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艺术,陶冶情操

2020-07-14张祥润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6期
关键词:教学过程审美能力小学美术

张祥润

【摘要】伴随着现代教育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通过构建正确的审美能力,让小学生拥有发现美、欣赏美的的能力,还让学生能够展开对传统优秀文化内涵的鉴赏和继承发展。因此在小学教育阶段中展开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成为新课程标准改革背景下的重要内容。小学美术课程能够实现学生美育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質,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重点关注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真正地融入到艺术中,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更好地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笔者主要通过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分析,提出在现有的美术教学活动如何实现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创建和提升。

【关键词】小学美术  教学过程  审美能力  培养渠道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6-0218-02

众所周知,审美能力是一种后天学习培养的一种综合能力,培养人的审美能力,能够感知到美、对于美好的事物进行鉴赏、评价还可以拥有创造美的能力,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展开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各个学科的教学重点所在。小学美术作为一门艺术性学科,其中更是包含了大量美的元素,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一方面能够深入美术教学活动,让学生的美育素养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是提高审美能力小学生能够更好地开拓视野,对于世界文化发展具有更加全面的认识。总的来说,实现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育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审美能力的意义

(一)审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所在,而美好的东西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当学生的审美能力越高对于陌生知识的兴趣会越高,其求知欲望越强。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若是缺少对美好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则其势必不能够投入到对该事物的相关知识的学习,同时更无法感知到美,体会到美的兴趣。如有的学生对于中国画的鉴赏中,教师要求能够通过细节观察教学的方式,将中国画放大,如学生观察中国画中各种细节的处理的方式,并且展开讨论,指出自己认为的该幅中国画最美好、最震惊的地方在哪里。通过这种课堂氛围的创设,让学生通过感受美的活动对于中国画充满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审美教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感受自然、体会艺术语言

素质教育活动中要求能够通过各种学科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认识世界、创造世界提供技能和素养支持。而审美教育活动正是可以让整个艺术形式、自然等引到学生面前,让学生能够在该世界中感受到美、体会到美并且在这个世界中创造美。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对于山水画的教学活动,教师为学生呈现未经雕琢的自然景象,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在创作该山水画的创作激情,更感受到一种雄伟壮阔的山川景象,感受到丰富多彩的花草虫鱼,从中感受到一种纯粹的来自于自然的美感。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对自然、对生活、对艺术文化内容产生一种归属感和美的体验,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在审美教育活动中,对于展开对真善美的重点引导,从而潜移默化的将真善美事物中的美好的品质吸收到学生自身素质能力中,让学生在生活中能够辨别美丑分清善恶。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审美能力的主要渠道

(一)借助小学美术的各种活动感知美的力量

对于小学美术教学活动而言,教师需要展开基本的美术理论知识教学,让学生对于美术各个流派、美术的各种流派作品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在这一过程中,美术教材中拥有较多的美术作品实例,教师通过对作品的分析解读,让学生能够掌握美术基本信息。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活动,学生能够感知到美的力量。如在展开中国画——公鸡的教学中,教师通过网络收集大量的关于中国画创作的公鸡作品,让小学生展开对这些公鸡图的比较,鼓励学生思考发言,自己最喜欢哪一副作品,为什么。通过互动式教学方式,引导小学生真实地投入到美术鉴赏活动中。之后教师再展开对每一幅公鸡作品的专业理论的讲解,分析创作者的创作风格、作品所取得的成就等,让学生能够近距离的感受到美术审美世界是什么样的,同时也让小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不断实现对自己美的知识的感悟和体验。使得在下一次中国画的鉴赏活动中,小学生懂得从哪几个方面去鉴赏评价中国画作品。

(二)通过小学美术教学实践活动实现美的创造

小学美术教学活动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其教学活动中要求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小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美的创造和美的元素的应用,逐步形成一个自己的审美体系。当前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美术实践来实现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第一是教师在展开美术作品的鉴赏之后,会展开对艺术作品创作基本技能的教授,学生在基于对美的感悟的基础上,借用美的工具手段,融入自己的主观意识展开美的创作。如中国画课程教学中,学生展开中国画“猴子”的美术创作。学生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不同的下笔方式,不同的立意所创作出来的“猴子”是不一样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讨论的方式,发现同学之间谁创作的“猴子”作品更好看。可以说通过美术实践教学活动,小学生的审美创作能力、审美分析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展开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发展推动美的应用

事实上小学美术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其同语文教学、数学教学活动等学科有密切的关联。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审美感悟能力通常会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应用。如学生在小学美术活动中掌握到了美术创造中颜色的应用方式,而在语文阅读活动中,展开文本的鉴赏中,借助通感的发展,学生可以感知到语文阅读文本中具有美术美。同样地在语文学习中所获得的审美体验能够反哺到学生的美术创作中,学生掌握好美术作品创作的人文背景能够提高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感知能力。如对于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的雕塑作品的鉴赏,学生通过对文艺复兴的人文精神的学习和掌握,利用人文精神来展开雕塑作品的鉴赏活动,能够更深切的体会到达芬奇在雕塑中所呈现出来的关于人的觉醒,人的形体美感。因此要能够通过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发展来推动审美应用发展。第一是将小学美术同其他的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相联系,推动美术审美能力的深入发展;第二是要求能够实现小学美术教学能够同现实生活相联系,通过生活体验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美的体验能力。如教师将学生引到大自然中展开写生活动,通过解构体验自然的美完成美术创作,也由此展开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育。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育的核心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展开系统化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形成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各种审美活动来提升学生对于美的感知能力;其次是通过美术的实践活动的动手实践,让学生切身参与到美的创造和表现中;最后是要求能够实现小学美术教学的生活化发展,通过生活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和实践的范围,使得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实现审美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张莉.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5,04:170.

[2]赵丽敏.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33:213-214.

[3]郝芳.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7,27:165.

猜你喜欢

教学过程审美能力小学美术
欣赏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