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俄深化媒体合作提升国际舆论话语权

2020-07-23邵振华

新闻传播 2020年1期
关键词:新媒体

【摘要】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赋予双边关系和合作新的定位和内涵。面对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中俄媒体合作提质升级的必要性、现实性及意义更加凸显。双方应抓住数字时代新媒体发展契机,在内容、平台、技术等多领域交流互鉴,创新发展,不断提升两国在国际舆论场上的话语权,为中俄关系发展及全球治理贡献智慧与力量。

【关键词】中俄新时代;国际舆论话语权;新媒体;合作提质升级

2019年6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声明,宣布发展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赋予双边关系和合作新的定位及内涵。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俄媒体深化合作,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共同发声,体现两国的担当精神和战略协作积极效应,在当前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近年来,中俄两国媒体在国际新闻传播领域都取得显著进步。根据第二届CGTN全球媒体峰会发布的《全球传播生态发展报告(2018)》,当前全球传播的总体格局已有所变化,西方舆论一边倒的形势开始扭转。[1]但不可否认,国际话语权总体仍处于英美等国家主导下。随着中国和俄罗斯综合实力的增强,两国在全球治理和价值观方面不断挑战西方霸权。在此背景下,以美国、英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阵营凭借其强大的媒介霸权,频频向中俄施加舆论压力,甚至公开传播不实言论,损害两国形象。面对复杂的舆论环境,中俄亟需向外界传达客观真相,为各自国家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同时,两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推动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过程中,肩负重任,应当在国际舞台发出正义的声音。正如《俄罗斯报》社长巴维尔·涅戈伊察所说:“我们需要进一步协调立场,通过电视、广播、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等多种渠道让我们的声音能为更多的人所听到、所接受,不仅是介绍各自国家发生的事情,还要就国际性问题传递我们的观点。”[2]

中俄媒体开展国际舆论引领合作首先基于双方高度的政治互信和紧密的利益纽带。建交70年来,两国关系具有高水平、长期性和稳定性特点。双方在政治上始终互相尊重,在涉及国家主权、发展利益与安全关切等重大问题上,一贯相互支持。在全球关键问题上,中国和俄罗斯密切合作,双方都主张世界多极化,坚持平等对话协商,兼顾各方利益。近年来,两国投资、贸易和经济合作出现质的提升,双边经贸额于2019年突破1000亿美元。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同江铁路桥、黑河公路桥等一大批战略性大项目合作成效显著。未来随着“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不断深入对接,双方合作潜力必将进一步释放。两国媒体的合作既服务中俄关系大局,又顺应国际趋势。

其次,中俄媒体合作具有良好的现实基础。自2016年和2017年举办中俄媒体交流年以来,两国媒体合作进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除了中俄媒体论坛等定期合作交流机制之外,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为代表的中国主流媒体,同全俄国家电视广播公司、今日俄罗斯通讯社、俄罗斯报等俄罗斯同行,开展了联合采访、信息产品交换、合办刊物及APP等形式多样的合作。2019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今日俄罗斯国际通讯社策划实施的“乐动中俄”全媒体跨国创意活动,点阅互动量突破10亿次。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俄语频道与全俄国家电视广播公司合作基础牢固且效果显著,双方围绕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新疆问题、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重大主题开展联合拍摄、节目制作,推出了《胜利的回忆》、《丝路文明对话会》等一系列优秀作品,有效提升了两国在有关问题上的国际舆论影响力,形成双赢的良好局面。

当前,在全球互联网及新媒体技术内生动力呈现加速变化的态势下,新闻传播面临革命性变革及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机遇期。通过合作提质升级,加快创新步伐,讲好中国和俄罗斯故事,不断提升舆论话语权,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新闻与信息传播新秩序,是两国媒体共同肩负的使命。

中俄媒体首先应当坚持“内容为王”,加强深层次新闻合作,提升国际议程设置能力。随着网络的普及,受众获取信息途径不断增多,信息过剩的问题日益突出。中俄媒体要持续增强新闻采编的公信度,突出权威观点和声音,在海量信息中打造.第一信源”和“第一解释权”。通过观点引导和舆论引领,让受众群体更好地认知客观形势的变化。两国媒体需进一步增加对彼此报道的维度和厚度,既要在由自身主导或涉彼此的国际问题中积极发声,也应在其他关系世界政治格局的大事件报道上相互策应。2019年香港“修例风波”发生后,“今日俄罗斯(RT)”推出的专题报道《揭开香港的面具》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该报道聚焦香港局势幕后黑手,揭开面具之下的“华盛顿的身影”,被广大网友认为发出了“公正之音”,成为两国媒体协同发声影响国际舆论的范例。

其次,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双方应突破思维定势,积极在新媒体领域打造合作亮点,为国际网络空间治理贡献智慧力量。随着媒体深入融合发展,传统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边界变得模糊。对于舆论场的定义和争夺也在逐步发生改变。今天已经无需“刻意划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受众场景与用户场景、百姓的口头舆论场与主流媒体舆论场,只要有人、有群、有圈、有社交的、能够产生有效传播和影响的地方和平台,都应该主动作为”。[3]因此,依托传统媒体良好合作的基础,中俄双方应积极开拓包括PC、APP、社交等多端在内的更加广泛的联动平台。作为“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交流平台——“中俄头条客户端”是两国媒体顺应时代发展、持续合作结出的硕果之一。该客户端由原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与“今日俄罗斯”国际新闻通讯社联手打造,集合主流媒体优势资源、充分关照双方受众需求,取得良好传播实效。目前中俄双方正在不断探索大众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合作路径,以期实现新媒体领域的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在平台搭建的基础上,媒体应充分利用网络传播跨国界、跨时间、甚至跨语言的特点,围绕全球议题制高点、关键点、两国友好交往热点、亮点,携手打造优质内容,打通传播渠道,共同扩大在国际舆论场和网络空间的影响力。其中尤其应当充分考虑社交网络场景中网民们相互分享、讨论国际事務的全球公共场域。当前,中俄两国网民数量将近10亿,是网络舆论场的中坚力量。中俄媒体应根据社交传播属性及特点,通过共同举办活动、打造“意见领袖”等多样灵活的方式占领民间网络话语权。

第三,中俄媒体应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通过技术创新赋能内容生产和影响力形成。新技术与应用使媒体领域发生颠覆性变革,为内容生产拓展出新的发展空间。中俄同为新媒体发展大国,具有产业需求不断上升、技术研发实力雄厚等相似的发展背景与基础。双方应以先进技术为引领,进一步促进两国媒体在5G+4K/8K+AI”等领域的合作布局,构建媒体技术创新共同体。双方需加强在人工智能、区块链、5G、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网络传播领域的研究应用,及时把握新趋势,研发新产品,使技术成为互联网演变和突破的最大支持。2020年至2021年是两国元首共同确定的“中俄科技创新年”,媒体技术合作是其中应有之义。双方应抓住有利契机,争取实现媒体生产方式和内容形态的变革,满足和占领更多用户需求。

第四,充分利用多边合作平台,增强中俄媒体带动力和引领力。中国和俄罗斯不但是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双方同时在上合、金砖国家等国际组织框架下开展密切合作。随着“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与對接,两国与沿线相关各国交往不断深化。在信息化、数字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有效发出多边合作的声音符合各方利益。中俄应充分利用相关组织框架下的媒体合作机制,推动成员国间媒体开展制度化、常态化的务实合作,加强交流协调,相互借力、共同发声,在重大地区和国际问题上开展新闻报道合作。以中俄为首,加强建立成员国间的互联网合作机制,扩大新媒体交融互动,最终实现‘赛博空间”的互利共赢局面,推动建设良好舆论环境和传播秩序。

专家指出,在国际传播领域,话语权的背后是国家硬实力、软实力以及国家在全球体系中的位置之间的较量。[4]以中俄为首的新兴国家引领的.‘世界其他地区崛起”成为21世纪世界政治经济重大主题。随着国家综合实力和影晌力的提升,中俄媒体在世界传播格局中应当拥有与之相匹配的地位。与此同时,为实现对国家影晌力的争夺和国家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两国媒体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建设性作用。因此,站在中俄关系及全球治理格局新的历史起点上,双方应顺应并抓住数字媒体发展趋势,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不断扩大合作领域,创新合作内容,逐步提升国际舆论影响力,推动建立全球媒体新秩序。

参考文献:

[1]高伟.姜飞.全球传播生态蓝皮书:全球传播生态发展报告(201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10月出版.

[2]孙娟.中俄成功举办媒体交流年合作再上新台阶[R].国际在线http://news.cri.cn/20170702/3b30e36a-ca8c-ab35-cbbe-609f11fb3ec3.html.

[3]江和平.现代传播的四种思维和六个“重新定义”[R].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 13news/auto/news/china/20181017/u7ai8125609.html.

[4]沈国麟,樊祥冲,张畅.争夺话语权:中俄国家电视台在社交媒体上的话语传播[J].新闻记者,2019年4月5日发表.

【作者简介】邵振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欧洲拉美地区语言节目中心制片人。

猜你喜欢

新媒体
融媒体时代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
新形势下精品图书的内容策划与艺术设计创新
报纸副刊的传播意义与运营策略研究
真我与偶像:新媒体语境下的明星与粉丝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新媒体传播机制透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