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2020-07-30连小娟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43期
关键词:甘草酸乙型肝炎制剂

连小娟

(山西省汾阳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山西 吕梁 032200)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乙型肝炎病毒所致的肝脏炎症坏死及其所致的肝纤维化是疾病进展的主要病理学基础。以甘草酸为主要成分的甘草酸制剂均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随着药理研发的深入,甘草酸制剂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其抗氧化作用以及高度的肝选择性逐渐被研发出来,临床广泛用于肝病的治疗,对于肝功能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其中异甘草酸镁为最新一代的甘草酸制剂,以甘草酸为原材料,通过碱催化、异构化等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的一种镁盐,较前几代的甘草酸制剂保护肝功能作用更强,目前临床已逐渐应用[1-2]。本次调查研究中,选用异甘草酸镁(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51942)与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普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67643)进行对比,分别对2019年3月~2019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3月~2019年12月,我院慢性乙肝住院患者。纳入标准:(1)诊断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3]标准;(2)年满18周岁;(3)对本研究知情并同意。排除标准:(1)排除在确诊慢性乙型肝炎前就患有酒精性肝炎等其它肝病病史;(2)排除对本研究所应用药物或类似药物有过敏史的患者;(3)排除肾功能不全以及心肺功能严重不全的患者。其中男46例,女12例,年龄18~69岁,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人,其中男性25人,女性7人,平均年龄43.5±10.0岁,对照组28人,其中男性21人,女性7人,平均年龄42.7±8.5岁。两组以上资料比较统计学上无差异。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16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点,1次/日。治疗组为异甘草酸镁15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点,1次/日。糖尿病患者5%葡萄糖改为0.9%氯化钠静点。两组都同时静点还原型谷胱甘肽,每周监测一次肝功能,ALT,AST逐渐恢复后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和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逐渐减量。

1.3 检测指标

(1)观察乏力、纳差、腹胀等表现的变化。

(2)治疗开始前检查肝功能,作为疗前指标,疗程结束后采血作为治疗后指标。

(3)肝功能复常判定:ALT,AST,TBIL恢复到正常参考范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疗 效

2.1 两组疗效比较

从症状缓解所需时间、肝功能恢复观察,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1。

两组疗效比较,症状缓解时间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复常率P>0.0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肝功能复常时间两组比较:P<0.05,肝功能复常时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治疗组治疗前ALT(386.80±177.37)U/L、TBIL(87.40±30.36)umol/L、AST(258.37±159)U/L,对照组治疗前ALT(369.20±138.45)U/L、TBIL(69.00+28.49)umol/L、AST(264.40±140)U/L,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ALT、TBIL、AST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其中治疗组ALT(32.60±10.23)U/L、TBIL(16.30±13.13)umol/L、AST(19.00±10.58)U/L;对照组ALT(33.60±8.32)U/L、TBIL(15.00±14.05)umol/L、AST(17.86±10.24)U/L,治疗后两组以上指标比较,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幅度更大,表明治疗组疗效更佳。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未发生一例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例发生水钠潴留致高血压,予以口服螺内酯利尿治疗后血压控制。1例发生低血钾,给予补充钾盐后纠正低血钾。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3 讨 论

慢性乙型肝炎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为导致的肝脏炎症主要病理机制,治疗的关键一是抑制病毒复制,二是缓解炎症反应。甘草酸于中药甘草中提取,是其药性物质中含量最高的成分,甘草在中医治疗中起着非常强力的解毒作用,许多中医方剂中以甘草为“和事佬”,用以调和药性,削除药物毒性,甘草单用更是可以解多种药物的毒性。甘草酸制剂以甘草甜素为第一代产品,经历复方甘草酸制剂、甘草酸二铵、异甘草酸镁等二、三、四代,目前异甘草酸镁是近年来新研发的第五代甘草酸制剂,作为单一的18a异构体甘草酸,异甘草酸镁亲脂性更强,使其更易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与肝炎病毒进行抗争,而且目前尚无临床报道异甘草酸镁较前几代甘草酸制剂有更多的不良反应。其中异甘草酸镁的肝脏靶向性高于同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其它药物,异甘草酸镁在注射入血后主要分布在肝,其在肝组织内的浓度与血药浓度几乎相同,由于其所具有的高度的肝脏靶向性,异甘草酸镁的副作用极少。异甘草酸镁通过作用于激素受体可促进糖皮质激素的分泌,抑制炎症反应,抑制钙通道可减少细胞的水液代谢,减轻组织水肿;调节肝脏内酶的活性更是对肝脏生理作用的改善;还可降低胆碱能神经的兴奋性,使乙酰胆碱等促进炎症反应的物质减少;提高肾上腺能神经的兴奋性,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缓解炎症症状。以往的甘草酸制剂可减少内源性氢化可的松的灭活,以此增强患者自身的盐皮质激素样作用,会使假性醛固酮增多,甚至诱发假性醛固酮增多症,但异甘草酸镁为单一的18a异构体甘草酸,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发生率低,本研究中异甘草酸镁未发生一例不良反应,且本研究中,症状缓解时间及肝功能复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所以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好,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甘草酸乙型肝炎制剂
某院甘草酸制剂的临床应用及合理性评价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芪胶升白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白癜风的效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甘草酸二铵与异甘草酸镁治疗的有效性对比及对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
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二至丸对慢性乙型肝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甘草酸单铵异构体探索性研究
FAO/WHO农药固体制剂标准导则简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