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2020-07-15戴玮鑫黄菲高鹏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12期
关键词:库巴阻滞剂缬沙坦

戴玮鑫 黄菲 高鹏

临床上,心脏疾病的终末端为心力衰竭,此情况在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而治疗该病最重要、最基本的部分是药物治疗。临床上治疗此病的主要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系统抑制剂、利尿剂等[1]。沙库巴曲缬沙坦是新型的心力衰竭的治疗药物,为脑啡肽酶、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延缓心力衰竭[2]。有研究表示[3],心力衰竭患者利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可改善心功能,且效果显著。也有研究表示[4],β受体阻滞剂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治疗心力衰竭时可提升心功能,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疗效进一步提高。所以,本研究以2017年10月—2019年10月34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心力衰竭联合用药治疗效果,取得良好效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10月的34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7例,男10例,女7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2.85±2.41)岁,病程8~17年,平均病程(9.36±2.54)年;对照组17例,男8例,女9例,年龄51~74岁,平均年龄(63.02±2.39)岁,病程6~18年,平均病程(8.98±3.01)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经心电图、X线、B超等检查确诊为心力衰竭;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脏器功能严重不足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精神疾病者;认知存在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美托洛尔。口服47.5 mg美托洛尔(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50045;规格:47.5 mg/片×7片),每天1次。

观察组:沙库巴曲缬沙坦。50 mg沙库巴曲缬沙坦(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90002规格:50 mg/片×14片×2板)口服,每天两次,可逐渐增加药量至200 mg/次。均治疗半年。

1.3 疗效判定标准

(1)心功能: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LVESD)、 左 室 射 血 分 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pressure,LVEDD)。

(2)血清指标:氨基末端前B类利钠肽(N-terminal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I,cTnI)。

(3)疗效[5]:显效:心功能改善超过2级;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心功能未改善或严重。

(4)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嗜睡、低血压。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心功能

治疗前,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指标水平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血清指标

治疗前,两组血清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疗效

观察组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4.12%(16/17)。对照组分别为5例、5例、7例,有效率为58.82%(10/17),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885,P<0.05)。

2.4 不良反应

观察组低血压、胃肠道症状、嗜睡分别为1例、1例、0例,总发生率11.76%(2/17);对照组各1例,总发生率17.65%(3/17),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14,P>0.05)。

3 讨论

现阶段,循证医学快速发展,大量研究表示[6-7],导致心力衰竭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为被激活的神经内分泌,即体内肾素被激活,从而激活血管紧张素,最终将醛固酮系统激活,进而过度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儿茶酚胺因,重塑心室,扩大心脏,进一步恶化心功能,从而重复恶性循环[8]。所以,心力衰竭治疗的关键是抑制上述循环,从根源停止心肌重塑,从而使心功能提升。

表1 治疗前后心功能比较()

表1 治疗前后心功能比较()

组别 例数 LVESD(mm) LVEF(%) LVEDD(mm)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17 43.10±5.42 26.77±6.24 35.90±11.20 50.40±9.66 53.88±11.50 44.12±12.08对照组 17 43.86±4.98 38.53±5.24 35.20±10.60 42.10±9.43 54.70±10.63 52.50±11.14 t 值 - 0.357 5.247 0.254 2.535 0.279 2.103 P值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治疗前后血清指标对比()

表2 治疗前后血清指标对比()

组别 例数 NT-proBNP(pg/mL) cTnI(n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17 1 451.35±501.89 814.86±305.05 0.21±0.07 0.12±0.06对照组 17 1 448.89±414.58 1 083.57±304.67 0.20±0.05 0.16±0.03 t值 - 0.016 2.570 0.479 2.459 P值 - >0.05 <0.05 >0.05 <0.05

本研究结果为,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可见沙库巴曲缬沙坦可对心脏射血功能进行改善,降低心脏负担,避免扩大心脏。分析原因为:沙库巴曲缬沙坦为一种抑制剂,为一种新型作用机制的治疗心力衰竭药物,在抑制血管紧张素受体的同时也对脑啡肽酶有抑制作用,此药物以脑啡肽酶抑制剂和缬沙坦为主要成分,缬沙坦可对血管紧张素进行抑制而实现治疗的目的,而脑啡肽酶抑制剂可对脑啡肽酶进行抑制,降低降解的利钠肽,从而使利钠肽浓度上升,进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水平和心脏负荷,减轻心室重塑。并且美托洛尔可降低心率,减轻心肌氧耗,改善心功能,同时具有降压作用[9]。在心肌细胞中,cTnI为其中的特异性抗原,若心肌细胞被损伤,该物质会被心肌纤维降解出来,所以,该物质水平可将心肌细胞被损伤程度有效的反应出来,数值同损伤范围成正比,并且,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该物质浓度会非常高[10]。作为心室功能一种敏感性指标,NT-proBNP会由于增加的心室负荷和室壁张力出现分泌增多的情况,所以在诊断心力衰竭和评估预后方面意义和价值都很高[11-12]。本研究结果为,观察组有效率和血清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说明沙库巴曲缬沙坦同β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于心力衰竭治疗中可使心功能得到改善,且效果确切。此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在β受体阻滞剂的基础上增加沙库巴曲缬沙坦并没有增加药物不良反应,从而说明该药物的安全性较高。

总而言之,在心力衰竭治疗中,β受体阻滞剂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可使神经内分泌拮抗效果进一步提升,使治疗效果全面的发挥出来,使得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库巴阻滞剂缬沙坦
从缬沙坦结晶母液中回收缬沙坦
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片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对后期住院频率的观察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顽固性高血压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蝎毒肽作为Kv1.3离子通道阻滞剂研究进展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在基层心血管疾病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基层临床应用建议(二)
芥末糖
跳伞极限运动摄影
重磅试验 CLARIFY:稳定心绞痛β受体阻滞剂的长期获益收到质疑
缬沙坦和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