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四海之腧与醒脑开窍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对照效果研究

2020-07-21周晓春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9期
关键词:四海中风缺血性

周晓春

(唐山市丰润区中医医院 中风二科,河北 丰润 063000)

0 引言

脑血管疾病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类疾病,其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在临床治疗中风中针灸是常用的手段之一,其疗效良好、费用较低。近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分出较多流派,各自均强化本身的经验优势,欠缺深度的理论研究[1-2]。本研究择取54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归入研究,旨在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实施效果,正文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择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归为观察对象,选入时间为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样本例数为54例。通过随机归类方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以27例为一组。在对照组中,男15例,女12例;年龄34-75岁,平均(58.28±3.27)岁。在观察组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35-76岁,平均(59.73±3.15)岁。将2组患者的各类基础资料进行比照,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均与急性缺血性中风诊断标准相符,并通过头颅CT及MRI进行确诊;②发病时间在2周内,且生命体征较为稳定;③出现语言及肢体功能障碍、口角歪斜等临床表现。排除标准:①出血性中风患者,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等:②脑缺血短暂性发病、腔隙性脑梗塞;③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④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⑤精神障碍患者。

1.2 方法。所有研究患者均实施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实施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实施内关用泻方法,取患者水沟穴,行雀啄法;取三阴交穴,行补法;取尺泽、极泉、委中穴,行提插方法,确保肢体发生3次抖动,三阴交留针,其他穴位均不留针[3]。观察组实施针刺四海之腧治疗:取风府及哑门往下领处进行针刺,深度为0.5-1寸,平刺0.5-0.8寸百会穴,直刺大椎及大杼0.5寸,并直刺气冲、人迎穴0.5寸,注意错开动脉,直刺下巨虚、上巨虚、足三里1-1.5寸;对患者进行针刺的过程中,均需保证产生酸、麻、胀、重之感,同时结合患者的不同身体素质施以差异化的补虚泻实手法,留针30分钟,相隔10分钟1次行针[4]。

1.3 观察指标。①评估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其判定指标包括八个项目,分值为0-45分。0至15分为轻度,16-30分为中度,31-45分为重度。②判定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具体包括:患者的功能缺损分值减少程度在91%-100%区间,且处于0级病残程度为显效;功能缺损分值减少程度在46%-90%区间,且处于1-3级病残程度为有效;功能缺损分值减少程度在18%-45%区间为好转;功能缺损分值减少程度低于17%为无效。③观察2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2组患者的研究数据通过SPSS 13.0统计软件完成分析,以“均数±标准差”方式展现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纤维蛋白原指标,实施t检验。以率(%)形式表现患者的临床疗效,行卡方检验。组间对比P<0.05,即可证实以上各个指标有差异性。

2 结果

2.1 比较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均有所好转,P<0.05;但2组之间的改善幅度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见表1。

表1 比较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分)

2.2 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区别,P>0.05,具体见表2。

表2 对比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

2.3 对比2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指标。与治疗前对比,观察组治疗后的纤维蛋白原指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的纤维蛋白原指标也有所下降,但治疗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体见表3。

表3 比较2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指标(g/L)

3 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增快,导致人们的社会压力逐步升高,使得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进一步上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影响[5-6]。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治疗后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均有所改善,P<0.05;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对P>0.05;同时,相较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的纤维蛋白原指标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的纤维蛋白原指标也有所下降,但治疗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说明,四海之腧针刺治疗和醒脑开窍法治疗均能够有效改善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从安全角度和依从性方面来看,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会促使肢体抽动,其具有较明显的刺激量,有可能导致组织损伤;而四海之腧治疗对穴位的损伤程度较轻,其刺激量少。此外,药物联合针四海之腧治疗不仅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减少对各类中风危险因素的风险,这可能对四海之腧针刺的作用机制作出某种程度的诊释[7-8]。

综上所述,四海之腧针刺应用于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治疗中,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能够降低中风危险因素的威胁。由于本次研究所选取的样本数有限,因此观察指标不一定具有代表性,难以充分体现中风患者的群体特点,对四海之腧针刺在中风治疗中的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验证。因此,还需要通过更加深入的临床观察,探讨四海之腧针刺的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四海中风缺血性
白芍-甘草药对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四海心连·云端汇聚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巅峰对决,四海争霸
日照:联动四海八方
“最美奋斗者”——陈景润
缺血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的影响因素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红黄绿”三色套餐查中风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