency response time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 treatment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cure rat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mortality rate and the incidence of transport accid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Conclus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the nursing mode of operation room nursing and ward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irst-aid nursing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Key words] Craniocerebral injury; Heavy duty; Operating room nursing; Ward nursing; Curative effect

重型颅脑外伤属于急诊科常见外科疾患之一,病情繁杂,变化迅猛,隶属于全身多发伤,其致死率甚或高达40%[1],故而在临床中具有并发症多、护理难的特点而成为影响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疾患,加之本症而言,早期护理对其预后影响较大,因此,探索其有效护理措施是现今急诊科需要解决的难题。手术室与病房相结合的一体化护理模式属于近年来急诊救护新模式,可较好地为患者提供便捷有效的护理服务[2],从而较大地提高了患者的预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手术室自2014年将其引入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之中,效果甚佳,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手术室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6例,诊断标准:符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标准:GCS评分为3~8分,伤后昏迷6 h以上或在伤后24 h意识情况恶化再次昏迷6 h以上者[3];纳入标准:年龄18~75岁;伤后昏迷或再昏迷6 h以上者;排除标准:有其他原因导致的脑部疾患、严重肝肾功能疾患以及精神疾患者、有手术禁忌证者。将研究方案告知患者家属(监护人),签署了知情权同意书。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后实施。按照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即对照组(2014年6~12月)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2015年1月~2016年6月)实施手术室护理与病房护理相衔接的护理模式,每组各63例。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GCS评分以及损伤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护理措施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主要涵盖院前急救、入院急救护理以及术后护理在内,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生命体征监测、药物的使用方法与措施,引流管的护理方法以及防治脑疝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手术室护理与病房护理相衔接的护理模式[4-9],具体为:(1)探索既往衔接不畅的原因。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结合访谈的方法,该问卷由手术室与病房各自选择3名副主任护师以上职称的护理人员进行编制,首先就各自科室在与对方科室沟通的问题,对两个科室的医生与护理人员进行访谈,而后就访谈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问卷编制,编制好的问卷再次回发至两个科室,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找出两个科室间衔接不畅的原因,以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对策探索,根据调查结果发现,原因大多集中在科室之间的沟通不及时,多进行相对独立的急救或者救治措施;交接工作不完善,以致于对于患者交接过程中出现错、漏等问题。(2)针对原因,提出护理措施。根据调查结果发现的沟通不畅原因,再次将问卷编制人员进行集合,并邀请院内护理经验丰富的主任护师2名对于问题进行商讨,从而找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具体如下,①与病房责任护士建立无缝衔接:筛选神经外科的责任护士到急诊手术室进行急诊手术室的环境等相关知识培训,将培训后的脑外科护士作为病房护理小组,将其与手术室护理小组相衔接,两者结合建立手术室与病房相衔接的护理小组,从而更好地进行责任制护理。②入院急救。在接诊患者后,遵循“维持呼吸循环、控制出血与安全转运”原则进行简单的院前急救,待患者入院后,根据患者伤情进行评估,主要包括3个方面,即急性生理学评分标准(APS)、年龄及慢性健康狀况评分标准(CPS)在内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 Ⅱ)评分对于患者进行评估,根据其评分结果,评定患者的病情,一般若该评分系统中涵盖CPS部分分值出现较大改变,且多为颅脑外伤者,且大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神志改变,本研究中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的神志改变以中重度为多见,故而得分较高,此时需要进行仔细的排查,以防止潜在病变对于患者的影响,从而贻误最佳治疗时机,而后各护理职能小组根据需要有序进行呼吸循环支持、循环支持组以及处置组(生命体征监护、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及检查配血申请等),处理完毕后,由手术室与病房相互衔接的联络小组负责与病房、家属分别进行沟通,准备转入病房。③与病房开展无缝衔接。建立转运绿色通道,尽量行床旁X线、B超等检查,如情况不允许,提前与影像科室联络,做好前期准备,并与会诊科室及时进行沟通,减少科室间会诊,转入病房时与联络小组联系,对于患者的病情在转运前进行评估,并填写相应单据,与患者家属就转运风险进行谈话,携带好可能需要的如简易呼吸器、除颤监护仪等抢救器械。院前急救护士全程参与院内急救护理,并完成危重患者抢救护理记录单、转运登记本和绿色通道登记表,并与病房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接并签名。

1.3 观察指标

急救护理质量比较:对于两组患者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急诊科救治时间、患者预后(主要包括治愈率、死亡率,即住院前后病死率)以及转运意外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其中转运意外事件主要为窒息、心脏骤停、休克等意外事件。其中住院前病死率指的是院前急救至住院抢救时期死亡人数占比。护理满意度比较:主要参照李克特量表对于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根据得分情况依次分为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5级,以公式(很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进行满意率计算。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或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急救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急诊科救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住院前及住院后病死率、转运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2 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3 讨论

医学理论不断创新的现今,创伤急救理论亦随之更新,与之相对应的是其对于严重创伤的救治存活率提升明显,不仅降低了致残与致死率,更是改善了预后[10-11],但是在此情况下,护理职能亦从单一职能转换为专业性更强的多种职能,故而,如何进行护理流程设计则对于创伤急救医学的急救意义重大[12-14],重型颅脑损伤作为常见的危急重症,如何更好地实现手术室护理与病房护理相衔接的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信息交互,整合救援模块,保障患者的病情监护、生命支持以及专科治疗的连续性[15-16],是现今需要思考的问题。

手术室护理与病房护理模式相衔接的护理模式,首先通过建立综合护理小组,不仅可提高手术室与病房护理人员的技能,主要包括急救技能,以及专科护理技能,从而更好地保障了急救护理中对于各类型突发疾病的护理质量[17-19],同时,在急救护理中根据不同系统进行护理小组的分组,可使各组之间进行协调均衡,更好地发挥各组人员的救治优势,较好地配置了救护资源,使各组之间既有分工也有合作,按照急救护理流程有条不紊的展开,从而提高了护理急救质量。本研究结果亦提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急诊科救治时间均缩短明显,而预后的治愈率则提高明显,住院前后病死率、转运意外事件发生率则均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同时,在急救护理中成立以各系统为主的护理职能小组,并实施岗位责任制,通过在平素实践中进行练习,可较好地进行磨合,从而形成“急救意识、职责、技能”的专业化,而无缝衔接的护理措施,较好地提高了急诊科与专科的协作,从而保障了抢救工作的时效性[20-21],故而,该护理模式可缩短从派车到开展护理救护院前的急救反应时间和急诊科救治时间,换而言之,该护理模式缩短了重型颅脑患者获得医学救治以及专科救治的时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存活率[22-23]。

同时,本研究中采用的APACHE Ⅱ评分作为对于全身器官进行评估的系统,以生命体征与血液检验为基础,并结合年龄以及既往的健康状况进行制订,可较好地对患者的预后等进行预测,最大程度地消除治疗对于评价结果的影响,是目前急诊中最常用的病情评估系统,就急诊患者而言,多存在病情严重、变化迅速的特点,若失治误治则可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而APACHEⅡ评分则可较好地对患者的病情进行预估,且操作较为简单,能较为快速地指导医护人员进行抢救,从而保证患者安全度过危险期,降低医患、护患纠纷发生的可能性。可见,手术室护理与病房护理相衔接的护理模式可较好地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

本研究中,对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 < 0.05)。可见,该护理模式对于提高护患满意度成果较好,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疗纠纷的可能性,但是本研究结果由于受到研究时间所限,且两组病例相关指标的评测存在时间差,可能对于结果产生一定影响,此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4-255.

[2]  张华,古伟城,陈杰明,等.亚低温治疗在急危重症患者脑保护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27):21-24.

[3]  周卫红,许民辉,周继红.颅脑创伤严重程度与结局评分的方法--格拉斯哥评分[J].伤害医学:电子版,2013,2(3):31-36.

[4]  贺琳,刘梦焦,王敬华.早期康复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肢体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7,30(17):154-155.

[5]  武玉紅.分阶段延伸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2):1455-1456.

[6]  段素伟,王田珍,杨兰春.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偏瘫肢体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研究,2016,24(7):202-204.

[7]  武化云,李娟,韩轶鹏,等.PDCA护理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内感染防治中的应用[J].武警医学,2016,27(6):565-567.

[8]  梁翠柳.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6):168-170.

[9]  黄鹏,黄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新进展[J].医学综述,2017,21(13):2293-2294.

[10]  刘伟贤,龚杰,赵东,等.早期含益生菌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炎性细胞因子及GCS评分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8,26(13):803-809.

[11]  薛海,孟祥雨,董千金,等.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8, 34(2):90-91.

[12]  张文婷,高媛媛.多学科护理在ICU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 15(10):78-79.

[13]  张慧颖,石艳红,邵秀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吞咽障碍康复的Meta分析[J].全科护理,2017,15(14):220-221.

[14]  夏芸.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一体化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9):107-108.

[15]  李桂琴,宋建文.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车祸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浙江创伤外科,2016, 21(1):198-200.

[16]  戴国栋,汪娟,李文英.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25(1):136-137.

[17]  邵敏.优质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2):245-246.

[18]  管穗丽.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7):200-201.

[19]  黄勤慧,王世华.Orem理论在N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转普通病房过渡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6,14(2):228-230.

[20]  朱从健.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一体化急救的应用价值评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9):110-111.

[21]  林健,林秋文,何育教.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5):748-750.

[22]  马更平,康全利,陈善文.早期免疫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态及免疫学指标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4):498-499.

[23]  朱泉,彭英,王俊红.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26):121-122.

(收稿日期:2019-08-14  本文编辑:封   华)

猜你喜欢

颅脑损伤手术室护理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颅脑损伤后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探讨
车祸致颅脑损伤伤残鉴定分析
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特点与损伤部位相关性研究
手术室护理带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