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

2020-07-14李喜生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6期
关键词:教育策略研究分析传统文化

李喜生

【摘要】语文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表达跟思考,促进思维能力发展,并且语文还是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我国文化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处处都能够体现,应该老师就需要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注重对传统中国文化的挖掘,让学生从心里对语文有全新的理解,帮助其学习。而在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将有利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的探索欲望,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这里就以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做研究分析,并就相关问题提出具体教育策略,从而有效的促进我国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关键词】初中语文  传统文化  教育策略  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6-0034-02

语文作为初中教学的重要科目,它既是我国素质教育的必要课程,也是我国文化思想传播的重要载体,它对于我国的发展跟进步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就应该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及相关特性,并在语文课程中积极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不过就目前而言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于我国文化的了解,并且相关手段也不够吸引,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对我国传统文化分继承造成了影响,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就需要对其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做研究探讨,以便更好的在语文教学中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1.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分析

1.1有利于构建学生的人文道德观

我国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化的大国,崇尚孝道,并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讲究和睦,家庭温馨。因此在我国历史文化中,很多人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为人、处事、交由以及相处中都以礼相待,并养成谦逊的性格,这与我国的文化思想是相符的。除了这些,孝道精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体现,如现存的一些古文书籍,如文言文、道德经、三字经等,里面都涉及了我国的人文道德思想。此外在我国的唐诗宋词中也体现了我国人文道德思想,如古代很多文人会歌颂中秋节,并以此来寄托对家人、朋友的思想,如“每逢佳节倍思亲等”已经千古流传,而在清明节时,人们通过踏青和祭祖扫墓来表达对先人的缅怀,而这些都是我国文化的传承。可以说我国的文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文化的传承让民族也更加团结,人与人的相处也更加融洽,这不仅有效的促进了我国的发展,也给增加了更多的历史底蕴,因此在我国语文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是有其意义的,这对于我国国民的发展,文化的传承,思想道德观念培养都有着实质性的意义,对尚且还是思想发育中的初中生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促进其思想品德的发展,帮助其成人成才。

1.2激发爱国思想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利于激活爱国精神,让国民更加团结友爱。文化的传承是一个国家崛起的重要标志,不管是哪一个国家,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而文化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灵魂,一个国家若没有自己的文化,在世界上就难以被人尊重,因此文化的延续就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标志,每一个国家都发扬各自的文化,我国也不例外。语文课本渗透传统文化是当前国家发展所需,让国民具有民族认同感,同样也具备爱国、爱家、和睦等精神,从而让中国更好的发展与进步。中国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延续到今已经被很多国家所吸引,如春节、中秋节都成为很多国家共同庆祝的节日,这与我国文化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一个国家的进步绝对离不开文化的延续,它能促进国家的发展,激活人民的爱国精神,强化民族认同感,帮助中国更好的进步与发展。

1.3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现状分析

就目前在语文教育中发现,当前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的效果并不明显。由于初中是学生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在日常语文教学中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更加关注于对学生文化知识的培养,对于传统文化的渗透并不深入。受到传统教育思想以及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当前语文教学绝大多数老师仍就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这就导致很多学生被动学习,难以突出教学的主动性要求,因此很多学生实际学习都处于一种紧张状态,对于课本中渗透的传统文化教育也并不是特别关心,加之传统文化教育缺乏趣味性,也让学生难以发挥兴趣,缺少了对于语文学习的信心,难以发挥语文教学的意义。

2.具体策略的分析

2.1課文中融入趣味文化内容,强化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语文课程的教学就应该抓住学生关注的点来开展,这样既可以强化学生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应该突出传统观念的束缚,达到创新,积极在语文教学中融入趣味元素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课程设计中可以试着将语文知识和传统文化做趣味性结合,并在其中融入趣味性元素,强化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兴趣,也同时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如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寻找文化元素的突破口,比如在学习古典诗词时,就可以根据诗词的内容因素与之相关的文化传统内容,如重要节日中秋节,通过中秋节的活动,节日以及相关内容串联其今天的教学内容,在配合趣味性的中秋视频活动内容,既可以增加课堂教学气氛,也可以强化学生的兴趣,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吸收知识,发挥渗透文化内容的目的。

2.2积极创新教育,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育改革的大环境背景下,语文素质教育应该深化教育理念,积极在课程手段中引入创新元素,配合更加科学有效的教育手段来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老师在进行课题设计与相关安排时,老师的相关实践内容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做有针对性地调整,以便学生更好的学习与理解,避免教学所产生的枯燥现象,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多元化方式进行教学。如文化内容的导致既需要良好的场合,也需要配合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不能过于单一化,这样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老师在文化内容的讲解中可以融入视频、声音、动画以及小品等元素,也可以在课堂组织与文化内容相关的活动来激活学生的兴趣。很多文化内容学习需要与课本做有效的联系,因此老师在引入相关元素的同时,也可以进行相关角色扮演,强化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2.3建设良好的课堂文化环境

一般说来传统文化的学习与感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针对哪一课或者哪个内容就可以完全领悟文化传统所赋予的内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讲究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并逐步给学生一个适应的空间,让其了解文化内容所赋予的内涵。就比如说在开展相关性性文化内容的同时,老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相关性活动,强化学习的氛围。将班级文化与传统文化做有效结合,既可以在班级内设置不同风格的文化元素,也可以根据文化的内容加入一些独特的文化属性,这些可以通过文化活动,手工艺、视频或者课外活动来体验,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以,增进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促进其综合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的语文教学融入传统文化内容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它既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综合性发展,也可以增进学生对于祖国的了解,激活爱国情怀,强化学生对于语文的了解,提高其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郭菊翠.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措施分析[J].名师在线,2019(21):55-56.

猜你喜欢

教育策略研究分析传统文化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广电光纤通信接入技术
关于变压器高压试验技术的研究分析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