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束化护理在促进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效果①

2020-07-29姜晓雪高凤荣田宝文王翔宇张亚娟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功能障碍障碍病人

姜晓雪,高凤荣,田宝文,王翔宇,张亚娟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是脑卒中发病率排名世界第一的国家。每年新发脑卒中病人约超过200万人。相关研究表明,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发病率国内22%~65%[1],国外28%~67%[2]。脑卒中后神经功能受损可引起病人吞咽障碍,对病人生命和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本院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和预后非常重视,努力研究具有可行性的高效治疗和预后方案。针对集束化护理的使用效果和价值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01~2018-06本医院治疗的50例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展开研究,使用数字随机表对观察对象进行随机分组,每组25例,通过独立分析,均衡性较强(P>0.05),可展开比对研究。在入选对象中,女20例,男30例,平均年龄为(53.6±4.1)岁。

纳入标准/排除条件:

纳入标准:①18~80岁,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脑卒中诊断标准,经颅脑CT或MR检查确诊;②洼田饮水试验Ⅴ级,才藤分级为2级,患者口、咽期吞咽障碍者;③肌力≥3级;④首次发病,病程≤3个月,生命体征平稳、能配合指令者;⑤获得患者及家属同意,配合参与本研究。

排除条件:①精神异常或存在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既往存在吞咽困难等;②合并有重要脏器功能衰弱;③合并恶性肿瘤转移者。

1.2 方法

1.2.1 常规组病人严格依照医师指导使用药物,用药以后,密切关注其服药后才能离开;加强和帮助病人进行清洁卫生管理,每天都清洁病人口腔,叮嘱病人用餐后要清洁口腔;要维护好病房及周围环境,要激励病人多展开户外活动,提升身体抵抗力。

1.2.2 相对于常规组,干预组额外增加了集束化护理,具体内容包含有:①心理疏通:对病人病情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与病人进行积极的交流,了解他们的性格,针对他们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引导病人熟悉周围的环境,同时展开疾病宣传和教育,使他们对脑卒中发病原因、治疗和预后等有一个清晰的了解,重点说明吞咽障碍容易发作的特性,尽可能消除患者恐惧;具体说明此病症的治疗与护理方案,重点说明本方案的优势,持续提升病人的治疗信心;要耐心的告知病人治疗痊愈需要时间,而不能操之过急,并解释情绪激动和心态失控对自身的危害,使他们注意自控;可以组织病人在一起展开交谈,通过交心宣泄负面情绪,掌握自我心理调节方法;邀请痊愈的病人到医院分享治疗经验,增加在治病人的信心。②进食管理:要注意调整好病人体位[3],一般选择坐立或半坐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咳呛,如果坐位不适,可以调整为舒适的仰卧位,稍微抬高头颈;要对病人贴心照顾,在病人用餐时不能催促。而且要叮嘱病人用餐时不可讲话,避免引起咳呛;为病人提供舒适的用餐环境;喂食时,要充分考虑到病人的吞咽障碍程度,通过VVST测试选择最佳的食物性状。一般对于轻度吞咽障碍病人,激励病人要多次吞咽,对于中度吞咽障碍病人,尽量选择糊状食物为宜。对于重度吞咽障碍病人,要在医嘱下实施留置鼻胃管或间歇置管,直到病人吞咽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再进行摄食训练逐步恢复自主进食。同时,护理人员要教会病人在吞咽食物时学会正确呼吸,避免咳呛。在饮食结束后,要立刻清洁口腔,避免发生意外。③康复指导:充分考虑到病人个体上的差异制定切实有效的康复训练计划,并要求病人严格按照训练计划完成训练;每天都要帮助病人训练吸管吹气,每天训练两组,每次5~10min;教会病人正确佩戴一次性食指套,叮嘱其每天吸吮食指,持续提升口腔肌肉力量,同时配合冰刺激训练;教会病人学会吞、咽分解动作;引导病人进行张口、张嘴和微笑等动作训练,对脸部神经起到刺激作用[4];指导病人自主穿衣、漱口和如厕等,强化他们的自理能力训练。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病人护理后的吞咽功能恢复和生活能力评价变化情况。①吞咽功能以改良洼田饮水试验结果为依据来针对病人吞咽障碍程度进行评估,先进行1、3、5mL温水试饮,再一次性饮完30mL温水。评级标准为: 5级(不停咳呛,未顺利饮完)、4级(两次饮完,出现咳呛)、3级(一次饮完,出现咳呛)、2级(一次或两次饮完,时间在五秒以上)、1级(一次饮完在5秒内,未出现咳呛)。如果分值≥三级,则可确定为吞咽功能异常。②生活能力应用Barthel指数评估量表展开测评,能力随着分值越高而越佳。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对比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变化

见表1。

表1 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分)

2.2 护理干预后两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

见表2。

表2 护理干预后两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 n=25)

3 讨论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所进食的营养大都无法满足正常标准,而且存在误吸和引发肺炎等风险,因此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本院在展开最基本的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心理疏通、饮食干预及康复指导等,获得了显著效果。重点强化对病人的饮食指导,主要包括食物形状、种类、饮食体位及进食时间、餐具的选择、调整摄食姿势等功能补偿手段改善吞咽功能;加强护理干预,进行吞咽功能训练指导,强化患者吞咽肌群、吞咽功能代偿训练,不断改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此外,集束化护理还重点关注患者饮食的误吸,强化护理干预,以减少患者误吸的发生。在护理干预后,干预组与常规组病人生活能力评分分别处于(83.88±8.19)分和(75.16±7.67)分,吞咽障碍恢复病人分别有16:6例,两组对比,干预组结果更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见,应用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干预,临床护理疗效显著,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自理能力,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吞咽困难状况,降低患者误吸发生率,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促进吞咽障碍病人迅速康复,集束化护理贯穿于临床护理工作的整个过程,确保及每一项护理措施落实,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监控,确保护理措施高质量持续实施,值得全面的推广和应用。应用集束化护理在促进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具有积极的推广作用。但本研究选择的患者均来自同一临床中心,存在局限性,且样本量少,后续研究将扩大样本量,开展多中心研究,为临床提供实证依据。

猜你喜欢

功能障碍障碍病人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谁是病人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跟踪导练(四)2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跨越障碍
病人膏育
还能活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