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种颌针鱼肌肉脂肪酸成分分析

2020-07-26庄海旗刘江琴

食品与机械 2020年6期
关键词:不饱和脂肪酸显著性

庄海旗 刘江琴 钟 宇 崔 燎 罗 辉

(1. 广东医科大学广东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实验室,广东 湛江 524023;2. 广东医科大学化学教研室,广东 湛江 524023;3. 广东医科大学分析中心,广东 湛江 524023;4. 广东医科大学海洋医药研究院;广东 湛江 524023;5. 广东医科大学湛江市环北部湾海洋微生物资源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广东 湛江 524023)

颌针鱼为辐鳍亚纲鹤鱵目集群性上层海洋鱼类,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等温带至热带近岸海域。颌针鱼鱼体细长且有长针状颌,其中鱵科鱼上颌短,下颌前伸成针状,颌针鱼科鱼双颌均长如针状。鱵科鱼以漂浮的藻类、甲壳类动物和小型鱼类为食,食性较杂,而颌针鱼科鱼主要以小鱼或银汉鱼为食[1]。海洋鱼类含有丰富的对人体健康有多方面积极作用的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等n-3系多烯不饱和脂肪酸[2]。目前,关于颌针鱼的生物学特性已有大量报道,而有关其脂肪酸组成的研究较少,试验研究的8种颌针鱼除Dhaneesh等[3]有报道杜氏下鱵脂肪酸的研究外,其余7种颌针鱼脂肪酸研究未见报道。Rafika等[4]报道欧洲腭针鱼(Belonebelone)EPA+DHA含量为17.16%,Merdzhanova等[5]研究的欧洲腭针鱼(Belonebelone)的EPA+DHA含量为19.84%,Dhaneesh等[3]报道杜氏下鱵EPA+DHA含量为7.41%,说明颌针鱼具有一定含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和EPA、DHA等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经测定发现,8种颌针鱼EPA+DHA含量均高于Dhaneesh等[3]报道的杜氏下鱵。此外,杜氏下鱵、瓜氏下鱵、尖嘴圆尾鹤鱵、斑鱵和尾斑圆尾鹤鱵均有较高的DPA(二十二碳五烯酸)含量。鉴于海洋鱼类含有大量人类所需补充的n-3系必需脂肪酸以及鱼油中的DHA和EPA在医药或保健品中的广泛应用,研究拟测定和比较广东湛江海域8种颌针鱼脂肪酸的数据,旨在为其脂肪酸营养评估或医药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1.1 材料

8种颌针鱼:于秋冬季节分4批次于广东湛江霞山渔港海鲜市场收集,由广东海洋大学陈文河教授协助鉴定为5种鱵科鱼种[斑鱵(Hemiramphusfar)、南洋鱵(Hemiramphuslutkei)、杜氏下鱵(Hyporhamphusdussumieri)、缘下鱵Hyporhamphuslimbatus)、瓜氏下鱵(Hyporhamphusquoyi)]、3种颌针鱼科鱼种[叉尾鹤鱵(Tylosurusacus)、尖嘴圆尾鹤鱵(Strongyluraanastomella)、尾斑圆尾鹤鱵(Strongylurastrongylura)]。选取成年颌针鱼各4尾,去鳞割取背部肌肉,在内置干燥剂和充 N2玻璃干燥器中冷冻干燥保存备用。

1.1.2 试剂

混合21种标准脂肪酸甲酯(等质量比):美国Sigma公司;

所用试剂:分析纯,广州化学试剂厂。

1.2 仪器与设备

气相色谱:GC-2010型,配GC-workstation工作站,日本岛津公司;

电子天平:AL204型,梅特勒—托利多上海仪器有限公司;

恒温水浴锅:数显HH-4型,常州澳华仪器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鱼体水分和粗脂肪酸的测定

(1) 水分:烘干失水法,按GB 5009.3—2010执行。

(2) 粗脂肪:索氏抽提法,按GB 5009.6—2016执行。

1.3.2 鱼体肌肉脂肪酸甲酯化 分别称取50 mg干燥后研磨成细粉的颌针鱼,各加0.5%硫酸—甲醇溶液2 mL,60 ℃水浴恒温1 h,加入4 mL正己烷进行两次萃取,上层萃取液合并于离心管,加无水硫酸钠充分吸附水分,样品溶液以氮气保存备用。

1.3.3 气相色谱条件 DB-WAX 色谱柱(30.0 m×0.25 mm×0.25 μm);进样器(250 ℃);检测器(FID,250 ℃);色谱柱温度:120 ℃(保持1 min后以10 ℃/min升温)→210 ℃(保持4 min后3 ℃/min升温)→240 ℃(保持10 min)。载气:N2;柱内流速30 mL/min,分流比100∶1,标准混合脂肪酸甲酯及样品各自进样5 μL。

1.3.4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用 Excel 2003软件处理,颌针鱼脂肪酸成分含量以“平均值±SD”表示,显著性差异检验使用t检验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颌针鱼一般成分测定

颌针鱼体重范围、身长范围、肌肉含水量及粗脂肪等如表1所示。表1显示,各种颌针鱼成鱼的个体体重、体长各不相同;鱵科鱼肌肉含水量<颌针鱼科鱼肌肉含水量,具显著性差异(P<0.05),5种鱵科鱼科内鱼种含水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3种颌针鱼科鱼科内鱼种肌肉含水量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鱵科鱼肌肉粗脂肪含量>颌针鱼科鱼肌肉粗脂肪含量,具显著性差异(P<0.05),5种鱵科鱼科内鱼种肌肉粗脂肪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3种颌针鱼科鱼科内鱼种肌肉粗脂肪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颌针鱼的体重、身长、水分和脂肪(干重)†

2.2 标准脂肪酸甲酯的保留时间及校正因子

标准脂肪酸甲酯保留时间及对应峰面积校正因子见表2,杜氏下鱵肌肉相应的脂肪酸甲酯气相色谱图见图1。

(b)调整蛋白质摄入及营养支持,一般情况下蛋白质摄入量维持在1.2~1.5 g·kg-1·d-1,Ⅲ度以上肝性脑病者蛋白质摄入量为 0.5~1.2 g·kg-1·d-1,营养支持能量摄入在危重期推荐25~35 kCal·kg-1·d-1, 病情稳定后推荐 35~40 kCal·kg-1·d-1[29]。一旦病情改善,可给予标准饮食。告知患者在白天少食多餐,夜间也加餐复合碳水化合物,仅严重蛋白质不耐受患者需要补充支链氨基酸(BCAA)[30](Ⅲ)。

表2 标准脂肪酸甲酯保留时间及校正因子

图1 杜氏下鱵肌肉脂肪酸甲酯总离子流色谱图

2.3 颌针鱼中脂肪酸含量的测定结果

对8种颌针鱼肌肉脂肪酸样品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其脂肪酸组分含量结果列表3。其中未确定物质含量占全部成分1.66%~5.66%。21种被测定的脂肪酸中,含量>1%的主要饱和脂肪酸为C14∶0、C16∶0和C18∶0,单不饱和脂肪酸为C18∶1和C16∶1,多不饱和脂肪酸为C18∶2(6)、C20∶4(n-6) (AA)、C22∶5(n-6)、C22∶5(n-3) (DPA)、C20∶5(n-3) (EPA)和C22∶6(n-3) (DHA)。

表3 8种颌针鱼肌肉脂肪酸的组成和相对含量†

2.4 颌针鱼中脂肪酸含量分析

2.4.1 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图2为各颌针鱼总饱和脂肪酸、总单不饱和脂肪酸和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较图。颌针鱼肌肉总饱和脂肪酸(∑SFA)含量32.10%~42.97%,其中各颌针鱼肌肉的总饱和脂肪酸[叉尾鹤鱵(42.97%)、南洋鱵(42.01%)]与[尾斑圆尾鹤鱵36.98%、斑鱵(36.36%)]与[杜氏下鱵(32.10%)]相互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MUFA)为11.99%~35.51%,其中各颌针鱼肌肉的总单不饱和脂肪酸[杜氏下鱵(35.51%)]与[缘下鱵(26.26%)]与[尖嘴圆尾鹤鱵(21.94%)、斑鱵(20.60%)]与[瓜氏下鱵(16.28%)]与[叉尾鹤鱵(11.99%)]相互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图2 饱和脂肪酸、单不饱脂肪酸和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比较

在海洋鱼类中,一般C16∶0占比较大,但通常C16∶0与DHA有竞争性占比:一般情况下,C16∶0大于所有脂肪酸含量,但若DHA含量较大时,则DHA可能会超过C16∶0[6]。8种颌针鱼主要饱和脂肪酸,除叉尾鹤鱵C16∶0(23.89%)C22∶6(n-3) (DHA),与Rafika等[4]和Merdzhanova等[5]报道的欧洲腭针鱼C16∶0>C22∶6(n-3) (DHA)一致。也有其他特殊情况,如杜氏下鱵呈现了C16∶0(20.37%)

8种颌针鱼C16∶0>C18∶0>C14∶0和C18∶1>C16∶1>C20∶1,与吴志强等[6]研究的6种中上层鱼,Rafika等[4]和Merdzhanova等[5]报道的欧洲腭针鱼一致。

2.4.2 多不饱和脂肪酸 总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为29.37%~43.92%,其中[瓜氏下鱵(43.92%)]与[缘下鱵(37.88%)、尾斑圆尾鹤鱵(37.67%)]与[尖嘴圆尾鹤鱵(33.21%)、杜氏下鱵(29.37%)]相互间差异显著(P<0.05)。

研究[7]表明,海洋生物或海洋鱼类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8种颌针鱼主要多不饱和脂肪酸为C18∶2(n-6)、C20∶4(n-6)(AA)、C20∶5(n-3)(EPA)、C22∶5(n-3)(DPA)和C22∶6(n-3)(DHA)。C20∶4(n-6)(AA)和C20∶5(n-3)(EPA)在各种颌针鱼中变化相对稳定。C18∶2(n-6)在海洋鱼中变化相对较大[8],各种颌针鱼中也变化相对较大,其中C18∶2(n-6)在斑鱵(3.43%)、南洋鱵(3.27%)尾斑圆尾鹤鱵(4.18%)中与Merdzhanova等[5]研究的欧洲腭针鱼C18∶2(n-6)(3.47%)的情况基本相符。试验测得缘下鱵C18∶2(n-6)的含量高达11.27%,远高于其他7种颌针鱼,与Huang等[8]研究12种海鱼中的欧洲舌齿鲈Dicentrarchulabrax的C18∶2(n-6)(17.4%)和金头鲷parusaurata的C18∶2(n-6)(15.0%)情况相似。

一般鱼油主要功效成分是DHA和EPA,以及脂溶性维生素A和维生素D等[9]。EPA和DHA是膳食脂肪酸中能降低甘油三酯的物质,并可用于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10-11]。8种颌针鱼均具有较高的EPA+DHA(见图3),其中尖嘴圆尾鹤鱵、南洋鱵、斑鱵、瓜氏下鱵和叉尾鹤鱵的EPA+DHA含量达20.65%~31.12%,是较好的EPA和DHA食品来源。金枪鱼是世界营养学会推荐为三大营养鱼类之一,研究的瓜氏下鱵和叉尾鹤鱵的EPA+DHA分别为28.24%和31.12%,低于周聃等[12]研究的黄鳍金枪鱼的(35.12%)、长鳍金枪鱼(37.26%)和罗殷等[13]研究的黄鳍金枪鱼(43.28%)等的含量,高于苏阳等[14]研究的青干金枪鱼(22.50%)、鲣鱼(17.80%)、圆舵鲣鱼(22.80%),还高于常用于生产鱼油的鲑鱼肌肉(24.6%)[15]、精制沙丁鱼油(23.41%)[16]和鲭鱼肌肉(22.60%)[17],因此这两种鱼可用于提取或精制高EPA+DHA含量的鱼油。

图3 ∑n-6、∑n-3、EPA+DHA和EPA+DHA+DPA脂肪酸的比较

对于心血管代谢疾病,DHA较EPA的治疗作用要高一些[18-19],8种颌针鱼均DHA>EPA,且DHA/EPA在4.4~8.5,因此膳食颌针鱼更适合心血管疾病人群。

DPA被证实具有与EPA和DHA相同功效的脂肪酸,尤其是抗炎作用[20-22]。DPA在海洋生物中的含量通常与海豹油比较,8种颌针鱼中杜氏下鱵(8.43%)、瓜氏下鱵(7.31%)、尖嘴圆尾鹤鱵(5.61%)、斑鱵(4.89%)和尾斑圆尾鹤鱵(4.43%)均超过加拿大海豹油(3.31%)[23]和海豹油(4.09%)[24]。其中杜氏下鱵和瓜氏下鱵的DPA含量高达8.43%和7.31%,高于庄海旗等[25]研究的单色天竺鲷(7.00%)。若按抗炎作用的EPA+DHA+DPA的含量计算,8种颌针鱼脂肪酸EPA+DHA+DPA(见图3)含量为19.03%~35.55%,其中瓜氏下鱵和叉尾鹤鱵的EPA+DHA+DPA分别为35.55%和33.31%,均超过30%值,具有很好的医药开发利用价值。

2.4.3n-6系和n-3系脂肪酸 8种颌针鱼肌肉中,n-3系脂肪酸含量(21.19%~38.98%)高于n-6系脂肪酸(5.44%~18.24%)(见图3),除缘下鱵和尾斑圆尾鹤鱵∑n-3/∑n-6比率较低外,其余6种颌针鱼的∑n-3/∑n-6比率为3.5~5.6,因此经常食用颌针鱼可提高人体n-3脂肪酸的摄入量,有利于平衡体内来自于动植物膳食的脂肪酸[9,26]。

3 结论

研究测得8种颌针鱼21种脂肪酸成分,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29.37%~43.92%,其中n-3系脂肪酸含量达21.19%~38.98%,可作为膳食脂肪酸营养补充食品。8种颌针鱼的二十二碳五稀酸有一定的含量,其中杜氏下鱵和瓜氏下鱵的二十二碳五稀酸含量高达8.43%和7.31%。8种颌针鱼抗炎作用的二十碳五稀酸+二十二碳六稀酸+二十二碳五稀酸为19.03%~35.55%,其中瓜氏下鱵和叉尾鹤鱵的二十碳五稀酸+二十二碳六稀酸+二十二碳五稀酸分别为35.55%和33.31%,具有很好的医药开发利用价值。

猜你喜欢

不饱和脂肪酸显著性
短链脂肪酸衍生化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一种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像素损失加权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揭开反式脂肪酸的真面目
慧眼识油 吃出健康
基于区域特征聚类的RGBD显著性物体检测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欧盟法院判决明确欧盟商标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地域认定标准
家庭烹饪,到底用哪一种油好?
光化学反应—串联质谱法鉴定细胞中不饱和卵磷脂双键的位置
Teens Eating Better and Getting Health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