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等教育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2020-07-14钟小连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等教育对策

钟小连

摘 要 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一方面,高等教育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丰富其内涵,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理论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补给。高等教育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工具性价值凸显,有主体性功能。合理利用高等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地位,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正确的路径选择,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 对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等教育

文化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与高等教育有密切关系。中国具有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它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影响着社会的文明进步,更影响着人的自身发展,因此我们要重视文化地作用,珍惜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弘扬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也正是因为我国文化历史底蕴丰富,造就了我国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使得我国一直以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倒,通过高等教育的作用,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通过教育表现出来,让世人接受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强则国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我国重视教育的深刻体现,也是我国把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的见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经,也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独特优势。

1高等教育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工具性价值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高等教育工具性价值日益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性文化,对当今社会依然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的高等教育与其他国家相比,存在着起步晚、理论不足、本土化较弱等问题。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式发展”转变,但是其本土化理论不强的问题依然严峻,教育理论中缺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教育的理论价值。因此,重视创新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吸收与借鉴传统文化中的理论经验,是高等教育朝内涵式提升的重要途经。高等教育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工具性价值主要体现在传播范围广、传播质量高、创新性强方面。高校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实践基地,其精神就是“以天下为己任”服务国家、服务社会,要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其精神。因此,发挥高校的工具性价值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2高等教育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主体性作用

高等教育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但具有工具性价值,而且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扮演着主体性的角色。一方面,高等教育为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将学生的素质教育纳入工作的重中之重。素质教育则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熏陶,因此要把素质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中有重要地影响。正如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专著《学记》中所说的:“建国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这句话说明了教育地重要性,教育可以为国家为社会培育人才,也可促进个人的发展,因为高等教育在创新与传承文化上有其独特优势,所以高等教育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高等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性作用主要表现在它不仅是继承主体、创新主体,更是传播主体与发展主体。主要表现是高校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示范区,是诠释优秀传统文化的先锋、在方法与路径选择上有独特的优势。

2.1高校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示范区

我国的大学有面向大学生直接提供服务的职能。意味着他们与社会有直接接触,因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重视高校的作用。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大高校通过开设国学院、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招收留学生、中外合作办学、校内举办关于传统文化的系列活动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解读与弘扬。大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习惯,再通过与家人、朋友的分享,直接地传播了文化。此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对于高校而言,既是一种使命,也是一种义务。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地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就是要把中华优秀文化推向世界。改革開放四十年来,国家推行有关政策都是由点到线,最后全面实施的,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如此。由于高校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其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示范区是形势需要,也是必经之路。

2.2高校是诠释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推动力

优秀传统文化需要赋予当代内涵才能发挥其价值。高校除了具有为社会直接服务的职能,还具有做科学研究的职能。任何理论的形成,都是通过大量的实验检验研究才能被开发与使用,中华文化有其独特的历史性与时代性,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研究才能够利用。高校随着社会化的发展,出现了缺少精神文化素养教育的现象,例如学生应具备的中国精神、人文素养、文学素养等都存在忽视现象。对于中国大学生,如果缺少了中国精神的教育,那么对我国推崇的素质教育是背道而驰的。就像著名哲学家尼采说的:“大学成了精神本能退化的工厂,一切高等教育任务,是把人变成机器,使人失去自我和生命的本能,听命于知识,听命于金钱,听命于国家,而独不听命于自己。”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需要用现代化的理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诠释。高校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其具备的研究人员、研究资源足以让其作为诠释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推动力。高校的作用不仅仅是传播文化,更重要的是赋予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精神之魂,我们要积极对其重新诠释,释放当代理论价值,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上做出努力。

2.3高校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独特的优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大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高校数量排名世界第二。因而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占据着传播优势。文化是随着教育出现的,近年来国家大力宣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通过文化阐释人文价值,解读思想观念,从而树立文化自信。例如:在海内外创立了孔子学院,孔子学院的教师、工作人员等都是通过高校进行培养与输送的,并且经过严格考试才能进入中文教师的行列;招收外国留学生;中外合作办学;此外还有央视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百家讲坛”以及央视科教频道的“诗词大会”等,这些举措,吸引了众多社会人士与高校学生的参加,以高校学生为代表的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好的反响,使人们重燃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高校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还有创新与发展的优势。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探索其现代价值,是高校具备职能中的科学研究职能。因为高校有人才、有设备、有资源等,所以利用这些优势,高校能全面地、快速地在传承优秀文化地基础上进行“推陈出新”与“革故鼎新”。

3高等教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对策

3.1在学生心理上,营造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健康环境

有的人认为传统文化是落后的,不值得去弘扬与发展。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面对传统文化,应该采取科学的态度。一方面,从思想上让大学生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把握与理解,通过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在心理上、行动上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并且开展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另一方面,高校要积极开展有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主题活动,在环境上做出努力,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高校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为目标,在本国学生与留学生之间架起相互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如举办中外友谊文化交流会、美食大比拼等主题系列活动等,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把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合作共赢精神与人文主义道德精神展现出来,努力提高留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3.2在校园文化上,塑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特别是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中华文明中强调的“为政以德”、“天下大同”、“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等被很多学校当作校训,通过让大学生们学习学校的历史、校训、文化等,让学生认识自己学习的地方,加深了学生对学校的情感,同时也能让学生们学习了传统优秀文化的思想内涵,这是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的典范。高校通过隐形课程对传统文化进行诠释,有利于大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对于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文化自信有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在校园文化长廊、教学楼道、宿舍楼道等粘贴名人画像、经典诗句、经典语录等,还可以通过举办书法比赛、茶文化系列主题活动等形式,丰富校园的文化氛围,全方位地学习经典,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3在课程教学上,积极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

通过设置显性课程,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增设有关传统优秀文化的选修课,在课程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中积极融入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但可以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对待事物的变化发展有自己的认识,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个人的文学水平,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尽显高贵典雅,增添个人魅力。中华文化绵延5000年而经久不衰,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通过文化经典进课堂进行代代传递,从古时私塾、学堂中儿童的诵读到太学、书院的静心研读、争论,都代代传递着中华文化,浸润着中华子孙。而大学更是弘扬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环节,对这个环节足够重视才能让高校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因此不仅要增设选修课,还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有关教材进行编写,做到从源头与过程双管齐下,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合理把握与传承。

4结语

总而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我国社会文化、经济文化、政治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大学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是我们的时代使命也是我们的共同愿景。要充分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一方面,高校在弘扬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把高等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价值去促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中的中国精神、文化底蕴需要通过高等教育的发展才能发挥其当代价值。所以,高校要利用其资源优势、传播优势、创新优势等,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当代价值,通过理论的发展来引导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最终达到双方共同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应强.大学的文化精神与使命[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107.

[2] 王洪兰.弘扬中华文化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J].现代教育管理,2012(07):18-22.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等教育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