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后线上时代”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2020-07-27赵永光郭艳萍

辽宁教育 2020年13期
关键词:线下交流资源

赵永光,郭艳萍

(大连市甘井子区教师进修学校)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带来了一次为时较长、全国规模的大、中、小学生线上学习实践。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各地教育者都在讨论线上与线下教学的过渡衔接问题,以应对复课后的“后线上时代”教育教学。2020 年3 月19 日,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做好2020 年春季学期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各地各校要认真总结延期开学期间线上教学的有益经验,深入分析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继续做好线上教学资源开发和运行维护工作,着力搭建常态化的线上学习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选择使用。大力推广运用延期开学期间线上教学创造的成功案例,保护好、发挥好广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热情,改进课堂教学方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可见,充分发挥线上和线下教学各自的优势,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后线上时代”教学的发展趋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依托网络平台,将教学课堂延伸到网络空间中,教师利用互联网上的教学资源,开展线下教学活动,从而实现育人的目的。这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线下学习的同时,利用线上丰富的学习资源,完成学习目标。这样,既发挥了教师引导、启发、点拨的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中学语文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也有望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予以解决。

一、中学语文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

疫情期间,我们从线上教学的角度反观语文线下教学现状,可以发现线上教学明显暴露出来的问题并不是线上教学所独有的问题,也是中学语文线下教学诸多问题的集中显现。笔者认为,中学语文线上教学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语言学习真实情境的缺失。线上教学时,语文教师并没有给学生创设丰富的语言学习情景。

二是学生语文学习内驱力的弱化。语文学科因其内容的生活化、形式的鲜活化和应用的情境化,本应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学科之一,但实际上却恰恰相反,由于语文线上教学缺少实践层面的教学活动,导致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淡化。

三是课外学习资源供给不均衡。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促使教师引导学生将线上海量的优质资源通通收为己用,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较重。

二、“后线上时代”混合式教学模式

(一)创设语言学习情境

1.搭建语言实践平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可见,语文教学的目标制定、策略运用、学习过程都应以学生的实践应用为基础。语文教师利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创造线上和线下语言实践的机会,组织学生在线上观看《中国诗词大会》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活动,在线下开展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还可以鼓励学生开通一些社交网络平台来进行阅读、写作,以展示和交流语文实践活动的成果。

某地区的市实验中学就开展了“自主写作策略研究活动”,学校要求每个班级的微信公众号必须成为教师、学生及家长共同书写教育故事的地方。长此以往,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写作习惯,还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可见,语文教师应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充分引导学生开展他们喜闻乐见的线上语文实践活动,并组织好线下相关活动,真正发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最大效能。

甘井子区的语文教研员建立了“阅读行动”微信公众号,每个工作日推出名家名作和精美时文各1 篇,学生每日线上阅读文章,发表跟帖评论。同时,区内学校还组织学生开展线下交流和讨论。线上和线下互融互通,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

2.组建话题交流社区

教师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取学习情境,会更具有真实性。学生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可以切实掌握知识和提高技能。疫情期间,绝大多数人都在居家隔离,空间上的隔离并没有阻断人们信息的交流和情感的传递,大量有关抗击疫情和礼赞逆行者的优秀作品跃然纸上,一次又一次地感动着国人。同时,各地教育部门也鼓励中小学生创作“抗疫”作品。为此,语文教师可以组建话题交流社区,这个话题交流社区可以是全民公开的网络平台,可以是区域、学校、班级的网络平台,可以是个人的网络平台,还可以是线下的交流讨论平台。在话题交流社区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将其思维引向社会、引向家国情怀。

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在线上和线下组建“民俗采风”的话题交流社区。学生在线下广泛搜寻、挖掘家乡的民俗素材,并进行初步加工,形成介绍家乡民俗的小短文;在线上和线下的交流社区中进行交流、评价,学生根据交流意见再进行修改,让小短文最终成为一篇优美的文章。

(二)构建学习任务群

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内驱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之一。过去,语文教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常常通过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利用多种教学手段等方式来实现,但这些方法对于如今接触信息较多的学生来说,已经难以发挥持久的效力。教师可以构建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高其语文学习的内驱力,提升其语文素养。学习任务群应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教师仅仅靠线下教学是很难完成学习任务的,还要通过线上教学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以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教师线下教学可以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读书、写作和交流展示的活动;线上教学可以安排学生查阅资料、筛选信息、发布成果、交流互动等活动。通过学习任务群,可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升其语文学习的内驱力。

笔者以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为例,构建了学习任务群(见表1),旨在将阅读、写作、修辞语法等相关语文教学活动贯穿在一学期的四个学习任务群实践活动中。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参加语文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提升其语文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完成学期学习任务,提升其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文教师还可以根据校情和学情设计一学期、一学年,甚至三年的语文学习任务群,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表1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学习任务群设计

(三)有效配置学习资源

语文学习资源十分丰富,学生很难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资源进行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对线上和线下的学习资源进行精细筛选,精准供给。在学习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一文时,教师往往会推荐学生课后读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如果教师不加任何的筛选和跟进指导,只是推荐给学生读整本诗集,学生很难以理解《天狗》等诗歌中塑

1.高精准供给资源造的强悍形象与《天上的街市》中牛郎和织女的形象有何关联,也不了解作者不同风格的诗作,教师这样粗放的资源供给是无效的。所以,教师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要线上线下筛选和组合文本,高精准供给资源,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群文阅读的效率。

2.分层次供给资源

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资料,让学生留有一定的选择空间。当然,海量的资源一次性提供给学生也是不可取的,教师要将资源分出层次,以供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自学之用。教师不仅要在资源数量上进行区分,还要在资源的内容和难度上进行区分。通过这样的区分,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资源。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将资源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资源是与课内文章有直接关联的知识点和课内巩固练习题等;第二层次的资源是多篇群文阅读文章和课外拓展练习题等;第三层次的资源是与课文相关的整本书阅读、作家作品的背景资料、能力拓展提升类练习题、实践性语言运用活动材料等。

3.按渠道供给资源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做好线上线下不同渠道的资源分配。线下教学时,教师要选取对攻克教学重难点问题能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材料,以提升线下教学效率;线上教学时,教师要选取巩固型、拓展型和创新型的资源,以弥补线下教学的局限,开拓学生的思路和视野,提升学生的素养。过去几年,各地教师制作了大量的微课,其中不乏优秀课例;但疫情之前,微课的利用绝大多数局限在课堂演示上,没有充分发挥微课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效能。疫情当下,我们应利用好微课等课程资源,使其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媒介。如教师在讲授比喻、比拟等知识时,可以引导学生观看线上相关知识视频、做线上练习题,并进行线下测验,这样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三、“后线上时代”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意义

(一)搭建多种互动平台

互动、交流、实践应是语言学习的基本方式。线上教学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搭建多种互动交流实践平台,有助于学生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双重交流互动。线上教学其所呈现的内容是真实、可感、丰富的,扩充了学生语言学习的情境,解决了学生线下真实环境体验不足的问题,有利于学生高效进行语言学习。

(二)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教师线上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在线讨论、互动答疑等;线下教学时,可以进行效果测试、考核评价等,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提高其学习兴趣,提升其学习效果。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让学习任务显性化、可控化,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三)实现了学习资源的精准配备

线下教学以纸质资源为主,电子资源为辅;线上教学则相反,多样化学习资源(如视频、动画、案例、试题等)的推送和实时在线学习是线上学习的突出特色和优势。信息时代的当下,教师要选取优质、适切的线上学习资源配备给学生,并鼓励学生线下学会筛选、利用学习资源,通过线上有效的学习资源,获取语文知识和技能。

猜你喜欢

线下交流资源
如此交流,太暖!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