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种植患者应用不同冠根比种植单冠修复体的治疗效果分析

2020-07-23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1期
关键词:龈沟种植体疗法

文 静

(太原市恒伦口腔医院有限公司菜园门诊部,山西 太原 030002)

牙齿缺损是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恒牙牙裂不完整或者牙齿缺失,在临床中十分常见,牙列缺损会对患者的辅助发音功能、正常拒绝功能产生不利影响,也严重影响患者口腔健康与正常生活[1]。在口腔种植技术的迅速发展下,口腔种植技术已经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分析口腔种植患者应用不同冠根比种植单冠修复体的治疗效果,现将代表性患者的治疗方式汇总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5月~2017年10月在我院口腔科治疗的92例牙列缺损患者纳入研究中,男49例,女43例,年龄32~73岁,平均年龄(55.23±11.29)岁,92例患者中,共植入128颗种植体,其中39例单牙种植,89例多牙种植。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②无法配合治疗者;③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者;④妊娠期与哺乳期患者;⑤骨质疏松患者。按照冠根比的差异,将92例患者分为A组与B组,两组例数相同,均为4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种植体情况上,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针对A组与B组患者,均应用口腔种植法进行治疗,应用Planmeca Romexis 3.01软件来分析牙龈长度、牙冠长度具体数值,将其详细记录下来,冠根比计算方式为牙冠长度/压根长度,根据计算结果,分别采用不同的计算方式。针对A组患者,采用冠根比<1来进行治疗,针对B组患者,应用冠根比1~2来治疗,针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回访,在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23个月,分别针对骨吸收情况来进行对比,在治疗的1个月、3个月、6个月,对比两组骨代谢指标,指标内容包括OPG、ALP、BGP,针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两组患者种植牙脱落情况的对比显示,在治疗后12个月、18个月、24个月,脱落率对比无显著差异(表1)。在治疗前,两组龈沟液骨代谢指标无显著差异,在治疗12个月、18个月、24个月,两组龈沟液骨代谢指标也无显著差异(表2)。在周围骨吸收情况上,在治疗前后,两组均无显著差异(表3)。

表1 两组种植牙脱落对比[n(%)]

表2 两组龈沟液骨代谢指标()

表2 两组龈沟液骨代谢指标()

组别 时间 OPG(pmol/L) ALP(U/L) BGP(μg/L)A组 治疗前 6.44±1.16 69.31±6.47 12.67±1.65治疗6个月 8.58±1.53 90.91±7.11 18.44±1.32 B组 治疗前 6.45±1.22 69.48±6.10 12.76±1.63治疗6个月 8.78±1.64 92.11±6.99 18.66±1.55

表3 两组骨吸收情况对比()

表3 两组骨吸收情况对比()

组别 n 治疗6个月后 治疗18个月后 治疗24个月后A组 46 0.45±0.07 0.61±0.08 0.82±0.12 B组 46 0.46±0.08 0.60±0.07 0.83±0.14

3 讨 论

在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与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下,由此引发的口腔疾病,也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其中,又以牙裂缺损最为常见,主要是由于龋齿、牙齿外伤、牙髓病等因素引起,牙列缺损不仅影响美观,也会对患者的正常发音、咀嚼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一旦出现缺损,要第一时间修复[2]。在治疗方式上,传统疗法主要采用固定义齿修复的方式,该种方式会对牙龈、牙根产生压力,容易诱发一系列并发症,不太美观,因此,该种疗法已经被逐步淘汰。在口腔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下,单冠修复体种植疗法在临床中也开始得到推行,该种治疗措施是通过手术疗法,将牙体植入缺损位置上下颌骨中,在伤口愈合后,再安装假牙,其种植体包括颈部、体部、基台部、基桩构成,常见的材料有陶瓷类、碳素类、合金材料类、复合材料类等[3]。单冠修复体种植疗法能够与人体骨骼产生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避免对邻牙产生伤害,美观、固定,并发症发生率低,比起传统治疗方式,患者的语言功能、咀嚼功能、固位功能、舒适功能等均更为理想。口腔种植疗法将种植体与上部结构基台结合,形成修复体,不需要额外设置金属卡环,对患者健康牙齿的伤害非常小,比起传统的义齿,也更加卫生、稳固,在修复时,不需要磨损健康义齿,更加美观。

现有的临床研究显示,种植体冠根比与种植体生存率、周围骨吸收情况的关联度并不高,但是,有学者提出,冠根比越大,骨组织应力更大,会进一步加重骨吸收情况,研究还存在争议。基于此,本研究针对冠根比<1、冠根比为1~2的疗效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在治疗后12个月、18个月、24个月,脱落率对比无显著差异。在治疗前,两组龈沟液骨代谢指标无显著差异,在治疗12个月、18个月、24个月,两组两组龈沟液骨代谢指标也无显著差异。在周围骨吸收情况上,在治疗前后,两组均无显著差异。这从侧面提示,冠根比的不同不会对骨代谢、骨吸收情况产生影响,冠根比越大,也不会对牙槽骨的吸收产生影响。因此,冠根比不同,不会影响口腔种植的效果,冠根比1~2更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猜你喜欢

龈沟种植体疗法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吸烟对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中医毫火针疗法的研究进展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
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2、IFN-γ、IL-4、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血友病男性患者与健康男性龈沟出血指数的比较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