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萨克语传统饮食用语的翻译

2020-07-12

大众文艺 2020年15期
关键词:哈萨克语马肉外来词

(伊犁师范大学,新疆伊犁 835000)

一、引言

翻译指用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两个语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工具。

我想通过这篇论文把哈萨克族日常生活用的食品给其他民族介绍,让别人了解这个游牧民族。

二、研究目标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其多民族的相互融合程度加深,哈萨克族的许多文化也在不断发展,所以很多场合中需要专业的翻译词汇来说明独特特色的传统饮食并且我针对中华民族的之一哈萨克族传统饮食用语的翻译做了研究。下面将进行阐述有不足之处恳请指正。

三、哈萨克族的介绍

本民族,人数多,居住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部分区域,比如自治州和县地区。哈萨克族是一个有丰富文化,[1]长久史的民族,跟很多相近自己生活习惯的人民长期相处而成的。其中有七个族源。本民族以前发展在中国新疆的山,河部位,是“丝绸之路”最早的开通者和从事在这里进行商贸者。

哈萨克语历史悠久。它最早出现于15世纪中叶,由古代乌孙和突厥人的后裔、12世纪初西进的契丹人的一些后裔以及13世纪初崛起的蒙古人的一些部落,古时候离开别的国家领域的一些用不同语言的放牧人民一起生活而形成。哈萨克人除了少数从事农业生产外,[1]绝大多数从事畜牧业,常年生活在风景如画的大草原上。它们在没有马的情况下放牧、运输、旅行甚至生活。每个哈萨克人都为自己善于骑马而自豪,为自己是“马的民族”而自豪,为自己是一匹珍贵的伊犁马而自豪。

四、哈萨克族的语言简介

[2]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在人际交往中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有了普通话之后才逐渐的统一学习普通话,要不然就很难与外界沟通了。这正是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哈萨克语,主要分布于哈萨克斯坦国家、中国西北和蒙古国部分地区。15世纪本民族的语言并民族形成,19世纪标准哈萨克语言形成。

[3]哈萨克语词汇丰富,特别注意吸收外来词,包括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外来词、蒙古语外来词、俄语和汉语外来词。有些外来词被借用后,词义仍在变化。由于历史上哈萨克人主要从事畜牧业,[3]有关畜牧业的词汇很多,动物的颜色和年龄都有专门的名称。

五、哈萨克族的饮食介绍

哈萨克族的生活有饮食有与众不同的特点,主要食品都来自牲畜。一般饮用奶子和肉,面食放在为第二,蔬菜偶尔吃。绵羊肉、山羊肉、牛肉、马肉、骆驼肉属于肉食。煮、熏、烤三种是烹制方法。奶茶是哈萨克族吃饭不可缺乏的饮品。传统饮食习惯方面本民族是一日三餐,早晨和中午喝奶茶,晚上吃一顿饭。做奶茶时,先将开水准备好了以后,放点茶叶,煮开后,把鲜牛奶倒进。奶茶里可以放有营养成分高的酥油。纳仁是本民族的一种有特色的饭类,一般给贵客做。方法是:把肉和腿、肋骨、胸脯切成大块,放在冷水锅里煮,一般两小时吃,汤里肉加盐、洋葱。肉取出后,使用原始的汤煮面条或面,拿出盘子,把面条放在盘子的底部,把肉放在顶部,用刀切肉,面条混合起来,撒上一些香料如辣面条和洋葱粉,然后用手吃它。这是手抓羊肉面。在手吃肉或手羊肉面后,主人应邀请客人喝一碗原味汤,达到“原味汤变原味食物”的目的。吃这种饭有很多讲究,[1]尤其是在牧区,体现了主人对客人的尊重和热情。

马肠:哈萨克人最熟练的技艺就是做马肠。宰肥马后,取马肠洗净,按排骨切条,排骨上撒盐、胡椒粉等调味料,倒入3尺多的马肠内。用动物的肌腱把两头紧紧绑起来,挂在屋子里,风干一个月。

马肉:哈萨克人视马肉为上品。马肋、肥肠、颈部和臀部被认为是最适合待客的肉。马肉煮熟后,先送一盘马肉给客人品尝,以示尊敬。这道菜的肉叫作“setaback”,意思是尊重你的肉菜。正式用餐时,你应该提供两盘马肉,包括马头、马浴、马肠等。这被称为“qos tabaq”,意思是两个盘子,表示你对客人的热情。

馕:是一种用发酵的面团做成的圆饼。它是在馕坑里用红木炭烤的。有些家庭使用圆煎锅。

包尔萨克:用牛奶或盐水发酵面团,搓成条状,用刀切成菱形,放入滚开的黄油或羊肉油锅中,炸至发黄取出。包尔萨克是为节日或招待客人准备的。

哈萨克牧民为了适应草原变化、房屋迁徙的草原生活,经常制作一些轻便、方便的食物。有一种“米星茶”,是用小米炒制而成,加水饮用,就是这种方便食品。它叫茶,实际上是汤。吃肉后喝水很舒服。此外,由于小米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钙、磷、铁、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等,经常饮用可以弥补草原长期缺乏蔬菜造成的营养不足。

炒小麦:将小麦加热,去皮后油炸,将羊尾油翻炒成粉状,放入羊尾油与茶拌匀。

小麦米:将剥皮的小麦捣成半块,放入锅中加水烧开,然后放入稀酸奶疙瘩或一些酸奶和肉。牧民们喜欢在秋冬季节吃这种食物。

马奶子:是哈萨克族人最好的饮料。到了夏天,在草原上的毡房里,闻到清香的马奶子的味儿,热情的哈萨克族人,不光是每天给干活儿回来的家人准备马奶子,而且还常常用好的马奶子来接待远方来的客人。哈萨克族人,不光是年轻人,老人,儿童都对马奶子的兴趣浓厚。马奶子(qimiz),经过加工发酵制成叫马奶子。从表面上看,跟牛奶和羊奶没有差异,但马奶子却有一种各种不同的浓烈并醇厚的好味。没喝过马奶子的人,不知道马奶子的酒性,很容易喝醉。尤其是第一次喝马奶子,更不能喝得太多。即使哈萨克族牧人,也是一边谈,一边喝,慢慢尝试。

乳皮:是哈萨克族最喜爱的乳制品并且其他民族也很喜欢。乳皮是指浮在牛羊奶上的脂肪和乳蛋白的混合物。有牛奶和脂肪的味道,微甜可口。提取的方法一般是在晚上用牛奶或羊奶。过夜后,第二天要撇去浮油。这种漂浮的油,像一层奶皮,叫作奶皮。特别是哈萨克族早上喝奶茶时,要喝奶皮厚的奶茶,特别香。

奶疙瘩:奶疙瘩是本民族喜欢食用的一种食品。它叫“qwrt”,牛奶的结晶。牛奶粉刺有两种,一种是甜牛奶粉刺,另一种是酸牛奶粉刺,加油或不加油。大部分的练习都是手工的,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练习。哈萨克牧民使牛奶粉刺时,他们第一次发酵牛或羊的奶,把发酵酸奶倒进锅里煮,然后把它放到一个布袋,把水滴完,用手揉成小块,把它晒干在草席子上。

六、哈萨克族传统饮食用语收集及翻译

饮食的分类:sut turleri(奶类),et turleri(肉类),nanturleri(面类),bʏdaʏ koje(纳吾热孜粥)

奶类:sut ſaʏ(奶茶)

奶茶的成分:sʏir suti(牛奶),qoʏw qoYw ſaʏ(浓茶)

奶制品的分类:kileɡeʏ(奶油),sari maʏ(酥油),qaʏmaq(奶皮子),

qwrt(奶疙瘩),sut burſaɡi(奶豆腐),qimiz(马奶子),aʏran(酸奶子),

肉类食品:qoʏ eti(羊肉),sʏir eti(牛肉),jilqi eti(马肉),

tuʏe eti(骆驼肉),马肠子(qazi)

肉分为两种:jas et(鲜肉),keptirilɡen et(熏肉)

鲜肉的做法:qwirw(炒),qaʏnatw(煮),qaqtaw(烤)

熏肉主要选用的肉:qoʏ tos eti(羊胸骨上剔下的肉)

哈萨克族一般把熏肉当作过冬肉称为qistiq et(索古姆肉)

马肠子

马肠子的成分:jilqiqabirʁasi eti(马的肋条肉)

Jilqieti narini马肉纳仁

qwirdaq胡尔达克

面食类:

馕的成分:aſitilʁan nan(发酵的面),tuzdi sw(盐水)

做馕主要用的工具:tonar(馕坑壁),meſ(土坯)

包尔萨克

包尔萨克的成分:sʏir suti(牛奶),tuzdi sw(盐水),un(面)

油饼子

油饼子的成分:aſitilʁan nan发酵的面,maʏ油

besbarmaq别斯巴尔马克

七、结语

本民族的饮食跟从事的牧业有关系。哈萨克族用奶子和肉做各种美食,随着经济的发展,有些传统饮食不太受人们青睐了,但是,关于粮食方面的用语一直都在流传着。

在本篇论文中使用的翻译方法是直译法和意译法。音译法有“杰尼特”,“别斯巴尔马克”,“胡尔达克”。因此,我们翻译水平的限制这些食品到现在用的是哈萨克语的读音来用汉语表达,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翻译出来。“纳仁”这个词也是还没有翻译成汉语,一直都在音译翻译法中的翻译来使用着。“索古姆”是意译法来使用着,还没有翻译成汉语。“马奶子”也是没有准确地翻译出来,因为有些地方用的是“马奶酒”,有些地方用的“马奶子”,使用哪一个词最准确没有确定下来。所以在56个民族共同发展的年代,我们要互相吸收各民族的文化特点并了解他们的传统饮食。

猜你喜欢

哈萨克语马肉外来词
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日源外来词汉化研究
从汉语外来词看民族文化心理变化
汉语外来词及其对泰汉语教学
挂牛头卖马肉
对马肉的偏见 你有吗
俄语中的英语外来词浅析
哈汉语中吉祥数字文化对比
汉哈语表女性谚语之文化比较
汉语与哈萨克语比较句研究的类型学视角
新疆青河县阿热了乡哈萨克族聚居区居民的语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