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5个桉树无性系的适应性对比研究

2020-07-16熊涛付朝阳罗成龙蒙圆沅彭智邦卢万鸿

桉树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保存率雷州材积

熊涛,付朝阳,罗成龙,蒙圆沅,彭智邦,卢万鸿

15个桉树无性系的适应性对比研究

熊涛1,付朝阳1,罗成龙1,蒙圆沅1,彭智邦1,卢万鸿2*

(1.广西国有东门林场,广西 扶绥 532108;2.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广东 湛江 524022)

为研究桉树无性系的遗传变异,筛选适合广东、广西地区丰产适应性强的桉树无性系,为桉树多品系造林选育优良品种,本研究分析了15个桉树无性系在东门、雷州、梧州三个地点的生长表现,对不同性状进行方差分析,估算不同无性系各性状的变异系数。结果表明:3.5 a生杂交桉无性系林分整体生长在3个试验点表现差异明显,3个试验点胸径、树高、材积具有丰富的变异。无性系Y9和Y12胸径、树高、材积对三个地点均表现出很好的适应性,无性系Y15非常适应雷州和梧州地区种植,而Y8表现出对3个试验点均不适应,在选择中首先被淘汰。生产评价中排列靠后的无性系中也有表现优良的单株,无性系林分中,个体表现优良不仅与基因型有关,还与所处林地环境紧密相关,边缘效应和空间效益对无性系评价和单株生长影响极大。经比较,初步筛选出Y9、Y12两个优良无性系号,可作为后续良种选育的基础。

桉树无性系;育种;适应性;遗传变异

桉树是桃金娘科(Myrtaceae)桉属()、杯果木属()和伞房属()植物的统称[1],分布于全球约100个国家和地区[2]。由于桉树速生丰产,用途广泛,目前已在我国多地种植[3]。广西东门林场在20世纪80年代中澳合作项目开展时引进了178个不同桉树树种,培育出DH32-28、DH32-29、DH32-26、DH32-13等多个优良无性系,并在华南地区得到广泛应用。目前许多优良无性系出现退化、缺乏抗性[4]等现象,因此选育优良桉树无性系工作十分重要,相关的研究有:周宏庆等[5]在昆明海口林场对5个桉树品种进行了对比试验,发现史密斯桉()在苗期的生长状况最好;李光友等[6]在广东阳江地区对5个桉树无性系生长性状进行了对比试验,选育出3个抗风性较强的无性系 DH19-6、DH32-13和DH32-29;杨文英等[7]研究了6个桉树无性系在重庆的适应性,筛选出3个表现良好的无性系(G29、DH32-29、DH33-27);李晓琼等[8]对39个无性系进行综合评价后,筛选出可大面积推广的5个优良无性系;王家妍等[9]对16个无性系进行了抗风性对比研究,筛选出5个抗风性和适应性较好的无性系。关于无性系多点试验的研究较少,如李宝福[10]对7个桉树无性系进行了多点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应性较强的巨桉()3号。无性系多点对比试验对桉树良种选育和推广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15个桉树无性系在广东和广西3个地点进行对比试验,以期为桉树良种选育以及推广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与材料

试验地概况与参试材料分别见表1和表2。

表1 试验地地理及气候基本情况

表2 参试材料基本情况

注:*表示桉树中心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的简称。

1.2 试验设计

2014年6月营建试验林,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4个重复,4行5株小区。试验苗木为轻基质组培苗,苗龄为3 ~ 4月,苗高25 ~ 30 cm,地径≥0.25 cm。株行距2 m × 3 m,造林密度为1 667株·hm-2,外围用试验苗木种植2行保护行。

1.3 统计与分析

2017年11月进行林木调查,以每小区第2、3行样木的每木检尺数据作为统计分析材料,每个重复每个无性系样木数为10株,对树高、胸径每木检尺。根据胸径、树高相关数据来计算无性系单株材积。

1.3.1 材积

采用广西林业勘察设计院研制的公式计算单株材积[11]:=0.000 039 2692(-胸径,-树高)。

1.3.2 保存率

保存率[12](%)=现存株数/试验设计原始种植株数×100%,现存株数指正常生长林木,不含风折、倒伏、萌芽株数。

1.3.3 方差分析

用DPS分析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和分析

2.1 生长表现型分析

由表3可知,3.5 a生时雷州点的试验林分生长表现最好,其胸径、树高、材积均值分别为11.9 cm、15.7 m和0.099 5 m³,相对应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4.2%、20.7%、56.5%;其次是东门点,表现较好,胸径、树高、材积均值分别为10.2 cm、15.4m、0.073 1m³,相对应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4.8%、20.5%、61.0%;梧州排在最后,胸径、树高、材积均值分别为9.8 cm、12.8 m和0.055 0 m³,变异系数分别为23.3%、23.3%、59.3%。3个试验点胸径、树高、材积均具有丰富的变异。

表3 3.5 a生桉树无性系试验林表型分析

2.2 3个点试验林各无性系生长性状分析

由表4 ~ 5可知,东门的各无性系胸径与树高均值最大的分别为Y9与Y15,最差的均为Y8;材积以Y9的为最高、Y8的为最低。Y6的保存率达100%,Y8的保存率最低,仅为65%。

梧州的各无性系胸径、树高、材积均值以Y9为最高,Y14的胸径与材积均为最低,而树高则以Y8为最低;保存率最高与最低的分别为Y15与Y10。

雷州的各无性系胸径、树高、材积和保存率均值以Y9为最高;树高与保存率最低的分别为Y8和Y10,Y11的胸径与材积均为最低。

雷州点材积和生长均值均表现优秀,东门点次之,梧州点最差。从整体保存率来看,东门点最高、其次是梧州、最低为雷州,这与风害密切相关。3个试验点的无性系生长表现差异较大,Y9的生长表现最好,适应性最强。

2.3 各无性系生产稳定性分析

由表6可知,Y9无性系整体表现较为均衡,获得了较高的产量且具备较好的稳定性;Y15无性系的胸径和树高生长量较好,但材积不稳定,平均产量不高;Y6无性系和Y12无性系胸径生长量一般,但是树高和材积稳定,能够获得良好的收益。Y2无性系的胸径指标不突出,Y5无性系的树高生长量亦不明显,却在材积指标中具有良好的表现。参试无性系单株产量在同一试验点均有较大差异,这可能与各无性系特有的基因型有关。

表4 3个点试验林保存率 %

表5 3个点试验林基本生长情况表

表6 树高、胸径、材积丰产及稳定性分析

3 讨论和结论

3.5 a生杂交桉无性系林分整体生长在3个试验点表现差异明显,以生长指标胸径、树高、材积均值为参考,3个试验点胸径、树高、材积具有丰富的变异。东门试验点表现最好的为Y9和Y15,梧州试验点表现最好的为Y9和Y10,雷州试验点优于对照的无性系有7个,表现最好的为Y9。

总体而言,无性系Y9的生长表现较好,无论是树高、胸径还是材积,均排前列,具有开发成良种的潜力。生产评价中排列靠后的无性系也有表现优良的单株。无性系林分中,个体表现优良不仅与基因型有关,还与所处林地环境紧密相关,边缘效应和空间效益对无性系评价和单株生长影响重大。

无性系Y9和Y12胸径、树高、材积对3个试验地均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Y15适宜雷州和梧州地区种植,而Y8在3个试验地均表现出生长不适,在选择中首先被淘汰。Y1、Y14不适合在雷州地区种植,Y3不适合在东门地区种植,Y4不适合在梧州地区种植。桉树的适应性较强,但不同无性系在产量和适应性上仍有差异,立地条件的优劣显著影响着桉树的生产率。

杂交桉研究经历过较多的专家学者改良和完善,具有较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基础。本文研究15种杂交桉适生性与遗传差异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处于基础研究阶段,今后应从分子生物学方向开展更深层次的探究。

[1] 王豁然.桉树生物学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 张雷.中国引种桉树100周年——方寸之间话林业之四[J].广西林业,2017(6):38.

[3] 张磊,熊涛,王建忠,等.广西东门林场桉树无性系选育研究概述[J].桉树科技,2015,32(1):45-49.

[4] 温远光,周晓果,喻素芳,等.全球桉树人工林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广西科学,2018,25(2):107-116

[5] 周庆宏,严毅,罗建中,等.5个桉树品种在昆明地区苗期适应性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12,37(6):119-121,125.

[6] 李光友,江业根.桉树无性系在阳江地区适应性及生长比较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4,34(1):18-22.

[7] 杨文英,吕玉奎,王玲,等.重庆地区不同桉树无性系生长对比试验及经济效益分析[J].林业科技,2016,41(1):31-34.

[8] 李晓琼,苏勇,郭文锋,等.桉树优良无性系选育研究[J].广西科学,2015,22(6):586-592,599.

[9] 王家妍,方小荣,黄黎敏,等.16个桉树无性系生长和抗风性比较[J].广西林业科学,2019,48(3):296-300.

[10] 李宝福.福建中亚热带7个桉树无性系多点造林对比试验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7,20(2):181-187.

[11] 苏顺德.28 a生马尾松家系试验林遗传变异及选择[J].福建林业科技,2009,36(3):1-4.

[12] 吴兵.桉树巢式交配设计杂交子代遗传分析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3.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Adaptability of 15Clones

XIONG Tao1, FU Chaoyang1, LUO Chenglong1, MENG Yuanyuan1,PENG Zhibang1, LU Wanhong2

(..)

In order to study the genetic variation ofclones, select fast-growing and high-yieldingclones suitable for Guangxi and Guangdong provinces, and select excellent varieties for afforestation, the growth performance 15clones in trials at Wuzhou, Dongmen and Leizhou was evaluated. Variance analysis and 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 of different characters showed that: overall growth of 3.5-year-old hybridclones varied significantly among the three sites and that there was substantial significant variation among clones for DBH, height and volume within sites. The clones Y9 and Y12 showed good adaptability and superior DBH, height and volume at all three locations, while clone Y15 had good adaptability at just Leizhou and Wuzhou. However, clone Y8 had poor adaptability at all three sites and could be eliminated in the first round of selection. Whilst there were also some individual trees with excellent performance in the later clone, such individual tree performance cannot be attributed to genotype, but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orest environment, edge effects and space effects.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many aspects, two excellent clones Y9 and Y12 were preliminarily selected and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se clones can be used as the basis for the subsequent breeding of improved varieties.

clone; breeding; adaptability; genetic variation

S722.3+3

A

10.13987/j.cnki.askj.2020.02.0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D0601202)

熊涛(1989- ),男,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桉树遗传改良及无性系开发研究,E-mail:704423155@qq.com

卢万鸿(1982- ),男,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林木遗传育种研究,E-mail:luwanhong@outlook.com

猜你喜欢

保存率雷州材积
阜新矿区矸石山适生树种分析
塞罕坝人工林迹地更新方式及适宜树种分析
梦中题词
乡音心中留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
木材材积计算方法探讨
重点生态区位林分修复不同树种造林成效分析
提高西海子林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措施
雷州书画作品选
雷州话及其独特的地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