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IL-6、TNF-α、MMP-8水平及临床意义

2020-07-30犇,常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年14期
关键词:龈沟菌斑性反应

杨 犇,常 卫

1.陕西省安康市人民医院,陕西安康 725000,2.陕西省西安市大兴医院,陕西西安 71000

牙周炎是由牙龈及牙周支持组织上的微生物所导致的慢性炎症疾病,牙周组织炎症和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明显及进行性的附着丧失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1]。其发病的主要机制是口腔中感染微生物及感染后产生的内毒素所导致的免疫系统的功能障碍。龈沟液是龈沟内微血管中经内皮细胞间隙渗入至龈沟内的液体,有研究指出龈沟液中的部分细胞因子在整个牙周炎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本研究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的细胞因子IL-6、TNF-α、MMP-8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于安康市人民医院口腔门诊就诊的205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患者组,纳入标准:(1)符合《牙周病学》中慢性牙周炎的诊断标准[3];(2)至少有2个磨牙存在1个或以上位点牙周袋最大探诊深度(PD)≥4 mm,附着丧失(AL)≥1 mm;(3)既往身体健康,无内科系统疾病史及吸烟史;(4)一年内无牙周治疗、手术治疗及正畸史;(5)近3个月无抗菌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避孕药、免疫调节剂使用史。排除标准:(1)全口余留牙<20颗;(2)患牙颈部有龋损或填充体;(3)无法配合完成牙周基础治疗者。另外,选取同期牙周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纳入研究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PD为1~3 mm,无AL):男46例、女54例,年龄35~63岁、平均(45.1±4.9)岁,BMI 17.5~23.6 kg/m2、平均(20.5±1.6)kg/m2。患者组根据牙周指标分组:轻中度组(PD≤5 mm,AL<5 mm,82例):男38例、女44例,年龄33~67岁,平均(44.8±4.5)岁,BMI 17.9~23.3 kg/m2、平均(20.8±1.3)kg/m2;重度组(PD>5 mm,AL≥5 mm,123例):男60例、女63例,年龄33~65岁、平均(45.8±4.0)岁,BMI 17.2~24.0 kg/m2、平均(21.1±1.5)kg/m2。各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牙周检查和基础治疗 由同一医师检测所有入组者4颗牙(12、11、21、22位点)的牙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PD和AL。患者组给予常规牙周基础治疗:(1)指导患者自我控制菌斑的方法和口腔清洁工具如牙刷、牙线及牙间隙刷的正确使用;(2)拔除预后差和不利修复的患牙;(3)分4次(每月1次,每次治疗全口四分之一)行龈上洁治、龈下刮治以清除菌斑、牙石,修整根面;(4)消除菌斑滞留的因素,如充填龋洞、改正不良修复体等。

1.2.2龈沟液相关指标检测 对照组于体检时,患者组于治疗前1周和治疗后1个月,清水漱口后清除牙龈上的菌斑,选择3处不相邻位点,于牙颊侧近中位点属于非修复体基牙处,采用无菌滤纸条称质量法收集龈沟液样本,10 000 r/min离心10 min,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龈沟液IL-6、TNF-α、MMP-8水平,酶标仪和试剂盒由武汉博士德公司提供,操作由同一医师严格按说明书执行。

2 结 果

2.1各组龈沟液IL-6、TNF-α、MMP-8水平比较 对照组、轻中度组、重度组患者龈沟液IL-6、TNF-α、MMP-8水平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龈沟液IL-6、TNF-α、MMP-8水平比较

2.2各组牙周指标的比较 对照组、轻中度组、重度组患者PD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患者SBI、PLI、AL均高于轻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各组牙周指标的比较

2.3患者组治疗前龈沟液IL-6、TNF-α、MMP-8水平与牙周指标的关系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组治疗前龈沟液IL-6水平与SBI、PLI、PD、AL均呈正相关(r=0.623、0.726、0.531、0.573,P<0.05);患者组治疗前龈沟液TNF-α水平与SBI、PD呈正相关(r=0.514、0.675,P<0.05);患者组治疗前龈沟液MMP-8水平与PLI、PD、AL呈正相关(r=0.462、0.593、0.534,P<0.05),见表3。

表3 患者组治疗前龈沟液IL-6、TNF-α、MMP-8水平与牙周指标的相关性

2.4牙周基础治疗后龈沟液IL-6、TNF-α、MMP-8水平变化 牙周基础治疗后,患者组患者龈沟液IL-6、TNF-α、MMP-8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周基础治疗后,患者组患者龈沟液IL-6、TNF-α、MMP-8水平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牙周基础治疗后龈沟液IL-6、TNF-α、MMP-8水平变化

3 讨 论

细胞因子是指由免疫细胞经过刺激后分泌的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能够通过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作用[4]。细胞因子也存在于健康人群体内,并且细胞因子之间可以通过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发挥作用。慢性牙周炎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发生了微生物的感染而导致的一系列的炎性反应[5]。患者的龈沟液来源于血清、龈下菌斑及其代谢产物,目前也是现阶段发现的唯一的直接从体液渗出的液体,其大部分的成分与血清相同,目前研究显示其成分的变化在整个牙周炎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6]。目前研究最多的与牙周炎相关的3种细胞因子是IL-6、TNF-α、MMP-8,其中IL-6是由成纤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多种肿瘤细胞分泌的,能够促进淋巴B细胞分化和促进炎症的发生[7]。TNF-α作为一种典型的炎症因子主要是由淋巴细胞和单核巨细胞产生,在整个炎性反应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8]。MMP-8是基质金属蛋白酶类(MMPs)家族中的一员,该物质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降解细胞外基质(ECM)来破坏牙周组织,有研究报道,该细胞因子在整个牙周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致炎的作用[9]。

本研究发现,随着牙周炎的加重SBI、PLI、PD及AL均出现了明显上升,同时IL-6、TNF-α、MMP-8各指标的水平也出现了明显的上升。同时,研究中发现SBI、PLI与TNF-α、IL-6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分析原因为SBI 和PLI的上升反映了牙周细菌数量和分泌内毒素的增加,而二者上升必然会导致与炎症相关的细胞因子的增加[10]。其中TNF-α作为由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炎性细胞因子,会促进整个牙周部位炎症发生、发展过程。同时IL-6作为白细胞介素的一种,能够刺激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增殖和分化,加重炎性反应[11]。在炎性反应达到一定的阶段,龈沟内的MMP-8水平也会出现上升,该物质的主要功能就是直接或间接的降解ECM来破坏牙周组织,进而促进牙周炎症的进一步的加重[12]。PD和AL是反映牙周炎牙周袋深度的特征性指标,其中PD代表龈缘至袋底或龈沟底的距离,而AL代表牙结合上皮向牙根方向发生移位[13]。在本研究中发现,IL-6、TNF-α、MMP-8与上述两个指标也呈明显的正相关。PD和AL两项指标反映了牙龈部位的组织破坏程度,同时也能够间接的反应炎性反应的严重程度[14]。TNF-α不但可以作为一种参与炎性反应的因子,同时也能够促进机体产生胶原酶,促进骨组织的吸收。MMP-8的增加能够通过降解结缔组织来破坏牙周组织,IL-6的促炎作用也会加快整个病变过程,继而导致牙龈附着力的下降和牙周袋的扩大[15]。此外,本研究发现,牙周炎患者经过基础治疗后虽然各细胞因子相对于治疗前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但是还是要高于健康人。因此推测上述龈沟液中的3种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慢性牙周炎的发病。

综上所述,牙周炎患者的龈沟液中IL-6、TNF-α、MMP-8水平出现明显升高,并且与多种牙周炎临床指标具有相关性。龈沟液中这3项指标的水平监测,对于判断牙周炎的严重程度、疗效和预后具有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龈沟菌斑性反应
大学生牙龈炎龈上菌斑的微生物群落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龈下菌斑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的影响
吸烟对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检测
促酰化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2、IFN-γ、IL-4、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血友病男性患者与健康男性龈沟出血指数的比较
益气活血、舒筋通络法联合西药干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炎性反应50例
实验性动物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1β与IL-6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