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构建多维课堂的思考

2020-07-12田葳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消费导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大学生课堂教学课堂

田葳 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序言:近年来,为配合国家高等教育的“双一流”建设,国内院校纷纷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学校发展进行规划并付诸实施,而属于微观层面的课堂教学毫无疑问对提高教育水平,培养一流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课堂教学是培养目标得以实现,课程设置能够产生效果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现实情况却不一定能够满足规划者的想法,即课堂教学的作用和效果能否达到规划者的设计要求会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如何克服制约课堂教学作用和效果的各种不利因素实际上是一个老问题,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表现出来的形式不同而已,长期以来,教育管理方、实施方和接受方均给予重视和深思。但是,进入新世纪后又出现了新的影响因素。社会生产力和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高度影响到社会的存在形态,大幅度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要求人们在多个层面进行适应并做出创新性改变。这一点在教育行业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尤其对课堂教学的理念、方式以及模式的影响有目共睹。值此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教育各相关方都必须摆脱传统观念,认真思考如何使课堂教学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

一、制约大学课堂教学作用和效果的多种因素

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在各个时期大同小异,但体现形式却大有不同。特别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不断出现新问题。

(一)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发生革命性变化

以往只能通过在课堂听讲,在图书馆借阅或者在书店等处购买纸质信息文本了解、掌握各种知识,而这一切在家用电脑和网络迅速普及以及手机智能化后都变得不再重要。作为信息时代诞生的大学生很早便利用网络有意或无意间就可以获得大量信息,这使他们中的很多人开始轻视课堂教学的作用,不过他们从网络中获取的信息庞杂无序,缺乏系统性、专业性,且真伪难辨,带来的结果便是可以拓宽知识面,却没有厚度、深度、精度。

(二)“短平快”编写而出的教材大行其道

网络的发达带来的不都是益处,也出现很多负面事物,例如粗制滥造、鱼目混珠的教材。一部20万字的教材从编写、统稿、校对、试用到正式出版至少需要三位编者两、三年的时间,而“短平快”教材由于网络相关资源丰富使获取各种素材变得容易,甚至可以在两、三个月内便完稿联系出版。不能否认这样的教材中也许会出现较高水平的教材,但大多数情况下其质量不忍直视,在大学课堂上使用和讲授这样的教材显然会降低教学质量。

(三)大学教师的“功夫”下在课堂之外

近年来,高等院校的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实际上对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并没有发挥出明显作用,大学教师越来越远离课堂或者“身在曹营心在汉”。教育部三令五申要求高校教授、副教授必须承担本科课程的教学,这足以证明国内的大学教师远离课堂的现象已经非常严重。之所以出现教师远离课堂的现象,最主要的原因便在于教师评价体系与课堂教学并没有直接联系。尽管教育界提倡打造“精品课”、“金课”,而且全国性的教师授课赛事接连不断,不过现阶段还是形式大于内容。

(四)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与学生的需要脱节

我国高等院校多年来一直坚持课程设置的“厚基础、宽口径”,而我国在普及高等教育后,招生人数大量增加,这种重基础的指导思想以及专业同质化带来的就业竞争加剧导致毕业生即失业的情况并不鲜见,使大学生普遍认为必须在某一领域有所精专才会具有就业竞争力,导致通过课堂教学获得的知识对大学生的吸引力逐渐减弱。尽管国家相关部门和众多高校都在努力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并为此出台多种配套措施,然而不解决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与学生需求不相契合的问题只能是缘木求鱼。

(五)大学生的 “佛系化”现象严重

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使人们从满足生活基本需求的“吃穿住行”转移视线,开始关注于所谓的人生意义和价值,追求得过且过、看淡一切,兴趣爱好至上的生活方式,这一点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出生的大学生身上体现的特别明显。“佛系化”态度无疑在学业方面对大学生产生较大影响。他们很多人听课没有精神只为出勤率,考试及格即可不求成绩多好,沉迷于网络游戏。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社会整体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这一时期出生的大学生基本没有体验到物质供应匮乏时期的痛苦;再者,网络技术的发达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使这一时期出生的大学生很早便由于缺乏自控力而沉迷其中,对正常的社会生活丧失兴趣。

二、关于多维课堂建设的思考

“厚基础、宽口径”虽然可以拓宽大学生的专业视野和就业范围,但由于缺乏厚度、深度、精度,并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从而导致就业难。然而加强专业性又存在就业面狭窄易受到经济发展波动影响的危险。所谓多维课堂就是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而将课堂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理念。即改变大学课堂“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传统模式,教师利用多种手段在掌握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构建出以提高学习者自身素质为重心的符合现实需要的模式。前述能力得到提高后,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将随之得到大幅度提高,对其个人的长远发展大有裨益。关于具体做法有如下几个考虑。

(一)堵不如疏,让网络成为现实课堂的延伸

当今时代的大学生可以说都是“网生代”,他们从很小的时候便开始接触网络,网络对他们而言与吃饭穿衣一样属于生活必须品。如果单纯依靠命令和处罚来限制他们使用网络,不仅会招致他们产生逆反心理,还会激化师生、亲子之间的矛盾。因此,堵不如疏,应多考虑如何使网络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助力,使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教学模式。

(二)课下作业游戏化,增加学生收获感

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很多青少年喜欢电子游戏的原因之一在于游戏通关后会带给游戏者心理上的满足感。虽然将课堂授课内容全部制作成电子游戏不太现实,不过把课堂授课中记忆为主的知识点课后以游戏通关形式在网络交际平台上发布给学生并给予成绩评定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该有一定效果。当然这样做会给任课教师增加相当大的工作量,如果不改变教师绩效评价体系,任课教师对此很难产生积极性。

(三)考核方式走出一张试卷定乾坤的圈子

国内各层次院校基本采取闭卷笔试这种考核形式。其优点在于可以相对准确检验出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掌握情况。然而,大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人会马上走向社会,仅仅能够理解和掌握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远远不够适应社会需求。应该将课堂、课下作业、考试三者结合起来,协同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发达国家的大学教师经常采用课堂发表共同讨论的形式锻炼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思辨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值得国内大学借鉴。

(四)大力促进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建设

通过在评奖评优、考核成绩等方面给与倾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即各种专业相关赛事,特别是需要团队协同的赛事以及各种专业相关实践活动。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参加第三课堂即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到社区帮忙、做钟点工、进行社会调查等。学生通过参与参加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活动,既可以锻炼自我学习能力、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可以在进入社会前对社会有所了解和适应。

(五)教师应该导师化,教师业绩考核多样化

学生一进入大学校园尚处于迷茫期时,专业教师就应该参与到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而不是等到学生上课、实习和撰写毕业论文时才出现。国内大学为大学生配有辅导员进行生活和思想方面的指导,由于每位辅导员需要负责数百名学生,根本没有精力服务所有学生。所以专业教师以导师的身份早期参与到学生培养过程中去可以对每位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即专业教师应走出教室的局限,将课堂延展到课后。这就需要改变现行教师的业绩考核形式,使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和热情投入的学生培养当中。

结语: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构建多维课堂并落到实处势在必行。这方面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值得国内院校借鉴和参考。国内高等教育部门和大学教师受到传统理念和现有格局束缚,难以统一思想,勇于改革。虽然国内建设双一流大学的运动蓬勃发展,但如果不切实改变微观的课堂教学理念和模式,恐怕不会出现所期待的实效。

猜你喜欢

大学生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大学生之歌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