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研究

2020-07-14和晓娟

青年与社会 2020年13期
关键词:育人功能网络文化青少年

和晓娟

摘 要:互联网的普及使网络文化对青少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为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提供便利条件。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特点,借助网络文化的传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少年思想潮流,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培养青少年成长、成才。文章在网络文化特征论述的基础上,对网络文化育人功能现状、建设及实现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网络文化;育人功能;青少年

网络文化指的是建立在因特网基础上的具有网络社会特征的所有技术、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构成的集合体;是以语言数字化为前提、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信息化传输为依托、以创新和互动为核心、与现实世界文化密切联系的文化;是一种不分国界、不分地區、不分民族的,建立在互联网上的信息文化;是反映现实世界及网络社会的一切精神产品的总和[1]。当前,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网民人数的急剧增多,特别是青少年上网时长的增加,网络成为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生活方式。网络文化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因其自身的共享性、虚拟性、时效性、交互性和便捷性。为青少年提供了便捷的交流平台和认知途径,也给青少年的思想带来了极大变化,尤其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带来很大影响。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交融也形成了新时代的全新文化,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情绪情感、价值取向、行为习惯等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具体发展过程中网络文化虽然充分展现了育人功能,并给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积极影响,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和认识网络文化的特征及其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网络文化育人功能的有效途径。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网络文化能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能够教育引导青少年,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育人成效,但也难免受到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入侵,信息泛滥、网络诈骗、上网成瘾等问题不容忽视,不仅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降低育人效果,也不利于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了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扬长避短,促进网络文化服务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就要实现网络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全面总结网络文化环境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深入探索网络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现状及其优化对策,不断提高育人成效[2]。

一、网络文化的特征

(一)网络文化具有补偿性

一方面是网络对人和社会在精神层面的补偿,另一方面是网络文化在现实需求下给予人一定的物质层面补偿,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联结。网络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虚拟特征使青少年可以暂时放下现实中长晚辈、年龄、性别等方面的差异,相对平等地进行交流。通过虚拟的网络世界,青少年更容易地取得尊重、理解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也使青少年沉溺于网上聊天和网络游戏陷于虚幻的情感世界而不能自拔,通过各种形式的网络活动逃避现实,造成亲情感淡化。

(二)网络文化具有极端性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一个群体中,最初行为和意见存在的导向,会因为在群体中讨论和决策时因为有意或无意的从众行为最终高度集中为一个极端的意见或行为模式,也就是所谓的群体极化效应。人们普遍有着从众倾向,发达的网络技术将原有的观点通过实时、互动、开放的形式,把原有的意见和行为推向极端化,使得在极短时间内,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网络文化的极端性特征,可以迅速把“善”的力量放到最大,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推动制度完善。也正因为如此,“恶”的力量也如此,当现实中一些“恶”的事情被曝光时,迅速在正义的声讨中被消灭。网络形成的“群体极化”现象,有助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科学精神,是值得大力弘扬和提倡的。

(三)网络文化具有大众性

网络文化是一种典型的“草根文化”,有着很强的大众性,人们可以从互联网上及时获取到大量信息,这使得对信息和知识少数人难以形成垄断局面。正因为如此,网络与网络社会都十分强调公众的参与并且人们不断表现在越来越强的公众参与度。在传统媒介中,普通民众缺少话语权,在网络上,人们不再仰视专家和学者,而是将他们的观点与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比较、进行分析,从新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不得不说对传统信息权威和对信息的产生和控制、传播渠道的颠覆与挑战。当今世界,文化已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由于民众的广泛参与,网络文化在树立国家形象、发扬光大中华文明、培育网络文化产业等方面,都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扮演着传统文化及其传播方式无法替代的重要角色。

二、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现状

(一)网络文化的不良影响

网络世界虽是虚拟的世界,人在虚拟的世界中的交往活动似乎只是一系列数字化信息技术的传输。但它在本质上是现实的人,以其社会的思维和语言在虚拟世界进行交流和交往的一种表现。互联网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潜在的威胁。网络文化内容丰富庞杂、良莠并存,许多黄色、暴力、政治反动等为内容的灰色信息,完全暴露在青少年面前,由于青少年的判断力和自制力相对较差,阅读及观看了相关信息视频之后,对青少年的人生观和意识形态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国家的社会治安显然是一种潜在的巨大威胁。

(二)网络文化队伍素质不高

网络文化的深入发展,自然离不开高素质的网络文化工作队伍。面对新兴的网络文化产业,人才短缺是一个重要的瓶颈、不仅数量上不足,而且人才构成也不平衡,高端人才稀缺,中低端人才也十分紧张。网络文化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人才都需要一支数量充足、专廉结合、反应灵敏的高素质队伍。

(三)网络文化管理体制滞后

全球化信息网络文化在给人类带来革命性变革的同时,也产生了许许多多难以规制、难以管理的问题,这就增加了网络文化管理的艰难性。网络文化发展是一个突出特征的不断催生出新的文化生产方式、传播方式、消费方式,不断引领更新换代的文化形态。没有创新和开拓,就无法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就很难做到网络文化管理工作的时效性。

(四)青少年使用网络的素质有待提高

青少年在网络社会中为自己开拓的另一个生存空间,这个崭新的信息世界,基本上还是没有法律规范,没有道德规范的社会,只是按照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人生体验来约束自己。这就使得青少年只能靠内心信念来维系网上的道德规范,这样青少年在网上是否遵从道德规范,也不易察觉和监督,只能加强青少年的个人素质,以便加强使用网络时的道德规范约束力。

三、网络文化育人功能的建设及实现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网络文化建设

网络文化的普及特别是网络上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正能量”的行为,能够为青少年思想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发挥推动作用。与此同时,网络文化的不良影响也随之而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正确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指导我国网络文化建设尤为重要。互联网已成为青少年思想沟通和信息交流的主要平台,而优秀网络文化的发展需要优秀思想文化的支持,只有让网络发展成为知识与精神传播的主要课堂,才能更好的发挥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可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网络文化建设,为青少年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5]。

(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网络文化人才队伍

网络文化的深入发展,自然离不开高素质的网络文化工作队伍。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这对网络文化工作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网络文化队伍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的知识、技能与熟知网络技术特征与规律,而且需要具备职业素养、较高的道德情操,还需了解青少年的思维方式与心理特征。这样一支数量充足、专兼结合、反应灵敏的队伍,活跃于网络各个层面,有效引导青少年思想、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从而及时掌握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和思政动态,为线上线下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与基础,网络文化创建与育人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优秀网络文化工作队伍的参与及支持。互联网和社会的迅速发展,网络文化中也会不断出现新的思想和内容,为了提升网络文化队伍对这些网络文化的驾驭能力,不仅需要实现网络文化的队伍责任意识的持续强化,还需提升网络文化队伍对网络信息的分辨能力、整合能力以及对青少年思想的引导能力。为了网络文化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这就对网络文化队伍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6]。

(三)建立科学人性化的网络文化育人管理制度

对于青少年而言,丰富的网络文化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然而,青少年受到自身知识结构与心理发展现状的制约,在接触网络文化的过程中也呈现出了自控能力与信息分辨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不断研发网络新技术、開拓网络新业务、强化网络管理,有了自己核心技术,就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烙印于网络文化中,引领文化风尚,还可凭借技术优势有效封堵和杜绝不良信息,遏制网络文化对青少年产生的消极作用。网络管理过程中,主要是对网络舆情做出应对措施,在青少年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和感兴趣的网络舆情上,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予以引导和解读。

(四)加强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互联网是网络文化的载体,网络文化具有覆盖面广、内容生动形象、手段灵活多样、参与者地位平等、时效性强等特点。相对于传统文化而言,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成长、成才的促进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现代社会,青少年每天花在网络上的时间逐渐有上升趋势,这就使得青少年需要具备有一定的媒介素养,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网络文化青少年思想发展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即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网络文化能够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而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文化导致青少年思想异化。因此发挥网络文化育人功能的过程中,有必要通过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引导和提升青少年正确的上网习惯与良好的信息分辨能力。这就是发挥网络传播有别于传统媒介的信息制作者和信息接受者互为传播主体的优势,强化青少年与网络媒介的良性互动和反馈效应,使青少年不仅能够具有对网络媒介信息较敏锐的分析能力、极强的分辨能力和客观的评价能力,更重要的是具备正确而熟练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网络媒介信息或功能来促进自身成才发展的能力[7]。

四、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文化育人功能的建设与实现,对青少年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既有利于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又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但网络文化育人功能的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开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鲍宗豪.网络文化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3(197).

[2] 楼梁.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发展伦理学探究[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12(14).

[3] 曲青山.论网络文化及其表现特征[J].青海社会科学,2008(4).

[4] 高春娣,沈自友,林子涛.高校校园网络文化育人功能研究[J].教育观察,2016,12(11).

[5] 周晨阳.浅析如何通过多媒体技术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J].电子世界,2017(2).

[6] 陈涛,潘伟国,穆玉兵.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及实现形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1).

[7] 余惠琼,谭明刚.论青少年网络媒介素质教育[J/OL].中国青年研究,2008,7.

猜你喜欢

育人功能网络文化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创业教育育人功能与孵化园建设的互动研究
如何在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