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港澳大湾区视域下大学生就业潜力开发研究

2020-07-14赵新影赵鑫宇

青年与社会 2020年13期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

赵新影 赵鑫宇

摘 要: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与发展吸引着全球的目光,湾区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是人才的供应。文章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探讨如何开发大学生就业潜力的问题,以潜力的开发促进能力的提升,培养出大量湾区需要人才,增强粤港澳大湾区的竞争力。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就业潜力

2017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正式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1]。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我国要将其打造成极具经济活力、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城市群。大湾区的建设势必会开发出许多新领域,带来许多新机会和挑战,这给当代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发展机会。大学生应在这次难得的历史浪潮中牢牢抓住机遇,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能力,及时更新思想观念,完善知识结构,将自己塑造成湾区建设需要的人才,以谋求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新就业机遇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其中提到湾区建设的重点有: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基礎设施互联互通,构建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攻坚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和打造优质生活圈[2]。并且,也提到许多新兴领域,如大数据融合,新能源开发,跨境服务,先进制造业,海洋产业开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由此可见,未来大湾区各城市将充分发挥本地优势,迅速进入产业转型和升级阶段,产业结构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职业也将随之更新,这将给我们带来许多新机会和新尝试。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主要城市里,产业结构基本以“三二一”模式为主,即第三产业比重大于第二产业,第一产业比重最少;行业多元分布,企业以实体经济为主。湾区西岸,如广州北部及南部、佛山、中山等地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带,主要以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产农产品和电子加工业为主;湾区东岸,如广州中部及东部、深圳、东莞等地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带,主要发展人工智能、互联网、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等领域;而沿海地区基本为生态环保型产业带,主要负责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港澳地区在大湾区中主要的作用是促进向外发展,加强对内融合。几大地区不断加强联系与合作,凸显互补优势,共同构建一个产业结构均衡的世界级城市群,但相对于世界其他三个湾区来看,粤港澳大湾区的结构仍待进一步完善。

从湾区产业结构的分布和调整、以及新型领域的出现可以预见,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及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亟需的人才类型是专业技术型、综合能力强型和创新型人才,如大数据服务人才、智能制造业人才、信息智能化人才、海洋产业开发人才、生态环保型人才等,并且需求的数量和质量将不断攀升。同时,大湾区强烈吸引着掌握高等技术、具有创新能力、国际战略视野且能够熟练跨文化交流的各类型人才,聚集全球优秀人才,打造人才高地,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和长远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困境分析

据教育部调查统计显示,201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834万人,与前一年相比增长了14万人,广东省作为教育大省,坐拥143所高等院校,毕业生数量非常庞大。近几年随着各国移民政策的紧缩,大量留学生选择回国就业,仅2018年回国留学生就达到了48万,预计2019年只会有增无减。即使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增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整体状况仍是僧多粥少,大学生就业压力仍然巨大,就业难问题仍是社会热点问题。实际上,大学生在毕业后都已具备基本的从业技能和相应能力,只是潜在的深层次就业能力未得到充分开发,所以仍然处于好工作难找,差工作不愿做的尴尬境地。

(一)大学生知识结构不完整

由于高等院校专业设置细化,相关联科目间联系并不紧密,大学课程除公共必修课外,基本都是本专业的知识内容,并未设置相近专业的课程供学生学习。即使有选修课程,但是数量有限,很难做到让这一门类知识融会贯通。通常大学生在校期间也只针对本专业知识进行学习,比较少数的同学会主动自修其他课程。虽然在毕业后,他们都较好地掌握了本专业理论知识,也可以将一部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但是,大部分学生在就业时表现出来的特点是知识结构单一、框架松散,理论联系性不强,逻辑思维能力较弱。

社会工作并不是由单纯一项专业知识就可以胜任的,它需要各项能力的配合,如知识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综合素质等,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知识体系。充足的知识储备才能架构出完整的知识体系,对于相关知识的缺乏会导致在工作中屡屡碰壁,延缓工作效率,降低工作质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选择人才看中的一个方面就是知识体系是否完整,知识储备量是否充足,上岗人员是否做好了岗位知识技能准备工作?大学生想在粤港澳地区谋求发展,首当其冲要做的就是丰富理论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形成严谨的知识体系。

(二)大学生实践能力不出众

目前,我国粤港澳大湾区正迅速崛起,高速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无论是知识密集型产业还是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不仅需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应具备出众的实践操作能力。

经济及地区的发展会促进教育的改革,但教育改革是需要时间的。现在位于粤港澳地区的大部分高校并未与湾区建设同步,基本都处在教育改革的起步阶段,周边城市及更远省份地区的高校教育改革自然更为缓慢。以往的高校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实践能力培养的意识,除一些特殊专业,如电气工程、汽车修理服务、财会专业等,每学期会设置一周或几天的实训课程外,几乎所有文科类专业只有课堂教学,而且短时间的实践培训并不能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充分转化为实践操作能力。这导致毕业生在刚从业阶段适应能力弱,做事束手束脚,工作效率慢,甚至完全上不了手,这也是很多企业不愿招收应届毕业生的主要原因。针对这种情况,学校正在进行改革,在改革还未彻底完成,学校培训还不成熟阶段,大学生应积极寻找培养实践能力的途径,如企业实习,寻找指导教师搞科研,或者参加社会培训机构等,努力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

(三)大学生就业视野不开阔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给我们巨大的发展空间,从其产生的新领域、新产业以及原有产业的深化,所设置的发展地区及地区经济辐射程度就可以体现出来。

湾区发展设置的范围是“9+2”模式,也就是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惠州、江门、肇庆九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的城市群,这些地区发展的同时,也会带动周边区域和省份共同提升实力[3]。在这些地区会有不同侧重的产业建设,在继续深化原有产业发展的同时,会相应产生许多新领域和新职业,例如,先进制造业、制造研发业、大数据融合业,跨境服务、新能源开发、遗产保护、社会治理、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等。这充分提供给大学生择业就业的机会。

但是,大学生现在的就业选择仍然带有强烈的局限性。在就业去向方面,选择一线城市或发展较好的二线城市;在职业选择方面,偏向于稳定、轻松、薪资水平一般的企事业单位。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对毕业生的吸引力虽有所下降,但比例仍然很高,“新一线”城市在2018年吸引了全国26%的毕业生;而且在行业选择上,大学生多数选择现代服务业,如机构教育、销售、财会、行政后勤,合计比例占74.1%;信息软件技术咨询服务和专业设计类工作数据上升很快[4]。

粤港澳大湾区内不只有一、二线城市发展机会多,前途广阔,其他三四线城市,如肇庆、清远、惠州、湛江等地都潜伏着无限的能量,有極大的发展空间,新型领域也亟需大量建设人才进驻。这要求大学生们拓展就业视野,不局限在专业范围和原有产业,应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和责任感,向新领域进军,也应把目光放在待大力开发的三四线城市,以促进大湾区协调发展。

(四)大学生心理承受力不强

面对就业问题,大学生基本各自会有不同的心理状态,秉持轻松自信态度的学生一般在就业中比较容易被录用,但大部分学生心理状况仍存在问题,如自负心理、焦虑心理、缺乏自信心理等,这不利于大学生自主就业,也不利于湾区长期的建设发展。

大学生的不健康心理可能会导致其在择业过程中受到隐性伤害[5]。很多学生对自身不甚了解,期望过高,就业时如未达到期望的职位或薪酬,就产生对工作厌倦、消极怠工的现象;也有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工作前会感到巨大压力,产生焦虑和被动情绪,不利于自身职业发展。湾区建设中人才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支撑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我们应予以高度重视。

三、高校大学生就业潜力开发建议

人才竞争是国际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大量的适用型人才,这需要全国高校,尤其是粤港澳地区高校源源不断地输送高质量高素质人才。高校大学生应在学校培养和社会需要中行动起来,提升综合能力,开发就业潜力。

(一)大学生自身提高综合素质

摆脱就业困境,重点还是需要大学生不断充实自身,开发潜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树立正确思想观念,高校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都是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择业观。正确思想观念会引导大学生走正途,并且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将自己塑造成合格人才。其次,丰富科学文化知识,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想在湾区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还需具备丰富的技术知识,不懂技术,没有文化也无法成长为湾区需要的人才。最后,培养“工匠精神”,当代大学生应继承前人的吃苦耐劳、团结奋斗的精神,在工作学习中应不怕苦、不怕累,认真钻研,响应国家和学校号召的“工匠精神”,让自己能在这个时代和某个领域中成为无可替代的工匠。

(二)高等院校进行教育改革

各地区高等院校应及时跟上时代发展脚步,适应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求,培养出各类型的建设人才。首先,加强理论类课程的关联性,做到相近专业知识基本掌握,相关理论内容融会贯通;其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教师不能只掌握专业知识,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能够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展现良好的沟通、组织、管理能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这些技能;最后,增加实践课程设置,理论的学习最终是为了转化为实际,只注重理论教育不是高校教育的宗旨,我们的目的是要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所以实践能力教学任务成为重中之重。

(三)社会提供相应技能培训

高校教育改革需要时间,针对于湾区新发展起来的产业,大部分青年学生并未掌握基本理论知识。面对这种情况,需要社会机构的大力支持。在社会中开办与新兴产业相对的培训机构,便于让选择了新兴产业,却专业不对口的青年学生进行继续教育,教授理论知识也培训相关技术。社会开办培训机构也应分培训等级,每一等级有相应正规的考核办法和国家社会承认的专业证书。做到让青年学生培训完成后,有证明和准备走向社会,步入工作岗位。

(四)政府完善就业保障机制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中,起主要引导和带头作用的就是政府,政府职能是服务整体社会,进行社会管理和治理。在人才培养方面,政府同样肩负重要责任。首先,政府应提供给高校和社会培训机构更多便利,高校教育改革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有政策保障才能让改革一路畅通,没有阻碍;社会培训机构正规化也需要政府制定相应政策,这样才会有人愿意来办培训机构,青年学生才敢于到培训班中学习。其次,政府应完善大学生就业保障制度,保障学生就业合法权益,也可以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提供就业保障金,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对于创新创业者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优惠。最后,政府应建立透明有效的企业个人信用机制,针对社会中的所有企业和从业人员,都应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及时记录更新违信行为,让企业招聘时和个人择业时都能够及时了解到对方的相关信息;对于有优秀表现者也应及时记录,作为单位选择人才的参考。

总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大量人才,人才的培养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相互配合。人才层出不穷,社会发展才不会间断,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和发展才能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 李克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R].2017-03-05.

[2] 中共中央国务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R].2019-02-18.

[3] 赵逸靖,千庆兰.全球视角下粤港澳大湾区的现状特征及发展方向[J].广东经济,2018(11):86-90.

[4] 麦可思研究院.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2019-06-10.

[5] 焦磊.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战略联盟构建策略研究[J].高教探索,2018(8):20-24.

基金项目:广东理工学院校级科技项目暨2018年“创新强校工程”科研项(GKJ2018024)。

作者简介:赵新影(1989- ),女,汉族,黑龙江望奎人,硕士研究生,广东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赵鑫宇(1991- ),女,汉族,黑龙江望奎县人,大学学士, 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猜你喜欢

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生态系统
湾区经济:国际步伐与中国格调
新大学生之歌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