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善情感体验:缓解大规模疫情时期在线学习情绪问题的良方

2020-07-09李文昊祝智庭

中国电化教育 2020年5期
关键词:在线学习情感体验道德教育

李文昊 祝智庭

摘要:在大规模新冠疫情期间,非常态的远程教育会存在个人隔离焦虑、跨媒体不适焦虑、疫情信息导致的情绪波动等特殊问题,该研究提出“身一心一智”情感体验作为改善这类问题的关键解方:情感体验能够开启积极心理、触发道德判断、应对教育挑战。在此基础上,研究进一步详实论述了此解方在微观层面下教师需要完成的设计关键:组织学习资源、调节技术过程和设计积极情绪诱发。最后,研究者倡导基于情感体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这不仅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且能有效降低疫情缓解后复杂艰巨的开学风险。

关键词:情感体验;在线学习;大规模疫情;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最近从媒体、朋友和亲人那里,听到许多关于在线学习问题的抱怨,发现其中有许多与情绪相关,于是在武汉就近选取二所学校开展“学业情绪”调研,并与我的导师祝智庭教授进行频繁在线讨论,认为有必要提出一些建议。

在大规模新冠疫情时期,学习者由于受居家隔离等因素影响,会在不同层面产生情绪问题,进而影响在线学习的效果。大部分学生家长目前无法复工,有的甚至失业,家长经受巨大的压力而产生的焦虑感,可能会导致学习者消极情绪甚至心理危机。情绪是学习者心理状态的表露,与这种外显状态相对应的心理感受过程称为情感。面对凶险的疫情,教育工作者要关心学习者在此特殊时期情感的细微变化,要将学生的身心健康置于“停课不停学”之首位。对此,本研究提出情感体验改善方案,希冀能为教育工作者做好应急预案提供可行途径。

一、大规模疫情时期居家在线学习的情绪现状分析

由于疫情影响,我国基础教育从常态教育一下进入到非常态远程教育。在政府、教育局、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多方努力下,基础教育在线学习的条件、资源得到较大改善,“停课不停学”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但与此同时,相当数量的学生在屏幕学习面前表现出焦虑、困惑、无奈,预示着厌学情绪很可能会像可怕的病毒那样在“停课不停学”中蔓延和流行,引发各种矛盾冲突。

(一)居家隔离式学习造成的情绪问题

由于长时间的隔离,青少年学习者,尤其是中小学生,难免会出现个体层面的情绪问题。在居家隔离的在线学习环境中,学习者无法获得原来在教室中就可以轻易获得的非语言信息,不易与他人产生情感共鸣,他们难以充分表达和释放出内心情感。对于特殊人群(如医务工作者的子女、滞留外地家庭的子女、被隔离的患病者子女、确诊的学习者、社区工作者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城市随迁子女等),他们由于亲人隔离造成的情绪问题会更为严重,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个别学生因为没有移动学习终端而自杀未遂的事件。

(二)跨媒体学习产生的情绪问题

在网络学习空间中,学习者需要在虚拟直播教室和个人学习空间中不停切换,还需要克服电子设备的诱惑,这些跨媒体行为会产生跨媒体焦虑不适。一些地方不区分学段的无差别教学、强行要求学生上网“打卡”等形式化教学、超前开课补习等不合理线上教学活动更是加重了学习负担,造成新的学习焦虑。

(三)疫情新闻事件造成的情绪问题

疫情期间,每天会产生海量的新闻事件。更新的病例数据、家人议论的信息、典型的消极消息(如亲人的离去、家庭的破裂、聚集性爆发等等)会进一步對学生的情感产生负面影响。学习者会经常受到这样信息的影响,极易造成情绪波动。

二、情感体验改善作为学生“身心灵”全面发展的关键解方

(一)情感体验模型

有研究指出,人类带有很有限的几种初级情感隋研究者也称为核心情感)包括快乐、悲伤、恐瞑、愤怒、厌恶、惊奇和蔑视等,这些初级情感在不同的文化中都能识别,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此外还有次级情感,乃是某些初级情感的社会性反应。

1.多媒体学习的认知理论和认知情感论

研究者Mayer等人在认知心理学家的已有研究结论基础之上,提出三大基本假设(双重通道、容量有限、主动加工),架构了多媒体学习的五大过程,并实证分析归纳出十大教学原则,创建了系统科学的多媒体学习的认知理论和教学理论。

Moreno和Mayer等人之后在Russell对核心情感的研究和Izard对情感模式的研究基础之上,提出了交互式多模态学习环境(ICALM),加入了情感因素对认知过程的影响,主要论点是情感过程与认知过程相互交织,不可分割,多媒体刺激的认知情感处理涉及到需要耗费认知资源的情感过程,反之亦然。这就是多媒体学习的认知一情绪理论。

2.具身认知论和具身性情绪

身体在认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身认知认为,认知有一部分是通过身体体验及其活动方式而形成。与此同时,个体的身体感知运动能力内含在一个更广泛的心理和文化情境中。不同情境中的不同身体感受影响着认知过程。

具身性情绪认为情绪与身体感受是统一的,不同文化情境下“身一心”联系产生的具身情绪与认知相互作用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情绪。具身情绪强调外在情境、身体及神经系统在情绪形成中的关键作用,尤其强调外在情境和身体在情感体验中的作用。身体模仿对情绪理解至关重要,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通过身体模仿再现被模仿者想要传递的情绪。因而,可以设计有出韵律的身体运动,借助具身情绪给人身心带来愉悦。

3.情绪心理建构论

对于情绪,科学家们采取了四种典型的取向:基本情绪论、情绪评价论、心理建构论、社会建构论。Barrett等人采纳心理建构论和社会建构论以及近些年发展起来的神经建构论,整合这些理论,提出情绪建构论:主观体验是情绪必不可少的特征,情绪是大脑构建出来的体验。大脑是一个预测系统,始终使用以前的经验来消除歧义并从身体和世界中产生感觉。当一个人使用关于情感的概念知识(例如,关于愤怒的概念的知识,以前的愤怒经历)在给定的上下文中对其核心情感状态进行“处境概念化”时,会经历一种情感(例如,对朋友的愤怒)。

在其模型中,有四个基本成分涉及身体的表示(和前面核心情感相对应)、先前经历的表示(称为“概念知识”,存储在长时记忆中)、外部世界的表示(外在感觉)和注意力(执行控制)。

4.情感体验的“身心智”模型

不同领域的学者(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和决策理论)都相继提出了大脑同时具有类型I与类型Ⅱ二种加工过程,其认为大脑的运作可分为二种不同的认知过程,其功能各不相同,各有优劣。大脑信息加工分为“双过程”,类型I加工的本质特征是其自主性,其速度快、负荷低,无须对所有可能性进行分析,可以同时执行,是平行式加工,被称为“心脑”。类型Ⅱ加工的关键特征是加工速度相对较慢,是序列加工,是基于语言和规则的,被称为“智脑”。

具身情绪论指出:大脑并不是唯一决定人类认知的器官,身体也参与到了认知活动之中。研究发现:情绪原来扎根在身体里。心智和身体之间会进行双向的交流,心智的状态会影响到身体,身体的状态也会影响到心智,身体、心脑、智脑通过内感方式互相交流。

建立在认知情感论、具身认知论、具身情绪论和情绪心理建构论等理论之上,情感体验是指个体受外部環境中情感诱发因素的影响下,历经情感直觉、情感解释、情感判断和推理等阶段,最终达到身心智和谐统一的心理过程(如下页图1所示)。

五种感觉通过外感(Exteroception)方式输入大脑,心脑接受五种感官的情绪信息,进行快的自主加工;智脑接受五种感官的情绪信息,进行慢的控制加工。在部分类型情绪中,身体参与了加工。通过智、身、心不同参与水平的区别,情感体验可以分别达到三种不同的层次水平: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和反思层次。心脑或智脑的参与构成了初级情感的体验,这属于本能层次;心脑和身体或者智脑和身体的参与构成次级情感的体验;身、心、智共同参与而形成了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

情感直觉不仅受到语言表达的影响,还可能受到非言语表达等情绪感染的影响。研究表明,人们倾向于无意识地自动模仿非语言表达,也有研究发现在虚拟团队中,仅仅用文本进行的交互中也发生无意识的模仿,这种情感直觉在图1的模型中用短划虚线箭头表示。当学习者感觉到教学资源或者教学代理中的某种特定情感,并用自己的互动或适当的情感做出反应时,情感解释发生了。学习者不仅可以在情感上做出反应,还可以推断出情绪动因,这时候情感判断和推理发生了。情感解释和推理在图1的模型中用点虚线箭头表示。

(二)情感体验的优势

1.情感体验是开启积极心理的钥匙

情感体验不再是“萝卜加棒子”式的理性式驱动,而是承认直觉在行动中的重要地位,从内心激发出学习者乐观积极的心态。海特借用“象与骑象人”的隐喻,说明人类的无意识认知能力可以引导和控制有意识的思考。情感体验试图超越隐喻提供的二元论,从“身心智”三个方面开启积极心理。

身心参与行为层次的情感体验,有助于自控力的养成;心智参与行为层面的情感体验,能够开启学习者的心流状态;“身心智”都参与的反思层次的情感体验,能够感受当下的快乐与未来的意义的结合,能体会出沙哈尔在《积极心理学》中所指出的幸福。情感体验在潜意识层面能够发挥滋润身心的作用。

2.情感体验是道德判断的基础

通过对早期道德基础论研究成果的回顾,海特等人认为所有个体都具有四种直觉伦理一“苦难、等级制度、互惠和纯洁”,这些伦理源于人类进化对适应性挑战的反应过程。每种伦理都形成一个认知模块,其发展是受文化影响的。每个模块“在社交世界中遇到某些模式时,所能提供的不仅仅是情感的闪现”,与此同时,文化学习过程决定了每个人对这些情感的反应。道德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不同的文化利用模块提供的四个“构建块”的方式有所不同。这些研究都显示,很多道德判断,是直觉先来、策略推理后到的。情感体验也强调情感直觉先来、情感判断和推理后到。很多手势、姿势、声音特征和其他身体表现向他人显示情感、情绪或感受。这些情感表现在不同文化之间和同一种文化内部情感各不相同,不同文化作用于情感体验上就形成了道德判断的基础。

3.情感体验能够应对现代教育的挑战

现代教育面对终身学习、全^发展等诸多挑战。情感体验将三个领域的教育目标整合到了一起,认知(智脚、情感(心脑)和实践(身体),充分表达出认知、情感、体验和主动的学习兴趣;情感体验作为人际关系的中介,服务于人类的生存和延续,回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四大支柱中“学会学习”和“学会与人相处”。对情感体验的重视,对于恢复常态后教育系统回归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将产生现实和深远的影响。

三、情感体验设计

全媒体学习生态是解决疫情时期全国性上学问题的宏观解决方案。落实到微观层面上,教师是在线学习生态环境中情感体验设计的主角。教师通过组织适当的学习资源、调节必要的技术过程来促动恰当的情绪诱发,达到端正学习者态度、促进德育的目标(如下页图2所示)。

在组织适当的学习资源阶段,教师要充分吸收多媒体学习中情感设计的研究成果,主动运用媒体设计要素有效诱发积极情绪。例如,可以通过改变学习材料的颜色、装饰型视觉材料的形状、调整网络视频资源的声音拟人化程度、文本的版式大小等特征来诱发内部情绪。已有研究元分析结果表明,积极情绪诱发成功后,学习者的心理努力水平增高,有能力进行更多的深层学习和认知精细加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迁移,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业成就。多媒体学习的已有研究显示:对多媒体学习材料进行视觉设计能够影响学习者对学习材料的态度和动机。

在调节必要的技术过程阶段,在网络学习空间内融入额外的情绪诱发材料,比如添加学习空间的背景音乐、推送带有明显情感倾向的、与学习内容无关的视频等来达到诱发外部情绪。当直播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启或关闭直播平台的部分功能、开启或关闭部分学习者的音视频信号、开启或关闭教师画面的音视频信号,调节必要的生成认知负荷,减少无关的外部认知负荷。在同步学习过程中,通过全班签到计数、随机点人提问、活动时间计时、课间手指操等技术互动过程来调节学习压力。

情绪是互动的主要来源之一。个人的情绪会影响他人的情感,思想和行为;而后,其他人的反应会影响个体之后的互动,以及该个体后续的情感和行为。情绪循环运行,可能导致多个人相互影响。教师可以通过感知、意象、预期、动作、共情和内观等方式,给予不同媒体和学习材料的刺激,促动恰当的情绪诱发,使学习者感受不同的情感,达到情感体验的不同层次(如表1所示)。情绪诱发通过情感直觉和情绪感染作用于学习者,持续时间不同,达成不同的教育目标。

反思层次的情绪诱发非常重要,共情方式能够让学生思考关照、公平、忠诚、尊重这样基本道德伦理概念,内观方式能够让学生感受生死离别、理解亲情、理解大愛。教师要把疫情期间大量的事件,有目的地整合到教学活动中,发挥情感体验在德育中的优势。

四、开展基于情感体验的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英国精神病学杂志2014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及之后,欧洲和北美的自杀率显著上升。2008-2010年三年有超过10000起自杀事件可以追溯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及哈佛大学的调查“疾病所带来的全球的损失”发现,抑郁症是导致世界范围内残疾的主要原因,并且是造成全球疾病负担的主要因素。要防止新冠疫情对学生心理造成类似于抑郁等的潜在伤害,教育工作者应该尽快寻找、挖掘情感体验的成功经验、案例,这不仅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而且能有效降低疫情缓解后复杂艰巨的开学风险。

(一)教会学生基于情感体验的情绪管理

当学习者有焦虑等负面情绪时,教育工作者应该借助情感体验,教会学生应对情绪的正确方式。情感体验能够加深学习者对情感的理解,用科学的态度来看待超出承受范围的负面情绪。学习者能够认识到情感的正常宣泄有利于自己身心的协调,就能坦然面对情绪变化,理解和接纳负面情绪。情绪体验同样能够让学习者学会应付负面情绪的方法。例如可以用意象情绪诱发方式,让学习者想象自己到了大海边,然后用言语方式说出自己的感受,再回忆这个景象,留意愉快的身体反应。还可以用动作情绪诱发方式,让学习者的双手把负面情绪紧紧捂住,然后抛到空中,想象这些负面情绪就随风飘散。

(二)借助情感体验开展道德伦理教育

情感体验过程中,学生会关注到自我的情感和他人的情感。有的学生受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激发,会产生内疚的情绪;有的学习者观察其他同学,对其他人做出点赞的行为。这些背后涉及到道德情绪。道德情绪在道德心理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这是一种与社会或他人的利益或幸福有关联的情绪。道德情绪伴随着道德直觉而产生,是一种更复杂的内心体验。借助疫情期间的各种信息,教育工作者应该大力开展基于情感体验的道德伦理教育。

(三)借助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爱国之心和核心价值观

基于情感体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可以在大量收集网上各国疫情的数据和各国应对疫情政策的基础上,借助各种形式的讨论和协商,让学生在理性和直觉中不断切换和体验,加深对祖国文化的感受和认同、对政治制度的理解和认识、对公平、正义的理解、对国家的热爱。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六个层面r隋绪诱发的六种方式)分类整理疫情期间的相关新闻故事、视音频资料,在疫情期间和疫情结束后融入学科教学中。例如“敬业”这个词条下,就可以收集大量教师克服重重困难,保障学生能够按时听课的实例。新闻故事“老师不断变换地点上网课,学生得知真相后哭了……”就可以在共情层面开展情感体验。

猜你喜欢

在线学习情感体验道德教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及应用策略研究
基于混合式学习理念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基于SOA的在线学习资源集成模式的研究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注重体验,促进成长
庞学光:深化学校道德教育改革