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师角色冲突:样态、成因、调适

2020-07-18李姝婧康秀云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角色冲突高校教师高校

李姝婧 康秀云

摘 要: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高校教师对高校发展至关重要。高校教师在职业发展中扮演着教育者、学者、知识分子、管理者等多重角色,但因评价机制失衡、利益保障不足、大学行政化现象、角色建设机制缺失等原因,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会产生角色冲突,主要表现为角色模糊、角色失衡、角色错位等样态。高校教师角色冲突的调适在于明确价值指向、构建适宜环境、拓展方式方法。样态、成因及调适成为高校教师角色冲突研究的三个关键维度。

关键词:高校;高校教师;角色冲突

DOI:10.15938/j.cnki.iper.2020.02.025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0)02-0123-05

马克思认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是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1]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承担着神圣的使命,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2]高校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承载着国家、社会、学校等多方角色期待,角色建设不力容易导致角色冲突,制约教师主动成长,甚至导致其扭曲和放弃成长,不但影响教师个人发展、还影响学生质量培养,更关乎高等教育水平与社会主义大学方向。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坚守高校意识形态前沿阵地,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关心和关注教师群体的成长发展,通过行之有效的、适时的调适与引导,及时发现、化解其角色冲突,帮助他们自觉成长为“四有”好老师。

一、高校教师角色冲突的样态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角色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特定地位、社会对个体的期待以及个体行为模式的综合表现。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仅仅承担着某一种社会角色,而是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他所承担的多种角色又总是与更多的社会角色相联系。[4]教师角色是指与教师的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是社会和群体所赋予,对于教师行为的期待。[5]高校教师在职业发展情境中扮演的基本角色主要是教育者、学者、知识分子,部分教师还承担了管理者角色。在社会与家庭生活中,教师还扮演着更加丰富多样的社会角色。高校教师最基本的角色是教育者,它要求教师在教书育人中不断创新理念、方法,将学术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启发学生思考;学者角色要求教师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承担科研任务,实现教学科研的相互促进,在知识链中不断向上求索,成为知识创造者、文化引领者、真理追求者;知识分子角色要求教师立足本学科专业知识,生成强烈的社会伦理正义关怀,具备独立意志、理想主义精神、反思批判与关怀意识,成为社会良知的守护者、核心价值的创造者、引领者和践行者。知识分子角色是大学教师追求生命意义、价值以及生存高境界的表现,是教师个体的一种自我选择和精神追求;[6]管理者角色要求教师以促进高校发展为己任、制定与实施利于师生长远发展的规章制度、政策原则等,是引导、管理与协调的角色。理想状态下,大学教师应具备平衡角色间、角色内矛盾的能力,但现实生活中,作为个体的教师在处理多元复杂的角色关系时难以避免会出现顾此失彼、期望不一、无法自我调控角色等现象,导致内心矛盾、焦虑和不安,产生角色间或角色内部的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形成角色冲突。[7]在学校环境中,高校教师角色冲突主要表现为以下三重样态:

1.角色模糊:角色职责认知不清

角色模糊是个体对角色的期待或规定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不清楚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即对其扮演的角色认识不清、定位不明的迷茫状态。高校教师角色模糊外在表现为教师对自身角色的认知和定位不契合学校的整体角色要求,即高校顺应时代主题、根据国家社会及学校发展战略需要,为教师制定的角色目标要求。这种“不契合”内在根源于教师对个体角色的使命职责以及个体与整体的关系认识不清甚至错误。一方面,部分高校教师不能清晰地认知并认同自身角色使命,对于“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等教师角色的审视模糊片面。另一方面,正如教育者的被需要感主要来自被教育对象需要与被社会需要[8]两个维度,任何个体皆非独立于整体的个体。部分高校教师不能认清个体角色需求与学校社会整体要求的辩证关系,没有认识到个体发展只有处于学校的整体框架规约中并以国家社会战略需要为根本依托,才能得到自我角色的长远发展与完美呈现。如前所述,角色认知与定位偏离角色规范的应然要求,以及不能正确辨析个体角色与整体要求的内在关系,这两种认知的“不契合”自然会外显在教师职业生涯各阶段并成为其职业发展的根本障碍,而教师由此产生的心理不适,反过来将进一步加深其角色的无措感。

2.角色失衡:角色承担顾此失彼

角色失衡是角色扮演者在同时扮演几种不同角色时,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导致角色间的矛盾、对立、抵触、冲突等不平衡现象。一般而言,角色承担者在时间和精力上都有一定的限制,如果不擅长处理角色之间的关系,抑或由于客观体制环境与学术文化环境的不良影响,容易出现角色承担顾此失彼、角色控制与调节不佳等状况。高校教师的角色失衡比较明显地体现在教育者与学者角色失衡、管理者与其他角色失衡这两组冲突中。教育者与学者角色的失衡主要具象为教學与科研的冲突,即教师将大量精力投入学术研究等科研活动,忽视教书育人本分,“重科研、轻教学”导致教学水平低下、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培养质量缺乏保障。教学与科研的冲突在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它加剧了高校浮躁情绪的产生,导致部分教师急功近利甚至不惜做出学术失范行为,严重破坏了大学精神,影响了高校教师的社会形象。管理者与其他角色的失衡主要具象为教师职业角色“多面开花”与职业倦怠的冲突,即部分“双肩挑”教师在处理行政管理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关系时因各角色价值理念与追求目标迥异或个人精力、时间有限,而在处理多种角色关系时相互掣肘,难以平衡取舍,产生身心俱疲、情绪失望、无意义感蔓延等现象,并逐渐作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选择。持续的角色失衡状态不但影响教师学术进步与行政管理效力,更影响高校体制机制的有效运转与大学学术文化环境的持久养成。

3.角色错位:角色扮演偏离预期

角色错位是一种扭曲了的角色行为,即角色扮演者的实际表现与社会群体、组织、他人的期待和要求不相符合。[9]角色错位的产生与个体的文化素养、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性格特点、行为习惯,以及整体的体制机制、政策规范、文化环境等密切相关。个体在扮演任何一种角色时,都可能因角色扮演不力而产生角色错位,呈现“身在其位,不谋其职,或不守其道”的状态。以高校教师知识分子角色为例,这一角色是对教师更高层次的期待,更是大学精神最重要的彰显。它要求高校教师的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兼有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一方面要关注利益和效率,另一方面还应坚持审思批判意识,维护社会正义与伦理关怀。但一些高校教师因角色心理变化的控制能力不足,在学术社会化的过程中,受到学术商业化与市场经济利益的冲击趋向功利主义,关注学术活动潜藏的巨大利润和成果现实转化所带来的实际回报,着眼工具价值而忽视对人类基本信仰与精神世界的终极关照,甚至在学术研究中屈从利益指向,未能坚守学术研究底线,逐渐偏离高校教师应有的角色形象。更有少数教师突破政治、法律、道德底线,给社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高校教师角色错位不但冲击着学术研究的自主性与独立性,更影响着角色本身所蕴涵的高尚、纯粹、正义、良知等本质属性,若不及时加以矫正,最终会走向角色中断甚至角色失败,从而动摇我国高等教育的根基。

二、高校教师角色冲突的成因

高校教师常被不同群体赋予不同角色,如“智力资源开发者”“潜人才的发现者”“人、生命、灵魂的塑造者”“教育改革愿景描绘者”“社会价值守望者与转化者”等。角色期待的多元易导致责任的泛化,教师在社会、学校、自身职业发展等情境都存在着角色认知或行为与期待不协调的内心体验,容易产生情绪衰竭、人格解体、成就感降低甚至职业倦怠。高校教师的角色冲突是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摩擦交融的结果,也是国家、市场、学术权力相互依附、博弈与冲突的产物。但从根本上讲,冲突与否源于角色对心理变化的调控程度,自控适当利于角色行为的协调发展,反之角色冲突就会加剧。一般情况下,教师在个人职业发展情境中能较好地进行角色的自控和调节,而在某些具体阶段也难免经历轻微或严重的角色冲突。

1.评价机制失衡:教学科研比重偏倚

评价机制失衡是我国高校长久以来普遍存在的问题,无论是职称评聘、奖励评价、绩效考核,都在教学与科研两项核心问题的处理上有所偏倚,科研成果数量成为衡量教师职业发展水平的首要因素,而教学效果与教学任务量常常被当作“软指标”。其一,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存在评价方式单一、主观性强、量化程度低、准确性存疑等问题,这些都限制了教学评价全面纳入高校各项规章制度的进程;其二,成果激励机制失衡,突出表现为教学与科研奖励力度差距过大,教学成果在实际收益中居于劣势,相反科研成果占据明显的优势地位,其导向作用凸显。部分教师受职称晋升考核、奖励的驱动,在申报课题、发表成果等科研工作中投入大量精力,易忽视最基本的教育者角色,师生不但课上互动匮乏,课外更是沟通欠缺、情感淡薄,遑论触及心灵、铸造灵魂。

2.利益保障不足:主体地位诉求不满

角色的矛盾和冲突多数是由利益的矛盾和冲突而引起。[10]教师的实际利益影响其社会经济地位与职业尊严,影响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以及教师群体的满意度。高校教师职业人力资本投入高,但收入满意度低,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与商业化繁荣的背景下,与其他经济地位更高的社会群体相比,高校教师对自身的薪酬待遇、发展前景逐渐有了更高的期待。然而,他们的利益诉求并非全部得到满足和实现,特别是在高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博弈过程中,其主体地位经常遭遇失落。高校教师在紧密结合国家现实需求,以知识创新、学术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意识到学术成果的现实转化所带来的实际效益要远远高于单纯的教书育人与恪守师道。因而,更多教师开始学会如何通过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为个人谋取更多的实际经济利益,形成个体收益递增的“良性”循环,以追求更高的经济与社会地位。更有部分教师角色意识不强、角色道德不佳,不履行角色义务,自行其是,行非所求,[11]将知识人应有的批判与反思、良知与情怀置之于外。

3.大学行政化现象:学术、行政本位博弈

长期以来,我国的计划经济及科层制管理模式催生了大学的“行政化”现象。行政与学术两种权力的博弈始终存在,表现为行政与学术事务的界定与分工不清、相互干涉与影响,深层次地反映着官本位与学术本位的矛盾。学术事务试图通过干预行政权力获得优质的发展空间,行政权力通过资源分配、干部任命等方式影响学术事务的走向,行政权力运作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导致教师“学而优则仕”的发展进路,学术失去了应有的超脱和独立。当今,高校教师双肩挑、行政职务与学术道路并行发展的情况相当普遍,随着高校行政、学术各项工作的要求和标准逐步提高,双肩挑教师的工作压力与日俱增,尽管多重角色身份可以充分激发高校教师个体潜能,弥补高校师资短缺,同时有助于协调行政与学术的矛盾关系,但两类角色在价值追求、行为方式、思维导向、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不少兼任行政职务的教师往往因精力有限而在教学科研工作与管理工作发生冲突时,选择个人的学术角色让位于公共行政事务管理者角色,长此以往易引发角色紧张、角色冲突、甚至角色失败。

4.角色建设机制缺失:规范引领尚待明晰

个体是角色建设主体,然而,强化角色意识,更需要外部力量加以调适。高校教师不同于其它社会群体,就业模式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社会经验,学生到教师这一身份的转变与心理的适应乃至教师角色的長期建设需要国家、社会、学校的规范引导与教育管理。高校教师初入职后,会对教师这一神圣职业饱有热忱与激情,但随着教学科研事务不断增多,加之在工作中遭遇挫折,特别是学术投机与不端行为冲击教师的角色理想,部分角色意识与抗压能力薄弱的教师容易对所从事工作产生怀疑和倦怠情绪。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环境复杂,话语生态错综多样,理想信念比过去更容易受到各种挑战而动摇,一些教师的功利化、世俗化思想日益明显。我国高校普遍缺失角色建设机制,即缺乏针对教师的角色意识、角色规范、角色职责等的培养建设,常代之以流于形式的新教师入职培训,日常的角色认同、培养与强化措施亦显缺位,所传递的大学精神并不能触及灵魂。部分教师在不能平衡自身发展各阶段的角色需求与学校角色要求间关系时,得不到明确的引领,不能明晰自身的权利和义务,不能将自身发展与社会历史使命相结合,更不能形成高校教师的角色自觉。

三、高校教师角色冲突的调适

高校教师角色冲突的调适在于教师个体自觉及外部力量的合作协同。个体自觉之于角色意识及行为的养成具有基础性作用,外部调适则根据一定的价值指向,借以体制机制与学术文化等环境,通过有效的方式方法对被调适者加以引导,旨在激发个体自觉意识,增强角色认知,化解角色冲突,使之形成符合社会预期的角色素养,并外化为恰切的角色行为。

1.明确价值指向:政治正确、立德为先

思想是本,行动是形,本正则形立。[12]近年,人们自我意识渐趋觉醒,对现实多元价值目标的追求在提升精神风貌、彰显务实品格的同时也带来了极端个人主义、急功近利等思想,对高校教师角色观念及行为产生不良影响,教师因心理差异会呈现出鲜明的主观心理人格与迥异的角色行为。价值指向作为人进行思维和行动的根本依据,是调适高校教师角色冲突的首要前提,旨在帮助教师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正确政治观,自觉践行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确立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保驾护航的价值观念。正如习近平对学校思政课教师提出的首位要求就是“政治要强”,即“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13]同时,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不仅立学生之德,更要立教师大德,“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才能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14]明确价值目标以帮助教师从思想认识层面回归为学、为师、为人本分,明晰师者的职责使命,激励教师将个体价值追求与国家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为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引领。正如习近平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为谁著书、为谁立说,是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是必须搞清楚的问题;[15]判断价值内涵即引导教师从认知和情感角度在复杂多样、良莠不齐的价值观中进行甄别与选取,明辨是非曲直,以形成正确的荣辱观、是非观、责任观,明确个体之于整体的重要作用;引领价值行为在于帮助教师实现价值目标与内涵的自觉自为。通过自愿遵守、自主建构、自觉指导,达成内在认知与外显行为的统一,使教师以正确的角色价值观念为指导,有选择地接受外部影响,能动地参与改变外部环境的各种活动,提升对自身角色的领悟程度。

2.构建适宜环境:体制机制、学术文化合力协同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6]高校教师角色冲突的调适是融文化性、政治性、科学性、人文性于一体的系统工程,需要高校管理体制机制、学术文化环境发挥合力协同作用,高校环境不但直接影响教师的思想行为、个人发展及价值追求,而且影响调适的实效性。第一,优化体制机制运转生态。体制是有力的思想引导力量,它是一种“人为”秩序,以权威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发挥规训和引导功能。[17]完善管理体制机制,依托“融合发展、协同联动”的思政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构建教学、科研、管理“面对面”的交流平台,减少认知偏差与道德失范;完善考评与激励机制,摒弃教师评价唯学历、唯职称、唯成果现象,增加教学考量,将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夯实价值指向;完善人文关怀机制,优劳优酬、拓宽教师职业发展空间,保障教师办公与生活便利,巩固群众基础;完善角色建设机制,当前我国高校多为学生规划生涯发展,却鲜有专门针对高校教师的角色建设机制。事实上,教师的职业生涯更需要规划与引导,应为教师制定从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到领军人物的阶段性角色预期,使其在学科团队共生发展、长辈榜样示范、朋辈正向影响下,增强角色认知、完善道德人格、生成情感共鸣。第二,浓厚学术与文化氛围。学术是大学的灵魂和生命,良好的学术氛围是激发教研创新活力与维持学术生命力的重要保障。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及学术权力,注重人性化与组织决策下移;营造宽容失败、鼓励争鸣、尊重个性、竞争共生的学术环境,传承崇实、唯实、求实的良好学风;依法治学以清澈学术氛围,形成守护知识产权、维护学术权利、自觉抵制学术不端的校园环境。此外,思想要“唱好戏”,文化必先“搭好台”。校园文化及大学精神以其过程性渗透性的特点,成为角色冲突调适更为深沉和持久的精神力量。依托教学实践主渠道,挖掘、理解和传授知识背后的价值观、道德观、美学观,并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营养,打造具有感染力、亲和力、渗透力且触及教师文化心理与角色认知的精神家园;精神文化协同制度、行为及物质资源文化,以凝聚价值理念、完善制度安排、注重日常养成、丰富文化载体,保持对文化价值理想、生命力与创造力的高度信心,[18]增强滋养心灵、涵育德行的说服力。

3.拓展方式方法:助人自助、革新载体

角色期待的丰富多元对高校教师的知识储备、科研能力、社会经验、人格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调适方式难以奏效。化解高校教师角色冲突的根源在于“助人自助”,即要求贴近人的思想观念、心理需求、行为方式,以拉近主体与认知对象的距离,提升主体认知与改变世界的能力。其一,贴近实际、融入日常,解决个体需求。调适者只有自我转型为积极的等待者、耐心的理解者,切中教师的日常生活与职业发展实际,才能真正把握教师所需所思所想,使其产生心理和情感依赖。其二,榜样示范、角色引领,清晰角色认知。榜样教育是根据教育对象的身心特点与生活实践,以榜样这一特殊的人格形象为载体,对教育对象实施有目的、有计划地示范性引导,使其以榜样为镜鉴,主动调整心理认知,内化榜样的精神品质的教育活动。榜样角色的选取应涉及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各方面,代表大学精神与主流价值,彰显师者使命担当,只有与教师个体实际性质相似,才有助于激发个体内生动力。其三,善用网络,用心交流,增强调适的实效性。互联网突破了传统的教学科研模式,冲击人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思想教化与理论灌输在网络的映衬下愈加苍白无力。要及时利用新媒体技术,抢占网络阵地,调整单点着力、统一发力的工作思路,通过传递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人才培养的整体要求和战略举措,借由各种优势信息资源,如学术会议、新媒体社交平台,提高、丰富并拓宽调适者与被调适者交流沟通的效率、内容与形式,将线上舆论引导和线下思想工作相结合,既“键对键”又“面对面”,更要“心对心”,切实增强调适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29.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N].北京:人民日报,2018-02-01(12).

[3][1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9,172-173.

[4][7]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112,114.

[5] 黄希庭主编.简明心理学词典[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175.

[6] 吕素珍.现实与超越—大学教师理想角色形象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67.

[8] 张业振.论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内涵、逻辑及其实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6):68.

[9][10] 奚从清.角色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133,217.

[11] 奚從清,俞国良.角色理论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194.

[12] 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N].北京:人民日报,2015-08-06(1).

[13]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北京:人民日报,2019-03-19(1).

[14]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务,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N].北京:人民日报,2018-05-03(1).

[15]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北京:人民日报,2016-05-19(2).

[17] 孙其昂.现代性视域中的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J].思想理论教育,2013(9):29.

[18] 冯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8(2):29.

[责任编辑:张学玲]第36卷 第2期2020年4月

猜你喜欢

角色冲突高校教师高校
幸福从“心”开始
高校教师党建参与的“四度”模型研究
从社会学角度辨析史量才的角色扮演及冲突
小学德育新课程教师的角色解读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及其促进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