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默君签赠陈冰如《白华草堂诗》

2020-07-14广东夏双刃

名作欣赏 2020年28期
关键词:民国

广东 夏双刃

民国最风光的姐妹当属“宋氏三姐妹”,因婚配孔祥熙、孙中山、蒋介石三大政治家,得以开创“宋家王朝”,成为20 世纪中国乃至世界的一道风景。文人圈子则有合肥“张氏四姐妹”,元和、允和、兆和、充和分别嫁给昆曲名角顾传玠、学者周有光、作家沈从文、美国汉学家傅汉思,围绕这一大家子的掌故不少,都是佳话。但女革命家张默君和她的两个妹妹分别嫁给邵元冲、蒋作宾、竺可桢,就较少有人知道了。可她姐妹这金玉良缘,或不能及“宋家三姐妹”那么震古烁今,比之“张氏四姐妹”,则有过之而无不及。

张默君和秋瑾、徐宗汉、何香凝、陈璧君等一样,都是老资格的女同盟会员。她也有一个很革命的名字,叫“张昭汉”。她尤其和秋瑾交好,一起在浙江策划革命,秋瑾被捕遇难之前,曾访她而不遇,留下“再见何期,前途珍重”字条,竟成谶语。她对辛亥革命有突出贡献,武昌首义后,他随父亲张伯纯赴苏州游说江苏巡抚程德全反正,程遂宣布江苏独立,任命张伯纯为参军。而江苏的独立使武昌获得喘息之机,革命党才有了与清廷谈判的筹码。

张默君又以兴办女学、提倡女权而知名,是民国著名的平民教育和女子教育家,长期在考试院担任委员,在国民党内地位很高。她1918 年赴欧美考察教育,期间在哥伦比亚大学进修教育学,其时正值哥大师范学院推行教育改革,针对工业和城市化的种种恶果,确立了以人格提升为出发点,以人的解放和社会进步为目的的教育改革策略。此次教育改革后来席卷全美并影响欧洲,具体而言是在大学本科阶段更加侧重通识教育,将大学教育的目的从培养“高级技工”升华为引领社会文明提升,遂对西方文明产生重大影响。与张默君同期赴哥大考察的还有著名教育家严修、张伯苓、范源濂,他们带回的教育理念深刻地影响了民国教育。张默君回国后任江苏省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长,即以“真善美”为校训,尤其注重品格修养、体格锻炼、社团活动、家事培训等,成效显著,获得“宁一女师,无不第一”的美誉。

她这一代女革命家眼界极高,择偶标准常是非英雄不嫁,如徐宗汉和黄兴、何香凝和廖仲恺、陈璧君和汪精卫、宋庆龄和孙中山、汤国梨和章太炎等,都是有名的革命夫妻。张默君看中的英雄是民国首任陆军部次长蒋作宾。蒋是日本士官生第四期,以地下革命党身份在清廷陆军部任军衡司长,随荫昌讨伐武昌起义时,又是拖延军火运送,又是联络各省起兵,又是帮黎元洪去调江西援兵,对辛亥革命立有殊勋。辛亥之末,二人同在革命军中,以同袍名义,张默君偕蒋作宾面见父母。只因并未挑明,蒋作宾竟与默君的五妹淑嘉一见钟情。张母何承徽对蒋印象亦佳,当场嘉许。蒋果然有军人的魄力,即请上司陆军总长做媒,择日便成了婚。张默君受此打击,乃发誓终身不嫁。

不久却有一位刚从日本留学归来的弱冠青年邵元冲,对默君释放炽烈的爱慕之情。当时默君在国民党部任编辑课长,元冲任《民国新闻》总编辑。不过是工作往来,竟让元冲对长自己七岁的默君一往情深。但默君对此不以为然,提出“非将军不嫁”,以此峻拒元冲这个文人。因此,邵元冲后来成为军政人物,实因受到张默君鞭策之故。

1924 年,邵元冲结束在英美苏等国长达五年的游历,回国追随孙中山,就任广州军政府多个要职,其中包括粤军总司令部秘书长。不久,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戴季陶神秘失踪,元冲接任。但元冲四平八稳的性格,极不受思想“左”倾的军校学生欢迎,称之为“催眠术主任”。不久元冲被撤换,继之者为刚从法国归国的周恩来。

元冲事业受挫,情场却终获丰收。他一回国,获得“将军”身份,就写信给默君,默君极为激动,寄绝句六首为答,序云:“自丙辰别翼如八载,彼此音尘断绝。昨忽得自美归后一书,媵以近制,极道离怀别苦,感而有作。”其一云:“放眼苍茫万劫余,八年一得故人书.天荒地老伤心语,忍死须臾傥为予。”元冲为之大喜过望,乃有《留美八载苦不得默君书民十三年归国佐总理护法东致默长函及近著获诗大喜次韵六章》,其一云:“娟娟骚怨郁毫端,宛转千回带泪看。石烂海枯盟约在,更无古井起波澜。”据说默君闻元冲在美与一华侨女子相好,大怒之下,将元冲所写书信付之一炬,据说有两千封之多,那便是每天都写了。“更无古井起波澜”,可能便是元冲的辩解吧。然而默君诗序明明说“彼此音尘断绝”,如何又来两千封之多,真相如何,也不必深究了。元冲离开黄埔之际,正是他和默君喜订终身之时。只是虚度这八年,默君已届四旬,二人虽然恩爱,但高龄终至难产,落得不育。倒赖蒋作宾夫妻将刚生的小女儿蒋硕能过继过来,取名邵英多。后来元冲又在上海一家私立医院领养一子,名邵天宜,以传承香火。

邵元冲对默君的爱慕实属难得,在美时就与好友黄季陆说“非张默君不娶”。元冲在日记中毫发毕现地记录了八年后重逢的情景:“九时后至神州(女学)访白华,相见之下,几疑梦寐。白华状似微瘁,然英爽之气,仍不稍减。握手悲喜,百骸皆震。平生所蕴蓄欲言者,至是乃格格不知所欲吐,词句断续哽咽,每及悲怅处,几欲泪随声下,然恐益引起白华之酸辛,勉自镇定,然彼之眶亦微莹矣。余即以曩日密事,一一倾宣,华之意亦完全谅解,且对我怜慰有加。嗟乎!吾姊之遇我,深挚若是,我乃不早有以慰解之,悔痛之沈,弥难自安。此后再不倾肝胆,剖赤忱,以慰我姊,我真是忝面目矣。谈二时许,意犹未尽。”

察默君《白华草堂诗》《玉尺楼诗》,为元冲(字翼如)所作比比皆是,有《乙丑冬暮扫叶楼联句偕翼如》《欧战后大西洋放歌次翼如》《冬暮鹤亭招游鹤林招隐诸寺偕翼如》《重谒禹陵偕翼如》《暮秋海上闻笛怀翼如》《秋日醉翁亭怀翼如》《别翼如八年于甲子秋仲重晤海上》《甲戌纯探梅超山偕叙父侠魂翼如》《秋日微雨登岳麓山偕子威翼如次子威均并简春藻》《韬光同翼如作》《读翼如撰曼殊遗载题后》《春日寄翼如书牋一束》《少白渡头同翼如》《自题西园寻梦图寄翼如》《戊辰秋暮焦严碧山庵偕翼如》《庚午春梁谿探梅偕翼如》《仲秋偕翼如重游梁谿至秦氏佚园》《壬申岁朝汤山偕翼如》《癸酉夏登泰山摩崖偕翼如》、《匡山月夜眎翼如》等。“偕翼如”“怀翼如”“寄翼如”“次翼如”“别翼如”“读翼如”,恨不得时时刻刻都和元冲在一起,与元冲合二为一好了。而元冲的《玄圃诗存》,存诗寥寥,却亦有《乙丑冬暮扫叶楼联句偕默君》《送默君游普陀》《文定题近影贻默君》《结缡贻默君》《宛平怀默君》《默君自白下缄寄腊梅一枝感赋》《默君寄红豆兼词数阕含旨凝馨》《十九年春锡山梅园探梅兼览蠡湖诸胜偕默君》《二十一年元旦汤山休沐偕默君作》《癸酉秋送默君典试》《松谷夜宿偕默君君豪》《登衡岳同默君观日出》《重登泰华偕默君》等,也是“偕默君”“送默君”“同默君”“怀默君”“贻默君”,让人惊诧世上竟有如此恩爱的夫妻。

后来邵元冲在西安事变中被包围于招待所,欲逾窗而逃,被士兵射杀。张默君大恸之下,公开发表《秦变后之血泪》,写道:“哀吾翼子死国今五十余日矣,默自惊秦变及闻子受伤已将两月。此六十昼夜,吾无不在肺裂肝摧、泪枯肠断之时,累月不寐,痛一见之无期,并梦魂也不可得。每欲茹痛至诚,为文以诔子,为诗以哭子,辙因手颤心碎而止。呜呼翼子!吾侪报国同心,今余孤逞,后死诸责,义未能辞。惟愿知我天长地久,此恸无穷,此恨也无穷也。今月刊为纪念子之殉国,促予书此,强为之,不知是血是泪。深夜孤灯,掷笔大恸。”张学良的卫戍司令刘多荃后来很受蒋介石器重,曾任热河省主席,但默君的“无穷之恨”都倾泻在他身上,常散发攻击他的传单。之后三十年寡妇生涯,委实可怜。

我藏有张默君签赠本《白华草堂诗》(附《玉尺楼诗》)线装一册,民国二十三年(1934 年)刊于白下,木刻红印,白纸。扉页有默君亲笔——“冰如仁弟诗家 吟存 张默君持贻 三十九年庚寅春时同客台州”,钤“张”一字之印。封面名签另作,可知原藏者为台湾文史学者王素存,钤“艺兰书屋”。当年在孔夫子旧书网有位黄谦先生,常向我推荐民国及客台人物的诗词别集,我照单全收,此为其中一册,端地是意外之喜。“冰如仁弟”,原以为是汪精卫夫人陈璧君,因她字冰如,且与默君都曾师从陈衍学诗。“仁弟”云云,民国人偶以兄弟概称师姐师妹,不足为怪。但“民国三十九年”为1950 年,陈璧君时在大陆监狱,应无可能,故此深为困惑。后游台北有名的百城堂书店,得陈冰如《钓鲲诗集》一册,才知是客台的晚辈诗人。集中有《题同默君师摄影新兰亭》一首:“风光犹似永和春,海上兰亭焕一新。愧我学书仍未就,卅年虚待卫夫人。”并附《默君师和作》:“巢经海澨倏三春,日月双悬万古新。愧说芳猷散兰秘,誓凭玉手理天人。”才得解疑。

默君是民国有名的诗家和书法家,是南社的早期成员。她擅写章草,陈衍赞她“作书行草神速,颇极南贴之美,尺牍寸楮,光彩照人”。于此书所题可见一斑。此书前有陈三立、陈衍、伍非百、邵元冲序。陈衍赞她的诗才“其抚时感事,投赠游览之作,类能推陈出新,脱羁绁而游行”。其父张伯纯、母何承徽、舅何璞元均擅诗,陈三立和他们都很熟,说默君兼得三人之长。伍非百赞她“侠之骨,仙之气,骚之心,兼而有之”。邵元冲赞她“盖其自纾性灵,不事雕缋,故能修词立诚、衔华佩实而自成,其为默君之诗也”。她则自赞道:“自有清刚在诗骨,欲扶正雅起骚魂。”还是自赞最为精炼。

默君的诗颇似秋瑾,不及秋瑾流畅,却较秋瑾沉郁。如《自题倚马看剑图》写道:“云涛澒洞春淞滨,晞发荒江栖老屋。何当哀感来嵯峨,遥睇神州日初旭。神州有美气如虹,天挺英姿起南服。阆风吹衣雾豰举,惊采飊发清以穆。曼睩神涵天地灵,修眉秀夺天山绿。山川天地郁奇雄,孕毓斯人独迈俗。孤襟朗抱弩空冥,剑魂珠光回斗宿。人如神兮骥如龙,我欲从之横海陆。”她是女权主义者,谒武则天陵,便写道:“天马行空天运开,天教渊度倚惊才。大周文字分明在,独创千秋史乘来。”元冲死后,她万念俱灰,隐居湘乡故里的“蓉庐”,写诗作画,遣送生涯,诗风却不肯为之稍变,如“我今消瘦胜梅清,起舞吴钩作怒鸣。傥问华郎何所似,三年泪雨不曾晴”,仍嫌杀气太重。

邵元冲任杭州市长时,默君任杭州教育局长,二人在杭度过一段美好时光。抗战后,默君便将元冲遗体移葬于西湖之滨,并亲撰墓联“学系梨洲船山一脉,葬依鹏举苍水为邻”,将文武双全的夫君与黄宗羲、王夫之、岳飞、张苍水并列,可见爱重之深。二人虽是不大般配的姐弟恋,却两不辜负。回想当初元冲说“非默君不娶”,这份豪情终有归处。看来爱情的要旨,不在其始,而在其终。

猜你喜欢

民国
清末至民国戏曲唱片发展述略
爱国
母鸡
镜花缘(10)
19世纪20年代不同阶层的民国女子影像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