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内审中应注意的问题

2020-07-09白佩玲

食品安全导刊·下旬刊 2020年3期

摘 要:内部审核(以下简称内审)是检验检测机构为了验证实验室的运作是否持续符合管理体系的要求,确认管理体系各要素是否得到有效控制,质量要素的实施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以便对管理体系运行中不符合项采取纠正措施,促进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转与自我完善,保证实验室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内部审核;食品检验机构;内审员;质量负责人

众所周知,检验检测机构为了验证实验室的运行是否符合的管理体系和各领域相关标准的要求,以保证管理体系得到有效实施,必须每年组织一次实验室内部审核,食品检验机构更不能忽略每一次的内部审核,内部审核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与其对内部审核的理解以及所采取的措施密不可分。因此,掌握内部审核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极为重要。

1 内部审核的组织

实验室应当依据各自实验室制定的体系文件的要求实施内部审核,也就是说实验室在编写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时,在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中必须规定内部审核内容。内部审核的组织应该在年初的八大计划中作为一大计划列出,按照RB/T214《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中4.5.12的规定,内部审核一般由质量负责人组织实施,内审员协助质量负责人编写内审计划。

2 内审员的要求

内审员的要求包括最基本的要求和专业要求。内审员最基本的要求实际是指内审员的素质,内审员的个人素质是保证审核公正性和有效性的基础。所以内审员应具备必要的素养,以保证内部审核工作的顺利进行。一个内审员应该性格开朗、善于交往;其次应该具有善于观察的能力,能够发现周围环境及活动的实际情况,同时能够有效的与他人互动,包括审核组成员和被审核方。内审员的专业要求是指内审员应具有相应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即熟悉相应领域的管理体系的要求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有一定的学历和工作经验,并经培训合格取得内审员证书。实验室中要有一定数量的内审员,以满足实验室内部审核的需要,内审员应分布在实验室不同部门,以便在內审时不存在交叉的现象,也就是说内审员最好不要审核自己所在的部门,同时所有内审员必须经单位授权。

3 内部审核的实施

内部审核的实施由质量负责人按照制定的内审方案确定审核组长、内审员等组成内审组。审核组长按照确定的审核组人数对其内审工作进行分工,并安排内审员编制内审计划检查表。内审计划应当包括审核的目的、审核的准则和引用的文件;审核的范围(包括受审核的部门、场所及涉及的过程)、现场审核活动的时间和地点、内审组成员以及内审计划的编制和批准人。

3.1 首次会议

首次会议在组织现场审核前召开,内审组全体成员和受审核方相应负责人参加,首次会议由内审组组长主持,记录与会人员,会议应该简短明了,一般不超过0.5 h。首次会议的目的是确认审核范围、审核目的、审核的依据,介绍审核程序与方法,在审核组与受审核方之间建立正式的沟通,促进受审核方人员积极参与,沟通、协调、创造良好的氛围。首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确认审核组人员,确认审核的目的,范围,依据;确认审核计划;介绍审核程序与方法;确认末次会议的时间。首次会议的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简化,但内部审核的审核程序与方法必须重点介绍,如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现场检查,发现不符合项开具不符合报告时,要求受审核方确认不符合事实并提出纠正措施计划等。总之,内部审核的首次会议可以根据情况予以简化,但不能取消。

3.2 现场检查

现场检查是获取信息源的过程,是一项抽样调查活动,以公正、客观的态度,利用正当有效的方法寻找审核依据,以作出客观、准确评价。审核中所收集的信息是否充分与真实,将影响审核的有效性,食品检验机构内部审核可选择的信息源有:与受审核部门的人员和相关人员的面谈,对检验活动和周围设施环境条件的观察,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相关的记录等。相关的记录包括检验原始记录,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记录,环境条件的控制记录等。内部审核是一种抽样调查活动,所以不可能对所有的环境、要素进行审核,选择应具有代表性。当审核发现不符合项时,要及时与受审核部门或相关人员交流,并在会议上充分讨论,不要轻易下结论,并经受审核方确认。审核组应该记录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情况和证据。不符合的类型通常有体系性不符合,实施性不符合和效果性不符合。不符合的程度有严重不符合和一般不符合。

3.3 末次会议

在现场审核结束后召开末次会议,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参加对象为内审组全体成员,受审核方负责人,时间一般控制在0.5 h内。末次会议主要向受审核方介绍审核情况,宣布审核结论;提出后续工作要求,回答受审核方提出的问题。

3.4 审核报告的编制和分发

根据审核的目的、范围、审核时间、地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评价以及审核结论,审核组长编制审核报告,并经批准后将其发放到管理层。

审核结束后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纠正,通过采取纠正措施,可防止此类问题再次发生,促进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内部审核记录由本单位负责档案管理的部门保存,按照RB/T 214《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  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的要求,内部审核记录保存期限不低于6年。质量负责人应该对内部审核结果和采取的纠正措施进行评估分析,并形成报告,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项,在下次管理评审会议时提交管理评审会议讨论。

作者简介:白佩玲(1988—),女,汉族,甘肃通渭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食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