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房下垂矫正的手术方法探讨

2020-07-20邹佳王晶晶唐枭伟宋辉蔡薇李磊戈成旺沈干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外环双环乳晕

邹佳 王晶晶 唐枭伟 宋辉 蔡薇 李磊 戈成旺 沈干

乳房下垂通常可由体重下降、怀孕、哺乳时间过长、衰老皮肤松弛或乳腺组织过多引起,表现为乳房松弛下垂,同时可能出现乳房疼痛、下皱襞皮肤糜烂、瘙痒等不适,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加重心理负担[1-2]。根据乳头与乳房下皱襞、乳房下极的关系,乳房下垂可分为4类:①轻度,乳头在乳房下皱襞水平;②中度,乳头位于乳房下皱襞和乳房下极之间;③重度,乳头乳晕位置低于乳房下极;④假性乳房下垂,乳头乳晕位于乳房下皱襞上方,但整个乳房组织堆积在乳房下极(图1)。纠正乳房下垂的手术有多种,常用的包括双平面假体植入法、双环法和Lejour法等。本文回顾性分析采用改良双环法和Lejour法矫正乳房中、重度下垂的患者46例,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效果及优缺点。

图1 乳房下垂分度Fig. 1 Classification of breast ptosis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9年在我院进行乳房下垂矫正手术的患者46例(共92侧乳房)。患者均未女性,年龄19~43岁(平均32岁);其中,采用改良双环法(A组)20例,Lejour法(B组)26例。所有患者均为中、重度乳房下垂患者。

1.2 手术方法

A组(改良双环法):患者取立位,标记锁骨中点和乳头连线,新乳头定点在此轴线上,距离锁骨中点19~22 cm,并且通常是乳房中轴线与乳房下皱襞线交点的体表投影。内环为原乳头乳晕外缘,外环上极点设计在新乳头上方4~5 cm,即新乳晕上极点,锁骨中线与原乳房下皱襞的交点向上6~6.5 cm为下极点,外环上下极点均在锁骨中线上。正中线至乳头水平距离7~9 cm处设为外环内侧点,以乳头为中心水平线上的对称点为外环外侧点,标记连接外环上下内外4点为椭圆形,即外环。标记原乳房下皱襞,为手术剥离范围。沿内外环设计线切开皮肤,保留外环真皮蒂部真皮层,外环其余部位切开至脂肪层开始剥离,根据乳房组织量切除部分组织,折叠真皮蒂,将原乳头拉至新乳头位置,荷包缝合外环,褥式缝合内外环(图2)。

左:术前设计;右:术后 Left: Design before operation; Right: After operation图2 改良双环法示意图Fig. 2 Preoperative markings for modified double-loop method

B组(Lejour法):新乳头定位于锁骨中线上臂中点水平,设计新乳晕直径4~5 cm。A点为锁骨中点乳头连线与新乳晕上极的交点,B、C点为新乳晕的4点、8点位置,G-H为原乳房下皱襞,原乳房下皱襞与锁骨连线的交点向上2~3 cm为F点(新乳房下皱襞中点)。沿设计线切开,B、C两点绕原乳晕下缘形成舌形瓣,去除该舌形瓣区域表皮,根据原乳房大小适量切除C-B-F范围内部分乳腺、脂肪组织,以及H-F-G阴影范围皮下组织,保留舌形瓣下方的乳腺组织,底面向锁骨方向分离出约4 cm宽的腔隙,将保留的腺体组织缝合固定于胸大肌筋膜(相当于第2肋骨位置);折叠真皮瓣,原乳晕缝合于新乳晕位置;对合B-F和C-F,最终形成垂直缝合切口。F点皮下和胸肌筋膜缝合,形成新的乳房下皱襞(图3)。

图3 Lejour法术前设计示意图Fig. 3 Preoperative markings for Lejour method

对于乳房组织量不够、上极空虚、下垂萎缩严重的患者,单纯乳房提升效果往往不够,亦可结合患者需求联合双平面解剖型假体植入。

1.3 术后评价

术后3个月测量乳晕直径;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根据瘢痕色泽、厚度、血管分布和柔软度4个指标对术后瘢痕进行描述性评价,总分15分,评分越高表示瘢痕越严重;乳房形态评分采用问卷方式,患者对术后乳房形态进行评分,满分为10分,分数越高表示形态越好;同时记录各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4.0进行分析,两组术后乳晕直径、VSS评分和乳房形态评价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4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3~12个月,两组患者乳房下垂均得到有效改善。

A组患者术后乳晕直径(6.45±0.45)cm,B组为(4.61±0.19)cm;VSS量表评分A组为(5.80±0.83),B组为(2.62±0.70);乳房形态评分A组为(6.9±0.72),B组为(9.46±0.81)。

A组术后发生感觉减退2例、瘢痕增宽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0%;B组术后发生乳头乳晕部分坏死1例、感觉减退2例、瘢痕增宽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5.4%。

统计分析显示,B组术后乳晕直径、温哥华瘢痕评分以及乳房形态评分均优于A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性,35岁,术前乳晕直径4.7 cm。改良双环法提升乳头乳晕,并在胸肌后置入200 mL圆盘形假体。术后3个月,乳晕明显增宽,直径5.7 cm;乳晕周围可见部分皮肤褶皱,VSS瘢痕评分5分;患者乳房满意度评价6分(图4)。

患者,女性,31岁,因重度乳房下垂就诊,行Lejour法乳房悬吊术。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未发生明显并发症,乳晕未见明显增宽,乳晕下方可见垂直瘢痕,VSS评分2分,乳房形态评分9分(图5)。

左:术前;右:术后(术后3个月) Left: Before operation; Right: After operation图4 典型病例1(A组)Fig. 4 Typical case 1 (group A)

A:术前正位;B:术前侧位;C:术前设计;D:术后3 d;E、F:术后1年 A: Frontal view before operation; B: Lateral view before operation; C: Preoperative design; E, F: 1 year after operation图5 典型病例2 (B组)Fig. 5 Typical case 2 (group B)

4 讨论

乳房下垂矫正手术是整形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它对患者性功能、身体形象和生活质量的益处已被广泛认可[3]。Cabral等[4]认为,矫正乳房下垂手术能够改善生活质量,并在心理、性和身体健康方面对患者产生积极的影响,患者对治疗结果的满意度较高。

本研究中,A组患者采用保留上部真皮蒂的改良双环法。其优势在于手术瘢痕仅在乳晕一周,较为隐蔽;但缺点也较为明显,乳腺组织切除过程中容易破坏乳头乳晕的血供,也可因下垂严重或乳房组织过多,乳头乳晕位置需较大幅度提升而影响血供,从而导致乳头乳晕坏死等严重的并发症。我们在手术过程中,设计上部真皮瓣,保留部分来源于真皮的血供,同时注意切除组织不宜过多,保证乳头乳晕垂直血供。为预防乳头乳晕坏死,分离过程中注意不能将上下极贯穿,保留乳腺与基底的连接,注意保护主要的乳房营养血供,即胸廓内动脉、胸肩峰动脉、供应前锯肌动脉的穿支、胸外侧动脉和肋间动脉等[5]。本组患者发生轻度感觉减退2例,为给予特殊处理,术后6~12个月时均有所好转。Chiari等[6]认为,保持乳房敏感性的关键是通过分离乳腺外侧神经血管蒂来保护第三、四、五肋间神经外侧皮支的前分支,解剖位置通常在乳房韧带悬吊外侧韧带的深层。另外,改良双环法容易造成乳晕增宽、瘢痕增宽,A组术后乳晕直径增大明显,瘢痕评分显著高于B组。乳晕外周的瘢痕可导致色素沉着的改变,进一步引起乳晕变大[7]。研究认为,降低缝合张力是双环法减少此类并发症的重要手段。术中我们通过充分剥离真皮蒂两侧的皮下,形成乳房皮肤脱套,尽量减少荷包缝合的张力。为降低双环法缝合切口的皱褶程度,可以游离乳晕区皮下组织约1 cm,尽量使缝合后的切口轻度外翻,随时间的延长,切口瘢痕逐渐平整,对合良好,皱褶也明显改善[8-9]。

1956年Wise定义了“倒T形”瘢痕乳房缩小成形术,Lejour在此基础上采用NAC(乳头乳晕复合体)上蒂乳房成形术[10]。随着传统Lejour法的广泛应用,其弊端也逐渐显现:乳房下部皮肤堆积、皱褶明显,且垂直瘢痕过长。为了尽量减少垂直瘢痕,保证NAC的可靠血供,在Lejour法的基础上采用的上真皮蒂、下真皮蒂、上外侧蒂、上内侧蒂、垂直双蒂和游离乳头移植等不同术式均有各自的优缺点[11-12]。B组患者我们采用了垂直上蒂Lejour法,保留NAC上蒂,去除适量乳房中下部组织,游离真皮瓣下方乳腺后腔隙,将NAC及其下保留的乳腺组织上提固定在胸肌筋膜第二肋水平。从术后结果来看,B组术后乳晕直径、瘢痕评分以及乳房形态评分均显著优于A组。B组出现乳头乳晕坏死部分1例,经清创换药,清除坏死组织后,以局部转移皮瓣覆盖,切口愈合良好,但仍可触及硬块。此例患者为重度乳房下垂合并巨大乳房,其提升的幅度较大,NAC上蒂的固定位置相对较高,可能导致了乳晕血供受到影响。Cardoso等[13]认为,提升10 cm以上将导致营养血管的收缩,NAC在新乳头位置插入时会产生更大的张力,建议基底固定乳腺组织时应尽量减小张力,选择2到3个固定点即可,正确地选择固定点能够防止乳房下极的膨出,有利于乳房形态的塑造。

总之,对于中、重度乳房下垂,首选Lejour法乳房上提手术,对于乳腺及脂肪萎缩严重者可考虑同时假体置入;对于无法接受纵向瘢痕的患者,可考虑选用双环法。

猜你喜欢

外环双环乳晕
西安外环高速公路南段通车
首个聚集可调双发射性质的手性双环分子研发成功
双环磺草酮与吡嘧磺隆混用对稻稗的防治效果试验
潘王路南延南外环道路绿化工程设计
乳晕上长小疙瘩是怎么回事
乳晕又大又黑能改善吗?
建设
模仿到底
乳晕变黑是病吗?
水稻田用芽后除草剂双环磺草酮的合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