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美白对虾小棚养殖整治、绿色安全转型之路浅析

2020-07-21宋迁红,赵永锋

科学养鱼 2020年6期
关键词:养虾养殖面积尾水

通州区8000亩养虾面积已全部整治到位,转型从事扣蟹培育、小龙虾养殖、澳洲龙虾等,今年受“疫情”影响,效益不佳

笔者一行首先跟随南通市水产站倪建忠站长(以下简称倪站)、通州区农业农村局水产技术指导站蒋建斌站长(以下简称蒋站)来到通州区东社镇横马村东顺养殖合作社,这里曾经是南美白对虾小棚养殖基地,拥有小棚面积1000亩。如今小棚已经全部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扣蟹土池培育。

笔者:通州区小棚养虾整改情况如何?

蒋站:通州区的小棚养虾最早是作为南通市设施渔业的考核项目,起始于2012年,当时定的指标是发展200亩小棚。一开始产量很低,一张棚能达到二三百千克算是高产了,也没太大的效益。发展速度最快的是在2013、2014年,养殖产量、面积、效益迅速增加。

然后,问题来了,就是使用地下水的问题。开始我们也测量的,盐度就是二三,不会超过5的。后来发现排出来的水把稻秧弄死了,对周边农田造成了影响。我说这不可能,又专门请人来测,盐度都是7以上,完全是半咸水了,海水也不过盐度20。这么高的盐度对南美白对虾中后期的生长有好处,对氨氮、亚硝酸盐的处理也比较容易,而且产量也高,500千克以上很普通,一户赚个30万、50万元很轻松,2016、2017年是技术完全成熟的两年,几乎家家赚钱。随着地下井越打越深,举报信也越来越多,一开始打十几米深,后来打到四十几米,水就是咸的,盐度10左右。每茬虾排1次水,每年排两次,而且第1次排水正好是水稻插秧高峰期。周围河道被盐化了,农民就举报了。

到了2018年,督查组过来了,然后就是全面整改,一律不允许用地下水养虾。

我们通州区转型整改主要是拆棚,改为扣蟹养殖、小龙虾养殖和红螯螯虾养殖等,全部使用淡水。目前全通州区8300亩小棚养虾,只剩二十几张棚。其中一家是用纯淡水小棚养虾,一张棚可以有350千克产量,效益还可以;另外一家是露天池养虾。现在站里为了这几户每周要跑一圈,测量盐度,没有盐度养虾可以,如果被查到打井,水利部门将对其立案处罚。但这是零星的,可以说通州区是百分之百整治到位了。

笔者:如果要进行南美白对虾养殖,是否有比较成熟的、相对安全的养殖模式?

倪站:南美白对虾可以养,在南通利用“四大家鱼”养殖池套养白对虾已经有10年了,技术也比较成熟。具体方法是:每年5月底亩放对虾苗1万尾,亩产40~50千克,规格40尾/千克,当年10月沿着塘边下地笼收捕,养殖过程中不投喂饲料,只是收捕前在地笼周围投些饲料,基本可以保证把全池对虾收干净。由于放得少,虾基本不生病,收益比较稳定。

笔者:小棚养虾整改成本高吗?

蒋站:这个是整改不是新建,整改相对成本稍微小一点,可以充分利用原来南美白对虾现有大棚的自身条件。比如说转养扣蟹的,我们将两张大棚中间的一个堤坝拆掉,合二为一,整个深度还是保持原来的60厘米左右的水深,原有一张南美白对虾小棚在0.7亩左右,现在两棚并成一个蟹塘,面积在1.5亩左右。

虾塘四周采用塑料盖板作为防逃板、防逃设施,里边专门针对池塘养殖特点,安装双重的排水设施,外围确保河蟹不逃逸。对于坡岸,传统的养殖坡比一般在1∶(2~3),而原来小棚的坡面比较陡,坡比一般在1∶0.8左右,为了防止堤坝坍塌,在坡面上面覆了一层0.2毫米的尼龙薄膜,这个尼龙薄膜质量比较好,是抗氧化的,使用寿命3~5年。

笔者:小棚转型转产,对水质环境的改良起到哪些作用?

倪站:改了之后最大的特点就是取得了比较良好的生态效益。首先,扣蟹养殖用的是外河的河道水,不打井采地下水,对周边的环境不会造成破坏;其次,扣蟹养殖中途不换水,只需慢慢将池水加高就行了,用水量不大。而且扣蟹培育池在养殖过程中会生长大量的水草,在起到为扣蟹提供躲避场所的同时,也净化了水质,所以往往在高温季节,扣蟹池里的水质比外河水还要好,尾水的处理问题一点也不用担心。像河蟹、小龙虾还有青虾、红螯螯虾养殖,若水质不好通常也拿不到产量,因此转型后最大的好处就是不采地下水了,排出的尾水也达标了。

笔者:南通是2018年开始整治小棚养虾,

2019年开始转产,一年过去了,那些虾农的效益还好吗?

蒋站:整个通州区一共转产扣蟹养殖面积两三千亩,没人要的由政府复耕,费用政府买单。东顺合作社总面积1000亩,共有4个分场,全区这么大规模的不会少于20个。2018年整改完成,2019年开始扣蟹培育,以大规格蟹为亲本(6公5母),扣蟹一般价格60元/千克以上,普通的40~50元/千克,亩产扣蟹175千克以上。沿海地区一直都有育扣蟹的传统,一些养虾老板原来在东凌就有扣蟹养殖基地,小棚养虾整改后,现在规模又扩大了一点,扣蟹主要销到常州、高淳、苏州等地。

今年情况比较特殊,往年扣蟹销售结束得早,今年到4月下旬还有少量在卖,最便宜的时候扣蟹只有14元/千克。主要是一开始由于疫情出不去,再加上去年河蟹市场行情不好,扣蟹价格就下来了,今年亏损的情况比较普遍。

笔者:扣蟹行情差和小棚养虾转养扣蟹有关系吗?

倪站:应该说关系不大,因为整个南通地区比如“两东”等扣蟹养殖本来体量就比较大,像启东就有扣蟹养殖面积2.9万亩,而小棚转养扣蟹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如东最早有10万亩进行扣蟹培育,后来转养南美白对虾减到3万亩。因此,小棚转养扣蟹行情不好主要还是受“疫情”影响大。

2019年没有极端高温,晴天天数多,成蟹和扣蟹产量都很高,产量高但价格下来了。扣蟹销售旺季是1月15日到3月初,这段时间中的大部分时间生产属于停滞状态,而且去年河蟹行情不好,就算没有“疫情”,扣蟹价格和前年相比也会下来。

如东老海堤内作为南美白对虾养殖缓冲区暂时保留,不再新建、扩建和改建,老海堤外虾塘全部整改到位

南通市如东县是小棚养虾的重点区域,小棚养虾曾一度被冠以“如东模式”而加以推广,因此,这里也是整改的重点县。在结束了通州区的调研后,笔者一行又来到了如东县采访了如东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周亚文站长(以下简称周站),了解这里的转型和整治现状。

笔者:如东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那么大,是因为当地的条件特别适合养对虾吗?

周站:这个也不能这么说,其实适合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地方在江苏来说有很多,至于如东,是从2005年开始养对虾的。江苏是河蟹养殖大省,如东又是河蟹育苗集中的地方,有段时间豆蟹行情不好,蟹农纷纷在寻找出路,于是就开始试养南美白对虾,时间段正逢海南高位池养虾病害高发,海南的苗卖不掉,提供的都是好苗,因此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效果确实是好,一下就获得了成功。于是产业迅速兴起,原来的豆蟹棚很多,稍加改造马上就可以养了,速度发展很快。

刚开始首先兴起的是外塘养殖,那时效果还是非常好的,随着水源质量的下降,外塘水养殖的成功率也随之下降。于是慢慢地打地下水、小棚养虾就发展起来了。小棚养虾有一造、两造、三造,放养密度大,水质调控要求更加高。所以,不敢用外河水源,如果有点问题损失也大。

一张棚一般0.6~0.7亩,好的可以产出750千克成虾,成本24元/千克,产量高成本还要低。小棚养殖的优点在于棚与棚之间相对封闭,对风险的控制能力相对稳定,就算是其中有一张棚出了问题影响也不大,30%成功就能保本,50张棚只要其中的30张棚没有问题就足够赚钱了,而外塘高位池养殖若一池损失那就大了。

笔者:如东是小棚养南美白对虾的重点区域,此次转型整改都有哪些措施?

周站:如东南美白对虾养殖总面积共有11.3万亩,其中小棚养虾7万亩,其余是外塘露天池养殖、工厂化养殖等。我们的整治主要是分区域的,如东属于沿海地区,海边的土地实际上种不了田,考虑到实际情况,从一开始发展南美白对虾养殖时,我们也出了一个文件,按照我们原来的老海堤这条红线,海堤外可以发展养殖,海堤内当时是不允许养殖的。后来因为南美白对虾产业的效益好,海堤内也有人在养了。老百姓看到有钱挣,自然就会效仿。

后来南美白对虾养殖开始整治了,经过反复沟通决定,老海堤之内不许养,老海堤之外作为“缓冲区”,也就是作为过渡,暂时可以养殖南美白对虾,但仅是在原有面积的基础上养殖,绝不准新建、改建、扩建养殖。具体来说,就是根据灌溉水系覆盖区、滩涂区、农田灌溉区等不同类型,将如东县陆域划分为内陆区域和沿海区域。内陆区域绝大部分为适宜水稻种植的非旱区,为防止含盐养殖尾水的排放对水稻种植的影响,内陆区域确定为排放尾水中含有一定盐度的南美白对虾等禁止养殖区。沿海区域因基本土地含盐量较高等原因为不适宜水稻种植的旱作区,暂定为南美白对虾过渡养殖区。内陆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总面积为28380亩,2018年年底已全部完成整治。

内陆地区整改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拆除和平整大(小)棚后土地面积12419亩,平整池塘土地面积4468.53亩,目前大部分平整土地已恢复耕种或植树,转产面积8635亩,大(小)棚拆除停止养殖面积2531.23亩,池塘未平整停止养殖面积1573.4亩。其中转产的不再养殖南美白对虾,改用外河水养殖红螯螯虾、罗氏沼虾、甲鱼、扣蟹等淡水名特水产品种。停止养殖的也在观望,小棚空着,比起养殖南美白对虾,转产后的效益当然是要差一点的。

笔者:对于现在暂定为“缓冲区”的养殖水面采取了哪些措施进行尾水的整治?

周站:属于“缓冲区”的在整治前有8.3万亩,现在还剩7万多亩,因为其中拿出一部分面积来做尾水处理了。尾水处理主要是政府引导、虾农配合,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生态河塘模式,拿出部分面积进行水处理,比如说10亩虾塘拿出2亩建生态沟塘,不养虾专门用作尾水处理。另外,就是在养殖集中区建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养殖尾水等“五位一体”,集中处理,每张棚付排污费即可。这个要在相对集中区域,如果分散则费用太大,主要是排管道的成本太高,

2017年底开始整改,2018年底要求内陆全部完成,拆掉或转养,沿海完成50%,到2019年底沿海地区全面完成,尾水达标排放,还包括锅炉尾气、取水井等的整治。

沿海地区的整治要求所有养殖模式的养殖尾水必须通过净化沟进行生物、化学等措施净化,或经过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实行达标排放,标准执行《海水养殖水排放要求》(沟塘净化是指养殖户必须通过缩减现有养殖面积)。养殖尾水排放前养殖户要对拟排放的尾水进行检测,达标后方可排放。沿海地区整治前养殖面积83403亩,经过整治目前沿海地区仍有养殖面积76292.5亩,其中大(小)棚养殖面积47766亩,池塘养殖面积28526亩,采用两种模式进行养殖尾水处理,采用生态沟塘处理养殖尾水模式占养殖面积32382亩,建设生态沟塘面积7417亩,采用集中处理养殖尾水模式沟塘面积12139亩,池塘原塘处理模式养殖面积28526亩。

根据本地特色在推进生物絮团零换水或者少换水养殖模式,对养殖比较集中的区域实行养殖尾水集中处理的模式,如何丫村有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约4500亩,结合实际情况,率先在全县引进一套养殖尾水专业处理系统,对何丫村南美白对虾养殖尾水进行全部集中,通过纳管收集进污水处理厂处理,大部分镇(区)采用绿色、生态、可持续的生态沟塘模式进行尾水处理,同时鼓励发展工厂化养殖,现在有外向型农业开发区4000米2。

笔者:听说在整治过程中遇到很多阻力,主要来自于哪些方面?

周站:在沿海的缓冲区有一些外塘,本来这里就是养虾的,种不了田,养殖水体比较大,但是养殖稳定性不如小棚,如果一池不好带来的损失也大。实际上带来压力的就是这些外塘,他们希望政府同意把外塘改成小棚,而政府严禁新增、改建、扩建小棚养殖,想改变养殖模式基本没有可能。

后记

在调研过程中,笔者除了感受到政府对环境改善的决心外,也有几点感悟。

1.对小棚养虾的整治,当地虾农都表示理解,笔者在通州东顺合作社二分场问沈老板:作为虾农,转产第一年就遇到亏损,你怎么想?沈老板说,小棚整治是大势所趋,遇到天灾也是没办法的,今年育扣蟹亏了105万元。原来扣蟹价100元/千克,今年最低10元/千克。按照往年的情况来看,最起码是赚105万元的。不过他表示,这种极端的价格以后很难有了。正常都在40元/千克以上,每亩扣蟹塘可以赚2000元。大母本产的扣蟹要卖到90元/千克左右。

小棚没拆之前,这里的土经太阳一晒就发白,蔬菜都种不活。养扣蟹起到土壤修复的作用,3年以后就可以种菜了。沈老板认为,长期来看这是好事。

2.在如东问到“缓冲区”养殖有没有整治时间表、会不会将来也会被取缔时,周亚文站长表示目前还没有。笔者认为,海堤外侧本身就有盐度,无法种田,当地老百姓没有收入,养殖南美白对虾给他们带来了效益,因此在做好管理的同时,对缓冲区不要搞“一刀切”。

猜你喜欢

养虾养殖面积尾水
大通湖流域稻虾种养尾水分析与治理对策
养殖面积逐年减少!珠三角这条鱼曾风靡一时,为何现在渔民都不愿养殖它?
工厂化循环水尾水治理系统技术
出苗量增长30%仍畅销!养殖面积、饲料容量再增!这条“网红鱼”开年拿下第一局
年年养造造赚,这位养虾30年的“老行尊”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2亩虾池,一年赚80万!造造成功,这个养虾人震惊了业界
岳阳县某连片池塘养殖尾水冬季处理效果评价
32万多亩养殖面积,产量全国第二!600多人共谋广西南美白对虾业的变革,这场盛会不简单
不简单!小小饲料有大大能量,虾壮乐为何深受养虾人的喜爱
利润1万多元/亩,养到就是赚到,今年你成功养虾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