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足球训练中运动员心理素质因素影响探讨

2020-07-20刘磊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7期
关键词:训练效果足球训练心理素质

摘  要:高校体育教师在足球训练中,会比较重视运动员的体能、技术方面的训练,很少会去考虑到心理素质方面的训练。为此,本文就简单探讨了高校足球训练中,运动员心理素质对训练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提高高校足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足球训练;心理素质;训练效果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全民健身热潮及校园足球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对足球训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并且也在积极改进足球训练的形式与内容,旨在促进高校足球训练的科学发展。不过,根据高校足球训练的现状来看,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团队配置不足、计划安排不科学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足球运动的良性发展,还会造成高校足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低下等问题。因此,加强高校足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对推动我国校园足球的健康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高校足球训练现状

足球被称之为世界第一运动,受众遍布各个社会阶层与年龄段,每四年一届的世界杯甚至可以和奥运会的影响力相提并论。近些年,我国校园足球发展迅速,尤其是高校足球运动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高校足球训练对高校足球运动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直接关系着高校足球运动的发展,运动员在比赛中所体现出来的能力,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体能、技战术水平及心理素质等。

当前,我国高校足球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一是,硬件设施不完备。足球运动与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项目不同,对场地的要求比较高,虽然很多高校都有足球场,可以用于平时的足球训练,但对足球场地的维护并不是很积极,这样就会给运动员的训练带来一定的影响,严重阻碍了高校足球运动的长远发展[1]。二是,足球训练计划科学性不足。足球运动训练的根本目的是提升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运动水平,但传统的训练模式显然是存在一些缺陷,如过于关注体能及个人技能的提升,忽视了运动员的能动性潜能挖掘,还有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不利于我国高校足球运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三是,高校足球训练缺乏心理干预。足球运动是一项生理与心理的复合型活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运动员可以发挥出训练效果的重要保障,否则即便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多好,都不能赢得比赛。目前,我国高校足球训练并没有认识到心理干预的价值,同时也缺少专业的人员负责高校足球训练中的心理干预,不利于我国高校足球训练的专业化水平提高。

二、运动员心理素质对高校足球训练的影响

高校足球运动员都是以大学生为主,他们是足球训练的主要参与者,也是训练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现阶段,大学生足球运动员在技术水平、体能素质方面并没有很大的差别,基本在同一水平线上,而影响高校训练效果的突出要素就是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通常情况下,大学生运動员的心理素质对足球训练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维影响

在足球训练中,运动员需求拥有敏捷的思维来帮助自己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使其能够在剧烈的运动中保持判断的正确率。而这需要建立在运动员能够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前提下,这样才能降低在训练中的出错几率,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

2.情绪影响

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在训练中的情绪。对任何一项运动来说,运动员的情绪会对自身能力及潜能的发挥有着重要的影响,足球运动同样如此,在剧烈的运动中运动员的情绪起伏是比较正常的,但如果情绪起伏过大,就会对自身技战术水平的发挥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体训练的效果[2]。

3.技战术影响

足球训练水平的高低不是体现在个人能力上的发挥,而是在运动员个人技术及团队战术能够得到体现。但是,根据高校足球训练的现状来看,很多运动员所表现出来的水平,并不是真实的水平,这是由于在训练中一些突发情况会让运动员的精力分散,无法控制自己的心理变化,从而降低在技术上的掌控力与战术上的配合,无法发挥出真正的水平。反之,如果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他们就可以在训练中从容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及时调整战术和技术的配合,保证训练的效果。

4.意志力影响

高校足球运动训练比较枯燥、强度大,很多运动员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畏难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心理素质较好的运动员往往可以保质保量完成训练任务,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而心理较差的运动员,就无法按照要求完成训练,长此以往自身的水平就不能得到提高。

5.自信心

挫折训练是高校足球训练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中,优秀的运动员都有着较强的抗挫折能力,可以在训练中或比赛中发挥出自己真实的水平。树立自信心是挫折训练的开始,也是培养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让他们在足球运动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

三、加强高校足球训练中运动员心理素质的策略

1.端正训练态度

若要真正发挥出足球训练的效果,最重要的就是运动员可以先端正自己的态度,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训练中去。对此,这就必须让运动员可以在平时的训练中全面认识自我,培养其良好的集体荣誉感与责任心。具体来说,可以通过难度不同、侧重点不同的训练,来让他们多体会与感知,在各种训练情况下去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把握训练的心理变化,使其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应对方法。

2.实战和模拟相结合

足球训练与比赛存在很大的差别,特别是运动员的心理方面,对待训练与比赛是截然不同的。要想提高足球运动的心理素质,主要还是通过比赛来进行,一般在比赛的过程中,运动员的技术与体能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往往经验丰富的运动员会占据更大优势,他们可以更好地适应高强度的运动和思维,掌控比赛的节奏,充分发挥出个人的实力,甚至可以超水平发挥。因此,在高校足球训练中,应通过模拟比赛或参加区域性、全国性的大赛来培养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以此促进他们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3]。

3.心理干预与体能训练相结合

在足球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中,心理干预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可以满足当下高校足球训练科学发展的需要,可以将平时的体能训练与心理干预相结合,根据运动员在平时体能训练中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适时干预、及时引导,帮助他们可以更好地调整情绪,提高训练的水平,这样才可以真正促进高校足球运动的全面发展。

4.言语暗示激励

部分足球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中表现十分优秀,但在一些重要训练赛、比赛中,就会出现一些心理波动,导致真正的训练水平没能发挥出来。对于这种情况,教练应通过言语暗示来激励他们,以正面积极的言语来挖掘运动员的潜能,使其在足球训练中或比赛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成绩。当然,除了他人的言语激励,更重要的是自我言语激励。所以,在高校足球训练中,要让运动员可以学会自我言语激励,可以让他们在情绪低落的时候,能够通过自我言语激励来充满斗志,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足球训练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足球运动员来说,良好的心理素质与技战术方面的提升一样重要。培养足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不仅可以激发他们训练的创造性、主动性及探索性,还可以保证他们在比赛中面对各种突发情况时,能够沉着冷静应对,促使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所以,高校足球训练中应加强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不断提升运动员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高校足球训练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蔚明. 浅析高校足球训练中运动员心理素质因素影响[J]. 考试周刊,2016,000(033):111-112.

[2]  佟长江. 高校足球训练中运动员心理素质因素探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8,008(006):21-22.

[3]  干志刚. 浅析高校足球训练中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J]. 拳击与格斗,2017(18):41.

作者简介:刘磊,1981.10,男,天津,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足球。

猜你喜欢

训练效果足球训练心理素质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探析
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训练方法之我见
提高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效果的方法研究
小学体育足球训练的问题与对策
例谈发散性思维训练
青少年足球体能训练的思考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