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冷棚香菇高产栽培技术

2020-07-23李彩珍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20年5期
关键词:草帘菌棒菌袋

|摘要|香菇是著名的食用兼药用型菌类之一。中国香菇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距今已经有800多年,是世界人工香菇栽培的发源地。文章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论述冷棚香菇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冷棚香菇栽培技术推广提供一定参考。

香菇既是人们餐桌上十分常见的食物,又是名贵的中药材,被称为“菇中皇后”,子实体富含18种氨基酸,其中有7种是人体必需氨基酸,脂肪含量仅为4%,维生素D的含量丰富,具特殊香味,有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抑制癌细胞扩散生长、降低胆固醇、预防病毒性疾病的作用。近年来社会大众对香菇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促进了香菇栽培产业的发展。香菇冷棚栽培生产周期短,投入成本低,生产的香菇耐储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高。

冷棚建设

香菇栽培之前要建造好棚架,保证环境清洁。通常情况下要保证种植地地势较高,通风良好,建设冷棚所需要的材料来源广泛,可以使用木杆、钢筋结构,要确保大棚不倒不塌,一般脊柱高控制在2.5 m,两侧立柱控制在1.5 m,大头宽不超过7 m,长度要结合具体的生产规模,在一侧留有进出入口,四周开挖排水沟,保证沟沟相连。菌柱生产时间一般在每年的3~5月份,这个时间外界温度相对较低。新修建的冷棚在使用前10天,应该将冷棚当中的杂物清理干净,并在冷棚上部盖上塑料膜和草帘,底部用土壤压实,白天将草帘打开对冷棚进行升温处理,夜间将草帘关闭,避免热量散溢。在生产之前应该对冷棚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扫消毒。

菌种选择

在品种选择过程中,需结合具体的生产途径和生产方式,选择抵抗能力较强、生长速度较快、增长潜力较大的菌种。通常情况下适合冷棚栽培的香菇品种有‘抚香2号‘丹1363等,这类品种具有抗逆性强、高产稳产、早熟的特点。

基质配制

用于栽培香菇的基质,主要是由杂木屑(78%)、麸皮(10%)、米糠(10%)和石膏(1%)组成。提前一天准备好各种原料装袋,提前半小时将原料混合均匀,然后一边混合,一边向其中倒入清水,保证整个基质的含水量控制在55%。配好的基质装入直径在15 cm或17 cm、厚度在0.04 mm、长度在55 cm的专用菌袋当中,要保证整个菌袋完好无破损。另外不管是采用人工装填还是机械装填,都应该保证菌袋宽松适宜,菌袋口内外部干燥整洁,装填完毕之后用绳捆扎牢,一般每个菌袋装入基质2 kg。在转运过程中一定要做到轻拿轻放,避免菌袋被破坏。当天装的基质应该当天进行灭菌处理。

装锅灭菌

菌袋灭菌一般选择简易立式蒸汽锅炉,采用开放式的土蒸锅覆膜灭菌方法。将菌袋自下而上交替摆放,要保证各个菌袋之间相互交替不存在倾斜,并且要确保蒸锅当中预留一定的空间,四周不能够留有死角。将塑料膜和篷布罩好之后,用绳索纵向捆扎紧实,篷布底部用沙袋压实。密封之后采用立式蒸汽锅炉向土蒸锅内喷入蒸汽,保证锅内短时间温度达到100℃,发现塑料布膨胀之后变小火保持塑料膜膨胀状态持续18~20 h。灭菌结束之后立即将蒸锅打开,短时间内将菌袋搬送到冷棚当中接种。菌袋呈“井”字形摆放,每堆不能超过12层,让菌袋自然冷却降温。在冷却降温之前,应该提前在接种室内进行严格的卫生消毒,避免引入其他杂菌。

接种

在对菌袋进行接种前半个小时对接种室进行第2次熏蒸消毒,同时在接种室当中放入菌种,穿戴相应的服装,对接种用具进行严格卫生消毒。要结合具体的工作量合理安排接种人员,接种过程一定要迅速有序,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如果接种时间过长,应该对菌袋进行再一次的熏蒸处理。在接种操作过程中,应该将菌种表层老化的菌皮去除,然后将其掰成圆锥形,挤压入穴,要确保菌种和菌棒能够紧密结合,菌种稍微突出菌棒的表面,一般每袋接种4穴。每个菌袋接种完毕之后,接种器都需要再一次进行卫生消毒。制作好的菌袋在搬运过程中一定要快速。接种好的菌袋就地摆放,下部铺上塑料薄膜或者草帘,按照顺序码放,一般堆放14~16层,要确保接种面朝上。码放完毕之后,在上方覆盖塑料薄膜或者草帘进行保温处理。

发菌处理

要想实现香菇早发菌、多发菌,应该做好这个阶段的温度控制工作。发菌前20天由于外界温度相对较低,此时应该做好冷棚的增温保温工作,避免菌袋上冻。一般夜间将草帘下放,中午揭帘增温,保证冷棚内自然通风。在这个阶段通常不需要搬动菌棒,密切观察冷棚当中的温度变化。发菌20~30天之后在菌袋内部能够看到一些白色的菌丝向外扩展。当菌丝盘的直径生长到6~7 cm之后,可以对菌袋进行一次翻堆。在此操作过程中一定要小心仔细,避免引入其他杂菌。然后将菌袋码放成“井”字形,每堆控制在10~12层,间隔半个月之后再进行一次翻堆。当菌棒当中的菌絲生长到菌袋的2/3之后,通过在菌袋周围扎上小眼儿加速氧气通入,增加菌丝生长速度,但要严格控制扎眼的深度,不能伤害到菌丝。进入4月之后,外界温度逐渐回升,冷棚当中的温度显著升高,此时要保证冷棚当中的温度控制在22~25℃,温度较高时应该及时进行通风换气,要保证大棚内有新鲜的空气通入。发菌45天左右,菌袋当中的菌丝快速生长,此时菌袋当中的温度会显著升高,这个阶段应该降低温度,冷棚的温度控制在22℃以下,要密切观察大棚温度变化,避免温度过高出现烧堆。通过增加通风量能够有效降低冷棚和菌棒当中的温度。一般经过45天的培养,在菌棒内部能够长满菌丝。

转色期管理

冷棚香菇栽培过程中采用不脱袋转色方式,当菌丝布满菌袋之后继续培养,发现菌袋表面开始生长出白色的绒毛状气生菌丝并存在红棕色的水珠,应该及时将冷棚当中的遮阳物去除,给予菌棒一定的散射光并增大通风量,增加通风次数,保证有空气通入。同时要逐步增加翻堆的次数。通过加强空气供给和户外气体交换加速香菇转色。此阶段冷棚当中的温度控制在18~22℃,遇到低温天气应该做好升温工作,高温天气需强化通风。采用上述手段,一般经过10~15天就能够完成转色。

脱袋摆放

在脱袋摆放之前,对整个冷棚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扫和消毒,一般使用生石灰进行撒播消毒。脱袋时如果遇到高温天气,可以使用消毒过的剪刀,沿着菌袋纵向滑开。在冷棚当中设置高度在25~30 cm的高木架。一边拖沓一边摆放,脱袋之后菌柱与地面呈70°夹角,菌柱之间的距离控制在3~4 cm,每3排为1组,预留出宽20 cm的作业道。脱袋处理之后,应该控制好大棚当中的湿度,防止脱水,影响到产量。

出菇期管理

香菇生长的温度不能超过22℃,要保证菌棒的相对湿度控制在85%~95%,同时还需要做好大棚的通风光照处理。在出菇期的管理过程中,应该进一步拉大冷棚当中的昼夜温度差,通常要控制在10℃上下。白天应该将冷棚中的草帘放下,关闭冷棚,晚上将冷棚通风口打开。一般采用上述手段,4~5天之后就会形成原基。第一潮香菇采收后,需要经过7~10天的恢复期,这个阶段要逐渐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保证冷棚的温度控制在25℃,这样能够促进菌丝快速恢复生长。在管理过程中应该密切观察菌棒的湿度变化情况,如果发现水分不足可以使用注水器向菌棒注水。

参考文献

[1] 魏立敏,张忠伟,姜涛,等.香菇新品种抚香2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3):163-163.

[2] 游玉明,王卫平,尹庆璋,等.香菇反季节栽培技术[J].广西农学报,2003(2):41-42.

[引用信息]李彩珍.冷棚香菇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2020,40(13):74-76.

猜你喜欢

草帘菌棒菌袋
石湖林场香菇种植户(新韵)
牡丹江地区地栽黑木耳废弃菌袋回收利用现状及对策
浅析陇西香菇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
春栽香菇菌袋安全越夏需把“五关”
四色韭黄高效培育技术
JBZ—S—4型菌棒注水机
固定菌袋插杆
橡胶林下鹿角灵芝栽培试验
大棚蔬菜看天巧管
潘巧英巧编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