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言论失范与对策分析

2020-07-14刘秋雨

理论与创新 2020年9期
关键词:新媒体

刘秋雨

【摘  要】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传播言论失范问题频现,新闻的传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就包括传播言论问题。新闻传播言论,就是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道德现象,它实际上是职业道德范畴的一种观念。新媒体时代,传播言论的失范,就是传播主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违背职业素质和社会道德规范,从而导致舆论场混乱无序。观察新闻传播言论失范表现,深入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出现传播失范的原因,有针对地提出具体的防范措施,对推动立法进程以及规范新闻报道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失范;传播言论

引言

当下,媒介融合重构了新闻生产秩序,新的传播困境也随之而来。在传媒格局的急遽变革中,如何在新环境下坚守新闻职业道德、维护传媒言论成为业界和学界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1.传播言论缺失的表现

1.1业务能力不精,专业失范问题频现

记者的业务能力简言之包括采、写、编、评等,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自身的专业素质,但目前互联网大环境下,新闻的传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就包括言论问题。例如,违背新闻的真实性、不法言论的肆意报道;媒体人自身没有以身作则,对职业角色认知不清,随之发生许多令人惊叹的大无语事件;主播事故现场微笑自拍事件、女记者打阳伞采访灾后重建事件;对传媒报道与人文关怀的冲突处理不当,甚至一些营销号为了追求流量撰写扭曲事实的花边新闻,从而达到营销目的,衍生出许多不实新闻事件的水军及写手;十分影响新闻工作者的行业形象,也让大众对其专业能力产生质疑。

1.2媒介权力异化

合理规范运用媒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问题,但是如果行为不规范将会产生许多问题,例如,擅自利用媒介权力进行出租、新闻遮蔽和覆盖、私生饭侵犯工作人物隐私进行跟踪等问题;媒介作为受众与事实之间的中介,具有强大的传播力,由于其自身的公开性、广泛性等各种性质,从产生之初就被赋予了某些特殊的权力,但多数媒介机构在权力的使用过程中却产生了诸多的传播言论问题。总体来讲媒介权力的不良使用一般可以规划成以下几个原因:行业内部审核不严谨,存在违背职业道德的权力滥用;另一方面媒介在新媒体大环境下体制不够完善尚不健全也导致的媒介权力的异化发生。

1.3传播用语低俗

新闻具有实效性,随着新闻的信息量爆发也使得许多缺乏专业的个别案例侥幸流入到媒介之中。每当新闻热点被爆出的第一时间,部分媒介工作者就会为了追求流量迫不及待的进行报道,甚至报道内容未经核实、缺乏真实性,无法保证新闻的专业度和质量,让人觉得有失偏颇,难以接受。阅读量是新闻媒体,尤其是民营性质的媒体得以生存的基石。我们以身边紧密相关的微信微博为例,特别是各大行业的营销号,他们不分青红皂白的将文章标题以吸引人的模式进行设计,当读者进入链接进行阅读时才发现是以商业为目的的广告或是产品推销,他们的目的在于吸引受众点力量,所以才会出此下策。通过阅读我们还会发现许多问题,由于文章专业度较低,许多措辞无法达到一定要求,甚至会出现错别字等现象,这种垃圾类新闻和链接大大拉低了新闻传播的专业度,从而导致传播言论问题的频繁出现。

2.造成传播言论缺失的原因

2.1过度追求经济效益

在新时代背景下由于媒体属于自主产业,所以在经济管理的推动下一直处于独立地位,也需要媒介自身自负盈亏。在新媒体繁荣发展环境下,媒体之间相互竞争激烈,为了提高媒体自身的收视率、收听率、点击率等,许多新闻媒体过度追求流量进行迎合大众,这就导致了许多“标题党”和虚假新闻的大量衍生。

2.2受众媒介素养不一

所谓媒介素养,其内涵包含了人们选择媒介信息、认识和解读以及利用媒介向第三者传达发布信息的能力。总体来看,在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网民的媒介素质参差不敌,一些网民文化水平相对较高,在新媒体环境下对网络舆情有着有利的推动作用,相反一些素质较差文化水平低的网民的因为缺乏对网络信息的辨识能力,无法正确辨别真实信息,就会受到外界干扰。受众网络媒介素养不足就会进行转载和传播不负责的言论和不正当信息,同时也会被不实言论蒙骗,这就变相地推进了传播言论失范行为的产生。

3.传播言论失范对策探索

3.1完善法律法规的建设

网络不是非法之地,我们一定要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履行自己的义务。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17年10月7日印发的《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2017 年 10 月 8 日起正式施行)提出互联网群组建立者、管理者应履行群组管理责任,即“谁建群谁负責”“谁管理谁负责”,依据法律法规、用户协议和平台公约,规范群组网络行为和信息发布。

3.2加强舆论引导机制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受众言论自由,但不代表可以随意发布任何信息,许多热点事件必将引来网络受众的“过度”参与,一些人不顾他人感受随时随地的“杠精”附体,言论过激,导致一些新闻当事人因无法接受网络舆论出现心理问题甚至选择结束生命。因此在建设新媒体传播言论的规范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网络教育另一方面相关机构也要进行对网民的合理疏导,及时作出反馈。

3.3培养受众的媒介素养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就有弊。网络受众群体只有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增强自身对信息的辨识能力,才能利用好这把双刃剑。为了提高媒介素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培养科学的批判精神,提高自身对信息的正确辨识能力:媒介用户要自觉的对自己的网络言论及观点进行负责,做到不盲目不跟风。

4.结束语

在新媒体的时代环境下,新的言论失范问题可能仍会不断涌现,但通过各方合力多管齐下,必然会促进专业失范问题的解决。作为网络受众群体,我们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积极发表正能量言论,不跟风不盲目;作为媒体机构,我们要有对新闻真实性负责的端正态度,不为盈利为目的进行商业化的新闻及信息传播。改善媒介权力滥用现象,提升媒介经营管理水平,最终将孕育出新的传媒言论环境,重塑媒体严谨、规范、负责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谢思. 浅议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伦理失范现象[J]. 新闻传播, 2015, No.267(18):16-17.

[2]游宇霞, 卢紫瑶. 从信息组合角度探寻争议性事件的报道技巧——以科学网和《成都商报》对"韩春雨事件"的报道为例[J]. 科技传播, 2017, 009(002):5-7.

[3]张琪, 周丽. 新媒体客户端对重大会议新闻的报道研究——以"澎湃新闻"对十九大的报道为例[J]. 采写编, 2017, 000(006):14-16,13.

猜你喜欢

新媒体
融媒体时代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
新形势下精品图书的内容策划与艺术设计创新
报纸副刊的传播意义与运营策略研究
真我与偶像:新媒体语境下的明星与粉丝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新媒体传播机制透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