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蜂窝织炎的临床护理及预防措施

2020-07-10崔娜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链球菌红肿蜂窝

崔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171-02

蜂窝织炎是指发生在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蜂窝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感染,其致病菌主要是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少数可由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厌氧菌等引起。感染大多发生在外伤、溃疡后,也可由细菌直接通过皮肤微小创伤而侵入。常发生于皮肤、肌肉和阑尾。溶血性链球菌能分泌透明质酸酶,能降解疏松结缔组织中的透明质酸。链球菌也能分泌链激酶,可溶解纤维素,不易被局限,因此细菌易于通过组织间隙和淋巴管扩散,表现为疏松结缔组织内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性浸润。因此常易并发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局部外伤、血运不良、挤压疖肿以及放射疗法常常是蜂窝织炎的诱因。

1 蜂窝织炎的临床表现

好发于下肢、足背、颜面、外阴、肛周等部位。由于致病菌不同、毒性不同以及发病部位和其深浅的不同,临床症状也轻重不一。一般病变浅者,患部呈现弥漫性红肿,皮肤紧张而坚实,中央炎症显著,以后变软,溃破化脓,排出脓液及坏死组织。由葡萄球菌引起者脓液较稠,链球菌引起者脓液较稀。病变位置深者,红肿多不明显,有深部压痛。蜂窝织炎常伴有淋巴结炎、淋巴管炎、坏疽、转移性脓肿,甚至发生败血症。但局部不产生水疱。患者可有高热、寒战、全身不适等症状。局部剧痛,红肿,境界不清,可有凹陷性水肿,约2周结瘢痕而愈。

2 蜂窝织炎的诊断与鉴别

蜂窝织炎好发于下肢、足、臀部、外阴及肛周等处。一般患处呈弥漫性红肿、边界不清,其上可发生水疱,中央炎症明显,局部有疼痛及压痛。可出现波动、破溃、排脓,亦可不破、吸收、消退。慢性蜂窝织炎致局部变硬、萎缩时称硬化性蜂窝织炎。常伴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可有局部淋巴结炎、淋巴管炎,甚至可并发转移性脓肿、败血症。常因致病菌的种类、毒性和发病的部位、深浅而不同。表浅的急性蜂窝织炎,局部明显红肿、剧痛,并向四周迅速扩大,病变区与正常皮肤无明显分界;深在急性蜂窝织炎,局部红肿多不明显,常只有局部水肿和深部压痛,但病情严重,全身症状剧烈,有高热、寒战、头痛、全身无力、白细胞计数增加等。口底、颌下和颈部的急性蜂窝织炎,可发生喉头水肿和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炎症有时还或蔓延到纵隔。由厌氧性链球菌、拟杆菌和多种肠道杆菌所引起的蜂窝织炎,又称捻发音性蜂窝织炎,可发生在被肠道或沁尿道内容物所污染的会阴部、腹部伤口,局部可检出捻发音,蜂窝组织和筋膜有坏死,且伴有进行性皮肤坏死,脓液恶臭,全身症状严重。

3 蜂窝织炎的临床护理措施:

急性蜂窝组织炎,单独的靠治疗,使患者的身体很快的恢复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最主要的要对患者采取一定的護理措施,才能有助于患者的治疗,蜂窝织炎的护理对于患者的身体康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急性蜂窝组织炎的护理措施包括:(1)日常护理:积极治疗糖尿病等原发病。保持皮肤清洁,做好口腔护理,避免继发感染。(2)饮食调理:饮食清淡,忌辛辣鱼腥发物,宜进软食。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保持二便通畅。

3.1急性蜂窝组织炎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必须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如果护理措施非常的到位,那么患者的这种病状就能提前恢复,如果不按照医生的指导方法去护理,让患者随心所意,那么就会使患者的恢复期延长。

3.2急性蜂窝组织炎的患者应该卧床休息,多饮水,应该抬高患者的肢体,以减轻局部的肿胀和疼痛,可以给患者的患处进行湿热敷,来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饮食方面不要吃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

3.3急性蜂窝组织炎的患者要注意个人卫生,对于皮肤的一些轻微的感染,或者是其他部位感染病灶,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的治疗,这样对于预防这种疾病才能有一定的帮助,才能避免出现一些隐患。要常洗澡,发现皮肤轻微的局部感染,要及时的治疗,这样才能有助于身体的健康。

3.4蜂窝织炎的术后护理: 蜂窝织炎手术后一般选择适当卧位,血压平稳后,采用半卧位;每小时测量血压脉搏1次至平稳;对症护理:对于高热、疼痛明显者,即使给予相应药物。

手术当天禁食,术后第一天流质,第二天进软食,一般情况下第3-4天即可进普食;饭后起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增进血液循环;经常拍背帮助咳嗽,预防坠积性肺炎。

4 蜂窝组织炎的预防

急性蜂窝组织炎为弥漫性炎症,易于向四周迅速扩散,最主要是要对初期的诊断及治疗,及时必要的切开减压,往往可以防止更广泛的组织坏死。

4.1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加强身体锻炼,增进皮肤的抵抗力,积极治疗小的皮肤感染灶和其他部位感染病灶,开放性损伤应积极处理均对预防本病发生有意义。

4.2患蜂窝织炎者应卧床休息,多饮水,全身症状较重者应积极对症治疗。抬高患肢以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患处可给湿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

4.3给予大量抗生素控制感染,加强支持疗法,增加营养、多种维生素及止痛或退热等综合治疗。早期局部可用50%硫酸镁溶液湿热敷,也可用紫外线、超短波等物理疗法等治疗。局部脓肿形成可切开引流。

4.4在易于发生脓皮病的单位(如某些工厂、小学校等)中广泛进行有关防治化脓性皮肤病的宣传教育工作,定期进行预防检查,尽可能消灭一切发病因素。

4.5衣帽、毛巾、面盆等禁止公用,防止接触传染,对患者适当进行隔离。患者所用敷料及接触物要严格消毒或焚毁。在患病期间,除应用药液清洗皮损外,禁止用自来水洗涤患部,以防扩延。

参考文献

[1]      李梦樱.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8.

[2]      丁小勇,陈仙芝.颌面部间隙感染275例临床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4,20(2): 90-91.

[3]      钟虾女.重症颌面颈胸部多间隙蜂窝织炎的临床护理[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2):275- 276.

[4]      谢肖霞.社区获得性坏死性蜂窝织炎的观察与护理[J].中华普通外科文献,2012,6(4):60-61.

猜你喜欢

链球菌红肿蜂窝
准妈妈:孕晚期莫忘B族链球菌筛查
茶籽油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术后肌注黄体酮局部红肿及硬结的预防效果观察
解读羊养殖过程中链球菌病诊断与防治方法
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其红肿、炎性症状改善时间的影响
海豚链球菌LAMP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蜂窝”住进轮胎里
种猪的饲养管理以及疫病防治技术
不同形状芯材的蜂窝壁板平面压缩性能研究
躲避蚊子有方法
为什么蜂窝是六角形的?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