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dLDL-C水平及其与LDL-C的比值在急性冠脉综合征风险评估中的价值分析

2020-07-30唐刚学姚海文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年14期
关键词:比值血脂危险

程 坤,唐刚学△,龙 黎,姚海文

贵州省铜仁市人民医院:1.医学检验科;2.心内科,贵州铜仁 554300

人口老龄化使得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尤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数量明显增多。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冠心病最常发生的类型。目前,临床上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恢复至正常水平作为主要的治疗目标,但是很多心血管疾病患者LDL-C水平正常。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水平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有较大作用。本研究旨在分析sdLDL-C、sdLDL-C/LDL-C比值在ACS发生风险评估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ACS患者(均符合ACS的相关诊断标准[2])共134例作为ACS组;男84例、女50例,年龄66~82岁、平均(72.0±1.0)岁,体质量指数(BMI)为(25.1±10.2)kg/m2;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60例作为AMI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74例作为UAP组。AMI组男42例、女18例,年龄(70.2±1.4)岁,BMI为(25.0±10.3)kg/m2;UAP组男40例、女34例,年龄(71.3±1.0)岁,BMI为(25.3±10.1)kg/m2。另外,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合格的健康者134例作为对照组,男83例、女51例,年龄50~82岁,平均(65.7±5.2)岁,BMI为(25.4±9.6)kg/m2。以上各组间,年龄、性别构成、BMI、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家族史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研究者均知晓并同意此次研究。排除标准:(1)肝肾功能严重异常者;(2)存在甲状腺疾病者;(3)精神失常、意识模糊,无法进行交流沟通者;(4)临床各项资料不完整者。本研究通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

1.2方法 纳入研究者禁食12 h后,于第2天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分离得到血清标本,然后采用美国贝克曼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进行检测,使用过氧化物酶法对sdLDL-C水平进行检测,对sdLDL-C/LDL-C进行计算。对ACS组与对照组,AMI、UAP组与对照组间的TG、TC、HDL-C、LDL-C、sdLDL-C水平和sdLDL-C/LDL-C比值进行比较;分析导致A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ACS患者sdLDL-C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TC、HDL-C、LDL-C、sdLDL-C水平和sdLDL-C/LDL-C比值联合用于预测ACS的价值。

2 结 果

2.1ACS组和对照组6项血脂相关指标的比较 ACS组sdLDL-C、LDL-C、TC、TG水平和sdLDL-C/LDL-C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6项血脂相关指标的比较

2.2AMI组、UAP组6项血脂相关指标的比较 AMI组sdLDL-C/LDL-C、sdLDL-C、LDL-C、TC、TG水平均高于UAP组、对照组(P<0.05),AMI组HDL-C水平低于UAP组、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AMI、UAP患者与对照组6项血脂相关指标对比

2.3导致A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sdLDL-C水平、sdLDL-C/LDL-C是导致A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经多元回归分析,sdLDL-C、sdLDL-C/LDL-C是导致AMI、U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4。将ACS作为状态量对sdLDL-C/LDL-C作ROC曲线,ACU=0.986,界值为87.82 μg/L,95%CI为0.816~0.982,见图1。

表3 导致A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二元分析

表4 导致A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元分析

图1 sdLDL-C/LDL-C水平用于ACS预测的ROC曲线

2.4ACS患者sdLDL-C水平与其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ACS组sdLDL-C水平和LDL-C、TC、TG均呈正相关(r=1.678,P=0.013;r=1.457,P=0.021;r=1.346,P=0.009),sdLDL-C和HDL呈负相关(r=-1.583,P=0.008)。见图2~4。

图2 ACS患者TG水平与sdLDL-C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图3 ACS患者TC水平与sdLDL-C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图4 ACS患者LDL-C水平与sdLDL-C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2.5血脂指标用于ACS预测的效能 sdLDL-C/LDL-C用于ACS患者诊断的特异度为87.8%,灵敏度为53.8%;sdLDL-C的特异度为51.6%,灵敏度为86.7%,见图5。

图5 各项血脂指标用于预测ACS的ROC曲线

3 讨 论

ACS主要有AMI、UAP。引发该疾病的原因比较多,主要有血脂异常、高血压、家族史、性别、糖尿病、吸烟史、年龄等,当前临床上公认的是将血脂异常作为高危因素,其中低密度脂蛋白(LDL)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期间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其浓度越高,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性就越高[3-4]。有研究发现sdLDL-C与冠心病的发生存在紧密的联系,sdLDL-C引发动脉粥样化的机制主要为:(1)LDL-C、sdLDL-C的受体亲和力下降,在血液中的清除速度减慢,不容易在肝脏中被分解[5]。(2)sdLDL-C更容易受到氧化,会诱导炎症反应、免疫应答反应的发生[6]。(3)sdLDL-C更容易穿过血管内皮进入到动脉壁中[7]。

本研究显示,sdLDL-C、sdLDL-C/LDL-C水平是导致A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sdLDL-C、sdLDL-C/LDL-C是导致AMI、U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sdLDL-C/LDL-C用于ACS预测的特异度为87.8%,灵敏度为53.8%;sdLDL-C的特异度为51.6%,灵敏度为86.7%。因此,通过sdLDL-C、sdLDL-C/LDL-C可对ACS的发生进行预测。

本研究显示,ACS组sdLDL-C水平和LDL-C、TC、TG均呈正相关,sdLDL-C和HDL呈负相关。因此,可以将sdLDL-C作为预测ACS发生的新指标,而且是独立于传统血脂指标TC及LDL-C的危险因素;另外,就算将TC及LDL-C的影响排除,sdLDL-C依然能对ACS的发生进行预测。

综上所述,sdLDL-C、sdLDL-C/LDL-C升高与ACS发生明显相关,可以将其作为独立危险因素对ACS发生风险进行评估。

猜你喜欢

比值血脂危险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你了解“血脂”吗
喝水也会有危险
物理中的比值定义法
不同应变率比值计算方法在甲状腺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的比较与应用
拥挤的危险(三)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
胆宁片治疗胆囊摘除后血脂升高32例
话“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