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数据环境下互联网金融风险及应对措施

2020-07-23肖红

商情 2020年29期
关键词:风控互联网金融风险

【摘要】“野蛮生长”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至今被多方认定的标签。众多平台最终的经营不善主要源于过度追求效率的提升而忽视了风险的管理。事实上,我国目前的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由于没有完善的征信体系而呈现出多样化,大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由于互联网金融在全球的发展声势浩大,发展速度无可估量,若不及时找出隐藏的风险并规避,风险积聚现状将无法被打破。本文将以我国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现状为背景,研究目前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风险;风控

一、前言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大数据背景、科技创新加之新兴业态带来的无限商机给互联网金融打造了良好发展空间。2013年,因当世盛行的P2P网贷和横空出世的余额宝,被冠名“互联网金融元年”。2014年“互联网金融”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由于政府政策的倾斜使互联网金融发展一路高歌,互联网渗透到金融行业各个领域,例如银行、券商、保险线上化,P2P网贷、众筹等等。但由于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并不完善,也没有行业标准,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也伴随着风险的产生。即便服务模式的更新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选择,但黑天鹅事件频频发生:非法集资,金融传销,金融诈骗等正逐渐瓦解消费者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信心。因此强化互联网金融多方风险管理将有助于有效防范对应的风险,重拾消费者信任。

二、金融科技风险管理本质

(一)风险聚集原因

互联网金融风控管理建设应从两方面实现:企业自身修炼和外在环境建设。

当风险来临时,企业应对靠的是自身的内力,企业的踏实稳定性,而非发展的快慢现状。一个企业即便领跑了整个行业,倘若没有风险管理意识、措施和机制,短暂业务量增长在没有风险把控的条件的下会更快面临问题,并且这些问题不是风投所能加以控制的。片面追求盈利而不断放松风险控制将导致风险失控。

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之所以能够积聚,是因为在内在上,企业管理者对风险没有足够的认识,没有规避和应对风险的意识和措施;在外在上,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政策加以支持,没有健全的征信体系,没有明确的行业标准,也无法适用传统金融行业分业监管模式。

(二)风险缓冲的必要性

2019年,政府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围绕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风险防控方面出台了多项监管政策:强调数据的合规应用;规范催收管理;加强利率管控等,一些风险管控能力不足的平台业务上就出现了较大的波动。

互联网金融风险一旦发生,处理不当将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甚至容易造成金融危机,因此建立一套企业内外部合力应对风险的机制尤为重要。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要关注自身“免疫力”的提高,要遵从经营规律。在并不是所有风险都能够预估的前提下,任何时候都需要留有充足的风险缓冲余地。判断一个企业的综合实力首先需要关注他是否具备控制风险的能力。风险的稳定性是企业展开一切经营活动的基础。所有决断都是建立在风险稳定的基础上实行的。

近年来,国家不断发布关于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加强金融基础设置的统筹监管,改革政策环境和约束机制。大部分企业的发展也开始从最求效率回归到风险管理的本质。若是具备前瞻性的风险应对能力并在风险来临时及时作出调整,企业的运营将会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三、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

(一)监管风险

我国传统的金融行业实行的是分业监管模式,比如银行业由央行监管,证券业由证监会监管等等。而我国互联网金融是典型的混业经营,参与者复杂,涉及的领域广泛,业务交叉性强,因此无法适用我国现行的分业监管模式。

长期没有明确的监管机构和机制导致互联网金融机构开始违法违规经营,例如一直盛行的P2P网贷在央行、银监部门、网监部门都与之划清监管界限后,缺乏明确的监管使得P2P网贷准入门槛非常低。不够自律、浑水摸鱼并想从中获利的人不断增加使得黑天鹅事件频繁出现。目前大多数人习惯使用的第三方支付,由于第三方支付机构对商户的监管以及银行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监管力度不足,也存在着洗钱的风险。诸如此类不完善的监管措施和不全面的监管范围使得大部分目的不纯者都有机可乘。监管的交叉风险也在加速。

(二)信用风险

虽然大数据背景和互联网的开放性缓解了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但即使是大数据金融,由于存在不健全的征信体系、不严格的审核机制、不完善的信息披露,也不可能存在一个万能机构任何时候掌握任何人的充分信息,从而信息不对等的风险依然存在。

近年来由于契合中小企业融资需求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众筹,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种形式,在因其独特的运作模式而产生源源不断的收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风险,非法集资是最常见的。在企业融资需求和民众投资需求同时无法得到满足时,便衍生出这种畸形的刑事犯罪行为。近几年来,涉及非法集资的人员和金额呈上升趋势。除此之外,例如非法发行证券等行为也存在着潜在的信用风险。

(三)技術风险

互联网金融发展越来越迅猛,但是也给这个行业带来了新形势的风险和挑战。以P2P网贷为例,大多网贷平台是购买模板,在技术迭代是无法保证新版本的成熟性,若平台负责人只重视营销策略而不顾技术是否成熟,由于技术存在漏洞将引发黑客的攻击,而网贷属于新兴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使得黑客蓄意攻击,连带产生的问题,例如个人信息泄露、密码泄露、投资人账户资金遭到篡改等频频出现。大多平台的运行也因此受到严重的影响。

(四)宏观风险

宏观风险是指互联网金融资金的流向与宏观调控方向不一致而产生的风险。按照经济周期的规律,我国每五到八年就会经历一次经济周期风险,最近的一次是在2008年。中国最早一批成立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玖富的CEO孙雷曾说“经济周期如潮水,潮涨时大家一哄而上,潮落时,即使有再好的水性,也只能在沙滩上游泳。”互联网金融行业,在面对大量实体经济破产,坏账、呆账不断出现时,微观层面的风险控制已经无法应对了。

四、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理

(一)建立完善的互联网金融监管长效机制

目前世界上还不存在足够完善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中国的监管体制也在不断完善。为了保障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

由于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融合了互联网以及金融相关业务,业务范围广阔,传统的金融分业监管已无法囊括所有领域。针对这种现状,应建立横向多业监管合作体系。已传统金融行业的监管部门为主要责任部门,辅之以信息、科技、金融等服务部门。例如互联网金融平台推出的货币衍生产品,人民银行作为货币的发行者应协同推出部门一起承担起监管责任;再比如互联网金融平台推出的各项理财产品,针对此项产品所涉及的业务领域,对该领域负责的监管机构应负责牵头,联合其他连带责任机构一起承担监管责任。

互联网金融行业中,参与者复杂,实力参差不齐。很多企业不具备风险管控意识,没有能够抵御风险的措施和能力,风险承受能力极低。因此需要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打破鱼龙混杂的现状,淘汰不适应风险的企业,加速行业整合,规范企业行为和市场环境。

(二)建立透明运作体系和信用数据平台,去泡沫化

互联网金融逐渐不受信任是由于投资去向不公开透明,旧有互联网金融运作模式盲目追求高成交量和高效益导致坏账堆积,投资者不清楚自己的资金走向只知道结果和预期的不一致,从而使信任感不断下降。因此打破旧有模式,建立公开、透明的资金运作体系尤为重要。

2019年,备受关注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已开通,而在大数据背景下,我们可以利用大数据进一步环境完善互联网金融商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给借贷双方提供有效平台进行信息查询,解决借贷双方的“信息孤岛”,最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数据获取维度窄、信息不对等等问题。

(三)建立强大的技术保障

互联网金融技术风险存在在很多方面,例如高大上的网站插入虚假信息等等,这带来最大的问题就是信息安全问题。这导致信息可信度降低,用户的个人信息及资金安全也存在着巨大的隐患。因此需提高防范风险技术,加强抵御黑客攻击的能力。这不仅仅对计算机硬件设备有较高的要求,对于系统运作的防火墙等软件的开发也有较高的有要求。应大力投入研究保护性较高的相关信息系统,保护消费者及平台的合法权益。

(四)创建风险识别和预警系统

利用各种类型的互联网金融风险识别的技术手段,例如业务流程分析、SWOT分析等方式创建互联网金融风险识别系统已达到帮助企业用户认清其风险的范围,掌握内部存在的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并且还可以通过设置风险预警的形式形成预计系统从而达到帮助企业用户把握风险走势,在风险来临前采集风险处置措施,降低甚至避免风险所带来的损失的目的。

在宏观风险预警方面,可以对不同的行业进行分类监管,针对多头共债风险进行预警。加快推进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深入各项业务流程中,降低操作性风险。

參考文献:

[1]康欣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特殊风险及防范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9):36.

[2]杜冰.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投石问路“本土风控”[N].金融时报,2015(5):7.

[3]曹国玲.陈晓华.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10):40-60.

作者简介:

肖红(1991-),女,汉族,北京人,本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研究方向:互联网金融。

猜你喜欢

风控互联网金融风险
宁波P2P网贷发展问题研究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银行双录的现状和问题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
论小微企业融资的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