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护理专业大学生职业认同的基础调查分析

2020-07-20曾朝锋

科教导刊 2020年16期
关键词:护理职业意愿职业

钟 焱 曾朝锋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 湖南·长沙 410100)

护理专业大学生的职业认同属于个体认同层面,是护生对护理职业的积极认可,肯定自己的专业技能,并将个人的职业理想与公众对该职业的期望统一起来。护理学生的职业认同可影响其从事护理工作的意愿度、意志力、成就感和事业心等。据相关统计发现大专学历护士是我国护理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比例高达将近50%,而医卫类的高职院校是我国护理人才培养和输出的重要基地,分析高职护生职业认同提升的影响因素,助力高职护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1 对象与方法

问卷调查以本院护理专业大学生的240 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由研究者自行设计,根据高职护生的性别、出生地、是否独生子女、年级、专业等变量因素分析护理大学生的从业意愿、就业憧憬、职业规划以及职业认知等。问卷调查由统一培训的研究人员随机进入护理班级进行调查,在取得知情同意后,使用统一指导语,问卷当场填写并回收,被研究者采用自评的方法独立完成问卷。

2 结果

2.1 一般结果

采用随机发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40 份,回收有效问卷218 份,有效回收率为91.00%。参与问卷调查女大学生占86.70%(189 人),男大学生仅占13.30%(29 人);大一新生占25.23%(55 人),老生占29.82%(65 人),即将毕业的学生人数较多仅占44.95%(98 人),此次调查从数量、年级方面的分布基本合理,调查结果具有的调查意义。

2.2 高职护生从业意愿度分析

从总体调查数据分析发现,毕业后会从事护理工作的学生占68.35%(149 人),不确定的占28.90%(63 人),明确表示不会从事护理工作的占2.75%%(6 人),就目前国内护理人员严重缺乏的情况下,高职院校护生整体从业愿度的水平较低,从不确定是否从事护理工作的学生数量来看,本院有很大一部分护生的从业意志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通过具体分析发现高职护理大学生毕业后从事护理工作的意愿在性别、户籍、是否独生子女、年级上存在较大差异:从性别上来看,男生(75.86%)的从业意愿度明显比女生(67.20%)更强烈;来自农村的学生从业意愿比城镇的学生高10.79%,比来自城市的学生竟然高23.29%;从不同年级分析来看,新生和老生的从业意愿度差别不到,但令人感到悲观的是即将毕业的护理学生从业意愿只有64.29%,这充分说明高职护生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和实习实训,对护理职业的认同度逐渐下降,对高职护生职业认同的提升培养势在必行,具体见表1。

2.3 从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网络上屡见不鲜宣泄出看病难、看病人的愤怒,医务工作者抱怨工作压力大、风险高、待遇低,使得很多医学生产生了信念挫败,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很容易对自我失去信任,同时也对生命的意义产生疑问,对从事医务工作的美好初心蒙上一层阴影。本调查从四个维度分析护生不愿意从事护理工作的因素,发现高达将近56.88%的护生(124 人)不愿意从事护理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太辛苦、舆论让自己觉得医护工作的太危险,具体情况见表2。

表1 高职护生从业意愿在的差异比较(n=218)

表2 高职护生不愿从事护理工作的因素分析(n=218)

3 讨论

(1)职业认知是职业自信,是职业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大学生的职业认同从进入学校接受护理教育开始启蒙,在校期间加强护生对不同类型护理职业内容、职业角色的认知对大学生对未来岗位的敬业程度及职业规划具有重要影响,在护理教学中指导护理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塑造正确的、坚定的职业自信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增强高职护生对外来所从事岗位的自信力。伊朗的Seyyed Mohsen Azizi 等认为自信是护士及助产士的一项关键技能,并且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应加强教育,并通过调研200 名护理学生发现护理和助产专业学生的心理授权和自信心存在显著正相关。[1]张莹等通过调查203 名本科实习护理发现,本科护理专业大学生职业技能、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提升和发展受个人、学校和医院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是否自愿选择护理专业是其职业素养及个人效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而进入医院实习前是否具有实训实践是影响其专业技能发挥和提升的主要影响因素。[2]李敏等通过对170 名三家医院临床护理自我效能感的调查发现,专业认同可解释37.5%的职业倦怠,自我效能感在专业认同和职业倦怠间也起到中介作用,临床护理的专业认同感职业影响其职业怠倦,提升护理的职业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3]

(2)职业规划影响护理医学生的职业意志。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大学生就业择业的底层理论基础;社会实践和医院的实习实训是护理专业大学生进入职场之前的重要人生经历,为就业奠定实践基础;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知识的学习和累计是提高其就业几率和就业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校学期阶段是护理职业认同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其职业发展意向和职业人生规划的关键阶段。张静等通过对928 名全日制护理本科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专业认同进行调研发现,护理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怪规划与其职业认同的提升呈正相关,并认为通过自我认知、学校培养、社会倡导等方式,可使得护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专业认同教育有机结合并相互促进。[4]了解职业特色是大学职业观建设的第一步骤,在校园内,课堂、实验实训中心、社团等向学生宣传或灌输职业有关的信息;建立与学生就业相关的信息平台,提供就业信息的同时,进行职业辅导;以社团为中心开展各类模块活动,如职场挑战赛、创业大赛等。

(3)高职护生职业认同的培养亟待提高。尽管高职院校正进行大规模的人才培养质量诊断改革工作,并在其的专业设置、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学生发展规划等的诊改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高职护士职业认同方面的培养仍存在医学人文课程的设置比例不合理、教学方式陈旧、护生思想道德培养建设不收重视等诸多问题。国内护理行业的护士职业认同普遍偏低,离职率逐年攀升,且护理专业学习的学生有相当数量表示“毕业后不从事护理工作”。冯玉琼等通过调查广元市6 所医院243 名妇产科护理人员的同情心疲乏、职业认同现状等,发现护理人员非常容易出现同情心疲乏,大多护士的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但同情心疲乏与职业认同的提升呈现负相关,经Logistic 多元分层回归分析发现同情心疲劳可解释31.8%的职业认同变异,是职业认同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5]同时,高职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缺非常强调“能力为本”或“技能本位”,其职业认同的提升往往被忽略。饶艳等通过比较五年制不同生源高职护生(高职生、订单生、普高生)的专业认同认为,三种生源的护生专业认同都有待加强,其中订单式护生的专业认同感相对较高,并认为加强校企合作、提升护生的专业情感佳偶、课程思政个性化教育等有利于高职护生职业认同的提升。[6]

4 展望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理清护理职业的发展方向、发展规律和职业再提升途径;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护理、了解护理,进而逐步接受护理并热爱护理专业,全面提升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护理职业意愿职业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护理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职业特色教学改革探讨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