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肾祛痰化瘀汤结合子午流注开穴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分析

2020-07-28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子午流化瘀血管性

刘 瑞

(河南省登封市中医院内四科,河南 登封 452470)

血管性痴呆是一种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病率较高,主要表现为语言障碍、记忆减退、人格异常等,病情进展缓慢,且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本研究用益肾祛痰化瘀汤结合子午流注开穴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6例,均为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51~76岁,平均(63.45±6.14)岁;合并高血压12例,糖尿病6例,高脂血症8例。研究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52~77岁,平均(64.52±6.06)岁;合并高血压13例,糖尿病5例,高脂血症8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2];②影像学提示脑内局灶性病变;③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药物过敏;②肝肾功能严重不全;③精神疾病;④恶性肿瘤;⑤血液系统疾病;⑥合并帕金森综合征、严重精神疾病、脑部外伤、混合痴呆。

2 治疗方法

两组予常规干预。包括血压、血糖、血脂,改善脑循环,进行语言、记忆力、注意力康复训练等。

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河北天致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2559)20mg,口服,日3次。

研究组用子午流注开穴针刺法联合益肾祛痰化瘀汤治疗。益肾祛痰化瘀汤药用地黄30g,鸡血藤30g,山药15g,肉苁蓉15g,益智仁15g,山茱萸15g,远志12g,淫羊藿15g,巴戟天15g,怀牛膝12g,丹参15g,桑椹15g,当归12g,威灵仙12g,川芎12g,炙甘草6g。神志不清重用远志、益智仁;气虚明显加党参、黄芪;失眠加酸枣仁、夜交藤。水煎取汁300mL,分2次服用。子午流注开穴法取脾经、心经流注时间,心经午时(11~13时),脾经巳时(9~11时)。取穴以心经的少海、神门、少冲、大敦、青灵,脾经的公孙、大都、三阴交、隐白、商丘等穴为主穴,配同名经其他穴。1次选穴2~4个,常规消毒,进针后留针30min,日1次。

两组均连续治疗28天。

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MMSE评分,包括语言能力、定向力、注意力和计算力、记忆力、回忆能力5个方面,总分0~30分,分数越高表示智力状态越好。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以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分数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好。治疗前后血清过氧化脂质(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降钙素相关肽(CGRP)水平检测,取空腹静脉血3mL,离心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所用试剂、试剂盒均购自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治疗前后以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智力状态,减分率=(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治疗前总分。基本控制:MMSE减分率大于等于85%。显效:MMSE减分率50%~84%。好转:MMSE减分率25%~49%。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或病情恶化。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无效3例,好转13例,显效15例,基本控制12例,总有效率93.02%;对照组无效10例,好转14例,显效12例,基本控制7例,总有效率76.74%。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χ²=4.441,P=0.035)。

两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ADL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ADL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ADL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MMSE评分 ADL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43 17.12±2.14 24.78±2.46 35.49±4.12 55.36±4.69对照组 43 17.38±2.25 19.14±2.37 35.27±4.29 45.17±4.53 t 0.549 10.827 0.243 10.248 P 0.584 <0.001 0.809 <0.00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LPO、SOD、CGRP水平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LPO、SOD、CGRP水平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LPO、SOD、CGRP水平比较 (±s)

时间 组别 例 LPO(μmol/L)SOD(U/mL)CGRP(μmol/L)治疗前 研究组 43 8.45±1.23 71.06±8.74 31.06±8.02对照组 43 8.36±1.12 70.59±9.06 31.85±7.84 t 0.355 0.245 0.462 P 0.724 0.807 0.645治疗后 研究组 43 4.35±0.98 94.36±7.84 74.21±7.98对照组 43 6.42±1.12 78.23±8.52 50.05±3.54 t 9.121 9.135 18.148 P<0.001 <0.001 <0.001

6 讨 论

血管性痴呆多发生于脑卒中后,病因与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3]。尼莫地平为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主要用于急性脑血管病恢复期、血管性痴呆、缺血性神经元保护等病症治疗,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环,恢复记忆功能,但不良反应较多[4]。

血管性痴呆属中医“痴愚”“神呆”“呆证”等范畴。中医认为病位在脑,虚实夹杂,肾虚为本,瘀血、痰浊阻络为标,故以补肾祛痰化瘀为主[5]。益肾祛痰化瘀汤方中山药、山茱萸、熟地黄滋补肾阴,淫羊藿、巴戟天、肉苁蓉大补元阳、祛瘀通络、益气填精,当归补血行血,川芎、鸡血藤活血化瘀,桑椹滋阴养血,怀牛膝引血通经、补肝肾,威灵仙、远志开窍祛痰,益智仁益肾固精,丹参活血通络祛瘀,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益肾填精、开窍祛痰化瘀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熟地黄具有抗疲劳、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记忆力、抗衰老等作用,川芎中有效成分川芎嗪能加快血液循环、增强促脑细胞活化能力[6]。子午流注开穴法是一种针刺取穴法,依据人体气血流注、盛衰开阖规律,五输穴为基础,配合天干、地支、五行、阴阳等逐日按时取穴,广泛应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7]。王立童等[8]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恢复期伴认知功能障碍基础上,加用子午流注针刺能提高认知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本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MMSE评分、ADL评分较对照组高,表明血管性痴呆采用益肾祛痰化瘀汤结合子午流注开穴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智力状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LPO为氧自由基结合多聚不饱和脂肪酸产物,正常人体中水平较低,病理条件下LPO升高,严重损伤细胞、细胞膜组织功能、结构。CGRP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神经肽,存在于脑细胞中,能抑制炎性因子,提高细胞免疫,修复脑受损神经。SOD为一种抗氧化酶,能清除自由基,拮抗氧自由基损害组织细胞,其含量下降意味着人体衰老、死亡[9]。研究发现,针刺及药物治疗血管性痴呆能保护脑组织、修复脑组织受损神经[10]。益肾祛痰化瘀汤结合子午流注开穴可增加血清CGRP含量、SOD活性,降低血清LPO水平,证明其可能具有修复受损神经元、保护脑组织功效。

综上可知,益肾祛痰化瘀汤联合子午流注开穴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智力状态,调节血清SOD、CGRP、LPO水平,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猜你喜欢

子午流化瘀血管性
消痰化瘀降脂方治疗肿块期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
泻火化瘀通窍法对感音性耳聋大鼠HMGB1/RAGE信号通路的影响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血清尿酸水平在血管性痴呆中的风险预测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化瘀解毒健脾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结节的临床观察
血管性痴呆 早发现、重预防
子午流注理论应用于膝骨关节炎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血管性痴呆,预防胜于治疗
中药口服配合子午流注开穴法治疗失眠31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