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庞德《长干行》译诗的文化传递考辩

2020-07-26杨玉琴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0期
关键词:庞德跨文化交际

摘  要: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重要手段,对传播各国文化,丰富世界文明意义重大。本文从跨文化视角出发,分析庞德《长干行》译诗中文化词的处理方法,探究其中的跨文化交际现象。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长干行》;庞德;文化词翻译

作者简介:杨玉琴(1997-),女,汉族,湖南省永州市人,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0-0-02

一、引语

埃兹拉·庞德,20世纪著名诗人、翻译理论家。他成功翻译了许多东方古典诗歌,代表作《神州集》闻名中外。庞德翻译《长干行》时不懂中文,整首诗的翻译都是基于费诺罗萨的手稿完成-手稿上只有原文、日语读音和一些释义。但本文并不是探讨庞德译诗中词之间的对等,而是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分析庞德译诗中文化词的处理,探究其中的跨文化现象。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的发出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交际。”(蔡荣寿,金芳颖 2009: 144)翻译中跨文化交际:译者翻译出原作者的思想;对文化中不对等、甚至译语文化中不存在的事物,通过翻译让译语读者读懂,达到信息交流和文化沟通的目的。

二、庞德英译《长干行》

(1)直译再现文化词的语境

庞德处理诗中文化词时,其优先方法是找到与原语对应的目的语词汇,以更好再现文化词的语境,传播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竹马结为夫妇,庞德抓住了新娘身份的转变。

At fourteen I married my lord you.

I never laughed, being bashful.

“君”译为 “my lord” 较为贴切。据Merriam-Websters Dictionary: lord is a man who has power and authority儒家提倡女子嫁人后要遵循“夫为妻纲”,丈夫对她有绝对权威,lord与这种身份转换相呼应。从跨文化角度看,庞德从目的语中找到了原语对等词,准确传达了原文意义,兼顾中国文化传播和目的读者的阅读习惯,是跨文化传播的出色典范。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两人婚后幸福恩爱。“抱柱信”出自《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望夫台”在湖北和江苏等地都有。

(I desired my dust to be mingled with yours)

Forever and forever and forever.

Why should I climb the look out?

庞德直译“望夫台”:the look out表明他理解了这个典故。望夫台就是石头垫起的高台,方便远眺。目的读者读诗时可能会对 “the look out” 产生好奇,如此处理引起了西方读者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从跨文化角度看,庞德作为信息发出者,充分考虑到了信息接收者的阅读心理,有的放矢地翻译,力求达到跨文化交际效果。

(2)意译寻求文化词信息的对等

卡特福德提出文化不可译,因为“原语文本功能相关的语境特征在译入语文化中却不存在”。(刘军平, 2009: 138)即目的语中没有与原语对应的语境。这也是文化词英译的困境。这种情况下译者只能采用意译,尽可能寻求文化词信息的对等,把原文信息准确传达给接收者。

诗的标题《长干行》,长干是诗中主人公小时候的居所,二人相识于此。

庞德译为:The River Merchants Wife: A Letter没有选用音译的做法,而是直接点出主人公的身份-河商之妻,以及诗歌的体裁-一封信。

从跨文化角度看,意译点明了这首诗的主题和性质,帮助读者把控全诗的中心思想。而音译不仅会导致外国读者无法从中得出与诗歌内容相关的任何信息,反而会增加阅读障碍,无法达到跨文化传播效果。

“抱柱信”庞德也采取意译:Forever and forever and forever.“抱柱信”讲述尾生承诺要等心爱的女子,宁愿淹死也抱着柱子不愿离开。这种至死不渝的信念不就是 “Forever and forever and forever”吗?

此处虽然没有在词上忠实原文,但却很好地诠释了“抱柱信”的情谊和意境。三个“forever”连用,直观明确,更适合西方读者。从跨文化角度看,庞德将译入语中不存在的语境通过意译准确表达出来,让译语读者读懂了这个典故,达到了交际的效果。

(3)巧用原文意象,再现原文意境

意象是中国古诗常用的方法,也是其一大特色。庞德翻译时直接借鉴,意在促进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傳播原汁原味的中国意象文化。

五月不可触,猿鸣天上哀。

郎君远行,妇人思君心切又听到这哀鸣之声,心中不免悲愁。

And you have been gone five months,

The monkeys make sorrowful noise overhead.

庞德将“猿鸣天上哀”译成了 “The monkeys make sorrowful noise overhead”。猿鸣这一意象在中国诗歌中有特殊意义,多指哀音,用来表达诗人的凄凉、愁苦之情。

庞德是意象派诗人,宣扬用最简单的意象传达深刻的涵义。西方人不知道“monkey”的深层意义,但庞德巧用 “sorrowful”一词解释其作用和意义。从庞德的译文中我们看到一位忧心忡忡的妻子,听到猿鸣,既忧心丈夫,又心疼自己,凄凉的意境呈现在读者眼前。庞德的翻译可谓妙哉!

西方没有用猿鸣表达凄凉的习惯,庞德创新性地引进这一意象,给西方读者新鲜的阅读体验,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对中国文化的好奇,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此处李白采用了比兴的手法:写此物之前,先言他物。李白先描述“绿苔”,“落叶”,“秋风”,“蝴蝶”等景物,再道妇人的惆怅之情。

You dragged your feet when you went out,

By the gate now, the moss is grown, the different mosses,

Too deep to clear them away!

The leaves fall early this autumn, in wind.

The paired butterflies are already yellow in August

Over the grass in the West garden;

They hurt me, I grow older.

庞德的译文保留了原诗的意象,通过 “the different mosses”, “the leaves fall early”, “this autumn”, “The paired butterflies” 成功营造出原诗中的悲凉惆怅之感,忠实原文。

庞德坚持翻译中国古诗中的意象来发展西方的意象主义运动,为西方近代诗歌注入东方力量,促进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借鉴。

(4)音译加解释

音译是跨文化交际中比较少见的手段。音译就是不翻译的翻译,译者如果不对音译词加以解释,那对西方读者来说没有任何实质性意义,也无法达到跨文化交际的效果。庞德在翻译诗中的专有名词时就采用音译加解释的方法,忠实再现原文,兼顾跨文化交际的效果。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滟滪堆是瞿塘峡峡口的一块大礁石,五月涨水淹没了礁石,导致过往的船易触礁翻沉。

You went into far Ku-to-yen, by the river of swirling eddies

庞德音译了这个地名,又用 “far” 和 “swirling eddies” 解释了其在诗中的意义,传达了原文要表达的凶险之情,贴切传神。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And I will come out to meet you,

As far as Cho-fu-sha.

长风沙也采用音译,“As far as” 表明了“相迎不道远”之意。

许多译者认为跨文化交际是为了交流,让读者准确理解原文的内容和意义,不提倡音译。但庞德的翻译告诉我们:跨文化交际中也可以使用音译加解释的做法,既不损害原文的内容,又达到传播文化的效果,一举两得。

三、结论

李白的《长干行》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而庞德的翻译语言简单凝練,考虑到了西方读者的阅读诉求和习惯,在文化词的处理上体现了跨文化的意识,译文贴切流畅,堪称翻译跨文化交际的典范。

参考文献:

[1]刘军平. 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9.

[2]蒋洪新. 庞德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

[3]蔡荣寿,金芳颖. 跨文化交际通论[M].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 11.

[4]张蕾. 翻译目的论为庞德误读的辩护-以《长干行》英译本为例[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4, (7) : 46-48.

[5]杨巍. 从忠实等效看庞德《长干行》英译本的得与失[J]. 大学英语, 2014, (12(2)) : 199-204.

[6]杨红梅,张翩. 意象派风格在庞德《长干行》译文中的体现[J]. 文教资料, 2016, (32) : 7-8.

[7]王靖涵,姚鑫.《长干行》英汉对比分析[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37) : 180-182.

[8]何春芳,石慧慧. 论庞德对李白《长干行》的文化误读[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14(8)) : 110-113.

[9]廖倩,罗迪江. 许渊冲“三美”翻译原则与庞德创意翻译理论对比研究-以李白《长干行》为例[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8, (27) : 103-105.

猜你喜欢

庞德跨文化交际
Erasable/Inerasable L1 Transfer in Interlanguage Phonology: An Optimality Theory Analysis of /aʊn/and Sentence Stress in Chinese Learners of English
“走过同一块地毯”:庞德与詹姆斯美学思想比较研究
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探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我”与“你”的相遇——庞德、斯奈德所译汉诗的主体间性管窥
庞德子
《面对伏拉庞德修道院酒神壁画的沉思》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