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生临床实习前精神科认知及专业知识情况的调查研究

2020-07-15陈斌华王巍高秉珠向美玲邓泓余银亮陈元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12期
关键词:掌握情况精神疾病精神科

陈斌华 王巍 高秉珠 向美玲 邓泓 余银亮 陈元生

当前,我国精神卫生服务人才匮乏,且总体素质偏低。现有的精神卫生服务人员工作强度大,待遇偏低,人员流失严重,服务的质量受到影响,不能很好的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及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需要[1-2]。临床实习期,作为医学生由学生角色向医生角色过渡和转变的关键时期,对于医学生的职业生涯与人生格局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精神科实习对改善医学生对精神疾病患者的负面认知有积极作用,也对将来医学生的精神科职业选择有重要影响[3-4]。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详细了解医学生实习前对精神科的认知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临床带教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方案和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依据,也为改善医学生对精神患者和精神科的负面认知提供资料参考。

1 研究对象、方法及评价标准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2016年3月—2018年6月第一次至我院精神科实习的医学本科生共327人(无精神卫生专业本科生)。学生主要来自福建医科大学,其中男生142人,女生176人。

1.2 研究方法

学生进入精神科实习前,统一填写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共包含7个题目,包括(精神科实习担心的事情、目前对所学精神科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你觉得精神科实习最难掌握的是、最想学习的是、你喜欢的教学模式是、你会选择精神科专业吗、主要原因)。回收的问卷中,未完成或学生均答“无”的为无效问卷,共收集有效问卷318份,整理后分析结果。

1.3 评价标准

问卷内容共包含7个题目,调查内容均为开放性,问卷回收后,对学生回答的主要内容归类,统计回答内容主题一致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得出每个题目回答内容百分比最高的前五个条目,按照占比高低评价学生在精神科实习前焦虑因素、精神科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精神科实习兴趣内容所在、精神科从业意愿情况以及影响因素,其中精神科知识掌握程度分为“良好(80%以上)、一般(60%~80%)、较差(40%~59%)、极差(40%以下)、不感兴趣”等五个等级。

2 结果

调查显示,学生对精神科专业知识的掌握也不容乐观,有(30.5%)的学生掌握情况为较差(40%~60%)。在精神科实习开始前,大部分(55.3%)学生都担心实习期间患者会冲动暴力而受到攻击。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是(27.4%、23.9%)对于精神急症(如冲动、自杀)的处理及如何保持心理健康(27.4%、25.8%)。35.2%的学生希望带教老师能够结合临床有特点的患者进行系统讲解,并可以运用情景模拟等方法、让他们有独自处理问题的机会。在关于对精神科行业的选择上,仅有10.4%的学生愿意从事精神科行业;而89.6%的学生不愿意(其中16.1%的学生宁愿放弃医学临床专业,83.9%的医学生在仅能选择精神科时才选择此专业);因为29.9%的学生觉得在精神病院工作环境压抑、不安全、受歧视。详见表1。

3 讨论

3.1 有关精神疾病的认知、现状

我国精神卫生起步晚,经历了长期停滞、匆忙恢复等时期,社会上长期存在对精神疾病的认知偏见[2,5]。医学生对精神卫生认识不足,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印象偏差、态度偏向负面、关注度较少[6],而媒体关于精神患者暴力伤人及不负刑事责任等夸大报道及社会长期对精神障碍患者的负面评价,更是加重了医学生对精神障碍患者存在倾向暴力的刻板印象,认为和精神障碍患者接触很危险。医学生若对精神障碍患者存在歧视,这不仅影响其对精神医学、临床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兴趣,还影响其未来从事精神科工作的意愿和我国精神医学人才储备[7],研究显示,大部分学生精神实习前对精神卫生认知不够,对精神疾病的态度比较模糊[8],而本研究显示,学生的理论基础也较薄弱,部分学生(30.5%)对精神科专业知识的掌握仅达掌握40%~60%;对于参加精神科实习的积极性也不高,他们会感到恐惧、担心受到攻击(55.3%);担心被患者纠缠(17.3%)。

3.2 医学生对于精神科专业的选择

相关研究显示,在校医学生89%没有想过从事精神卫生方面的工作[4],我们的研究显示在实习前仅约10.4%的学生愿意选择精神卫生专业;在不愿从事此专业的学生中,约83.9%的学生是在仅能选择精神科专业时才选择,16.1%的学生宁愿放弃医学专业也不选择精神科。

表1 医学生精神科实习前精神科有关认知及专业知识掌握情况调查表

3.3 启示与方向

大多数实习学生在进入病房前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状态,实习前对实习学生心态进行评估、集中培训、介绍精神科工作特点和注意事项,针对性的制定实习计划,有助于减低学生对精神病患者和精神科的负面态度[9]。通过前期的评估,我们要抓住学生临床实践这一重要阶段,努力改善学生的负性认知,提升学生精神专业知识掌握水平。调查发现,学生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学习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带教老师在临床实践中,如果将多种教学模式运用于教学,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角色扮演、情景模拟、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等多种方法教学[10-11],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带教老师从学生临床思维培养、规范化的教学查房、恰当的教学方法、学生就业指导等方面综合考虑,在实习过程中增加学生对精神科知识的掌握、消除对精神患者的歧视[9,12-13],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心身健康发展,对于精神医学的发展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医学生进入精神科实习前对其有关精神科认知及专业知识掌握情况等进行调查研究,有利于准确的制定教学方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提高精神科教学质量。但在此次自制问卷中由于调查内容所限,仅列出了前五项学生回答内容较一致的条目;需要在未来的工作中进一步完善,以期在精神科教学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猜你喜欢

掌握情况精神疾病精神科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女性人工流产术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研究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精神疾病对于单髁人工膝关节10年疗效的影响
以需求+胜任力为导向的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与探索
精神疾病患者影像检查中的整体护理应用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精神科护士自我效能与临床沟通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菏泽学院公共体育课学生篮球规则掌握情况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