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07-14陈和

青年与社会 2020年13期

摘 要:作为一种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利他行动,志愿服务是人民群众奉献、友爱、互助和进步的一种体现。志愿服务经历了国家推动阶段、本土发展阶段、组织化发展阶段、国际化发展阶段和全面化发展阶段,为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家治理现代化奠定了重要基础、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十八大以后,志愿服务朝向崭新的改革目标。一方面志愿服务持续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另一方面志愿服务存在制度化发展、常态化供给和群众化参与等有待完善的问题。建立和健全志愿服务的长效发展机制,促进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常态化与群众化实践,是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战略需要。

关键词:新时代;志愿服务;发展问题;对策研究

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提出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指示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要认真履行引领、联合、服务、促进的职责,为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创造条件。这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促进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表现,是对《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关于公共文化設施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实施意见》和《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的新要求、新实践。这对于在新时代国家发展历程中推动中国特色志愿服务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近几年,志愿服务快速发展,并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目前的志愿服务在制度化发展、常态化供给和群众化参与方面尚有不足和提升空间。

一、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历史发展过程

志愿服务,它是指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以及提供志愿服务的其他组织以无偿、自愿的方式向全社会或其他人提供具有公益性、利他性的社会服务,其服务过程彰显出奉献、友爱、互助和进步的助人精神与核心价值,蕴含着中国特色的精神文明践行风尚和方式。中国特色志愿服务有其历史过程:

(一)志愿精神感召(1949-1978):国家推动、集体意识强烈的志愿服务

建国后,社会主义制度要求国家和社会拥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由青年学生首先行动起来组成“土改工作队”、“青年突击队”,为城市工人、乡村农民争取经济权益和政治权利,这个过程蕴含了志愿服务的精神。1950年,在中美之间并未宣战的背景下,中国人民组成“志愿军”的形式支援朝鲜人民,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正义担当和奉献精神。1955年,全国各地的青年人援助边远地区,志愿报名到穷困山区垦荒种田,萌发了具规模有组织的志愿实践。1963年,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各地涌现了大量的有群众自发开展的助人为乐行动,越来越多的群众自觉参与到志愿活动中去。我们发现,建国初期志愿服务主要由国家动员或领袖号召,并在此推动下,广大人民群众怀抱巨大的热情自发、自觉、全民参与到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中来,为国家发展现代化志愿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爱心,他们成为了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社会力量。

(二)志愿服务探索(1978-1990):中西交流、本土发展的志愿服务

改革开放初期,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引起人民群众的兴趣和关注,欧美国家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博爱互助思想开始促使我们更加深入、多样化的开展学雷锋等助人活动。1981年,我国首次参与联合国组织的海外志愿服务活动,此后多次参与国际人道救援和义工服务。在国际参与下,我国本土志愿服务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1983年开始,粤港澳地区形成了较为浓厚的“义工精神”,之后催生了诸如广州“手拉手”志愿服务热线、深圳义工联合会,以及其他地区如北京大 栅栏“综合包户”志愿者服务、天津社区志愿者服务团队等。国际志愿服务的理念和经验,以及国内本土志愿服务的实践与发展,成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建构本土志愿服务的学习探索创新的行动模式。

(三)志愿服务发展(1990-2000):组织化、系统化的志愿服务

20世纪90年代,国内志愿服务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系统化和组织化发展的特征。组织化,是指志愿服务既有志愿者个人自发、自觉地开展爱心服务的特征,同时,又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和组织引领,也就是组织机构结合某个领域的工作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系统化,则是指全国和地方性志愿服务以及相继成立的志愿者队伍、机构等在各个单位、组织系统建立,并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发挥作用。1993年铁路系统、教育部门、医疗单位、团中央、妇联等先后推出青年志愿者文明岗,结合岗位工作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994年,全国性志愿服务事业的社会团体——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标志着我国有组织、专业化志愿服务的兴起。此外,90年代,北京相继召开亚运会、世界妇女大会等国际盛会,促使政府和社会意识到志愿服务的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快速发展也带来了道德风险,社会日益聚焦于利润追逐,人们的关系愈发疏离。在此背景下,志愿服务为人们的精神生活注入新的活力,重塑了社会的精神风貌。

(四)志愿服务扩展(2000-2012):国际化、全球化的志愿服务

进入新世纪,我国志愿服务向国际化、全球化方向发展,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志愿者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升了我国的国家形象和文化影响。2001年,由联合国发起组织的“国际志愿者年”,为世界各国的志愿者提供了交流平台。我国经由团中央、妇联等部门组织开展志愿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向全世界展现了我国的志愿服务精神,由此,我国志愿者通过参与海外志愿服务活动开始走向全世界,为国际志愿服务实践贡献中国力量。2008年,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热情的服务、流利的语言交流和阳光的形象,给世界各国留下了深厚的、良好的印象。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和广州的亚运会,志愿者为盛会有序开展、圆满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不论是走出去参加各类国际志愿服务活动,还是在国内为参加中国盛会的世界各国人民服务,中国志愿者的奉献精神和良好素质都为中华民族增添光彩。

(五)志愿服务深化(2012-2020):全面化、制度化的志愿服务

2012年以来,我国志愿服务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十八大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志愿服务事业要同“兩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行。习近平同志更是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志愿服务的重大意义,提出志愿服务应全民参与的要求,加强在实践中应把握我国志愿服务的广泛化特色。2014年,由中央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颁布《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下文称为《意见》),2017年,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的重要性,要求志愿服务必须遵从规范意识、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在此背景下,国务院推动实施第一部志愿服务的行政法规《志愿服务条例》(下文称为《条例》)。这些全国性法律法规为志愿服务制度化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为新时代志愿服务工作发展和进一步推进指明了方向。2019年国际志愿者日,习近平同志指出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要求政府和社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把志愿服务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志愿服务工作,习近平同志寄予厚望,指示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要立足新时代、发挥新作用。

二、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发展困境

从志愿服务的实践成效来看,我国志愿服务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制度化发展、常态化供给和群众化参与的问题。

(一)制度化发展不完善

志愿服务制度化发展,主要是指志愿服务要完善服务运行机制,健全组织体系,规范志愿者考核评价,强化志愿工作褒奖激励,探索建立志愿服务权益保障机制,形成完备的志愿服务服务体系。《意见》和《条例》等法律法规,为志愿服务的高水平发展提供了制度环境。然而,志愿服务制度化不仅是宏观法律制度的设计和实施,还需要对操作层面的制度内容、制度环境和制度实践等方面加以规范。目前志愿服务制度化发展的操作层面有待加强:1.制度内容方面,志愿服务的配套制度不健全。从志愿服务的实践过程看,各地对志愿服务的操作过程缺乏程序化规定和标准要求。目前来看,各地志愿服务缺乏规范的注册登记制度、全面的招聘培训流程、详细的志愿服务记录和完备的志愿权益保障措施。2.制度环境方面,志愿服务的融入机制不畅通。从志愿服务的协同效果看,各地志愿服务过程缺乏吸纳机制、育人机制和激励机制。各地亟需构建志愿服务融入社会治理的路径、志愿者培育成长的方式以及褒奖志愿服务精神的办法。3.制度实践方面,志愿服务的活动载体不完备。从志愿服务的场域空间看,各地志愿服务缺乏综合服务设施、服务网点和项目对接平台。

(二)常态化供给不充分

志愿服务常态化供给,则是指志愿活动经常性供给、志愿者提供专业化服务、受益者获取及时便利的服务资源,而不是利用节日、假期或者运动式、临时性开展志愿服务。1.我国志愿服务发展中,带有浓厚的行政动员和官方色彩,使志愿服务依赖政府推动、志愿者和志愿组织独立性不足,这种“官民二重性”限制了志愿服务经常化、专业化、便利化对社会供给。2.行政化、临时性、非专业的志愿服务活动,可能会贬低志愿者的服务价值,导致志愿者的服务热情和参与积极性下降,也可能使受益者误认为这是政府工作的内容和范围,从而认为志愿者的爱心奉献行为理所当然甚至依赖、索求志愿服务。我们发现,志愿服务常态化供给,必须克服行政化行为,减除因行政工作需要指令或推动志愿服务活动。3.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利用互联网、智能信息等技术提供志愿服务的能力比较低,限制了志愿服务的供给范围和容量。由此可见,提升志愿服务的独立性、自主性,尊重志愿者的工作价值和行动逻辑,提高志愿组织的运营能力和技术水平,成为我国志愿服务常态化供给和长期稳定发展的严峻挑战。

(三)群众化参与不广泛

志愿服务群众化参与,主要是指应增强志愿服务的国家动员、加强志愿服务的社会参与、对接志愿服务的群众需要等内容。从国家动员层面看,政府应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宣扬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的精神文化建设,加强在不同层级各个层面支持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从社会参与层面看,参与志愿服务的人群集中在老年人和中小学生,多数中青年人很少关注志愿服务活动,其中部分参加过志愿服务的人也是出于好奇或闲暇无事。2017年,有调查发现75.41%的人通过单位组织时才了解到志愿服务活动,其中39.43%的志愿者在过去一年中参加过3-4次志愿服务,平均每季度参加一次,仅有1.88%的志愿 者经常性参加志愿服务[5]。从对接群众需求层面看,志愿服务要调查分析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和迫切的需求。有部分志愿服务活动凭借志愿者的个人爱心和兴趣,可能未能真正帮助到有困难的人和满足服务对象的诉求,反而可能是一种困扰。例如,在敬老院里就发生过老人一天之内被洗了多次脚、房间被打扫了几次的情况,那么这种志愿服务显然是违背志愿服务初衷的。

三、推动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发展的建议

(一)推进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发展

推进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制度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功能和作用、弘扬雷锋精神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文化,建立完善志愿服务的长效工作机制,构建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制度。1.从志愿服务制度内容看,应完善志愿者招募注册制度,目前《条例》中第6、7条仅对志愿者注册的内容和方式笼统规定,须进一步界定和细化志愿者的知识和技能;应完善志愿者招聘培训制度,各地的志愿者招募表现出宽泛性特点,对人员的素质要求主要是基于爱心和态度,而对志愿者的知识水平、技术能力、品格素质方面并未明确要求;应完善志愿服务记录制度,为评价志愿服务的从业经验和服务能力提供依据;应完善志愿服务权益保障制度,保证志愿者的自身权益不受剥夺。2.从志愿服务制度环境看,应构建志愿服务嵌入社会治理体系的衔接机制,政府应从政策、制度维度构建吸纳志愿者和志愿组织提供服务的渠道和平台,及时发布对接社会需要的志愿服务信息;志愿服务应倡导友爱利他精神的育人机制,融入利他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培育志愿者的服务他人和社会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志愿服务弘扬中华民族美德,塑造奉献、友爱、互助和进步的志愿服务文化机制;健全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志愿服务评价指标,形成标准明确、量化细化的绩效考核机制,对志愿者和志愿组织进行评估激励。3.从志愿服务制度实践看,应完备社区志愿服务设施,在社区建立服务站点,让群众更便利获得志愿服务。结合社区治理和居民生活等方面的需要,精准对接社会需要、解决社会问题。

(二)推进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常态化供给

推进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当前的志愿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志愿者服务的常态化机制尚未完全构建起来。常态应具备“正常的状态”,常态化则是将一种事务转变为某种性质或状态,即使之趋向正常的状态。目前的志愿服务,往往由国家或政府动员,抑或是利用特殊纪念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例如“雷锋日”学雷锋活动等,并没有进入人们日常的生活,也没有成为评价民众社会信用水平的指数。当下,不论是技术环境、社会环境和分工体系均发生了巨大改变,因而,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应积极回应时代的新需求新特征。1.互联网+志愿服务,新的技术支撑下,有必要构建借助微博、微信等网络传播工具,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发现、尊重、宣传志愿服务的办法和途径,使更多的社会公众认识到志愿服务的价值。加强对互联网对志愿(者)服务管理、对志愿服务项目的分配对接、对志愿服务典型案例的学习宣传。另外,互联网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志愿服务参与的多元性,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志愿服务行政化的现象。2.社会信用+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应把志愿服务纳入社会信用体系之中,鼓励使用区块链等新理念新技术,厘清志愿服务的内容、计算方式、激励措施和评价标准,使志愿服务嵌入社会日常生活,成为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基础。3.专业化+志愿服务,在志愿服务行动中,志愿者不仅要有爱心和奉献精神,同时还要具备服务的知识、价值和技能,建构志愿服务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和技能体系。目前,志愿服务越来越多的借助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发挥志愿服务在组织策划、项目运作和资源整合等方面的专业优势。总的说来,志愿服务的常态化供给,可以有效防止志愿服务业态的动员性、指令性、阶段性等问题,有利于构建日常化和自主化的志愿服务体系。

(三)推进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群众化实践

推进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群众化实践具有现实关照。志愿服务的群众化實践,应体现志愿服务的群众参与的广泛性和服务的覆盖程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坚定走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之路,广泛汇聚志愿服务力量,激发新时代志愿服务活力和创造力”,“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各方面共同支持的生动局面”。因而,志愿服务要能够吸引更多的普通群众参与其中,能够更广泛地调动群众志愿服务地积极性,使志愿服务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服务。目前志愿服务持续强化:1.国家层面的群众动员能力。国家和政府层面,对志愿服务的主体(管理者、志愿者、受益者、相关人)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形成中央到地方分层级的动员路径、宣传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了解群众参与的动力和规律,促进群众主动组织、主动管理、主动参与的志愿服务行动方案。另外,建立和完善志愿者权益保障与扶持机制。为消除志愿者提供服务的后顾之忧,国家和政府为志愿者提供基本权益保障,保障志愿者的健康和安全、保障志愿者的生存与发展、保障志愿者的适当报酬和福祉,激励志愿者更加积极地投入志愿服务工作。2.社会层面的服务覆盖程度。志愿服务要瞄准社会的需要、回应群众诉求,精准提供志愿服务,把对志愿服务的评价和服务绩效结合起来。总之,从“国家-社会”的关系中,促进和扩展国家对志愿服务的动员能力,志愿服务对社会需要契合程度以及服务覆盖面也进一步的增强扩大,建构国家社会互动下的志愿服务群众化实践以及志愿服务的绩效评估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志愿服务取得了全新进展,志愿服务工作全面推进,全社会参与志愿服务、发扬雷锋精神,为社会主义全面现代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国家发展现代化过程中,社会各界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志愿组织、提供志愿服务,为有困难的人输送爱心提供帮助,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社会和谐进步,使有爱心的人成为国家、民族和社会的榜样。志愿服务成为社会风尚,引领人民群众为社会做出贡献、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发挥积极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特点、新内涵、新方向。

参考文献

[1] 志愿服务条例[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7:2.

[2] 谭建光.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方向—新中国70年青年志愿服务回顾与展望[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9(02).

[3] 党秀云.论志愿服务的常态化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行政管理,2011(03).

[4] 郭彩琴,张 瑾.“党建引领”型城市社区志愿服务创新探索: 理念、逻辑与路径[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3).

[5]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发布《志愿服务蓝皮书: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17)》.

[6] 卓高生.让志愿服务蔚然成风(有的放矢)[A].人民日报(理论版),2020-04-07.

作者简介:陈和(1981- ),男,汉族,浙江苍南人,博士,温州大学讲师,研究方向: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