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搞透 搞准 搞对

2020-07-14龙照勇

办公室业务 2020年6期

龙照勇

【摘要】文稿校对是保证文稿质量的重要环节。要炼就一双“火眼金睛”,快速、精准地清除经手文稿中的“地雷”,既需要持疑的心态、务实的作风,更需要科学的方法、高超的技巧,切实把“为啥校”搞透,把“校什么”搞准,把“怎么校”搞对。

【关键词】搞透;搞准;搞对

文稿校对是保证文稿质量的重要环节。要炼就一双“火眼金睛”,快速、精准地清除经手文稿中的“地雷”,既需要持疑的心态、务实的作风,更需要科学的方法、高超的技巧。

一、把“为啥校”搞透

古人讲:“一字之失,一句为之蹉跎;一句之误,通篇为之梗塞。”1944年11月25日下午,美军某航空队9架挂满炸弹的飞机奉命飞向位于黔桂交界的广西南丹县六寨镇,在六寨上空投下无数炸弹,造成1000多名国民党官兵、5000多名平民死亡。事后查明,这次轰炸纯属误炸,原因是装载有大量军用物资的车厢停在离六寨近百公里之外的贵州边境六甲等地火车站无法运出,而日军已进入六甲。重庆方面请求美军派飞机轰炸,目的是“不许资敌”。由于译电员将“六甲”错译成“六寨”,致使航空队带着错误的命令出击,不仅酿成了惨烈的人间悲剧,而且造成了极为被动的战局。2008年中秋节前,某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放假通知,却把“中秋节”写成“端午节”,引发网民热议,市政府办公室主任等3名干部被免职。为感谢警方迅速破获展品被盗案,故宫博物院2011年5月向北京市公安局赠送“撼祖国强盛 卫京都泰安”的锦旗,“撼、捍”不分,媒体称丢物又丢人。2017年11月,《人民日报》刊文评“七错”文书,说的是某县法院一份只有一页纸的执行裁定书,却有地名、姓名、性别等7处书写差错,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从这几个例子可以看出,准确是文稿的生命线。要做到“零差错”“零失误”,必须在文稿校对上下足“绣花”功夫。

二、把“校什么”搞准

(一)找错字。文稿中的错别字就像人脸上的疤,是“一丑遮百美”的硬伤,校对时主要抠近形、近音、近义字。如“第一产业”错写成“笫一产业”,“按部就班”错写成“按步就班”,“门可罗雀”错写成“门可落雀”,“应有之义”错写成“应有之意”,“谈笑风生”错写成“谈笑风声”,“明日黄花”错写成“昨日黄花”,“挖墙脚”错写成“挖墙角”,“一炷香”錯写成“一柱香”,“拨款”错写成“拔款”,“台账”错写成“台帐”,“板栗”错写成“板粟”,“户籍”错写成“户藉”,“磨炼”错写成“磨练”,“文身”错写成

“纹身”,“宣泄”错写成“渲泄”。易混字词还有“截至、截止”“必须、必需”“度过、渡过”“过度、过渡”“制定、制订”“权利、权力”“起用、启用”“崇、祟”“腾、滕”“鹜、婺”“赢、嬴”“做、作”“份、分”。阿拉伯数字误用很常见,如“正月初五”误写成“正月初5”,“三四个月” 误写成“3、4个月”,“星期五”误写成“星期5”,“五讲四美”误写成“5讲4美” ,“高三(2)班”误写成“高32班”。汉字数字“零”和“〇”与阿拉伯数字“0”也经常用错,校对时一定要分清,绝不能含糊。

(二)查多少。现在写材料主要依靠电脑,稍不留神就可能多字少字,这类错误屡见不鲜。如“学生要勤于写作用”,由于“作用”是词组,不小心就多打了一个“用”字;在一份简介中,写到“某县总面积1200多平方米”,很明显漏了“千”字,让人啼笑皆非。

(三)勘点号。标点符号使用不当会产生很多歧义和误解,如“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七种断法,七种意思。勘误标点符号,可参照新版《标点符号用法》。要特别当心连接号的使用,如“中国-东盟自贸区”易错成“中国—东盟自贸区”,“联系电话:0778-2308905”易错成“联系电话:0778—2308905”,“23楼3-2-4室”易错成“23楼3—2—4室”,

“2018-08-15”易错成“2018—08—15”,“2017—2019年”易错成“2017~2019年”,“金城江—南宁快巴”易错成“金城江-南宁快巴”,“3~5年”易错成“3-5年”,“25公斤~

30公斤”易错成“25公斤—30公斤”。规范用法为标示化合物的名称或表格、插图编号,连接号码,在复合名词中起连接作用,某产品的名称和型号,汉语拼音、外语内部分合等用短横线;标示时间、地域等相关项目的起止用一字线;标示数值范围的起止用波浪线。

(四)核事实。表述与事实不符是文稿的致命伤,校对时要认真加以比较辨别。如“水利部”错写成“国家水利部”,

“中国科协”错写成“国家科协”,“全国总工会”错写成“中国总工会”,“自治区发展改革委”错写成“自治区发改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错写成“市人大副主任”。某代拟稿漏洞迭出,文中“河池市辖11个县(市、区)”应为

“河池市辖11个县(区)”;“河池是革命老区,是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应为“河池是典型的‘老少山穷库地区”;

“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应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建立健全我市法律法规体系”有悖立法法精神,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才有权制定和修改法律;“要高度重视人大代表提出的提案和建议”表述失准,人大代表提出的是议案和建议,政协委员提出的是提案;“……领导职务应由少数民族干部担任”,经查依据不充分,应为“……领导职务应有少数民族干部担任”,一字之改,天壤之别。

(五)捋语法。语法错误包括搭配不当、成分缺失、语序错乱、句式杂糅等。如“境外游客大幅增长”搭配不当,应改为“境外游客大幅增加”或“境外游客数量大幅增长”;“实行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成分缺失,应改为“实行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政策”;“设区市人民政府要与自治区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要与设区市人民政府签订责任书”语序错乱,应改为“自治区人民政府要与设区市人民政府、设区市人民政府要与县级人民政府签订责任书”;“为推进民族工作顺利进行”语意重叠,应改为“为推进民族工作”或“为确保民族工作顺利进行”;“我们进村入户开展了3个月精准识别工作圆满完成”句式杂糅,“精准识别工作”既是“开展”的宾语,又是“完成”主语。

(六)看逻辑。要善于从常态次序、内在联系中找出纰漏,重点看表述是否矛盾或重复。如“请求提高教育项目资金的补助比例”事理不通,应改为“请求提高教育项目建设(治理)资金的补助比例”;“与全市的国定贫困县比较,我县是最低的”种属不清,应改为“在全市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我县最低”;“我县将向70岁以上(含70岁)老人颁发《敬老证》”,“以上、以下”均含本数和本级,应改为“我县将向70岁以上老人颁发敬老证”;“50—100万人(万元)”表意不清,应改为“50万人(万元)~100万人(万元)”;“莘莘学子们”应删掉“们”,“莘莘”已含众多的意思;“约40多支队伍”应改为“约40支队伍”或“40多支队伍”。又如,某次会议提到“某县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0:67:25”,占比之和竟超过100。此外,还要注意理顺正文结构层次,其序数依次为“一、”“(一)”“1.”“(1)”。

三、把“怎么校”搞对

(一)诵读校。从头至尾朗读,是简单却有效的校对方法。朗读的语速要张弛有度,该快则快,该慢则慢;语调要抑扬顿挫,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念到拗口处要停下来用笔标注,等稿子念完后,再有的放矢,细致核改。

(二)协作校。一种是同事之间交换文稿互校;另一种是找来同事,一个读稿、一个看稿,在这样的密切配合下,很容易找到存在的不足,甚至躲过多次校对的错情也会水落石出,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反复校。“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即使是毛泽东这样的伟人,大多数文稿也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要再三斟酌文稿中的每个点号、每个字词、每句话、每个素材、每个观点,精雕细琢,力求完美。

(四)沉淀校。对自己起草的文稿,易产生审美疲劳和阅读惯性,如果时限要求不紧,最好在成稿之后先放一放,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后再去审视它,往往会发现许多新问题,此时舍得砍去细枝末节,剔除冗余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