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医院发展建设浅析

2020-07-13勾洋辽宁大学校医院

消费导刊 2020年29期
关键词:校医院全科医疗

勾洋 辽宁大学 校医院

高等院校医院在近15年中伴随医疗体制改革,从原先的公费医疗,到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务院深化医疗卫生改革的意见》,正式将大学生医疗保险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在整个改革的过程中,高校医院普遍存在不少的困境:首先,医院编制逐渐缩小,医护人员的医疗水平下降;其次,随着患者就诊率的大幅减少,导致部分高校医院从原先有病床的医院,逐渐变成只能满足普通门诊诊治能力的门诊部。虽然近几年来高校医院的医疗属性逐渐减弱,逐步转变成结合医疗、预防、教学三方面属性的高校机构,但在高等院校中仍然承担着其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高校医院机构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在高校医院机构的改革中,存在将高校医院“一刀切”的改革做法,也就是将高校医院从学校这个整体割离出去,全面推向社会让其自负盈亏完全独立。然而试行一段时间后,得出经验教训这一方法并不成功,高校本身是学生教师众多,聚集性极强的地点,没有了高校医院的医疗保障,很多问题就相应暴露出来。例如高校的新入学学生,入学后需要进行身体体检,以往就是本校的医院完成体检工作,然后剥离校医院后,入学学生的体检工作就需要第三方进行,造成对体检结果及异常情况不能及时掌握,也不能进行进一步后续跟踪,对学校全面掌握学生身体健康状况造成阻碍。将校医院全面剥离后,学校对校园内的传染病的流行管控也丧失了主动权,近几年普遍在高校中的传染病主要有结核病、腮腺炎、水痘等,若不有效管控后果将很严重,因此高校医院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二、对高校医院改革的建议

高校医院不同于社会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属性,不能将经济利益放在医院发展的主要位置。因此高校医疗机构必须正确面对自身的变化和特点,寻找发展的路径,生存的机遇。根据以上情况,本文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高校医院要加快医疗机构建设,提高整体的医疗水平。要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就是人才的建设,高校医院要从医务人员素质抓起,制定日常的院内培训课程,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并进行相应的考核,采取奖励和处罚相结合的方式,让大家主动的学习。同时,定期选送人员到外院进修,将先进的诊疗方法引入校医院。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整体医疗水平才能不断提高。才能与时俱进不被外界所淘汰,进而满足全校师生的诊疗要求,保障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

二是,根据平时医院就诊患者人群的特点,就诊人员普遍为在校大学生,常发疾病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胃肠炎、外伤性创伤等内外科常见疾病。近几年校医院因人员编制有限,普遍存在高校医院内各科室发展不健全现象,因此更需要全科医师坐诊。高校医院应向社区医院看齐,尽量要求在职在岗人员考取全科医生执照,北京某高校已经达到院内全部医生均为全科医生的程度。辽宁高校不能做到全员都是全科医生,也应该逐步看齐,培养全科人才满足日常的工作需求。

三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制定适合本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建立健全本校的公共卫生管理体系,以高校医院为主体,高校内各个院系、后勤集团、公安处等多个部门联动的防疫体系。首先,在学院方面,以班级有单位,完善请假制度,及时上报病假情况,包括疾病名称、疾病就诊时间等,发现异常情况学院辅导员第一时间报告校医院预防部门。其次,后勤集团掌握学生宿舍的情况,一旦发生传染性疾病病例,同寝室、同楼层、同班级的同学都有存在传染的可能性应及时排查。同时,在寝室、食堂、教室等人群高度聚集的场所,日常的消毒工作也是重中之重。在专业的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简单有效的消毒工作,并形成有效的常规的检查机制。时刻保持警惕预防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防止聚集性传染病的流传,做好防护工作。最后,校医院方面,设专人掌握并了解学生的病假情况,并联合防疫机构,及时掌握在外就诊的本校学生患病情况。如发现传染病及时掌握情况,防止个别学生瞒报现象。校医院医生日常接诊过程中,也应时刻高度警觉,发现疑似病例及时登记报告相关人员。

四是,高校医院应做好向社区医院转变的准备。2002年4月北京市28所高校挂牌为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志着高校医院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开始。将更多的轻症患者分散在社区医院,减轻三甲医院的就诊压力,这是大趋势,也是日后普遍存在的发展方向,医疗资源能够合理使用,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也是使广大民众能更优化的享受医疗服务的必要选择。现阶段以高校为中心的生活模式基本形成,在高校附近,尤其几个高校聚集的地方,普遍成为周围人口聚集的地方,带动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变化,这也为高校医院向社区医院转变提供了便利条件,为高校医院生存寻找到了出路,又为周围社区解决医疗问题提供了方便。将原有的学校的医疗机构面向社区,既节约了重新构建社区医院的经费问题和人力短缺问题,又增加了医院的收入,一举两得相互受益。将高校医院的预防性管理融入到社区预防管理中也是相得益彰。诊疗方面,校医院中的全科医生,也能更好地满足社区医疗的需求,若再和医保联网,解决周围社区中行动不便的中老年人,慢性病的诊疗开药的问题。我国现在人口普遍老龄化,居家养老的趋势日益明显,发挥高校医院的医疗属性,造福一方也是为社会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校医院全科医疗
基于校医院视角的医院感染管理方法
大学里比食堂挨骂还多的地方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突显独特之美 发挥全科价值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全科专业招生“遇冷”
大学生对校医院满意度的累积logit模型分析*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