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手机媒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2020-07-14张亚东

理论与创新 2020年9期
关键词:手机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张亚东

【摘  要】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各行各业的发展也日新月异。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机媒体早已在我国高校学生中普及,并且由于手机媒体的多方面性,对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通过手机媒体进行上网可以浏览到全球各地的各种思想信息,其中有很多不良信息,这些不良信息严重地影响着高校学生的个人素质和消费观念等,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带来很大的挑战,但同时利用手机媒体也可以随时随地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因此要想通过手机媒体来引导高校学生,那么就一定要合理利用手机媒体,并且加强对手机媒体的监督,才能在手机媒体范围的情况下做好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手机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手机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手机媒体日益融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当代大学生已经成为手机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手机媒体迅速发展的形势,怎样才能使其在教育工作中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是當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急待解决的难题,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手机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面临的挑战

在手机媒体时代下,虽然很多高校都能够对手机这种新媒体进行有效果的利用,能够将其利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并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的高校在手机媒体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时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手机媒体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功能,下面将对在手机媒体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首先,我国高校对于信息的监管和惩罚力度并不够。在手机媒体时代下信息多种多样,并且信息的传播形式也与以往有着很大的区别,目前很多的信息和各种各样的思想都随着手机媒体而传播到大学校园中,严重地影响了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而且高校在对信息进行甄别和管理时也缺乏相关的技术手段,从而导致学生容易受到多元化思想的影响,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不良后果。其次,很多高校对于手机媒体应用并没有开发完全,只是借助最浅表的技术来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既反映出高校对于手机媒体的利用不够,也反映出高校缺乏对于手机媒体利用的专业性知识,从而不能把手机媒体的效果完全发挥出来。因此就造成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利用浅表的技术并不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需求。随着各种技术的出现和手机的更新换代,高校应该积极调整学习方式并掌握各种手机基础使用技巧。

2.基于手机媒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2.1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媒介素养

在充分了解手机媒体各项功能的基础上,利用手机媒体的积极作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针对性教育。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思政教育者全面了解并掌握手机媒体的特点与影响,发挥手机媒体对思政教育的促进作用,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要适时地应用手机媒体的优势,全力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首先,大学生需要增强对手机信息的判断能力,减少对手机的过度依赖。教育者要帮助高校生对各类信息进行辨别、筛选。其次,帮助大学生自觉树立网络道德、信息道德,加强法律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相关法律教育、宣传相关法律常识,例如:网络安全知识、网络道德等,帮助大学生建立手机网络的法律底线、道德底线,同时帮助大学生提高手机媒介素养,这样才能为手机媒体背景下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素质基础。所以,需要高校思政工作者积极寻找有效培养大学生素养的方式方法。例如,利用大学的相关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而规范的思想教育,或者引导大学生参加校园网络知识活动的宣传工作,体验手机媒体,进行相关教育、管理,提高媒介素养。

2.2构建完善的思想教育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要充分发挥手机媒体的作用,对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进行完善,保证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更为密切,便于教师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在线指导学生,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思想政治知识。部分学生由于沉迷网络而存在自闭性心理,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可以手机媒体为支持,构建虚拟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倾诉的空间,科学制定思想政治教育方案,以确保学生心理问题得到顺利解决。教师可基于网络平台来融入到学生群体中,从学生视角出发分析问题,分类总结学生关注点,探讨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等方式来精准推送思想政治内容,培养学生阅读公众号的习惯,思想政治内容传播更具时效性。学生可通过公众号来分析问题,发表见解,师生之间开展积极交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传播途径也更为多元化。

2.3构建规范的校园文化系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要充分发挥手机媒体的作用,对校园文化系统进行规范构建,从学科成绩和品行素养两方面入手开展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主流思想的价值体现,以网络平台为支持,规范传输思想政治信息,将思想政治内容与主流信息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手机媒体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校园文化的了解,合理引导学生思想,进一步完善校园文化系统,潜移默化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2.4交流考核模块

本模块主要分作业提交、心得体会、问题讨论、在线答疑等主要功能。通过对知识系统的学习,结合不同的章节任务完成对应的作业,老师通过后台进行批改。心得体会模块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可借此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思想行为。本模块作业的布置和内容上,要有针对性,务实性。作业的要求不在于字数的多而在于学生真实的内心想法。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可以及时引导和纠正思想方面的错误,引导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讨论环节,主要是对于热点话题或课堂思政案例等具体案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老师及时了解大学生思想舆论倾向。教师要有把控全局的本领,发表正面的观点和看法,有理有据,做到让学生心服口服,从而达到宣传正确的舆论导向的目的。在线答疑环节,要积极主动快速地回答同学们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解惑答疑,做学生思想的引领者和指路人。

3.结束语

日益复杂的手机媒体应用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日趋强烈,对相关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更高水平的素质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在信息化背景下适应手机媒体这一潮流、如何营造一个适合学生发展的手机媒体环境、如何正确对手机媒体进行开发与应用,成为当前各高校必然面临的问题。手机媒体广泛应用的形势下,在高校思政教育活动中积极探索手机媒体的教育功能、积极作用,对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培养现代化人才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而,要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素养,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质,培养其判断能力与筛选信息的能力,更好地发挥手机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黎志强,汪一伦.手机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2):95-98.

[2]安涛,郝飞飞,王圆月.手机网络媒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8(10):63-64+84.

猜你喜欢

手机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手机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影响探析
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融合
网络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
全面依法治国环境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浅谈手机媒体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的作用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启示
论手机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